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题报告.doc

【ZM192】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UG+KT+FY+ML+PROE+RW】[抽芯][潜伏浇口]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ZM192】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UG+KT+FY+ML+PROE+RW】[抽芯][潜伏浇口].rar
6-摘要及目录.doc---(点击预览)
5-英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4-设计说明书【47页,20000字左右】.doc---(点击预览)
3-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2-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1-论文封面.doc---(点击预览)
CAD源文件图
【CAD图纸-预览】.pdf---(点击预览)
A0-装配图.dwg
A1-动模仁.dwg
A1-动模固定板.dwg
A1-定模固定板.dwg
A1-推杆固定板.dwg
A2-动模板.dwg
A2-定模仁.dwg
A2-定模板.dwg
A2-鼠标外壳塑件图.dwg
A3-滑块座、推杆型芯.dwg
A4-内镶块型芯.dwg
A4-外镶块型芯.dwg
A4-浇口套.dwg
A4-镶块型芯.dwg
PROE三维图
UG三维图
模流分析
topology_dump_before.txt---(点击预览)
report
shubiao1_Study
shubiao1_Study结果摘要.txt---(点击预览)
shubiao1_Study机器设置.txt---(点击预览)
shubiao1_Study分析日志.txt---(点击预览)
shubiao1_Study_射出重量XY_图_image.gif
shubiao1_Study体积收缩率_anim.gif
shubiao1_Study体积收缩率_image.gif
shubiao1_Study体积温度_anim.gif
shubiao1_Study体积温度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充填区域_anim.gif
shubiao1_Study充填区域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充填时间_anim.gif
shubiao1_Study充填时间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冻结层因子_anim.gif
shubiao1_Study冻结层因子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剪切速率,体积_anim.gif
shubiao1_Study剪切速率,体积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压力_anim.gif
shubiao1_Study压力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X_方向_anim.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X_方向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Y_方向_anim.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Y_方向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Z_方向_anim.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Z_方向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变形_anim.gif
shubiao1_Study变形,所有因素变形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壁上剪切应力_anim.gif
shubiao1_Study壁上剪切应力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平均速度_anim.gif
shubiao1_Study平均速度_image.gif
shubiao1_Study心部取向_anim.gif
shubiao1_Study心部取向_image.gif
shubiao1_Study气穴_anim.gif
shubiao1_Study气穴_image.gif
shubiao1_Study注射位置处压力XY_图_image.gif
shubiao1_Study流动前沿处的温度_anim.gif
shubiao1_Study流动前沿处的温度_image.gif
shubiao1_Study熔接痕_anim.gif
shubiao1_Study熔接痕_image.gif
shubiao1_Study第一主方向上的型腔内残余应力_anim.gif
shubiao1_Study第一主方向上的型腔内残余应力_image.gif
shubiao1_Study第二主方向上的型腔内残余应力_anim.gif
shubiao1_Study第二主方向上的型腔内残余应力_image.gif
shubiao1_Study缩痕指数_anim.gif
shubiao1_Study缩痕指数_image.gif
shubiao1_Study表层取向_anim.gif
shubiao1_Study表层取向_image.gif
shubiao1_Study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_anim.gif
shubiao1_Study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_image.gif
shubiao1_Study锁模力XY_图_image.gif
shubiao1_Study锁模力质心_anim.gif
shubiao1_Study锁模力质心_image.gif
shubiao1_Study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_anim.gif
shubiao1_Study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_image.gif
anim_ani.gif
bg_corner.gif
bg_side.jpg
bg_top.gif
btn_bottom.gif
btn_bottom_ov.gif
btn_noframe.gif
btn_noframe_over.gif
btn_top.gif
btn_top_ov.gif
coverpic.gif
index.htm
moldflow.gif
mpitext.gif
mpi_logo.gif
mpi_rpt.htm
mpi_rpt_contents.htm
mpi_rpt_corner.htm
mpi_rpt_toc.htm
reports.css
reports_unix.css
start.htm
topleft.htm
123.mpi
report.rpt
shubiao.igs
shubiao1.stl
shubiao1_study.sdy
shubiao1_study~1.crc
shubiao1_study~1.die
shubiao1_study~1.fpo
shubiao1_study~1.log
shubiao1_study~1.lsp
shubiao1_study~1.of1
shubiao1_study~1.of2
shubiao1_study~1.op2
shubiao1_study~1.out
shubiao1_study~1.ppc
shubiao1_study~1.rbc
shubiao1_study~1.rfn
shubiao1_study~1.rsp
shubiao1_study~2Check.crc
shubiao1_study~2Check.log
shubiao1_study~2Check.of1
shubiao1_study~2Check.op2
shubiao1_study~2Check.out
shubiao1_study~2Check.rbc
shubiao1_study~2Check.rfn
shubiao1_study~3User.rfn
shubiao1_study~4Mesh.crc
shubiao1_study~4Mesh.log
shubiao1_study~4Mesh.of1
shubiao1_study~4Mesh.out
shubiao1_study~4Mesh.rfn
shubiao1_study~5.crc
shubiao1_study~5.log
shubiao1_study~5.lsp
shubiao1_study~5.out
shubiao1_study~5.ow3
shubiao1_study~5.rfn
