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doc_第1页
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doc_第2页
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doc_第3页
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doc_第4页
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一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 行)盐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九年六月十八日目 录1.编制目的与依据31.1编制目的31.2编制依据32.适用范围43.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及内容44.格式124.1结构124.2字号和字体124.3纸张、排版124.4印刷124.5封装12附件1(封面)13附件2(封面)14附件(著录项)15附件-1目录章节基本要求16附件-2报告附件章节基本要求20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 行)1.编制目的与依据1.1编制目的(1)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系统规范盐城市境内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工作;(2)统一规范专家组及其成员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审查内容,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提供依据;(3)规范安全评价机构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的安全评价工作,为统一全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提供依据。1.2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关于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22号)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49号)关于贯彻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安监2007180号)关于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的意见(苏安监200814号)江苏省化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苏安监200842号)关于印发2008年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安监20085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许可工作中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安监200887号)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08209号)关于严禁非法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通知(苏安监200916号)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苏安监200930号)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苏安监2009109号)关于对危险物品单位的治安防范状况进行安全评价的通知(苏公通20096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盐政办发200748号)关于进一步加大全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力度的通知(盐政办发2007124号)关于加强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盐政安字200712号)关于印发盐城市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盐安监2007137号)关于在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开展反应釜、精馏釜加装紧急泄压装置“百日”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盐安监2007184号)关于在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开展高度危险工艺装置加装DCS专项行动的通知 (盐安监200847号)关于在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开展整治不防静电工艺管道专项行动的通知(盐安监200917号)关于印发2009年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盐安监200923号)等等。2.适用范围适用于盐城市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3.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及内容3.1前言要求、内容:简明介绍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的情况:(1)该建设单位及成立时间、地址及项目地址、投资额、主要装置、产品、产能等情况;(2)简要介绍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情况,如现有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在建项目、本期项目的情况(含本期项目建设情况);(3)逐一说明本期项目的产品规模、产品定性(哪些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是否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进行易制毒化学品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备案。3.2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要求及内容:列表说明。如: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序号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备注3.3安全评价工作经过要求及内容:叙述建设单位及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的前期准备情况、对象及范围、工作经过和程序。3.4建设项目概况要求:分两个部分介绍清楚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建设项目概况(含建设项目的投资单位组成及出资比例)。内容:1)建设单位简介(1)基本情况;(2)现有的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3)现有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等情况;(4)在建项目情况;(5)已有建设项目的安全许可情况;(6)园区定位及基础设施。2)建设项目概况(1)基本情况;列表说明建设项目的投资单位组成及出资比例等基本情况;(2)产品介绍及应用领域(产品的分子式、结构式、中文名、俗名等);(3)选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交通状况);(4)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5)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方案和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对比情况;(6)主要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产品(含副产品)的名称和用量或产量及储存情况;要求:列表说明;说明储存条件、规模、方式、地点等。(7)生产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按产品分别叙述:生产原理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用结构式表示反应方程式)、工艺流程叙述、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及工艺上下游的关系(注:要求用文字叙述和图表示)、工艺流程方框图。(8)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或者负荷)、介质(或者物料)来源; (9)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包括名称、型号或规格、材质、介质、数量、工作参数等);(10)人流、物流;(11)三废及废弃物处理;(12)消防;(13)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14)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及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现有企业)。3.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要求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过程的结果:(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其它化学品危险性;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2)本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3)本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4)重大危险源辨识。3.6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要求及内容:评价单元划分正确。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外部安全条件、总平面布置、主要装置(设施)、公用工程、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划分为评价单元。3.7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要求及内容:(1)评价方法选择正确、合理;并说明每个单元采用的评价方法及理由;(2)除选择其它安全评价方法外,尽可能选择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HAZOP)进行。