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_第1页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_第2页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_第3页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_第4页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九下文言文阅读九下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死于安乐也 而死于安乐也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发动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责任 使命 C 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犯错误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指在国外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 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 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 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从选文可以看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选文善用排比 而且句式灵活 既增添了气势 也给人以美感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回答 13 15 题 楚庄王问詹何楚庄王问詹何 曰 曰 治国奈何 治国奈何 詹何对曰 詹何对曰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 楚庄王曰 寡人得奉宗庙社稷寡人得奉宗庙社稷 愿学所以守之 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 詹何对曰 臣未尝闻身治臣未尝闻身治 而国乱者也 又未尝闻身 而国乱者也 又未尝闻身 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 不敢对以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 不敢对以末 楚王曰 楚王曰 善 善 选自 列 子 说符篇 注释 詹何 古代哲学家 社稷 指国家 身治 自身修养好 末 末节 次要的 事情 13 解释加点词语 1 詹何对对曰 对 2 故本本在身 本 14 翻译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译文 15 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 分 答 十年春 十年春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战则请从 战则请从 节选自 曹刿论 战 13 解释加点词 1 又何间焉 2 小惠未徧 3 神弗福也 14 下面加点的 之 与 小大之狱 中的 之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辍耕之垄上 C 故时有物外之趣 D 何陋之有 15 翻译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译文 16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 分 答 甲 一箪食 一箪食 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 孟子 乙 孔子谓颜回孔子谓颜回 曰 曰 回 来 家贫居卑 胡不仕回 来 家贫居卑 胡不仕 乎 乎 颜回对曰 颜回对曰 不愿仕 回有郭不愿仕 回有郭 外之田五十亩 足以給粥 郭内之田十亩 足以为丝麻 鼓琴足以自娱 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外之田五十亩 足以給粥 郭内之田十亩 足以为丝麻 鼓琴足以自娱 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 自乐也 回不愿仕 自乐也 回不愿仕 孔子愀然变容 曰 孔子愀然变容 曰 善哉 回之意 丘闻之 善哉 回之意 丘闻之 知足者 不以利自累也 知足者 不以利自累也 审自得者 失之而不惧 行修于内者 无为而不怍 审自得者 失之而不惧 行修于内者 无为而不怍 丘诵之久矣 今于回而后见之 是丘之得丘诵之久矣 今于回而后见之 是丘之得 也 也 注释 颜回 孔子的学生 仕 做官 6 解释加点字 1 乡乡为身死而不受 2 是亦不可以已已乎 3 胡胡不仕乎 4 孔子愀然然不容 7 找出与乙文 失之而不惧 中 之 的用法相同相同的一项 2 分 A 行道之人弗受 B 辍耕之垄上 C 学而时习之 D 宋何罪之有 8 翻译下列句子 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2 善哉 回之意 译文 9 回答下列问题 5 分 1 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请举出其中一例 3 分 2 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 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3 分 答 甲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乙 齐桓公齐桓公 问管仲问管仲 曰 曰 王者何贵王者何贵 曰 曰 贵天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 所谓所谓 天者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天者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 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 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 之则安 辅之则强 非之则安 辅之则强 非 之则之则 危 背之则亡 危 背之则亡 诗诗 云 云 人而无良 相怨一方 人而无良 相怨一方 民怨其上 不遂民怨其上 不遂 亡者 未之有也亡者 未之有也 选自刘 向 说苑 注释 齐桓公 春秋诸侯 五霸之一 管仲 齐桓公的贤相 辅佐桓公成霸业 贵 以 为贵 君人者 指国君或皇上 与 亲附 拥护 非 非难 责怪 遂 终于 最终 5 解释加点的词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2 委而去之 3 桓公仰而视天 4 辅之则强 6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寡助之至 礼愈至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百姓为天 D 三里之城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7 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1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译文 2 民怨其上 不遂亡者 未之有也 译文 8 孟子与管仲在治国思想上有相似之处 请结合甲乙选段内容分析 5 分 答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 兽有猱兽有猱 小而善缘 利爪 虎首痒 辄使猱爬搔之 不休 成穴 虎殊快 小而善缘 利爪 虎首痒 辄使猱爬搔之 不休 成穴 虎殊快 不觉也 不觉也 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汰其余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汰其余 以奉虎曰 以奉虎曰 余偶有所获 腥不敢私 以献左右 余偶有所获 腥不敢私 以献左右 虎曰 虎曰 忠哉 忠哉 猱也 爱我而忘其口腹 猱也 爱我而忘其口腹 啖已又弗觉也 久而虎脑空 痛发 迹猱 猱则已走避高木 虎跳踉啖已又弗觉也 久而虎脑空 痛发 迹猱 猱则已走避高木 虎跳踉 大吼乃死 大吼乃死 刘元卿 猱 注释 猱 n o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殊快 很舒服 汰其余 要扔掉的余渣 汰 扔掉 10 解释加点的词 2 分 必先苦其心志 苦 久而虎脑空 痛发 迹猱 迹 虎首痒 辄使猱爬搔之 辄 猱则已走避高木 则 11 翻译 2 分 余偶有所获 腥不敢私 以献左右 译句 12 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 啖 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分 答 13 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 试作简要说明 2 分 答 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 欲代子相 庄子来 欲代子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A 惠子相梁 相 做宰相 B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 国都 C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 游玩 D 请循其本 本 本心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 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C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 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7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个文段 借鹓鶵的故事 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 表现了 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 