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doc_第1页
铁矿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doc_第2页
铁矿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doc_第3页
铁矿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doc_第4页
铁矿开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设计依据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1)采矿许可证(证号:C4CCCCCCC9),发证机关:汉海省国土资源厅 ,有效期限:2013年10月至2021年9月);(2)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CCCCCCCCCCR,营业期限:2005年4月15日至2018年1月1日);1.2 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5.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05.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09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 2009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12.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13.07.13);(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2014.0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1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1.1);(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2004.1.20);(1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2006.9.1);(12)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安委办,安委办201017号);(13)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 2011.1.1);(14)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010.7.19);(1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2002.3.11);(1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2004.4.27);(1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2009.4.1);(19)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号 2009.6.8);18、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2009.6.19);(2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 2010.7.1);(2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2011.2.1);(22)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 2012.1.19)(2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2012.6.1);(2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2012.6.29);(2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严防十类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448号 2014.5.30);(26)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7号 2014.6.26);(27)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5号 2015.3.26);(28)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2015.5.28);(2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568号 2015.6.30);(30)汉海省安全生产条例(汉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2号公布 2010.10);(31)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资源整合和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豫安委办20107号 2010.4.2);(32)汉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豫安监管201296号 2012.6.12) ;(33)汉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和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的通知(豫安监管办201555号 2015.4.20 );1.3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3);(4)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81962003);(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06);(6)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2008);(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9);(9)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2009);(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1)水泥原料矿山工程设计规范(GB50598-201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13)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 50771-2012);(14)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2.2-2007);(1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1987);(20)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1.4 其他设计依据(1)汉海省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生产勘探报告(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汉海省国土资源厅( 豫国土资储备字2010130号)关于汉海省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生产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3)汉海省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2014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检测报告(汉海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2014年12月);(4)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XXXXXXXXXX 2011年6月);(5)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安全预评价报告(XXXXXXXXX2011年7月);(6)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初步设计(XXXXXXX 2017年9月)。2 工程概述2.1 矿山概况2.1.1建设单位简介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公司注册地址为XXXXX县嘉嘉乡(原名山羊乡)xx山村,公司注册资金380万元,法人代表刘延华,企业性质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86人,主要从事铁矿石开采和铁精粉加工。公司设有露天采矿场、地采矿井和一个日处理矿石250吨选矿厂。年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利税300余万元。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为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矿山。xx山铁矿资源位于XXXXX县嘉嘉乡xx山村至三弟沟村,矿山范围行政区划隶属XXXXX县嘉嘉乡管辖。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设计生产规模5万吨/年,1998年开始筹建,2004年汉海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汉海省XXXXX县xx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生产规模5万t/a,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选厂日处理矿石250t,矿山2005年5月开始试生产。期间,由于该区铁矿石品位低,受铁精矿成本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企业生产时断时续,一直未能步入正常生产。截止目前仅在1号、3号两个矿体上部进行了露天开采,并对1号矿体深部和5-、6号矿体南段进行了地下探矿,其它矿体目前未动用。为科学、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2010年9月,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进行了XXXXX县xx山铁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资源储量核实中共圈定矿体8个,其中xx山矿段有3个矿体(1号、2号和3号),二弟山矿段有4个矿体(4号、5-号、5-号和6号),三弟沟矿段1个矿体(7号)。2011年6月,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方案经汉海省金地矿业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豫矿开评字20110016号)。2011年7月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委托XXXXXXXXX编制完成了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安全预评价报告。