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docx_第1页
中国国际救援队.docx_第2页
中国国际救援队.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晖学校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三年级主备人叶惠玲课题28 中国国际救援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灾区的事件及事件的叙述顺序。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默读能力。3.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教学重点培养默读能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互相的。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集体研讨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2.板书课题。(生齐读)3.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这支队伍吗?4.学生自主阅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资料。二、首尾设疑,促进探究1.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说出自己的疑问。2.小结:看来你们都是善于思考、质疑的孩子。是呀,阿尔及利亚群众为什么会祝愿“中国万岁”?中国国际救援队为什么会载誉回国?让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解决这些疑问吧。三、自主学习,解决疑难1.提出学习要求:根据学习指南学习。2.课件出示学习指南。学习指南:(1)默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事情的前因后果。(2)自主完成学习卡片。(3)小组内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达成组内共识。(4)全班交流学习卡片的内容。3.分发学习卡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卡片示例:事情发生的时间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事情发生的地点阿尔及利亚北部。事情的起因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事情的经过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救援,完成了抢险任务。事情的结果中国国际救援队载誉返回祖国。4.小结。5.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6.全班同学结合重点句子展开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结合两个“一就”谈体会。)(1)课件出示: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2)赛读。读出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不顾一切,就想救人的急切心理。7.救援队的队员们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一下,马上投入到救灾工作当中。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生齐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8.课件出示: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1)从“有的有的”“虽然但”你体会到了什么?队员们当时在想什么?(2)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你想一想还有的队员在干什么?(3)用“有的有的”“虽然但”造句。(4)教师投影出示搜集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其他地方搜救的情景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救人的现场是多么紧张、残酷、危险等。9.救援队的队员们不放过一条缝隙,不漏掉一点声音,不放弃丝毫希望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生齐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四、回顾首尾,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释疑。(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看一看,你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2)学生齐读开头、结尾。(3)学生汇报自己解决的读文前的疑惑。2.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悟情。3.小结。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1.同学之间交流:你还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2.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写心里话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个陌生的称谓,课后资料袋做了很好的说明,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把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先进行整合,“学起于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有了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才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画出描写“救援队员,真棒”的相关语句,到组内交流感受,再到全班初步交流、深入交流,使学生对“真棒”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通过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释疑、悟情,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且,由质疑开始,经过自主的探究性阅读,再回归开头和结尾,由释疑而止。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一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把语文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宽了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