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 2011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数 学 备 课 本l 学校:常熟市王庄红联小学 l 班级:一年级 l 教师:宗惠珍 l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l 学历:中师 l 教龄:27年 l 教学骨干称号: 常 熟 市 王 庄 红联 小 学二O一一年二月 人时间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星期课科节次一二三四五上午1数学数学数学2数学数学3体育二体育二午 休下午4美术5美术6体育二 一年级 班 座 位 表讲 台 成 绩 表 一年级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次成姓1234期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备 课 查 阅 记 录时 间查 阅 量评 价查 阅 人教 科 研、教 研 课 题课题名称“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立项级别市级研究起讫时间2010.09-2011.08本人承担部分参与本学期研究内容要点:一、指导思想:根据市教研室课题精神,结合我校本学期的科研工作,积极开展数学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潜心钻研,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二、工作重点:1、坚持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继续积极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2、本学期研究的重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的课题。3、认真总结研究经验,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三、主要研究内容: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教学杂志等,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2、认真分析现状,制定工作策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现行教材、教学基本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讨等诸多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加以认真详细的分析,从而针对行制定工作策略。四、具体工作安排:2月份:(课题研究计划制定)1、制定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组织老师学习,领会精神。2、制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3、加强随堂听课,了解数学课堂教学情况,上好课题研究课;作好日常科研记录,注意积累资料。3月份:(课堂教学深入研究)1、 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及时反思,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的能力。2、 参加市数学校本教研现场会。3、 数学骨干教师专题研讨活动。4月份:(加强教师交流研讨)1、开展“缄默知识观下有效数学课堂的研究”沙龙研讨活动。2、教师教学随笔评比。5月份:(课题论证活动)1、参加市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2、青年教师展示活动。3、择优选送课题的研究成果、论文。6月份:(课题的结题活动)1、 积极撰写研究论文及案例。2、 做好课题研究的总结性材料的收集与整理。3、 总结课题的研究工作。2011 学年度第 二 学期教学计划班级情况分析基本情况(男、女生人数、学生来源、参加兴趣小组及数学竞赛情况等)我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6人。本地学生有26人,外地学生有13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涨。有7人报名参加了兴趣小组。上学期原有成绩上学期期末成绩居辅导组中游,班中优秀生不多,中下等的较多。掌握“双基”情况班级里学生层级不同,后进生较多,学习困难,有个别还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辅导,大部分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非智力因素情况总体来看,班中女生比较乖巧,男生中调皮的很多,其中5、6个最突出。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做作业少赶紧,作业的格式少规范。本学期进一步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学期总的要求1、 知识技能方面。(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平面图形。(3)结合具体的情境,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2、 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3、 解决问题方面。(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4、 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具体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单元教学进度单元内容课时起讫周次课上活动一减法91-4二认识图形35三认数116-8我们认识的数四加法和减法(一)159-11五认识人民币312小小商店六加法和减法(二)1613-16假日小队七统计117八期末复习418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减法起讫时间2.21-3.9总课时10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对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学习其他知识来说,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样重要。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对应,这部分教材分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十几减9,第二段教学十几减8、7,第三段教学十几减6、5、4、3、2.每段后面各安排一个练习,单元的最后安排了复习。本单元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引入计算问题,使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2、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算法。3、加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20以内退位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2、 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与灵活。3、 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4、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2一十几减91-2新授二练习一3-4练习三十几减8、75-6新授四练习二(1)7(1-5)练习五练习二(2)8(6-10)练习3一十几减6、5、4、3、29-10新授二练习三11-12练习三复习(1)13-14复习四复习(2)14-15复习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认识图形起讫时间3.10-3.15总课时3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其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通过观察一些常见几何体上的面,以及用几何体上的画面平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第二段是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有以下特点:1、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2、让学生在活动中“做”出平面图形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利用三维的体认识二维的面、利用已知图形认识未知图形,并在这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 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关键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4四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16-18新授五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19-21新授5一练习四22-23练习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认数起讫时间3.17-4.1总课时11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分认识整十数、认识非整十数、整理100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单元复习与实践活动五部分编写。每个部分都有教学重点,呈现了全单元的教学线索,组成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认识整十数这部分教学计数单位与数位,整十数与一百的意义;在认识非整十数这部分教学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整理100以内的数教学完成百数表,巩固认、读、写数的知识技能,发现有趣的规律;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概念,发展数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1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利用实物图形、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帮助学生认识数位,理解数的意义,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2、把认数教学和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3、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4、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5、联系实际,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关系。