2.1.2矿区自然概况自然概况气候特征矿区的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14.8,1月平均气温 0.200.9,最低气温-13.8-21.1;7月平均气温27.128.1,最高气温达41.244。年降水量673852mm,多集中在69月,无霜期213218天。地形条件矿区地处伏牛山山脉,熊耳山区,属中、低山区,地形较陡,沟谷切割较深,基岩裸露。海拔标高在225m411.3m间,相对高差186.3m左右。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总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区域经济地理概况矿区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其次为红薯、大豆,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等,土特产主要有黑木耳、香菇、猴头、核桃,栗子等。矿区工业落后,以小规模大理岩石加工和采选铁矿为主,随着铁矿石价格上扬,区内犬马之劳民众有在河道内土法选铁。区内水、电和人力资源充足。地震资料地震烈度:据XXXXX县市志记载,自公元前5年至1966年,XXXXX县一带发生过多次地震,但震级较小,破坏力小。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本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m=0.05g,地震反应谱周期Tg=0.35s,对应的地震烈度为度区。矿区一般建筑和采矿设施应按度以上烈度设防。历史最高洪水位矿区为淮河水系,山羊河由南向北,经矿区中部流过,注入昭平台水库。由于矿区地形坡度大,沟谷发育,汇水面积有限,大部分降水在雨后很快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出矿区。除山羊河外,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体。山羊河床附近的地面标高为207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三个矿段批准开采标高360m至220m,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调查当地居民,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2m左右,约210m标高。拟选工业场地均位于山坡中部,250m标高以上,办公生活区位于xx山村附近,均不受洪水影响。矿区交通位置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位于XXXXX县山羊乡xx山至三弟沟一带,矿山西北距郑尧高速下汤出口5km;东距207 国道10km,有大路相通,东北距XXXXX县火车站25km;南距山羊乡3km。X025县道经xx山村经过,向北连通207国道,矿区交通便利。(见详见图2-1-1,矿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矿区位于XXXXX县嘉嘉乡(原名山羊乡)xx山至三弟沟一带,地处伏牛山区,图2-1-1 矿区交通位置图图2-1-1 矿区交通位置图海拔标高225m411.3m,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总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属中、低山区,地形较陡,沟谷切割较深,植被稀少,基岩裸露。矿区分xx山、二弟山、三弟沟三个矿段,面积0.8618km2。区内为淮河水系,嘉嘉和(原名xx山河、山羊河)由南向北,经xx山、二弟山矿段间流过,注入昭平台水库。除嘉嘉和外,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体。嘉嘉和床附近的地面标高为207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三个矿段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北距207 国道10k,南距025县道7km,有水泥道路沿嘉嘉和岸通达矿区北通207国道,矿区位于低山区。采矿证范围内批准开采资源由三个矿段组成。xx山矿段xx山矿段位于矿区北部,嘉嘉和北岸,xx山村东北0.5km的xx山沟两翼山坡上,西南距离嘉嘉和0.6km。地势是北高南低。矿段矿段四周均为布满茂密灌木的山坡和山谷。矿段西南距xx山村0.5km;矿段向西、向北、向东、东南1.2km范围内无村庄、民房和建构筑物,只有矿段西南角界限外100m处有居民,矿山开采对其无影响。1号矿体位于矿段中北部,上部已露采,在矿体的东侧施工有PD1探矿平硐。2号矿体位于矿段中西部,目前未开采。3号矿体位于矿段中东部,上部已露采。二弟山矿段二弟山矿段位于矿区中西部,嘉嘉和西岸,地势是西高东低。矿段四周均为布满茂密灌木的山坡和山谷。矿段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矿段东距山羊河0.6km,距河湾沟村0.7km;南距大张沟村0.3km;西距椴树洼0.3km。矿段向北、向东、向南0.3km范围内、无村庄、民房和建构筑物。4号矿体位于矿段北部,上部已露采。5号矿体位于矿段中部,上部已露采。6号矿体位于矿段西南部,上部已露采,矿体南端施工有探矿平硐。在矿段的东边界处为该公司的尾矿库,矿山的最终开采境界和岩石移动范围距尾矿库设计的最终边界距离均大于100m,矿山开采与尾矿库运行相互无安全影响。三弟沟矿段三弟沟矿段位于矿区西南部,嘉嘉和西岸,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矿体四周均为布满茂密灌木的山坡和山谷。该矿段只有一个7号矿体,矿体南端上部已露采。矿段东南距三弟沟村0.1km,东距大三弟沟村2km;矿体向北、向西、向南2km范围内、无村庄、民房和建构筑物。本矿山界线清楚,不存在矿权重叠情况,无边界纠纷。矿山周边300m范围内除了荒山、荒沟外,无其它村庄、居民、矿山,无高压线、重要交通设施等,周边环境相对简单。矿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无名胜古迹,无其他工业、国防、电力、水利等设施,不属于禁止、限制开采矿产的范围,300m内无其它矿权。矿区及其周边环境较简单。