鹓鶵的故事中 庄子用 鹓鶵 比喻高洁之士 用 腐鼠 比喻功名利禄 用 鸱 比喻醉 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 巧妙贴切 尖锐深刻 C 第二个文段中 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 气质不同 但从辩论结果可见 他们对事物的思维 方法与认识结论 是完全一致的 D 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 由衷地感到了愉悦 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 其实是他自 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三 翻译 1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 欲代子相 2 分 译文 2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2 分 译文 阅读阅读 庄子庄子 二则二则 完成 完成 14 1714 17 题 题 浑沌之死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曰 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曰 人皆有七窍 以视 听 食 息 此独无有 尝人皆有七窍 以视 听 食 息 此独无有 尝 试凿之 试凿之 日凿一窍 七日而浑沌死 日凿一窍 七日而浑沌死 呆若木鸡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 鸡已乎 鸡已乎 曰 曰 未也 方虚骄而恃气 未也 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十日 又问 曰 又问 曰 未也 犹应响影 未也 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 曰 十日又问 曰 未也 犹疾视而盛气 未也 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 曰 十日又问 曰 几矣 鸡虽有鸣者 已无变矣 几矣 鸡虽有鸣者 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 反走矣 望之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 反走矣 14 对下面加点的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谋报浑沌之德 德 恩 恩情 B 人皆有七窍 七窍 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 故称七窍 C 犹疾视而盛气 疾视 很快地看 D 已无变矣 无变 没有反应了 15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海之帝为倏 之 的 B 以视 听 食 息 以 按照 C 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 因为 D 大将军邓鹭闻其贤而辟之 其 这里指杨震 16 对下面的文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浑沌待之甚善 译文 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 B 尝试凿之 译文 让我们 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C 方虚骄而恃气 译文 正虚狂骄傲又充满一股血气 D 犹应向影 译文 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 17 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倏 忽 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 庄子用这两个字来做神的名字 意在说明二神做事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 B 浑沌之死 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 若被加上智巧机智等小聪明 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 C 呆若木鸡 意在提醒人们 特别是君王 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 不怒自威 国家要增强实 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 D 呆若木鸡 在写法上有情节 有 人物 有对话 有描述 有想象 不蔓不枝 典雅古 朴的语言 使寓言故事意境幽远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修八尺有余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公来 孰视之 孰 仔细 B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赶得上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指责 D 能谤讥于市朝 谤 诽谤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欲言 无可进者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B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 呜呼 其真无马邪 C 燕 赵 韩 魏闻之 孔子云 何陋之有 D 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10 下列各项中 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 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 数月之后 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庭门庭若市 c 邹忌向他的妻 妾 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 三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 但措辞上有细微 的差别 由此体现三人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 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 有着高超的进谏艺术 同时 齐王也有勇于纳 谏的胆识和气度 二人共同促成了齐国内政修明 不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11 翻译 1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 2 分 译文 2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译文 12 用斜线 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限划 4 处 2 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6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 于是入朝见威土 B 皆以美于徐公 才美不外见 马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C 受上赏 D 闻寡人之耳者 乡为身死而小受 鱼我所欲也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7 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 分 A 能谤讥于市朝 B 今诸生学于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 C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灭寺夜游 D 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 8 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 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 2 分 答 9 邹忌讽齐土纳谏 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它是由多个 三 组合而成的 请举一例简要 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2 分 答 11 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 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今 齐地 方千里 B 盖 余之勤 且艰若此 C 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 D 而安陵 以五千里之地 存者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 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 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13 解释加点的词 1 邹忌修八尺有余 2 客之美我者 3 臣之妻私臣 4 时时而间进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15 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 请结合短文内容 作简要分析 3 分 答 甲 太行 王屋二山 太行 王屋二山 汉之阴 无陇断焉 汉之阴 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 铁杵磨针铁杵磨针 磨针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小溪 磨针溪 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 