6、实践活动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你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 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并初步认识百位;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 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数的认识,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4、 使学生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从而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教学关键数100以内的数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5四认识整十数24-26新授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7-28新授6一认识几十几29-31新授二整十数加一位数几相应的减法32-33新授三练习五34练习四数的顺序35-36新授五比较数的大小37-38新授7一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39-40新授二练习六41练习三复习42-43复习四我们认识的数44-45新授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加法和减法(1)起讫时间4.5-4.26总课时15教材简析本单元和第六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既有口算,又有笔算;加减时既有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又有个位上的数相加减;相加时有进位和不进位的区别,想减时有退位和不退位的区别,情况比较复杂,内容比较多。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与笔算。由于学生学习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得难度,要比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难度要小,所以在本单元的教材中,结合加减法计算的教学,穿插安排了有关用加减法解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地说,本单元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结合安排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二段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结合安排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三段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结合安排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得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 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教学难点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关键(1)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2)学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含义。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8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46-47新授三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练习)48练习四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49-50新授五练习七51练习9一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52-53新授二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练习)53-54练习三求减法的实际问题55-56新授四练习八(1)57练习五练习八(2)57-58练习10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59-60新授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61-62新授三练习九(1)63练习四练习九(2)63-64练习五复习(1)65复习11一复习(2)66-67复习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认识人民币起讫时间4.27-4.29总课时3教材简析“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5角、2角,5分、2分 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 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等活动的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获得一些购物的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3、 使学生在购物或模拟购物等活动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教学关键1、 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元、角、分。2、 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11三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68-70新授四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71-73新授五小小商店74-75实践活动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加法和减法(2)起讫时间5.4-5.25总课时16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编写。在每个部分都先教学加法,再教学减法,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建构数学知识。加、减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往往是教学难点,也是计算错误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本单元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内容,既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理解进位、退位的原理与方法,又能结合计算带着练习“加法和减法(一)”里教学的实际问题,逐步巩固旧知。1、先特殊后一般,精心组织教学内容。2、操作学具理解进位与退位,形成计算思路。3、经常组织比较,及时整理知识结构。4、引导估算。5、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经常练习已经教学过的实际问题,包括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四单元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条件与问题要相关,加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得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 使学生在会笔算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得基础上,探索竖式计算中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会笔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一步理解笔算加、减法规定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从而能自觉依照这一顺序进行笔算。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并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与100以内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的原理,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教学关键(1)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2)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12三两位数加一位数76-77新授四练习十(1)78练习五练习十(2)79练习13一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80-81新授二练习十一(1)82练习三练习十一(2)83练习四练习十一(3)84练习五两位数加两位数85-86新授14一练习十二(1)87练习二练习十二(2)88练习三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89-90新授四练习十三(1)91练习五练习十三(2)92练习15一复习(1)93-94(1-6)复习二复习(2)94-95(7-12)复习三假日小队96-97实践活动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统计起讫时间5.30总课时1教材简析一年级(上册)教学了最初步的分类整理信息的方法。本单元继续教学统计,重点放在收集信息和整理数据上,教材有以下特点。1、在随机事件中收集信息。例题创设的情境是四名学生围坐在一张方桌的四周,桌上混杂放着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三种图形,且个数都不相同。为了知道三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由一名学生逐个地报各图形的名称,其他学生把图形记下来。本单元教材里的事件或是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如抛圆片,落下时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把圆片抛20次,哪面朝上既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也没有确定的次数。因此,必须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随时收集信息,经过整理才能获得需要的数据。2突出记录方法的教学。随机事件里的信息往往是陆续出现、稍纵即逝的,随时记录、保存出现的信息才能保障数据正确。例题由一个人报图形名称,其他人作记录,教学收集信息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录,记录方法必定会多样。3、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里获得数据,开展统计活动。