shubiao1_study~6Check.crc
shubiao1_study~6Check.log
shubiao1_study~6Check.out
shubiao1_study~6Check.rfn
shubiao_study.sdy
shubiao_study~1.rfn
shubiao_study~2Check.rfn
shubiao_study~3User.rfn
shubiao_study~4Mesh.crc
shubiao_study~4Mesh.log
shubiao_study~4Mesh.of1
shubiao_study~4Mesh.out
shubiao_study~4Mesh.rfn
shubiao_study~5.rfn
shubiao_study~6Check.rfn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742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2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22 上传人:棒*** IP属地:湖北
80
积分
关 键 词:
zm192 鼠标 外壳 注塑 模具设计 ug kt fy ml proe rw 抽芯 潜伏 潜在 浇口
资源描述:
【ZM192】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UG+KT+FY+ML+PROE+RW】[抽芯][潜伏浇口],zm192,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ug,kt,fy,ml,proe,rw,抽芯,潜伏,潜在,浇口
内容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专 业 名 称 机 械 设 计 制 造 及 其 自 动 化 班 级 学 号 0 7 8 1 0 5 2 3 7 学 生 姓 名 张 毅 指 导 教 师 姚 坤 弟 填 表 日 期 2011 年 5 月 19 日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光阴似 箭 ,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 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训练自己综合运用机械和其他选修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自己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 鼠标上盖注塑模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模具 模具 国研制模具 件的开发水平也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现了一批先进的 模具 范企业 ,高校和企业也培养了一大批模具 件开发及应用人才。但总的来说 ,我国目前模具件不管是从产品开发水平还是从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模具 术水平还处于向高技术集成和向产业化商品化过渡的时期 ,研制的软件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软件尚有一些差距 ,还没有针对性的软件 ,使用一般都是通用性软件。但是我们不但要看清我们的劣势 ,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与国外软件相比我们的优势是 :了解本国市场 ,便于提供技术支持 ,相对价格便宜等。 另外 ,我们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大高校也为 件的开发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这些前提下 ,我国模具 业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 ,跟踪国际最新动态 ,遵守各种国际规范 ,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更要立足国内 ,结合国情 ,面向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开发出有自己特色 ,符合中国人习惯的 件。 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 ,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制造技术 ,特别是在汽车、轻工、电子和航天等行业中尤显重要。模具制造能力的强弱和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中许多部门的发展。模具在模具 模具 别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生产中综合应用的一个新的飞跃。 术的迅猛发展 ,软件、硬件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为模具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水平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最优选择。 在注塑模具方面, 2006 年,注塑模具比例进一步上升,热流道模具和气辅模具水平进一步提高,注塑模具在量和质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 ,我国最大的注塑模具单套重量已超过 50 吨,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已达到 2 微米。在 术得到普及的同时, 术应用越来越广, 体化得到发展,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数量增多。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本次设计以 鼠标上 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 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 以 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 同时在毕业设计的实践中对自己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自己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 技术,使用 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含文献 综述) : 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 1989 年 3 月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 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 60 90的产品的零件,组 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为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 2005 年将达到 170 种。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将不断换型,汽车换型时约有 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中国摩托车共有14 种排量 80 多个车型, 1000 多个型号。单辆摩托车约有零件 2000 种,共计 5000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 1000 副模具,总价值为 1000 多万元。其他行业,如电子及通讯,家电,建筑 等,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摸,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 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 1)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冲模占模具总数的 50以上。