采矿权范围及开采矿种据汉海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10月14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矿区由3个矿段组成,第一矿段范围由4个坐标拐点圈定;第二矿段范围由5个坐标拐点圈定;第三矿段范围由4个坐标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2-1-1。矿区面积:0.8618km2,开采标高为:+360m+220m。表2-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矿段序号54坐标系80坐标系XYXY第一矿段1234第二矿段12345第三矿段12383734该矿批准开采矿种为铁矿。2.2 矿床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2.2.1 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1)区域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下浦池一郭沟韧性剪切带南侧,栾川回龙寺变形带内。矿区内大面积出露晋宁期花岗岩,仅出露少量变质岩系地层,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熊耳山小区。主要地层矿区内仅零星出露有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其分布于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石中,为未被吞噬的残留体;沟谷中有第四系地层分布。现将其分述如下:熊耳群(Pt2xn)该套地层位于各矿段的中部,其外围被晋宁期花岗岩包围。主要岩性为黑云石英片岩,含砾斜长片岩,黑云绢云石英片岩、透辉钾长石变粒岩、黑云钾长石变粒岩,局部见变质安山岩,磁铁矿层位于该地层内或边部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部位。xx山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56左右;二弟山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50左右;三弟沟矿段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52左右。岩层厚度在150423m间。第四系(Q)第四系地层分布于沟谷中,以砂砾层、黄土层及第四系坡积物为主。厚度在010m间。矿区构造区内地层以单斜构造为主,片岩中小揉皱发育。断裂构造有一条断裂,位于xx山矿段附近,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80左右,破碎带宽50m左右,使熊耳群地层片理化、片状花岗岩石靡棱岩化,有磁铁矿化。断层上、下盘岩层相同,为熊耳群地层和片麻状花岗岩。为区域上的下浦池郭庄韧性剪切带。其次在熊耳群地层中顺层断裂较发育,在熊耳群地层与片麻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常见到滑动面,其规模都较小。岩浆岩该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分布广泛、种类较齐全。区内主要为晋宁期河路沟片麻状花岗岩岩体,三个矿段均位于其中。该岩体为区域上的河路沟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2040%)、斜长石(30%)、石英(2535%)、黑云母(010%)。似斑状花岗岩石中斑晶为钾长石,含量不均,一般为5%,局部达2030%,大小0.83mm,边缘熔蚀现象常见,内部有石英、斜长石、黑云母包体,交代残留、穿孔、蠕虫状结构常见。主要副矿物以磁铁矿、榍石、磷灰石、锆石、褐帘石为主。片麻状花岗岩SiO2氧化物关系显示岩浆演化规律,具I型花岗岩石特征,但缺少该类型花岗岩区常见的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加之它侵入太华群,微量元素曲线与太华群有亲缘关系,而与熊耳群无明显关系,因而片麻状花岗岩是太华群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S型花岗岩,该岩体的岩浆活动是该区铁矿形成的主要动力和矿源体。变质岩依据区域资料,该区变质作用有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帘石、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透辉石化,区内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化。矿床成因依据区域资料和矿物组成特征等,认为该区铁矿属于沉积变质铁矿和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的成因类型。(2)矿体形态、围岩及矿石性质矿体特征在该采矿证范围内三个矿段中共发现8个矿体,其中xx山矿段有3个矿体(1号、2号和3号),二弟山矿段有4个矿体(4号、5-、5-和6号),三弟沟矿段1个矿体(7号)。各矿体特征具体描述如下:1号矿体:位于xx山矿段的北部,赋存于熊耳群地层内,东西走向,倾角为56左右。本矿体主要由PD1-305和PD1-275两个坑道工程和几个地表工程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矿体沿走向长约560米,沿倾向延伸100m,矿体厚度0.818.44m,平均厚度3.14m,厚度变化系数57%。矿体厚度随着矿体由西向东延伸逐渐增大,同时也随着深度的增加厚度逐渐增大。由系统采样分析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矿体与围岩的界线十分清晰。有用组份分布均匀,矿体的TFe品位在20.44%43.74%之间,平均品位28.41%,品位变化系数20%。mFe品位在17.42%39.88%,平均品位25.83%,品位变化系数22%。矿体赋存标高250405m,部分矿体超出采矿证可采标高。本矿体界内部分估算(111b)+(122b)+(333)类资源储量28.10万吨,占全区查明资源储量的42.22%。