“想想做做”的三道题在有趣的游戏或简单的调查中开展统计活动,要使用分类画符号记录信息的方法。第1题统计圆片落下时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教材为学生设计了两张表格。左边一张表格是信息记录表,用画“”的方法记录圆片各次落下哪一面朝上的情况。右边一张是统计表,填写圆片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第2题了解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第3题统计自己班同学的家庭人口数,都要先进行调查,收集需要的信息,再经过整理加工,获得数据才能填写统计表。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2、 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良好你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学关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16一统计98-99新授小 学 数 学 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名称期末复习起讫时间6.1-6.7总课时4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通过复习和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第14题主要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2)第57题主要复习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和认识人民币。(3)第813题主要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4)第1416题主要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5)第1720题主要是让学生在相对开放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形成相应的计算机能。2、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并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3、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4、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能正确地辨认这些平面图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再次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5、 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关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星期教学内容例题或习题课型备注16三期末复习(1)100-101(1-7)复习四期末复习(2)101-102(8-13)复习五期末复习(3)103(14-16)复习17一期末复习(4)103-104(17-20)复习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 总第 1课时课 题 十几减9 本单元第 1 课时目 的要 求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重 点难 点重点: 理解退位减法计算的过程与方法。难点: 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具实 验 多媒体课件, 20根小棒。教 学 过 程教学随笔(一)复习铺垫 1、6+4= 5+3= 4+3=104= 83= 74=106= 85= 73= 2、9+4= 93= 9+6= 9+7= 95= 9+( )=149+( )=13 ( )+9=18 3、13 15 18 10( ) 10( ) 10(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猴是个果农,今天他到集市上去卖桃子。水果摊上摆了又大又新鲜的水蜜桃。小白兔来到小猴的水果摊前,看到这些桃子这么诱人,准备买些回去。(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上知道你能知道些什么? (有13个桃,盒子里有10个,盒子外面有3个。小兔要买9个桃子,要问:还剩几个桃子。) 引出算式:139=? 2、探索算法 1)想一想13减9怎么算?有需要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独立探索,摆小棒,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可能出现的算法:a、先算109=1,再算1+3=4 b、想9+4=13,所以139=4 c、先算133=10,再算106=4 等等 根据学生汇报的算法,用课件演示,展示思考过程。方法一、“破十法”:边请学生口述,边用课件演示思考过程。 再集体边动手摆小棒,边口述过程。(必要时老师示范)提问:为什么算1+3=4?1是怎么来的?板书: 然后指名请个别口述这种方法的思考过程。每人说给同桌听。 方法二、分步减:集体摆小棒,并口述算法。回答:两次一共拿去了几根小棒也就是减去了几? 个别口述,同时板书:先算13-3=10 再算10-6=4(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上一共有几根小棒,要减去9根该怎样减?先在图上圈出9根表示去掉的,想一想怎么圈最方便。数一数还剩多少?也就是12-9=? 第二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先在图上圈一圈,再填得数。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破十法”或分步减都是合理的。2、“想想做做”第2题。(1) 课件出示左边的方块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再问:怎样计算15 - 9?(2) 课件出示右边的丝瓜图。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3、“想想做做”第3题。(1) 课件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2)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交流算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4、“想想做做”第4题。(1) 课件出示题目。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2)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3) 谈话: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5、“想想做做”第5题。(1)出示:(2) 提问:你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每道题的得数。(3)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学生可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从上往下看,减号前面的数总比前面一题多1,得数也比前面一题多1”,等等。四、 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在新授算法时,我让孩子们首先自己动手、动脑独立探索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抽象的计算过程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撑。但是发现刚开始学生动手时有些盲目,不知道从何下手。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是应该马上提供帮助还是让学生独立探索?如果立刻提供帮助,是否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时,我将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找找被减数的个位和差有什么规律?这一环节似乎安排的时机不对,由于之前没有充分的巩固练习,学生没有了重要的计算体验支撑,使得孩子们一开始观察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直接要求学生找个位和得数之间的规律,我想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探究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较快地发现规律。但是这样做,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怎么落实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当1个小朋友说出“第一数的个位上的数比结果都大了1”,我连忙追问:“为什么第一数的个位上的数比结果都大了1呢?”通过寻根的思考与讨论,来弥补刚才有针对性的直接观察带来的不足。板书设计十几减913-9=4(1)想:9+( 4 )=13(2)先算:10-9=1再算:1+3=4(3)先算:13-3=10再算:10-6=4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计划 总第 2课时课 题 练习一 (1) 本单元第 2课时目 的要 求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阶段性目标设定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集成建筑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防锈干燥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金属材料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酚醛胶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类别解析与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通信传输设备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试剂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虾干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葡萄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DL-T5554-20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 【肖邦升C小调夜曲作品赏析2800字(论文)】
- 地质勘探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 大熊猫的介绍
- 正常肝脏CT解剖
- 英语国家商务国情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个人租车合同电子版完整版
- 2024年广西来宾高投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卫生部妇产科诊疗规范及指南
- 茶艺文化课件
- 水平螺旋输送机设计计算及参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