备考辅导历史指导:热点问题设计精选6_第1页
备考辅导历史指导:热点问题设计精选6_第2页
备考辅导历史指导:热点问题设计精选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热点问题设计精选623启蒙运动提出“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D封建教会的地位业已动摇24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成长B便利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C证明地球是圆的D打破世界隔绝状态开始形成世界市场25下列体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有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德意志统一的完成美国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A BC D26世纪英国宪法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段材料说明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任何作用B英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C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一切权力D资产阶级取得反对国王斗争胜利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清史稿食货志、王戎笙清代前期历史的几个问题编制年份 顺治十八年(61) 康熙五十年() 乾隆二十七年(62) 乾隆五十九年(94)全国人口 约20万 约000万 约20000万 约300万材料二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 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益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康熙五十三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恳田积谷为言,伊等俱不识时务。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此外更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计耶?”摘自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81),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摘自清高宗实录卷9、卷47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从上述现象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汉关中主要水利图材料二“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筑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记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没踪影了。中国古代史材料四早在隋时,主要是关中和黄河下游的粮食、布帛供给京师,唐初以来,关中粮食不足供给封建中央政府所需,不过在唐玄宗以前,关中粮食除自给一部分外,其他大部分大多来自陇右、河西及山西汾、晋地区,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应,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甘霖变局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西汉至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经济状况的演变及其原因。这一演变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C 4A 5A 6A 7B 8C 9D A D C A B D AD B B 20D 21D 22A 23B 24D 25C 26B二、材料解析题1(1)顺治时人口少,康熙、乾隆时人口激增。明末清初的战乱使顺治时人口减少。康熙时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摊丁入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的现象大大减少。(2)人口的增长大大超过耕地的增长,造成“食众田寡”,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相当尖锐。(3)乾隆时普遍出现了“与水争地”的现象。人口过剩,无地可种,破坏生态平衡,盲目“圈水造田”。(4)人口的增长反映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人口过渡增长又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和环境保护政策。2西汉时期,关中是全国经济重心。其原因是:关中地区地处渭河平原,森林茂密,水资源充足,自然环境优越;关中地区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自战国以来联中地区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变化:隋唐以来。关中经济发展逐渐趋于衰退,丧失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长期过度的开发,水土流失严重;随着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