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 2)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 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 3)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 4)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6。 ( 5)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 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模具所涉及的工艺繁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塑料,橡胶加工,金属材料,铸造(凝固理论),塑性加工,玻璃等诸多学科和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其复杂程度显而易见。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 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起飞,也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大陆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模具工业的总产值在 1990年仅 60 亿元人民币, 1994 年增长到 130 亿元人民币, 1999 年已达到 245 亿元人民币,2000 年 增至 260270 亿元人民币。今后预计每年仍会以 1015 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 17000 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集体和私营的模具企业 在广东和浙江等省发展得最为迅速。例如,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从事模具制造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多达数千家,成为我国国内知名的 “ 模具之乡 ” 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纷纷加入了对模具制造的投入。例如,科龙,美的,康佳和威力等知名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则多集中于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现已有几千家。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中,冲压模具约占 50 (中国台湾: 40 ),塑料模具约占 33 (中国台湾: 48 ),压铸模具约占 6 (中国台湾: 5 ),其他各类模具约占 11(中国台湾: 7 )。 中国台湾模具产业的成长,分为萌芽期( 1961 1981),成长期( 1981 1991),成熟期( 1991 2001)三个阶段。 萌芽期,工业产品生产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改进。由于纺织,电子,电气,电机和机械业等产品外销表现畅旺,连带使得模具制造,维修业者和周边厂商(如热处理产业等)逐年增加。在此阶段的模具包括:一般民生用品模具,铸造用模具,锻造用模具,木模,玻璃,陶瓷用模具,以及橡胶模具等。 1981 年 1991 年是台湾模具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且高度成长的时期。有鉴于模具产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自 1982 年起,台湾地区就将模具产业纳入 “ 策略性工业适用范围 ” ,大力推动模具工业的发展,以配合相关工业产品 的外销策略,全力发展整体经济。随着民生工业,机械五金业,汽机车及家电业发展,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逐渐形成台湾模具工业两大主流。从 1985 年起,模具产业已在推行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和制造等 术,所以台湾模具业接触 术的时间相当早。 成熟期,在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分工的潮流下, 1994 年, 1998 年,由台湾地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区政府委托金属中心执行 “ 工业用模具技术研究与发展五年计划 ” 与 “ 工业用模具技术应用与发展计划 ” ,以协助业界突破发展瓶颈,并支持产业升级,朝向开发高附加值与进口依赖高的 模具。 1997 年 11 月间台湾凭借模具产业的实力,获得世界模具协会( 同获准入会,正式成为世界模具协会会员,。整体而言,台湾模具产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随着机械性能,加工技术,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台湾模具厂商供应对象已由传统的民用家电,五金业和汽机车运输工具业,提升到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与光电等精密模具,并发展出汽机车用大型钣金冲压,大型塑料射出及精密锻造等模具。 外 展及应用 状况 G) 源于美国麦道 (司的 产品 ,1991 年 11 月并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部。 其独立子公司 发 ,是一个集 一体的机械工程辅助系统 ,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以及模具等的设计、分析及制造工程。 将优越的参数化和变量化技术与传统的实体、线框和表面功能结合在一起 ,还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 许用户扩展 功能。 美国 司开发的一个具有交互式和强大二维功能的绘图软件 ,如 二维绘图、编辑、剖面线和图案绘制、尺寸标注以及二次开发等功能 ,同时有部分三维功能。 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 件 ,占整个 7%左右 ,在中国二维绘图 件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它以三维设计为基础 ,集设计、分析、制造以及文档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为用户提供了从设计到制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据称目前已经装机 2 万余套 ,国内已销售近千套。 由美国 司于 1995 年 11 月研制开发的基于 世界各地用户广泛使用 ,富有技术创新的软件系统 ,已经成为三维机械设计软件的标准。它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复杂的三维零件实体造型、复杂装配和生成工程图。图形界面友好 ,用户易学易用。 996年 8月由生信国际有限公司正式引入中国以来 ,在机械行业获得普遍应用 ,目前用户已经扩大到三十多万 个单位。 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 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称产品 ,于 1988 年问世。 具有先进的参数化设计、基于特征设计的实体造型和便于移植设计思想的特点 ,该软件用户界面友好 ,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机械设计思想。 个系统建立在统一的完备的数据库以及完整而多样的模型上 ,由于它有二十多个模块供用户选择 ,故能将整个设计和生产过程集成在一起。在最近几年 已成为三维机械设 计领域里最富有魅力的软件 ,在中国模具工厂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国外企业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一直是 术应用的先锋和大户。下面就以汽车工业为例,说明国内外机械 术的应用状况。 国际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 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早在 80 年代初,福特公司就着手 统的规划,建成了以工作站为主体的环形网络系统; 1985年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产品设计工作使用图形终端实现; 1986 年新开发的 大约 70%的外板件采用 0年代初全面实行产品开发的 用率可达 100%。