弃去 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 曰 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 曰 欲作针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6 解释加点的词语 1 年且九十 2 方磨铁杵 3 始一反焉 4 媪自言姓武 17 甲 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 18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2 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19 由 乙 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答 20 这两个故事 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2 分 答 21 李白勤学苦读 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2 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22 甲 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 原文回答 2 分 23 甲 文写山的高峻 遗男的相助 智叟的阻止 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 甲 陈胜者 阳城人也 陈胜者 阳城人也 杀之以应陈涉 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乙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十年春 齐师伐我 故逐之 故逐之 曹刿论战 17 解释加点的字 1 辍耕之垄上 2 比至陈 3 小惠未偏 4 必以信 18 翻译下列句子 1 乃诈称公子扶苏 项燕 从民欲也 译文 2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1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 分 A 辍耕之垄上 肉食者谋之 B 杀之以应陈涉 可以一战 C 陈涉乃立为王 乃入见 D 皆刑其长吏 公问其故 20 中国成语 自成语境 请分别写 个出自 甲 乙 文的成语 并解释其意思 4 分 1 甲 文 2 乙 文 21 甲 文中陈涉最终 乃立为王 号为张楚 你认为陈涉起义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请 简要回答 2 分 答 22 乙 文中 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 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 用原句 回答 在曹刿看来 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 分 答 23 从陈涉起义成功的原因和曹刿的政治远见中 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请简要谈谈 3 分 答 甲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战必胜矣 战必胜矣 选自 二章 乙 传传 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君臣和则国家平 九族和则动得所求 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君臣和则国家平 九族和则动得所求 静得所安 是以圣人守和 以存以亡也 吾 楚国之小子也 而早丧所天 为二兄所诱养 使静得所安 是以圣人守和 以存以亡也 吾 楚国之小子也 而早丧所天 为二兄所诱养 使 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今但贫耳 贫非人患 惟和为贵 汝其勉之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今但贫耳 贫非人患 惟和为贵 汝其勉之 录自 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注引 注释 传 左传 九族 指高祖 曾祖 祖 父 自己 子 孙 曾孙 玄孙 天 指所依存或依靠 这里指父母 诱 教导 12 解释加点的词语 1 以天下之所顺 以 2 传 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 13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天时不如地利 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B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吾 楚国之小子也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早丧所天 D 生 亦我所欲也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14 翻译 2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5 从内容看 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的重要性 甲文以战争为例 强调了 天 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乙文则从 三 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 2 分 16 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 乙文则是告诫子孙 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分 二 古诗文阅读 24 分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 其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我知之濠上也 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 庄子 秋水 钓鱼记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 有二叟分石而钓 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乙竟日亡所获也 乃投予尝步自横溪 有二叟分石而钓 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乙竟日亡所获也 乃投 竿问甲曰 竿问甲曰 食饵同 钓之水亦同 何得失之异耶 食饵同 钓之水亦同 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 甲曰 吾方下钓时 但知有我而不知吾方下钓时 但知有我而不知 有鱼 目不瞬 神不变 鱼忘其为我 故易取也 子意有鱼 目不瞬 神不变 鱼忘其为我 故易取也 子意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 其获 其获 乙如其教 连取数鱼 予叹曰 乙如其教 连取数鱼 予叹曰 旨哉 意成乎道也 旨哉 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 田间书 杂言 注 意 意愿 愿望 奚 怎么 哪里 6 2 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与 我知之濠上也 中 之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D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7 2 分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鯈鱼出游从容 从容 自由自在 B 是鱼之乐也 是 判 断词 与 非 相对 C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 怎么 D 请循其本 循 依照 8 2 分 下面对 饮酒 其五 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一叙一转 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一问一答 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一实一虚 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一静一动 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9 2 分 下面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有关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 惠子力辩 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 庄子巧辩 超然于事物之 外 B 庄子认为 出游从容 的鱼很快乐 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 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 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 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 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 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 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 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10 2 分 下面对 钓饵同而得失异 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 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 饵同钓异 的情形 B 