2号矿体:位于xx山矿段中西部,1号矿体之南,3号矿体之西,赋存于熊耳群地层内,北东东走向,倾向南西,倾角为50左右。似层状,沿走向长约130m,沿倾向延伸40m,矿体厚度1.993.46m,平均厚度为2.73m。矿体的TFe品位在19.04%27.90%之间,平均品位22.53%(mFe品位未做化验)。本矿体赋存标高295350m,估算(333)类资源储量3.27万吨,矿体平均品位低于工业品位要求。3号矿体:位于xx山矿段东南部,熊耳群地层与片麻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呈透镜状产出,其总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东 ,倾角5258,沿走向长约出露长155m,沿倾向延伸25m,厚度一般为5.776.45m,平均厚度6.11m,矿体赋存标高310345m。铁矿物在矿体内呈条带状顺层富集,TFe含量在14.1425.46间,平均 20.96(mFe品位未做化验),矿体平均品位低于原工业品位要求。该矿体共估算(111b)+(333)类资源储量6.76万吨,其中已部分采出,采出(111b)资源储量3.87万吨。4号矿体:位于二弟山矿段的北部,熊耳群地层与片麻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呈透镜状产出,走向北东,倾向东南,倾角约57,沿走向长180m,沿倾向延伸25m,矿体赋存标高280m315m。厚度1.454.64m,平均厚度2.59m,厚度变化系数69%。TFe含量在20.4343.38间,平均27.94(mFe品位未做化验),品位变化系数32%,本矿体估算(333)类资源储量3.32万吨。5-号矿体:位于二弟山矿段的中部,赋存于熊耳群地层内,呈层状,走向北西,倾向西南,倾角约为53。矿体沿走向长约50m,沿倾向延伸25m,矿体厚度3.20,TFe品位28.50%-35.13%,平均品位31.82%。矿体赋存标高260 295m,该矿体估算(333)资源量0.67万吨。5-号矿体: 5-号矿体位于二弟山矿段的中部,赋存于熊耳群地层内,呈层状,走向北西,倾向西南,倾角约为53。5-号矿体与5-号矿体同属于一个构造带上,因矿体不连续而划分为5-、5-号两个矿体。5-号矿体隐伏于地下,赋存标高为230 270m,矿体延走向长约90m,沿倾向延伸50m,矿体厚度3.174.74m,平均厚度4.12m,变化系数20%。TFe品位20.44%40.63%,平均29.37,变化系数25%,mFe品位18.32%35.31%,平均品位25.47%,变化系数23%。本矿体估算(333)类资源量4.33万吨。6号矿体:位于二弟山矿段的西南部,熊耳群地层与片麻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呈似层状产出,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6068。为二弟山矿段的主要矿体,矿体沿走向长约330m,沿倾向延伸80m,厚度为1.05-8.47m,平均厚度3.58m。总体来看,本矿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厚度逐渐增大,矿体赋存标高为230320m。TFe含量在20.8245.56,平均31.91,变化系数25%。mFe品位由于样品未做分析,故本次不做统计。本矿体共估算(122b)+(333)类资源储量15.68万吨,占全区资源储量的23.56%。7号矿体:位于三弟沟矿段南部熊耳群地层内,呈似层状产出,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6065,沿走向出露长367m,沿倾向延伸45m,矿体厚度3.195.20m,平均厚度为4.26m。本矿体赋存标高330390m,部分矿体超出采矿证可采标高。铁矿物在矿体内呈条带状不均匀分布,TFe含量在19.4620.96间,平均20.38,变化系数2%,本矿体平均品位低于原工业品位要求。本次该矿体在采矿证标高范围内共估算资源量4.43万吨。矿石质量及其特征矿石矿物组成: 矿石金属矿物简单,主要为磁铁矿,一般含量在16%-42%之间。脉石矿物,主要有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蛇纹石、透闪石、黑云母、绿泥石、绢云母等,有少量绿帘石、方解石等,含微量榍石、锆石等。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为半自形粒状结构,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薄层状构造。矿石中磁铁矿物多呈半自形,它形粒状产出,呈浸染状、条带状、微脉状分布于蚀变脉岩中。矿石的化学成分:该区矿石有用组分为TFe,其品位在19.04%45.56%之间,平均27.27%。矿石中mFe含量在16.3941.62%,平均26.18,mFe/TFe为7597,平均89,说明矿石为磁铁矿石,mFe含量与TFe含量相差不大。根据组合分析情况,矿石中有害组分为Si02、S、P,含量分别分:SiO2 在25.32%44.73%,平均为34.32%;S含量在0.14%0.730%,平均为0.200%;P含量在0.024%0.46%,平均为0.167%。矿石类型和品级: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划分,该区矿石没有氧化,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它铁矿物很少,矿石类型属磁铁矿石类型;按结构构造划分为条纹条带状铁矿石,有少量浸染状,致密块状铁矿石;按铁含量划分,该区矿石为贫铁矿石;按选矿工艺划分该区矿石mFe/TFe为7597, 平均89,属磁性铁矿石。矿石体重:据2010年矿山生产勘探报告,矿区铁矿石平均小体重为3.23t/m3。矿体(层)围岩和夹石:3、6号矿体的顶板围岩为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23-3),底板围岩为熊耳群地层;4号矿体的底板为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23-3),顶板为熊耳群地层;1、2、5、7号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熊耳群地层。