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的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l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2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 3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2.扣住“文眼”认真思考,理解文章主旨。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现美文的意境,由此体会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2.引导学生感受本文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情感。 正确理解文章意思,体会本文婉转优美的语言特点,欣赏作者构造的优美意境。 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的古道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醉翁亭,做一次滁州之旅,涤荡心中的芜杂,感受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迷人风光;跨越时空,与圣贤会晤,感受那份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二、预习检查,扫清字词障碍三、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四、文本链接(多媒体出示)1写作背景。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期间,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欧阳修积极支持,直言敢谏。革新失败后,欧阳修被株连受贬,先后在滁州、扬州、颖州做了九年地方官,在此期间,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宋史欧阳修传称颂他说:“不求声誉,宽简而不忧,故所至民便之。”对宽简措施,他解释说:“吾所谓宽者,不为苟急;简者,不为繁碎耳。”文中描写的升平景象和流露的与民同乐思想展示了作者对滁州任上政绩的喜悦。2相关资料。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们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主张文学革新,建立了有理论、有创作成就的散文系统,成为后人效法的典范。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五、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六、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七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把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琅琊山间、酿泉边上)。第二部分(第2段):山间朝暮四季景色。第三部分(第3、4段):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第二课时 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1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明确:环滁皆山也。2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明确: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3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明确: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境,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4对照图片将学生带到美丽诱人的风景区去感受自然之美。5根据提示背诵此段。6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明确: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二、按上述步骤,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欣赏景点之二琅琊山早晚及四季美景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物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三、研读第三段,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明确: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明确: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明确:“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JP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四、独立阅读第四段 1先朗读(勾画出写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明确: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明确: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五探究1、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2.这篇文章写了三种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的描写同太守之乐有什么关系?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其山水之美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第三课时 一主题概括: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二:结构梳理三、背诵课文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5找出文中的成语:水落石出、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6本文的切入点是:醉。7太守为何而醉?明确:为景而醉:琅琊秀丽,酿泉迷人。为人而醉:滁人游,众宾欢。为情而醉:与民同乐。四.课后练习1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2、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你喜欢醉翁亭记还是这首词?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参考答案:黄庭坚的瑞鹤仙浓缩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基本用原句连缀成篇,显示出极高的提炼再创功力,形式上也完全变成了“长短句”。但由于近乎是文字游戏,又不出新意,所以读起来未免索然寡味。黄庭坚出于对醉翁亭记的酷爱,才有此改编。五归纳练习归纳一词多义。(1)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靠近)临溪而渔(动词,到)(2)而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中心词,不译)(3)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词,名字)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动词,命名)(4)乐(乐亦无穷也(名词,乐趣)游人去而禽鸟乐(动词,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5)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名之者谁(代词,它 )(6)秀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动词,可译为“开花”,这里是“滋长”的意思 )词类活用。(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儿的翅膀一样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文言句式。(1)判断句环滁皆山(用“也”表判断)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用“者,也”表判断)(2)倒装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于途”是“歌”的状语,后置;“于树”是“休”的状语,后置)醒能述以文者(“以文”是“述”的状语,后置)(3)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省略了介词“于”)六课后练习1.背诵全文。2.试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七 拓展延伸八、小结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物分析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医疗核心制度练习题(附答案)
- 广告制作及发布代理合同
- 战略合作协议策划及合同书
- 工业废气治理工程合同
- 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岗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沈阳新基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宁夏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讲解
- 安徽钢结构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 玻璃马蹄焰池窑课程设计说明书
- 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黎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 《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习题答案及期末试题
- GB/T 29497-2017高沸点芳烃溶剂
- GB/T 223.14-200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 水池(水箱)清洗记录
- GA 898-2010大型焰火燃放作业人员资格条件及管理
- 理综答题“秘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