3.8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包括固有危险程度和风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固有危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浓度(含量)、状况、分布要求及内容:对该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中的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数量、浓度(含量)、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部位或装置)以及状况(温度、压力)归纳列表叙述。(2)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定性分析结果要求及内容:列表归纳总结定性分析建设项目总的和各个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程度。(3)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要求及内容:通过下列计算,定量分析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程度:列表归纳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评价单元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列表归纳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评价单元具有可燃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列表归纳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评价单元具有毒性的化学品的浓度及质量;列表归纳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评价单元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的浓度及质量。2)风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要求及内容:列表归纳总结根据已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各个安全评价单元以下几方面内容:(1)定性分析各个安全评价单元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2)定量分析各个安全评价单元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3)定量分析各个安全评价单元出现具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后扩散速率及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4)定量分析各个安全评价单元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3)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结果要求及内容:列表归纳列举与建设项目同样或者同类生产技术、工艺、装置(设施)在生产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因。3.9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1)建设项目的外部基本情况要求及内容:(1)自然环境条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情况。(2)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事故得出的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以及在此范围内的24小时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的情况。(3)建设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2)建设项目安全距离的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具体要求:外部环境分析评价中,应列明建设项目生产装置、仓储与周边建筑物、设施等的具体距离,并就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评价,作出明确的结论(列表)。(2)内部总平面布置分析评价具体要求:内部总平面布置分析评价中,应就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储罐、库房及其他辅助设施之间的距离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企业平面布置图上准确标注,并就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评价,作出明确的结论(列表)。3)项目选址、投资规模、特别许可证管理符合性的分析评价具体要求:对是否属于禁止类或限制类项目,应进行符合性分析评价。4)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要求及内容:(1)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2)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3)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的影响。5)主要技术、工艺或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要求及内容:(1)拟选择的安全设施;(2)分析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3)分析拟选择的主要装置、设备或者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的匹配情况;(4)分析拟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对工艺有疑问的,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安全评价机构在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时,要就企业已采取或拟采取工艺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并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明确结论。在生产工艺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明确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情况,并就其现采用的操作方式、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凡涉及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11种危险工艺的装置,应对其主要控制单元采用的自动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作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明确结论。凡涉及硝化(含有机硝化物的蒸馏、精馏)、氟化、加氢、过氧化等高度危险工艺装置加装DCS控制系统。对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化学品储存区是否安装液位、温度、压力超限报警设施、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要作出说明。属于重大危险源的,要说明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是否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要储罐是否设置紧急切断装置。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分析结果要求及内容:列表分析说明(按苏安监200814号文、盐安监200871号等要求进行分析)。7)危险生产工艺装置(含高度危险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分析评价要求及内容:(1)危险工艺装置(含高度危险储存装置)的确认及安全风险程度分析:对项目工艺及装置安全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采用危险指数法评估风险级别和苏政办发200949号、苏安监2009109号、苏安监200842 号、苏安监2008209号、盐安监200847号的要求,来确认危险工艺装置(含高度危险储存装置) 。范围及要求:生产装置:涉及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涉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罐区、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根据工艺特点、装置规模、储存形式和可控程度等,设置相应的安全联锁,温度、压力、液位的超限报警,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信号的声光报警,自动泄压、紧急切断、紧急联锁停车等自动控制方式,或采用智能自动化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安全仪表系统(SIS)等自动控制系统,尽可能减少现场人工操作,提高企业的安全自动控制水平。新建涉及改造范围内的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必须装备自动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自动控制仪表、联锁保护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投资规模1亿元人民币(含1亿元)以上和有高度危险(裂解、加氢、聚合、氟化、硝化、过氧化工艺等)的生产装置,要在实现自动控制的基础上装备紧急停车系统。(2)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及控制点;(3)安全控制工作原理。8)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分析评价按照苏公通200967号要求,对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进行符合性分析评价。3.10对策措施与建议要求:对策措施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操作性;做到全面、正确。内容: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采用(取)安全设施的安全对策与建议,建议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列表叙述:(1)建设项目的选址;(2)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3)拟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4)建设项目中主要装置、设备、设施的布局;(5)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6)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7)从业人员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8)对安全设施设计(含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的措施建议)、试生产方案、竣工验收(包括竣工验收评价)等方面的建议;(9)其他方面。