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4)_第1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4)_第2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4)_第3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4)_第4页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一 选择题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苑囿 y u 南麓 l 峪口 g B 夯筑 h ng 青冢 zh ng 悖谬 b i C 镂空 ji n 虫豸 zh 囤积 t n D 迥乎 ji ng 单于 d n 众口铄金 shu 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废弃 城堡 撤退 像征 B 战略布置 顽固 宣战 居庸关 C 崎岖 栽种 山脉 爆露 D 游览 惊叹 垃圾 遭遇 3 下面加点句子强调重音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A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B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C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2 D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4 填到下面横线上与前后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 并且把过 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A 他们终于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 B 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终于被他们脱 下了 C 终于把那套用以标志身价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脱下了 D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 衣服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呼和浩特 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 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 方 B 但在汉代 这里却是一个 草木茂盛 多禽兽 汉书 匈奴传 的地方 C 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 炮弹 攻击秦始皇 D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 这件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为什么 3 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 6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洋洋洒洒地走进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 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B 他的作品并非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简单得一目了然 说这种话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的人归根到底是没有读懂原著 C 从古到今 长江 黄河拖儿带女 养育着中华民族人丁兴旺 的一大家子 任劳任怨 万古长流 实在太不容易了 D 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摸索救国救命的道理 是可歌可泣的 二 解释词义 迥乎不同 苑囿 绵亘 夯筑 4 和亲 和解 款塞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青红皂白 三 阅读 一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根据考古报告 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很多古城遗址 至少有 二十几处 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汉时期的 也有北魏时期或更晚 的 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 也有分 布在阴山北麓的 还有分布在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地区的 从古城分布的地位看来 几乎通向阴山以北的每一个重要峪口 都 筑有城堡 特别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坝 包头市北大青山 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 城堡的遗址更多 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 游牧民族 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 看起来 汉 5 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 至少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阴山 北麓的峪口和更远的地方 第二道防线是阴山南麓的峪口 第三道 防线是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一带 1 第 句介绍古城遗址的分布情况 其顺序是 A 由北向南 B 由外到内 C 由多到少 D 由主到次 2 两句也是介绍古城遗址的分布情况 与第 句的内容 是否重复 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A 介绍古城遗址的分布区域 介绍古城遗址的分布地位 不重复 B 介绍古城遗址分布的一般情况 是举例介绍古城分 布的特殊情况 不重复 C 是介绍考古报告中指出的情况 是作者实地考察情 况 不重复 D 是介绍考古报告中指出的情况 是后文 两句推论 的前提条件 不重复 3 根据有关内容 能否分析得知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坝 是当时的第几道防线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6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二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下题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 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 辱 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 关系 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 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 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 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 而统治 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 以及由此产生 的封建关系的改善 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 当然 和 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高二语文拓展模块双基训练 4 4 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有些和亲是被迫的 但有些也 不是被迫的 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 如果不分青红 皂白 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 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 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 在我看来 和亲政策比战争政 策总要好得多 4 与 和亲 的 和 义项相同的一项是 A 和衷共济 B 和风细雨 C 和颜悦色 D 和衣而卧 5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意思概括 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我不同意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的看法 7 B 封建时代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要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 C 在我看来 和亲政策比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