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贵州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2 分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约是 6g 如图所示 这个物体可能是 A 一枚邮票 B 一只绵羊 C 一枚 1 元硬币 D 一只大象 2 2 分 有四个同学用分度值是 1m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镜子的宽度 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只有一个正确 正确的是 A 118 7cm B 118 75cm C 118 753cm D 1187 5cm 3 2 分 我们生活的呼伦贝尔地区 在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 0 以下 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 是 A 冬天口中呼出的 白气 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 河水熔化结成冰 第 2 页 共 15 页 C 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安全行驶时 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使冰熔化 D 冬天 室外冰冻的衣服由于冰的升华可以逐渐变干 4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 飞机在空中加油 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静止的 D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以路灯为参照物 汽车是静止的 5 2 分 2012 来宾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 用久的灯丝变细了 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 白气 C 冬季 户外的 雪人 没熔化却变小 D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6 2 分 甲 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1 3 体积之比是 2 5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5 6 B 6 5 C 2 15 D 15 2 7 2 分 小星同学用天平称量一个小苹果的质量时 用了一架准确的天平 其砝码盒中有以 g 为单位的 10 20 20 50 100 100 200 的砝码 7 个 估计小苹果的质量 150g 左右 测量结果为 145g 则他加减砝码顺序正 确的操作是 A 先加 100g 再加 20g 加 20g 再将游码移到 5g B 先加 100g 再加 50g 退 50g 加 20g 加 20g 再将游码移到 5g C 先加 100g 再加 50g 退 50g 加 20g 加 20g 加 10g 退 10g 再将游码移到 5g 第 3 页 共 15 页 D 先加 50g 再加 100g 退 50g 加 20g 加 20g 再将游码移到 5g 8 2 分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人呼出的 白气 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 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 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 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9 2 分 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 4 kg 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 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则桶内植物油的质 量 A 一定等于 4kg B 可能等于 4kg C 大于 4kg D 小于 4kg 10 2 分 同种材料制成的甲 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 64g 24g 其体积分别是 8cm3 4cm3 若已知其 中一个为实心 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A 甲物体为空心 B 该材料的密度为 6g cm3 C 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lcm3 D 甲 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4 3 11 3 分 根据表格中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铁铝铜煤油 kg m 3 7 9 1032 7 1038 9 1030 8 103 c J kg C 0 46 1030 88 1030 39 1032 1 103 长 1m 横戴面积 1mm2 0 0960 0170 017 第 4 页 共 15 页 的导线在 20 C 时的电 阻值 A 将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均匀拉成长度相同的铁线和铝线 串联后接入电路中 则铁线两端的电压更大 B 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 2 1 吸收热量之比为 12 5 则升高温度之比为 3 1 C 质量 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 铁块会向铝块传热 D 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 它们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 其中图象 a 表示的 是铜块 12 2 分 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 从杯中溢出 10g 酒精 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 中 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 A 等于 10g B 小于 10g C 大于 10g D 无法确定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3 3 分 1 图甲中 木块的长度为 cm 2 图乙中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 它的示数是 3 图丙中 该秒表的示数是 s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2 分 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 降落伞未打开前向下做加速运动 降落伞打开后 最终 匀速降落 针对运动员匀速降落的过程 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15 2 分 小明在探究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 甲 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甲 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 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 V 甲 V 乙 16 2 分 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 9 99s 的成绩成为第一个打破百米 10s 大关的黄种人 在比赛过程中 他做 填 匀速 或 变速 运动 他的百米平均速度约为 m s 保留整数 17 3 分 如图所示 a b c d 是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其中用来测量温度的是 测量 体积的是 测量质量的是 以上各空均填字母代号 第 6 页 共 15 页 18 3 分 有一种用电器是加热消毒柜 其是通过 选填能量转化情况 然后通过 选 填填改变内能的方式 方式使餐具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达到高温消毒的作用 二是这种消毒柜还可以发出人眼 看不见的 也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19 2 分 一次物理课上 老师拿出了 4 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 上面分别 标着 1 2 3 4 四个数字 漆的质量 体积都忽略不计 老师告诉大家画中两个是铁块 另两个是铜块 铜 铁 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 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 如图所示 刚刚描好对应的 四个点 聪明的小阳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 请你判断金属块 2 是 块 和金属块 3 是同样 材料做的是金属块 20 3 分 2017 年 4 月 9 日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 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 车 60 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 半程马拉松距离约 21km 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 70min 这名选手跑完半程 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 m s 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 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 人工降雨的方式之 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 干冰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 下落而形成雨 三 三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1 5 分 冬天对手哈气 可使手瞬间变暖 为什么 而对手吹气 会使手感到凉 又是为什么 四 四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第 7 页 共 15 页 22 9 分 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1 如图所示 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 是操作过程 B 是读数过程 C 是读 取的温度 A 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 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 根据 C 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 如图 E 中甲乙图中 图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 如图 F 是小明做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 图象中 BC 段表示的物理意 义是 此时水的沸点是 3 水沸腾时 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 白气 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23 5 分 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 固体熔化 的实验 第 8 页 共 15 页 1 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 此时的温度为 2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 其原因可能是 3 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熔化时的特点是 4 由图像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为 24 16 分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1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天平调平后 测量物块质量时 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物块质量是 g 往量筒中装 50mL 水 将该物块浸没在水中后 水面位置如图乙 则物块的密度为 kg m3 如图丙 小明把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浸没在水槽中 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此时物块 受到水的浮力为 N g 取 10N kg 如图丁所示 小明用激光射在水槽中的水面上 一束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水中 已画出 请画出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的大致光路图 第 9 页 共 15 页 2 在探究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 的接触面上 其中甲 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 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接触面上做 运动 请画出甲图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由 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若乙装置中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 滑动摩擦力将 填 不 变 变大 或 变小 3 在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中 电源电压为 6V 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2 5V 电阻大约为 10 左 右 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 R1 和 R2 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10 50 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该实验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 R1 或 R2 电路正确连接后 闭合开关 发现小灯泡不亮 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 更换小灯泡 B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D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某同学实验时 所用的电压表量程是 0 3V 但刻度模糊不清 无法直接读出实验数据 却能从 0 15V 挡的 刻度线看出指针停在 11 5V 处 则加在电压表两端的实际电压为 如果要使灯泡正常发光 应该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第 10 页 共 15 页 如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 U I 图像 根据图像信息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若将图甲的小灯泡更换成一个定值电阻 其它元件和电路图不变 且电路连接完好 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B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C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25 8 分 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 进行以下实验 1 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 发现天平左盘低右盘高 然后向 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2 接下来进行以下 3 项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1 B 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 C 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 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代号 3 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 老醋的质量是 g 密度为 m3 五 五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6 5 分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 为了测定它的密度 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 的质量 分别为 0 56kg 2kg 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 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 2 36kg 石头吸水不计 g 取 10N kg 求 第 11 页 共 15 页 1 石头的体积 2 石头的密度 3 若石头吸水 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为什么 27 10 分 密度知识的应用与讨论 1 18g 水的体积是 18cm3 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水结成冰后 体积怎样变化 冰 0 9 103kg m3 2 对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来说 都是热胀冷缩的 所以当温度变化时 它们的密度也要变化 但我们平时总 是把这些物质的密度当成定值 课本上给出的也是定值 只是增加了 常温常压 这一条件 你怎样理解这个问 题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2020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