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 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 不浮躁 不急于求成 C 作者认为 意成乎道 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 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1 3 分 请用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三处 子子 意意 乎乎 鱼鱼 目目 乎乎 鱼神鱼神 变变 则则 鱼鱼 逝逝 矣奚矣奚 其其 获 获 12 3 分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卜算子卜算子 咏梅咏梅 陆游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我知之濠上也 钓鱼记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 有二叟分石而钓 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乙竟日亡所获予尝步自横溪 有二叟分石而钓 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 乙竟日亡所获 也 乃投竿问甲曰 也 乃投竿问甲曰 食饵同 钓之水亦同 何得失之异耶 食饵同 钓之水亦同 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 甲曰 吾方下钓时 但知有吾方下钓时 但知有 我而不知有鱼 目不瞬 神不变 鱼忘其为我 故易取也 子意我而不知有鱼 目不瞬 神不变 鱼忘其为我 故易取也 子意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 其获 其获 乙如其教 连取数鱼 予叹曰 乙如其教 连取数鱼 予叹曰 旨哉 意成乎道也 旨哉 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 田间书 杂言 注 意 意愿 愿望 奚 怎么 哪里 10 3 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是鱼之乐也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C 神变则鱼逝矣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D 子意乎鱼 目乎鱼 目似瞑 意暇甚 11 3 分 下面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有关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 惠子力辩 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 庄子巧辩 超然于物事之 外 B 庄子认为 出游从容 的鱼很快乐 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 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 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 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 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 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 他机敏 诙谐 富有情趣 12 3 分 下面对 钓鱼记 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 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 钓同而得失异 的情形 B 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 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 不浮躁 不急于求成 C 作者认为 意成乎道 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 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3 4 分 翻译 1 2 分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2 2 分 食饵同 钓之水亦同 何得失之异耶 译文 14 5 分 阅读 卜算子 咏梅 这首词 回答问题 1 这首词表现了梅花在 的环境下 仍然保持着 的品质 2 3 分 这首词虽在咏梅 但意在言外 试作简要分析 答 甲 王曰 王曰 善 善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 战国策 乙 唐 太宗谓侍臣 唐 太宗谓侍臣 曰 曰 往昔初平京师往昔初平京师 宫中美女珍玩 无院不满 炀帝 宫中美女珍玩 无院不满 炀帝 意犹不足 意犹不足 征求无已 兼东西征讨 穷兵黩武 百姓不堪 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征求无已 兼东西征讨 穷兵黩武 百姓不堪 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 惟 惟 欲清净 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 年谷丰稔欲清净 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 年谷丰稔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 叶茂荣 君能清净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叶茂荣 君能清净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 贞观政要 注释 侍臣 身边的大臣 京师 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 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孜孜 勤恳的样子 稔 r n 丰收 25 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虽欲言 虽然 皆朝于齐 向 B 意犹不足 还 遂致亡灭 于是 C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怎么 乃下令 于是 D 燕 赵 韩 魏闻之 代词 代这件事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助词 的 26 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 门庭若市 门前 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指人多 B 年谷丰稔 谷物丰收 C 面刺寡人 当面指责我 D 穷兵黩武 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27 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28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译文 2 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净 使天下无事 译文 29 甲 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 的原因是 乙 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2 分 答 6 解释加点词语 1 孰视之 2 臣之妻私臣 3 时时而间进 7 翻译 4 分 1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译文 2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译文 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邹忌面对妻 妾 客的赞美 没有沾沾自喜 而是冷静思考 由己及君 现身说法 劝说齐 王除蔽纳谏 B 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 能广开言路 博采众议 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 在外 战胜于朝廷 C 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 从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 由浅 入深 说服力强 D 本文剪裁巧妙 详略得当 开头详写比美 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 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 的效果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 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C 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 D 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 虽欲言 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C 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D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听茶声然 15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 使齐王广开言路 修明政治的故事 B 妻 妾 客三者在回答邹忌 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 都是由衷赞美 语气也一致 C 齐王纳谏 颁布政令 并取得巨大成效 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 