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载梦想 张扬个性 最近上网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一次学校调研中,问学生们最喜欢什么课,学生们齐刷刷地回答“最喜欢下课”。这脑筋急转弯似的幽默答案,让一个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自认为了解学生的教育行政官员陷入沉重思考:为什么今天的学生不喜欢上学、不喜欢上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教育的现状孩子的话:“放学了,我们打开书包写作业;放假了,我们背着书包去补课;开学了,我们的压力比山大”这是目前我们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竞赛,巨大的升学压力,使我们失去了快乐童年,“累”成了我们花季岁月里共同发出的叹息。教师的话: 想当年我们可以领着学生去爬爬山,去户外跑跑步,甚至可以组织一两次春游秋游,那是多么快乐的体验啊!现在,我们敢吗?我们不敢。原因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安全”!我们举行运动会的时候,要再三思量,甚至不敢开设铁饼标枪等投掷性项目,就是因为不安全;校车事故频发,让我们每天天还未亮的时候就挂心着上学的孩子;每天课间,我们的眉头都会紧皱,稍微听见一点大的声音就会神经过敏,生怕出了一点点的事情这样紧张的生活,我们很累。 家长的话:这几年网络上充斥着“狼爸 虎妈 甚至自称变态的爹娘”等等信息,重负之下我们的别名层出不穷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样的现状我们感觉到的更是艰巨! 我们总是在思考两个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我们需要的人?我们教师辛辛苦苦的教学,是不是只是为了在“分数”中一比高低?是不是只是为了教师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孩子的意愿去牺牲孩子们的健康、幸福、快乐?我们还要继续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虽然学生将来要面临升学,升学就必然意味着“选择”与“淘汰”, 但我们的教育还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国家到个人,从社会到学校,从老师到家长再到学生,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是孩子未来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条件,而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在这些方面不遗余力。 我非常认同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不培养奴性十足的臣民与顺民,让孩子提出自己的主见和主张,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不培养打小报告的“内奸”“奸细”,让孩子生活在不需要设防的有安全感的环境中。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不培养作威作福的“班干部”,鼓励学生做领袖,但不怂恿学生做主子。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同伴。 (有同等尊严的伙伴,朋友有时候比亲人更重要。)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不培养没人性的学生,不做没人性的教师。 不培养虐待动物的变态者,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同情心。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不培养受自卑感折磨的学生,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过有尊严的生活。不培养自虐和自杀的绝望者,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中。一个学校活跃着一群个性独立、自信坚强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希望和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呢?我认为学校不但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更是一个张扬师生个性,承载师生梦想的舞台。我们学校一贯秉承“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里“以人为本”的“人”,不仅指学生,还有教师,更是以他们的发展为本。 对于教师:身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尊重教师人格、个性才能赢得教师主动工作的意愿,并发挥教师自身最大的潜力。我们选择任何管理方法都应抱定一个宗旨:激励人的工作行为,注重情感激励,在嘘寒问暖中进行情感投资,在指导激励中进行情感交流。制度无情人有情,执行规章制度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三分含情,七分叙理,做到情理结合。(当一名教师气喘吁吁的迟到了几分钟的时候我故意的背过身去)走进校园多进行换位思考,尤其面对难解的问题,先换位再寻求办法,(举例)让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生活,像家一样。其实学校就是每位师生的第二个家,家温暖了,家里的人才会开心地不断进步。管理者要在自己和学校的能力范围内,设身处地的为师生解决难题,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使学校的“人性化”氛围漫布每个角落。 对于学生,我们的眼中应该是“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当代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现在可以追求的知识领域太多了,连学习年限最长的最佳的学府也不可能让学生学尽这些知识。事实上,它所能做的只是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学习 ,学校的责任也应该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和有欲望继续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长处和天赋上,让他们在已经表现得不错的领域更上一层楼。”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长,建立自信;创造孩子发展自己优长的环境,让孩子找到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发现自己的价值,享受学习的快乐;让孩子有道德,成为负责任的知识分子,对学习的渴望和因学习获得快乐成为孩子不竭的内驱力。 “师者如蚌,哪怕眼中吹进的是一粒沙我们都应该用包容和汗水把它浸润成一颗珍珠”,我们需要睁大一双慧眼。学生的潜质和特长往往会从他(她)的日常言行中表现出来。我们不仅要注重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还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比如学生闲暇时间的安排和活动方式,注意学生的“冲动行为”和“不当行为”。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行为倾向就会全面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有的学生上课爱抢话题,爱插嘴,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这样的学生可能会成长为一位演说家;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常有涂鸦之作见诸黑板和墙壁,这样的学生可能就是未来的画家;有的学生朋友多,一会儿就能与陌生的人混得很熟,这样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上乘,说不定将来就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或者一位优秀的市场营销员。 我们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比如,我们将课外活动真正的搞了起来,让学生有一个喜欢学校的理由!喜欢唱歌的,就让他去唱唱;喜欢乐器的,就让他去弹弹;喜欢美术的,就让他去画画;喜欢足球的,就让他去蹦蹦为此我们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来发展他们的特长;学校也通过举办如小制作、绘画比赛、歌咏比赛、课本剧表演、辩论会、运动会、作文擂台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更会让我们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也能发现学生智力、心理和性格的欠缺,为我们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弥补学生的缺憾提供第一手资料。孩子的精神有了寄托,反过来就是会出现一种良性的循环:因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占据了他剩余的精力和时间,他不会再有调皮捣蛋的机会,出门上网的兴趣,他的专注力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提高,他的自信心被一点点提起,他对文化课的学习也会一点点赶上来当一个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他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很难给他界定他的未来因为毕竟这都是孩子,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他们在学校管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我们才会清楚学生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渴求什么,我们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班干会,学生会主席列席校务会,设立校长信箱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增强学校管理决策的群众基础,而且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做主人的光荣和责任!教育是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林,百年树人”。可见我们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校长只有关注教师,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教育才能开出有效的“方子”,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飞行器能源效率改进研究
- 钢水罐准备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广西咨询方案公司电话
- 教育咨询公司收购方案
- 药械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清洁服务法规适应性分析
- 工程咨询公司策划方案
- 咨询化疗方案
- 便利店鲜食营销方案模板
- 弧形门槽安装施工方案
- 室内装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DB13-T 6095-2025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程
- 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霜降-二十四节气》 课件
- 新浙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分解
- 技术研发项目成本核算表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投入使用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 稻茬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