矿体内夹石呈条带状顺层理分布,据所施工工程来看,发现有夹石的工程有CK1-1、CK1-2、CK5-1、CK6-1和CK7-1等5个工程,夹石厚度最小0.68米,最大1.05m,均小于夹石剔除厚度。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蛇纹石化,硅化,次之为磁铁矿化及微量的黄铁矿化。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区内的铁矿石主要为需选磁性铁矿石,该矿石主要有害杂质S、P含量较低,磁性铁(mFe)对全铁(TFe)的占有率(mFe)/(TFe)一般为7597%,平均89。本区矿石的选矿方法成熟,采集两个有代表性的样品做了选矿试验,样品分别采自于PD1-305坑道和SJ1-250坑道,矿石类型均为磁铁矿,送样粒度57mm,试样重500kg。选矿样品由XXXXX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进行了半工业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看,采用磁选效果较好。矿石经磨矿、一次粗选、二次精选,磨矿细度-200目占70%,得到铁精矿品位TFe63%,铁矿回收率70%,尾矿铁含量在4左右。矿石入选平均品位TFe27.08%,与矿床平均品位27.27%比较,二者品位接近,试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矿试验结论:本区矿石选矿工艺简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可选性及工业利用性能较好。(3)水文地质气候矿区的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14.8,1月平均气温 0.200.9,最低气温-13.8-21.1,7月平均气温27.128.1,最高气温达41.244。年降水量673852mm,多集中在69月,无霜期213218天。地形矿区位于伏牛山区,属中、低山区,地形较陡,沟谷切割较深,植被稀少,基岩裸露。海拔标高在225m411.3m间,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总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地表水矿区为淮河水系,嘉嘉和(旧名xx山河、山羊河)由南向北,经矿段间流过,注入昭平台水库。由于矿区地形坡度大,沟谷发育,汇水面积有限,大部分降水在雨后很快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流出矿区。除嘉嘉和(原名山羊河)外,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体。嘉嘉和床附近的地面标高为207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三个矿段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含水层a.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沿河床、沟谷分布,由坡积角砾、粘土质亚砂土、黄土及砂砾层组成。厚度07m。中等强富水性,透水性强。b. 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地表基岩风化带内。风化带厚度一般310m,地下水埋深2030m。潜水面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在山脊两侧由高往低向沟谷运动,最终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基岩风化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除部分形成短暂地表径流外,其余渗入地下。下渗之水部分被第四系和基岩包气带吸收,再通过蒸发及植物蒸腾作用返回大气中,只有一部分补给基岩裂隙水。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由于地表风化程度不同,风化带厚度也不均等。在山顶风化裂隙水埋藏深度大,水量较小,在山坡地段,随着地形坡度变缓,汇水面积增大,风化裂隙水埋藏变浅,厚度、水量也增大,常在山麓地带溢出成泉。c. 构造破碎带裂隙含水层主要是受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北西-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或含矿蚀变带,为矿区的主要控水构造,也是矿床充水的重要通道。含矿构造破碎带与围岩呈断面接触,其顶、底板为较稳定的片麻状花岗岩和熊耳群地层。构造破碎带中地下水,以静贮量为主,补给来源小或有限,属弱富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大都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雨和基岩风化裂隙水的补给,因此裂隙水动态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裂隙脉状水在各构造断裂带中,构成不同的含水体系,各含水层之间联系不大。隔水层矿区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主要岩性为黑云石英片岩、含砾斜长片岩和黑云绢云石英片岩,熊耳群地层被晋宁期花岗岩所包围。该区风化带以下的地层均为隔水层。矿区供水水源矿区附近地表水资源丰富,矿区有嘉嘉和(旧名xx山河、山羊河),常年流水,可供利用。但目前掘进坑道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坑道内的地下水,坑道排水可供矿山生产综合利用。综上所述,矿区地形坡度大,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和矿坑水的排泄。构造破碎带大都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雨和基岩风化裂隙水的补给,风化带裂隙潜水和构造破碎带裂隙水补给来源有限,富水性弱至中等。因此,本区矿床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但绝大部分降水形成地表迳流流出区外,加上三个采矿区均分布于山坡上,即侵蚀基准面之上,其地表汇水面积小,地下水的补给有限。