按照关于在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开展整治不防静电工艺管道专项行动的通知(盐安监200917号)要求,要对易燃、易爆介质的输送管道提出明确要求。3.11设立安全评价结论要求及内容:(1)结论正确、全面(符合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及省、市安监局相关文件要求);(2)评价结论应对项目设立安全条件符合性作出明确的结论;(3)评价结论应对选址、安全防护距离、生产工艺设备或储存方式设施、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性质、重大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等方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作出明确结论,不带附加条件。3.12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要求及内容:列表说明项目组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并有双方确认签字单位盖章。如: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汇总表序号时间交换意见内容结果备注项目组组长(签字):年 月 日(单位盖章)建设单位负责人确认(签字):年 月 日(单位盖章)3.13附件 1)F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要求及内容:应详细从物质(组成)、反应类型、生产工艺、设备和装置、作业环境、储存、厂址、总平面布置、厂内运输、建(构)筑物及重大危险源等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2)F2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要求及内容:应对所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中的公式、符号、取值均加以说明。3)F3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过程要求及内容:(1)附件中应按各个评价单元为章节,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2)对各个评价单元中的高温、高压、化学反应危险性(度)高的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易燃易爆场所,重大危险源场所必须采用定量方法(如道氏化学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等)进行危险程度和安全距离计算,得出相应结论。4)F4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分析评价过程要求及内容:(1)主要作业岗位及危险程度确认;(2)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危险作业岗位操作人员等五类人员的学历、专业、从业经历等基本从业条件分别进行评价,作出明确结论。5)F5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要求及内容: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行业)规章、地方性法规及文件、标准、规范的顺序分别列出。6)F6收集的文件、资料目录要求:列表。表x-x建设单位提供的文件、资料目录序号文件、资料名称备注12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单位盖章)项目组组长确认(签字):年 月 日(单位盖章)7)F7建设单位提供的工艺技术来源的相关证明要求及内容:建设单位应提供下列文件之一:(1)安全生产许可证(指企业原有项目);(2)技术转让合同及转让方安全生产许可证;(3)市级以上行政机关对工艺技术可行性、合理性进行论证(确认、鉴定)的文件。有疑问的,按照关于严禁非法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通知(苏安监200916号)要求,就企业已采取或拟采取工艺的安全可靠性,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并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明确书面结论。所有复印件均须单位盖章。8)F8区域位置图要求及内容:(1)详细标注通往县城或其它主要交通线路的实际距离;(2)要注明建设工程项目周边单位名称和主要装置、性质,注明项目甲、乙类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与周边单位建筑物、生产、储存设施的间距;(3)应有建设单位盖章。9)F9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及内容:(1)总平面布置图应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并加盖设计单位的原件章(包括出图章和防火自审章);(2)在总平面布置图中,必须有建(构)筑物一览表、储罐明细表;要标明甲、乙类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室外变(配)电站等关键部位;甲、乙类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之间的距离;甲、乙类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间距;室外变(配)电站与甲、乙类厂房、库房的间距;装置与道路的间距;围墙外30M之内周边单位的主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及距离;主、次道路及消防道路的布置;本项目用粗实线表示。等等;(3)应有建设单位盖章。10)F10工艺流程图要求:(1)工艺流程图与流程方框图、设备一览表内容等相一致;(2)应有建设单位盖章。11)F11装置防爆区域划分图(全厂)要求:应有建设单位盖章。4.格式4.1结构封面(参见附件1)封二(参见附件2)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参见附件3、盖单位公章)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盖单位公章)目录(参见附件-1)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安全评价报告附件(参见附件-2)要求:安全评价报告正文与附件之间插入不同颜色分页纸,便于分开。4.2字号和字体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的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楷体字,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6号宋体字;附件的图表可选用复印件,附件的标题和项目标题分别采用3号和4号黑体字,内容的文字和表格表述采用的字体同“主要内容”。4.3纸张、排版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纵向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4.4印刷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4.5封装安全评价报告正式文本胶装后,用评价机构的公章对评价报告进行封页。附件1(建设单位名称)(建设项目名称)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建设项目单位: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公章)年月日附件2(建设单位名称)(建设项目名称)设立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评价机构联系电话:(安全评价机构公章)年月日附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工作人员组成评 价 人 员类 别姓 名资格证书号从业登记编号签 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 术 专 家姓 名学 历职称或职务学习或从事专业签 字附件-1:目录章节基本要求前言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1 安全评价工作经过1.1 项目来源1.2 项目前期准备情况1.3 评价对象及范围1.4 工作经过和评价程序1.4.1 工作过程1.4.2 评价程序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单位简介2.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2 建设单位现有的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2.1.3 建设单位现有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等情况2.1.4 建设单位在建项目情况2.1.5 介绍建设单位的安全许可情况2.1.6 园区定位及基础设施2.2 建设项目简介2.2.1 项目的基本情况2.2.2 项目的产品介绍及应用领域2.2.3 项目的选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交通状况)2.2.4 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及主要建(构)筑物2.2.5 设计上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方案和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对比情况2.2.6 主要原辅材料和品种(包括产品、中间产品等)情况2.2.7 生产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2.2.8 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介质来源2.2.9 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2.2.10 人流、物流2.2.11 三废处理2.2.12 消防2.2.13 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2.2.14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及管理组织机构以上章节内容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的情况而确定。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与依据说明3.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3.1.1 危险、有害因素定义3.1.2 辨识与分析的依据3.