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doc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doc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doc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1.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世界上第一本西方第一本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1924年 廖世成 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第二章 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 人生全程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名词解释)2.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心理学家将个体的身心发展分为( )个阶段 3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3.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规律) 关键期(名词解释)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 顺应 不可逆与可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名词解释)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2.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 ) A.不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3、720岁左右的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这一阶段被称作儿童认知发展的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 A. 幼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第二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1.学生的智力差异的类型(填空题)2.智力发展呈常态(正态、钟型分布)3.认知方式的类型1.场依存型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交流,常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2.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 A.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 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幅合型认知风格第三章 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名词解释)1.学习的一般分类加涅按学习结果 雷伯按意识水平 奥苏贝尔 我国第二节 学习理论名称人物观点重点概念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华生)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多次结合,使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进而出现了条件反射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分开)联结试误说桑代克经过的不断的尝试,去除错误的联结,留下正确的联结而产生了学习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填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操作性应答强化、惩罚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有意识的观察、模仿榜样行为而产生了学习行为强化二、认知派学习理论名称人物观点主要概念完形顿悟说苛勒考夫卡学习的本质就是完形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完形顿悟认知地图说托尔曼学习的本质是期望获得,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期待认知发现说布鲁纳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发现学习法认知结构认知同化说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名)信息加工说加涅信息流加工1.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2.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n 正强化是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n 负强化是消除厌恶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1.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 )(安阳真题)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普遍适应性 D 永恒性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 消退 B 强化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分化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有意义接受学习 B 有意义发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探究学习4、“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体现的教学技术是( )(安阳真题)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教师的组织者作用C重视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联系第四章 学习心理第一节 学习动机(名词解释) 1.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2.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要实现不同的认识任务,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3.学习动机的种类4. 奥苏贝尔 (给例子会判断是哪个内驱力)1.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低级的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2.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求知欲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简答)6.学习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论述)自我效能感 名词解释40、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其归纳是( )(安阳真题)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 学习策略(名词解释) 二.学习策略分类1.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 )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2.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 认知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 元认知策略3、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凋节,即对认知的认知是( )(安阳真题)A反省 B反思 C重新认识 D元认知4.复习形式多样化、分段识记、画线、做笔记都是常用的复述策略。(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一.迁移的种类 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二.学习迁移理论早期迁移理论代表人物 核心思想现代的迁移理论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 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 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 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 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2、“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心理现象是(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一.知识的表征(填空题)二.知识学习的类型1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这种学习属于( )A. 概念学习 B.上位学习 C.符号学习 D.命题学习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掌握学习3学生先学习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学习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试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 操作认知B 操作定向C 操作模仿D 操作整合E 操作熟练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1.问题解决的特点2.问题解决的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76、问题解决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是( )安阳A手段一目的分析 B算法 C爬山法 D逆推法 E深度19、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受到因素影响。A心理定势 B功能固有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答)4.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 智力 个性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 原型 B 原型启发C 问题情境 D 定势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1.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情感成分(核心成分)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从他律到自律,10岁分水岭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习动力缺失。那么,学生学习动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成绩差 B.厌学 C.注意力不集中 D.贪玩一般认为,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哪一阶段的表现A 认知 B 依从C 认同 D 内化第五章 教学心理第一节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的分类二、教学策略 提出者 教学策略 “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 ;“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 。 10年平顶山填空:程序教学是一种的教学形式。第二节 课堂管理一、课堂管理(名词解释)二、课堂群体管理正式群体: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三、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的类型(简答题)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案例)第六章 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的标准:六条二、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正常学生 4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成绩 B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主要的评估方法 第二节 学生心理辅导一、心理辅导目标:学会调适:基本目标 寻求发展: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