福特公司 1990 年工作站已达 2000 台,以 作站(约占 70%)和 作台(约占 18%)为主,其应用软件主要为自行开发的 1993年以后,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 )概念,并决定今后将采用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 1960 年从冲模的 控加工着手,以 动力,对从设计到制作的各项工程踏踏实实地进行了改革 ,至今,已形成了从车型款式设计到车身组装的新车型开发的完整的 统。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应用 件作为 主导软件,目前已有 95%的设计工作量用该软件完成,并开发出很多适合汽车工业需求的模块,如用于干涉检查的 于钣金成形分析的 。 德国各大汽车公司普遍采用 为其 统的主导软件。 1994 年,德国大众集团决定用 具工业标准件结构现状 模具标准件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基础。它对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提高模具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技术 经济意义。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模具标准件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极大地促进了模具工业的发展。据国外资料介绍,广泛应用标准件可缩短设计制造周期达 25可节约由于使用者自制标准件所造成的社会工时,减少原材料及能源的浪费;可为模具 8 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可显著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通常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标准件比自制标准件其配合精度和位置精度将至少提高一个 数量级,并可保证互换性,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而促进行业内部经济体制、经营机制以及产业结构和生产管理方面的改革,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并带动模具标准件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没有模具标准件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就没有模具工业的现代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模具零件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作,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 1983 年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组织专家对模具标准进行制定、修订和审查,共发布了 90 多项标准,其中冲模标准 22 项、塑料模标准 20 余项。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 ,推动了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模标准件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正在全面深入展开,无论是产品类型、品种、规格,还是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 西安解放军 1001 模具标准件研究所开发研制含油导板和导套、球锁式快换凸模和固定板、斜楔装置和零部件、高档塑料模标准件;昆山精密模具导向件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密导向件;广州东华模具推杆厂生产的氮化推杆;渭河工模具总厂生产的冲压模架;福州东方模具公司生产的独立导柱;深圳南方模具厂生产的注塑模架;上海克朗宁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热流 道系列产品等等。其中有的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正在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和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乐观地估计不足 30%,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 (70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现在生产销售厂家虽然逐年增加,但大多数是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成本高、效益低。只有普通中小型标准冲模模架和塑料模模架、导柱、导套、推杆、模具弹簧、气动元件等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可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有部分出口。而那些技术含量高、结构先进、性能优异、质量上乘、 更换便捷的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如球锁式快换凸模及固定板、固体润滑导板和导套、斜楔机构及其零部件,高档塑料模具标准件和氮气弹簧等在国内的生产厂家甚少,且由于资金缺乏,技改项目难以实施,生产效率低,交货周期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每年尚需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模具标准件,其费用约占年模具进口额的 3国产模具标准件在技术标准、科技开发、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产品标准混乱,功能元件少且技术含量低,适用性差;技改力度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专业化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跟不上、 生产效率低、交货周期长;生产销售网点分布不均,经营品种规格少,供应不足;某些单位为了争夺市场,不讲质量,以次充好,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还有不计成本、盲目降价、扰乱市场的现象,是需要认真研究,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9 丞待解决的。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模具市场的总趋势是平稳向上的。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的最大市场。家用电器、电子通信、建筑器材、仪器仪表、塑料橡胶等行业也有相当可观的模具市场。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在今后的市场经济中模具标准件必将成为一种十分活跃而又高速发展的产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 看,我国模具工业必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而发生深刻的变革,模具结构的典型化、零部件的标准化、标准化的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深信模具标准件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而美好的。 