根据几个采坑的调查资料显示,地下水对采矿没有影响,但应注意雨季防洪。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的划分标准,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4)工程地质矿区内岩石按其自然特征和组合关系分为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与熊耳群地层组,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固性评述如下:矿体(层)铁矿体赋存于熊耳群内或者赋存于该地层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部位,矿石为半自形粒状结构,粒状鳞片变晶体结构,具块状、条带状、薄层状构造,矿体胶结紧密,致密坚硬,具有整体性结构,质量等级属中等。顶底板岩石矿体的顶底板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熊耳群地层岩类(如:黑云石英片岩和含砾斜长片岩等)。 花岗岩为矿体的直接顶、底板或近矿围岩,经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其抗压强度为120.5142.6MPa、抗拉强度为3.54.0 MPa、抗剪强度为5.16.5 MPa,故该类岩石坚硬岩石坚硬,主要为块状构造,整体性结构,其质量等级良好。熊耳群地层岩亦为矿体的直接顶底板岩石,岩性主要为黑云石英片岩、含砾斜长片岩,次为钙质。工程地质质量等级中等。总之,矿区以块状岩类为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内节理裂较发育,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弱至中等,一般岩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地段有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划分为第二类,工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划为中等型。因此,矿山开采设计中,对强风化带和裂隙构造发育地段的岩体可采取支护措施,以确保采矿施工的安全。(5)环境地质地震区划该区位于6度地震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5 g ,据调查近期该区未发生过大的地震,该区应属稳定区。地质灾害矿区内沟谷狭小,山坡较陡。在河流两岸,基岩风化比较强烈,、级结构面发育,易产生滑坡体。由于区内坡陡沟窄,坑道施工产生的废渣堆放地狭小,且堆渣坡角较大,在雨季易产生泥石流。其他开采矿种为磁铁矿,矿体及基岩无自燃性;矿区在恒温带内,不存在地温问题;矿石和矿层未作放射性强度测定,但磁铁矿一般放射性强度不高,不会有放射性伤害。(6)周边环境对开采的影响xx山铁矿位于XXXXX县嘉嘉乡(原名山羊乡)xx山至三弟沟一带,地处伏牛山区,海拔标高225m411.3m,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总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属中、低山区,地形较陡,沟谷切割较深,植被稀少,基岩裸露。矿区分xx山、二弟山、三弟沟三个矿段,面积0.8618km2。区内为淮河水系,嘉嘉和(旧名xx山河、山羊河)由南向北,经xx山、二弟山矿段间流过,注入昭平台水库。除嘉嘉和外,在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体。嘉嘉和床附近的地面标高为207m,可视为当地侵蚀基准面。三个矿段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区交通便利,有水泥道路沿嘉嘉和岸通达矿区。矿区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以小规模大理岩石加工和采选铁矿为主。区内水、电和人力资源充足。xx山矿段位于矿区北部,嘉嘉和北岸,地势是北高南低。矿段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只有矿段西南角界限外100m处有居民,矿山开采对其无影响。1号矿体位于矿段中南部,上部已露采,在矿体的东侧施工有PD1探矿平洞。2号矿体位于矿段中西部,目前未开采。3号矿体位于矿段中西部,上部已露采。二弟山矿段位于矿区中西部,嘉嘉和西岸,地势是西高东低。矿区范围内无村庄和居民。最近的民房距矿段西南角边界200m,矿山开采对其无影响。4号矿体位于矿段北部,上部已民采。5号矿体位于矿段中部,上部已被民采。6号矿体位于矿段西南部,上部已民采,矿体南端施工有探矿平硐。在矿段的东边界处为公司的尾矿库,矿山的最终开采境界和岩石移动范围距尾矿库设计的最终边界距离均大于100m,矿山开采与尾矿库运行相互无安全影响。三弟沟矿段位于矿区西南部,嘉嘉和西岸,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该矿段只有一个7号矿体,矿体南端上部已民采。除三弟沟村位于矿段南边界处外,矿段范围内无其他村庄和居民,最近的民房距矿山未来开采岩移界限50m,矿山开采对其无影响。总之,矿区不属自然保护区,矿区及周围较大范围内无名胜古迹,无其他工业、国防、电力、水利等设施,也不在禁止、限制矿产开发的区域,300m内无其它矿权。矿区及其周边环境较简单。影响本项目生产安全的主要环境因素: 沟谷切割较深,地形较陡,地面运输道路坡度较大,影响进出矿山的设备材料和矿石的运输安全。雨季大气降水在沟谷地带形成洪流会阻断道路交通。雨季大气降水对露天采坑形成水流冲击。2.2.2 矿床资源(1)开采范围设计开采范围为采矿许可证界定范围内的资源储量,矿区面积为0.8618km2,开采标高为:+360m+22m。