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3.2.1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2.1.1 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指标3.2.1.2 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3.2.1.3 其它化学品危险性3.2.1.4 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3.2.2 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的辨识结果3.2.3 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的辨识结果3.2.4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4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4.1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4.2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理由说明5 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5.1 评价方法概述5.2 评价方法的选择5.3 评价步骤及理由说明6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6.1 固有危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6.1.1 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浓度(含量)、状况、分布6.1.2 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定性分析结果6.1.3 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结果6.1.3.1 各评价单元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摩尔量6.1.3.2 各评价单元具有可燃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6.1.3.3 各评价单元具有毒性的化学品的浓度及质量6.1.3.4 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评价单元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的浓度及质量6.2 风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6.2.1 定性分析各评价单元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6.2.2 定量分析各评价单元出现具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化学品泄漏后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6.2.3 定量分析评价单元出现具有毒性的化学品泄漏后扩散速率及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6.2.4 定量分析评价单元出现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6.3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6.3.1 典型事故案例6.3.2 案例分析结论7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7.1 建设项目的外部基本情况7.1.1 自然环境条件7.1.2 建设项目24小时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的情况7.1.3 建设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有关场所、区域的距离7.2 建设项目安全距离的分析7.2.1 外部环境分析评价7.2.2 内部总平面布置分析评价7.3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分析7.3.1 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7.3.2 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7.3.3 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影响分析7.4 项目选址、投资规模等符合性的分析评价7.5 主要技术、工艺或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7.5.1 本项目拟选择的安全设施7.5.2 分析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7.5.3 分析拟选择的主要装置、设备或者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的匹配情况7.5.4 分析拟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7.6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从业条件分析结果7.7 危险生产工艺装置(含高度危险储存装置)自动化控制分析评价7.7.1 危险工艺装置(含高度危险储存装置)的确认及安全风险程度分析7.7.2 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及控制点7.7.3 安全控制工作原理7.8 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分析评价8 安全对策与建议8.1 综述8.2安全对策与建议8.2.1建设项目的选址8.2.2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8.2.3拟为危险化学品生产或者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8.2.4建设项目中主要装置、设备、设施的布局8.2.5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8.2.6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措施8.2.7从业人员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8.2.8对安全设施设计(含安装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的措施建议)、试生产方案、竣工验收(包括竣工验收评价)等方面的建议8.2.9其他方面9 设立安全评价结论9.1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9.2 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9.3 重要安全对策措施9.3.1 加强危险单元的重点控制9.3.2 完备安全装置和防毒物泄漏、中毒设施9.3.3 设置防火灾、爆炸、泄漏分隔9.3.4 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9.4 项目设立安全条件符合性9.4.1 项目选址符合性9.4.2 项目总平面布置符合性9.4.3 生产工艺与设备符合性9.4.4 工艺控制方式符合性9.4.5 项目投资规模符合性9.4.6 项目与周边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9.4.7 项目特别规定符合性9.4.8 项目设立安全条件小结9.5 评价结论10 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附件-2:报告附件章节基本要求F1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F1.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依据F1.1.1危险、有害因素定义F1.1.2辨识与分析的依据F1.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的过程F1.2.1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1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识别F1.2.1.2本项目涉及其它化学品的危险性识别F1.2.1.3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F1.2.2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2.1 A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2.2 B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2.3 C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3储存、装卸、搬运、灌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3.1罐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3.2库区储存、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4配套和辅助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4.1供汽系统危险性分析F1.2.4.2电气系统危险性分析F1.2.4.3制氮机系统危险性分析F1.2.4.4循环水池及冷却系统危险性分析F1.2.4.5真空系统危险性分析F1.2.5主要污染物及治理系统危险、有害性分析F1.2.6装置设施的腐蚀危险性分析F1.2.7选址、周围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8厂区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9工程建设及设备检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0试车、试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1剧毒化学品治安防范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2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3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F1.2.14重大危险源辨识F1.2.1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以上章节内容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情况而确定。F2 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F2.1预先危险性分析概述F2.2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概述F2.3危险度评价概述F2.4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定量评价概述F2.5事故树分析概述F2.6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概述F2.7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概述F2.8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概述以上章节内容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范围内和各个评价单元的情况而确定。F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