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B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C .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D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此句中的“花朝节”指农历二月十二日。2.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洁轻灵,意韵深隽。B .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C . 后两句侧面写情。“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廖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D . 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吝s_ 攲 _斜秕 _谷 yn_酿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_,_。 (2)李白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 (3)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醉能同其乐,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四、 其他 (共1题;共5分)5. (5分)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或课外阅读的其他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以及阅读价值,根据示例,写一段阅读推荐语。(示例作品除外) 示例:我推荐名著飞向太空港。这部作品记述了中国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美国卫星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学习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而且让我们感受到深厚的家国情怀。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1)五四运动后,在盛行的众多“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_和_。(2)两千多年来,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短小的故事中往往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如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的_;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的_;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_。(3)西游记中刻画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写出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再简单说说喜欢的理由。人物:_情节: _喜欢的理由: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7. (13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战斗前:_。战斗后:_。(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蚊子和狮子:_。(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B . 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C . 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8.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苇花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哧哧地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1)根据选文概括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2)选文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他们各自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4)按照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 , 亲亲密密。(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与下文作者眼前的苇花形成了对比。B . 第段在文中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 .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类的文章,作者借苇花抒发了自己对儿时生活的怀念。D . 因为苇花帮助人们度过贫穷的年代,同时苇花具有团结精神,这些都让作者喜欢。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 . 衡阳雁去B . 四面边声C . 长烟落日D . 孤城紧闭(2)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遽(j):迅速,急忙。(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郑人有且置履者_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不亦惑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 (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近日,金华某小学不再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回家作业并签字,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评,有支持也有反对。请你以网友“小庄梦鱼”的身份,拟定一则留言,参与讨论。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语言简明得体,80字左右。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力量:日月交辉,草长莺飞,蓓蕾初绽;父母的深情,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关爱;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都可能在刹那间触动我们的心灵。多少古代圣贤、多少时代精英、多少平民百姓,他们的一言一行、深邃思想、高尚人格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莫大的震撼与鼓舞。这种触动心灵的力量是无形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请以“ , 触动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1、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宝鸡市眉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练习题包审定版附答案详解
- 加法减法考试题及答案
- 博望区2025年安徽马鞍山博望区新市镇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工作总结:为目标拼搏的决心之路
- 提高酒店餐饮人力资源管理规范
- 如何在学习中提高感知能力
- 女性夏季纺织服饰搭配清单
- 工控系统硬件调试方法
- 工作总结:共勉同事的成功之霞
- 人音版小学音乐《法国号》示范说课稿课件
- 成吉思汗课件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 2024上海高考英语句子翻译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JTS 206-2-2023 水运工程桩基施工规范
- 培养自我控制力意志力培养和自我discipline1
- 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书模板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
- GB 42298-2022手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