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 以切身经历设喻 由己及君 由家到国 道理由浅入深 16 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译文 2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二 王罴性俭率 王罴王罴 性俭率 不事边幅 尝有台使性俭率 不事边幅 尝有台使 罴为其设食 使乃裂其薄饼缘 罴为其设食 使乃裂其薄饼缘 罴曰 罴曰 耕种收获 其功已深 舂爨耕种收获 其功已深 舂爨 造成 用力不少 乃尔选择 当是未饥 造成 用力不少 乃尔选择 当是未饥 命左右撤去之 命左右撤去之 使者愕然大惭 又有客与罴食瓜 客削瓜侵肤稍厚 罴意嫌之 及瓜皮落地 乃引手就地 取使者愕然大惭 又有客与罴食瓜 客削瓜侵肤稍厚 罴意嫌之 及瓜皮落地 乃引手就地 取 而食之 客甚有愧色 而食之 客甚有愧色 选自 周书 王罴传 注释 王罴 p 北周大将 台使 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 舂爨 cu n 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 生火做饭 17 解释加点的词 2 分 有客与罴食瓜 食 及瓜皮落地 及 18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客削瓜侵肤稍厚 罴意嫌之 译文 19 你怎样看待王罴的 直率 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 分 答 祁黄羊去私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 南阳无令 其谁可而为之 南阳无令 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解狐可 平公曰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 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 对曰 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 君问可 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 平公曰 善 善 遂用之 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遂用之 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 其谁可而为之 国无尉 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 对曰 午可 午可 平公曰 平公曰 午非子之子邪 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 对曰 君问可 非问臣之子也 君问可 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 平公曰 善 善 又遂用之 人称善焉 又遂用之 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 自 吕氏春秋 9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其谁可而为之 或异二者之为 B 解孤非子之仇邪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 国无尉 去国怀乡 D 孔子闻之曰 不求闻达于诸侯 10 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 分 善善 哉哉 祁祁 黄黄 羊羊 之论之论 也也 外外 举举 不不 避避 仇仇 内内 举举 不不 避避 子子 11 结合选文 分析 国人称善 的原因 3 分 答 甲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委而去之 放弃 B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疆域 D 曾益其所不能 通 增 增加 12 下面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 战必胜矣 必先苦其心志 13 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甲乙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甲文以战争的情况作为事例 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 不如人和 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乙文则从个人事例说起 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B 甲乙两文善用排比 而且句式灵活 形式多样 给文章平添了气势 此外 对比 对偶等修 辞手法配合运用 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C 甲文的论点是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乙文的论点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它们主要都 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D 甲乙两文都是短小的议论文 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 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 观点 鲜明突出 读后发人深思 14 翻译下面句子 1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译文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译文 15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 而当今世界局势也不够稳定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而日本就钓鱼岛问题多次向中国挑起事端 请你结合甲 乙两文中的相 关内容 联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3 分 答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无可进者 无可进者 选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景公好戈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 召吏欲杀之 景公好戈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 召吏欲杀之 晏子晏子曰 曰 烛邹有罪三 请数之以烛邹有罪三 请数之以 其罪而杀之 其罪而杀之 公曰 公曰 可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 独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独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 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 使诸侯闻之 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 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 使诸侯闻之 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是罪三也 数烛邹已数烛邹已 毕 请杀之 公曰 毕 请杀之 公曰 勿杀 寡人闻命矣 勿杀 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 晏子春秋 注 弋 系有丝绳的箭 用来射鸟 主 掌管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 偏爱 B 时时而间进 间 偶尔 C 数烛邹已毕 数 数量 D 寡人闻命矣 闻命 接受教导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使诸侯闻之 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A 皆以美于徐公 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12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 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 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 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 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 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13 请把 文言文 甲 乙 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3 分 译文 2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3 分 译文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服衣冠 服 穿戴 B 徐公来 孰视之 孰 谁 C 臣之妻私臣 私 偏爱 D 时时而间进 间 间或 偶然 11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暮寝而思之 濯清涟而不妖 B 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 之 C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辍耕之垄上 D 能谤讥于市朝 相与步于中 庭 12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中妻 妾 客三个人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赞美了邹忌美于徐公 B 