(2)储量估算工业指标本矿区主要为磁铁矿,mFe含量在19.0441.62%,平均26.18%,相应矿石TFe含量在17.4245.56%,平均27.27%,矿石mFe/TFe为7597%,平均89%,mFe含量与TFe含量相差不大参照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02002),采用如下工业指标:边界品位:TFe20%工业品位:TFe25%矿石可采厚度(真厚)1m夹石剔除厚度(真厚)2m(3)资源储量据汉海省XXXXX县XXXXX矿业有限公司xx山铁矿生产勘探报告和汉海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xx山铁矿7个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获(111b)已采+(122b)+(333)类铁矿资源储量66.56万吨。其中,已采(111b)类资源储量8.10万吨,区内还保有(122b)+(333)类铁矿石资源量58.46万吨,保有的铁矿资源量中,(122b)类铁矿资源储量15.60万吨,(333)类铁矿资源量42.86万吨(边界矿体有10.59万吨,工业矿体32.27万吨。)。详见表2-2-1、表2-2-2。表2-2-1 xx山铁矿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资源储量类型平均厚度 (m)平均品位(TFe)矿石量 (万吨)备注名 称代 码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4.1622.278.10已采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0830.1215.6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7130.0932.274.2921.2010.59边界矿体合 计(111b)4.1622.278.10已采(122b)3.3630.1215.60(333)4.2921.2010.59边界矿体(333)3.7130.0932.27工业(333)3.8627.8942.86工业+边界 (122b)+(333)3.6030.1047.87工业 (122b)+(333)3.7228.4858.46工业+边界(111b)+(332)+(333)3.7827.7366.56累计查明表2-2-2 xx山铁矿各矿体保有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矿体编号资源量类别保有资源储量备 注矿石量(万t)TFe%1号(122b)8.2828.71(333)15.5929.59小计23.8729.282号(333)3.2722.533号(333)2.8920.964号(333)3.3227.945-号(333)0.6731.825-号(333)4.3329.376号(122b)7.3231.71(333)8.3632.09小计15.6831.917号(333)4.4320.38全区合计58.4628.48(4)可开发的资源储量开采矿体:全矿8个矿体中,2、3、7号矿体合计有10.59万吨资源储量为边界矿体,TFe品位20.20%22.53%,低于工业品位(25%),高于边界品位(20%),此三个矿体埋藏很浅,2、3号矿体采用露天开采方式、7号矿体采用地下开采、平硐开拓方式即可开采,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在目前铁矿价格较高的市场形势下,属于可采矿体。其他矿体均属可采矿体,故本次设计8个矿体全部开采。矿柱占压资源量:1矿体以往采用露天开采,由于矿体下部较薄,埋藏相对较深,若继续采用露天开采,不仅剥采比较大,超出经济合理剥采比13.5t/t的范围,而且周围剥离境界超出采矿许可证限定的最高标高,故设计采用地下开采。因露天转地下需要留设保安矿柱,根据矿岩稳固情况,设计留设10m厚的矿柱,经估算露天转地下保安矿柱占压(122b)+(333)资源量2.02万吨,其中(122b)类0.82万吨,(333)类1.20万吨。未设计开采资源量:1矿体东端原露采坑(CK6-1)附近,遗留有矿体边角,仅有(333)类资源量0.26万吨,由于储量少,且上部覆盖层超出采矿证允许开采标高,无法设计开采,故作为损失不予开采。可开发的资源储量:除1矿体露天转地下留设保安矿柱占压资源及东端遗留的边角矿未设计开采外,其它矿体全部可以开采。扣除保安矿柱矿量之后,计算本次可开采的资源储量为(122b)+(333)资源量56.18万吨,其中(122b)类资源量14.78万吨,(333)类资源量41.40万吨。(5)设计利用储量根据有关规定,对(122b)类资源储量取1.0的可信度系数,对(333)资源储量取0.6的可信度系数,则本次方案设计利用储量为14.781.0+41.400.6=39.62万吨。其中:露采范围内设计利用储量7.41万吨;地采范围内设计利用储量32.21万吨。(6)可采储量及开采损失储量根据矿体特征、采矿方法及工艺条件,露采开采损失率为5%,贫化率5%;地采开采损失率10%,贫化率8%;计算综合损失率为9.06%,综合贫化率为7.4%。综合回采率为90.94%。可采储量为39.6290.94%=36.03万吨。其中露采可采储量为7.4195%=7.04万吨,地采可采储量为32.2190%=28.99万吨。开采损失量为39.629.06%=3.59万吨。其中露采开采损失量为7.415%=0.37万吨,地采开采损失量为32.2110%=3.22万吨.。平均地质品位为TFe28.48%,平均采出品位为TFe26.37%.。矿区保有的资源储量、可开发的资源储量和设计利用的储量详见表2-2-3。表2-2-3 各类储量结果表矿体编号资源量类别保有资源储量未采及矿柱占压资源量可开采资源储量设计利用储量备 注矿石量(万t)TFe%矿石量(万t)TFe%矿石量(万t)TFe%矿石量(万t)TFe%矿量所占比例1号(122b)8.2828.710.8228.197.4628.7715.9429.2740.2%(333)15.5929.591.4628.3714.1329.72小计23.8729.282.2828.3121.5929.392号(333)3.2722.53/3.2722.531.9622.535.0%3号(333)2.8920.96/2.8920.961.7320.964.4%4号(333)3.3227.94/3.3227.941.9927.945%5-号(333)0.6731.82/0.6731.820.4031.821%5-号(333)4.3329.37/4.3329.372.6029.376.6%6号(122b)7.3231.71/7.3231.7112.3431.8531.1%(333)8.3632.09/8.363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