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应用水平是衡量模具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今天,模具标准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正视现实,加快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竞争中求生存,依 *科技进步求发展,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模具标准件行业将会发生根本性 变革,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尽管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模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每年仍需进口 10 多亿美元的各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与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相比,在模具技术上仍有不小的差距。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 今后,我国模具行业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 1) 模具 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模具 术是模具设计 、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模具和工件的检测数字、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模具产业的逆向工程以及模具软件应 用的网络化是主趋势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所采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方便地用于产品结构的分析、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成形过程模拟( 信息的管理与共享。值得强调的是,模具数字化不是孤立的计算机辅助功能或数控技术的集合,其关键是它们与人工智能的有机集成,不仅可以整理知识、保存知识,还可以挖掘知识、繁衍知识。新一代的模具数字化将是一个集工程师的智慧和经验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数值模拟和数控技术、工艺及工程管理为一体的模具优化的开发、设计和认证的系统工程。 (2) 模具制造向精密、高效、复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精密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电火花成形机床、快走丝线切割和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不断在加工效率、精度和复合加工上取得突破,国外已经将电火花铣削用于模具加工。加工精度误差小于 1 m 的超精加工技术和集电、化学、超声波、激光等技术综合在一起的复合加工将得到发展。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技术和机床( 始在国内应用,将大幅提高加工效率。模具抛光的自动化、智能化 也是发展趋势之一,日本已研制了数控研磨机,可实现三维曲面模具的自动化研磨抛光。此外,特种研磨方法如挤压研磨、电化学抛光、超声抛光也应是发展趋势。其他方面,如采用氮气弹簧压边、卸料、快速换模技术、冲压单元组合 技术、刃口堆焊技术及实型铸造冲模刃口镶块技术等。 (3) 快速经济制模技术得到应用 快速制模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快制模速度:一是提高加工速度(如高速铣削);二是基于快速原型的快速制模技术;三是选择易切削模具材料(如铝合金)来加快制模速度;四是采用复合加工、多轴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公认为是继数控( 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基于快速原型的快速制模技术是现在和未来的一个热点。此外表面成形制模技术、浇铸成型制模技术、冷挤压及超塑性成形制模技术、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和 带冲裁落料制模术也在蓬勃发展。 (4) 特种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电火花加工向着精密化、微细化方向发展。在简化电极准备、简化编程和操作、提高加工速度以及不断降低设备制造成本上也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在其他机械特种加工(如磨料流动加工、喷水加工、低应力磨削、超声波加工等)和特种加工(如电子束加工、电火花磨削 、激光加工、等离子束加工等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在各自的特殊加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5)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研制和发展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外已出现了模具自动加工系统。这也应是中国的长远发展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如下特征: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系统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6)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 在模具材料方面,一大批专用于不同成形工艺的模具材料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在模具表面处理方面,其主要趋势是:由渗入单 一元素向多元素共渗、复合渗(如)发展;由一般扩散向 子渗入、离子注入等方向发展;同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1 时热处理手段由大气热处理向真空热处理发展。另外,目前激光强化、辉光离子氮化技术及电镀(刷镀)防腐强化等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 (7) 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了认同 由于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 化发展,许多轻型材料和轻型结构用于汽车业,如以铝代钢,非全密度成形,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工程陶瓷、超硬材料。新型材料的采用使得生产成形和加工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相应地出现了液态(半固态) 挤压模具及粉末锻模、冲压模具功能复合化、超塑性成形、塑性精密成形技术、塑料模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及热流道技术、高压注射成型技术等。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具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出现 了一些新的设计、生产、管理理念与模式。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精益生产;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模具标准件的日渐广泛应用(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且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广泛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1. 分析鼠标塑件以及塑件成型工艺和过程。 2. 设计鼠标塑件图,利用注塑成型原理对鼠标塑件进行成型分析,并设计和绘制注塑模模具装配图及型腔、型芯等部分零件图。 3 . 设计过程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加工检验 四、目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ZM192】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UG+KT+FY+ML+PROE+RW】[抽芯][潜伏浇口]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742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