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 使齐王广开言路 修明政治的故事 C 选文从生活小事写起 由己及君 由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 深刻而警策 D 选文中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 使人更觉真实 更具说服力 13 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2 分 译文 2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2 分 译文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道理 2 分 昔有愚人 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 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 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 便自念昔有愚人 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 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 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 便自念 言 言 所以美者 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 所以美者 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 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愚人无智 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 返为其患 返为其患 有删改 注释 爽 败坏 口味 答 公输盘曰 公输盘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公输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愿 2 仁 9 4 分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宋何罪之有 译文 2 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译文 10 2 分 从画线句子可看出 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 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 出师表 乙 王曰 王曰 善 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1 光 2 闻 11 翻译下列语句 2 分 1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 2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译文 12 乙 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 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 用 甲 文中 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 甲 文用 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来预 期察纳雅言的效果 乙 文则用 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 2 分 13 继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热播之后 中国成语大会 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 成语的热潮 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 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 2 分 甲 文 乙 文 14 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 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 3 分 答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无可进者 无可进者 选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庄王欲伐越楚庄王欲伐越 压子谏曰 压子谏曰 王之伐越 何也 王之伐越 何也 曰 曰 政乱兵弱 政乱兵弱 庄子曰 庄子曰 臣愚臣愚 患之 智之如目也 能见百步之外 而不能自见其睫患之 智之如目也 能见百步之外 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丧地数百里 此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丧地数百里 此 兵之弱也 庄蹻兵之弱也 庄蹻 为盗于境内 而吏不能禁 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 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 为盗于境内 而吏不能禁 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 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 此智之如目也 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 不在见人 在自见 故曰 自见之谓明 王乃止 故知之难 不在见人 在自见 故曰 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 韩非子 注 越 越国 睫 眼睫毛 庄蹻 qi 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 与 臣之妻私臣 中加点 之 字埘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何陋之有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王之伐越 何也 D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10 翻译 1 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 2 故知之难 不在见人 在自见 译文 11 甲 文中齐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2 分 乙 文中楚庄于想要伐越的原因 2 分 12 甲 乙 两文都以 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 1 分 13 读完 甲 乙 两文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 分 答 甲 王曰 王曰 善 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 放勋帝尧者 放勋 其仁如天 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 能明驯德 其仁如天 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 能明驯德 以亲九族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便章九族既睦 便章 百姓百姓 乃命羲 和 乃命羲 和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岁三百六十六日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岁三百六十六日 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 百官 众功百官 众功 皆兴 皆兴 选自 史记 有删节 注释 放勋 尧的名 驯德 顺天应人的美德 便章 治理 百姓 百官族姓 羲 和 羲氏与和氏的并称 饬 ch 约束 整顿 功 事情 9 解释加点的诃语 1 期年之后 2 众功皆兴 1 今齐地方千里 2 乃下令 3 燕 赵 韩 魏闻之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B 就之如日 停数日 桃花源记 C 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 送东阳马生序 D 乃命羲 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1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译文 2 岁三百六十六日 以闰月正四时 12 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2 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 比较阅读 甲 乙 两文 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 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齐威王 尧 帝 8 邹忌采用 的方法向齐王进谏 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2 分 太宗初即位 中书令房玄龄奏言 太宗初即位 中书令房玄龄奏言 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 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 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 之先之先 己 己 太宗曰 太宗曰 古称至公者 盖谓平恕无私 丹朱 商均 子也 而尧 舜废之 管叔 蔡叔 古称至公者 盖谓平恕无私 丹朱 商均 子也 而尧 舜废之 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