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案89842.doc_第1页
望天门山教案89842.doc_第2页
望天门山教案89842.doc_第3页
望天门山教案8984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天门山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助作用,在读、听、看中体会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教学难点:感悟诗境。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网络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看古诗猜谜语,“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这首诗中蕴含着一个诗人的名字,他是谁?-李白。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课件出示)资料介绍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热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 我们学过李白的很多首诗你能背诵几句吗?诗仙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他对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赏力。一次,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诗兴。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笔下诞生了。大家齐读课题(板书:望天门山,齐读:望天门山李白)二、师生互动 师:“望”是什么意思?(看,在远处看。) 师: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天门山。)(出示天门山图片)师介绍天门山: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过渡句:当年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的乘舟顺江而下,途径天门山时,年轻浪漫,一派天真的李白写下了这首诗。1、(课件出示古诗)师朗诵 2、师:经过课前的预习和老师刚才的朗诵,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李白在天门山都望到了哪些景物?(青山、碧水、孤帆、红日。)3、师:那我们就品味一下,这些景物如何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诗情画意的。4、师:下面同学们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清爽,读通顺。(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岸(2)指读古诗过渡句:古人作诗讲究有板有眼、有韵律,所以我们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3)指导按节奏朗读。 师:刚刚同学们读了几遍诗句,发现了什么?诗中除了题目中有“望”字,诗句中有“望”字吗?(没有)师:那为什么题目还叫望天门山师:全诗除了题目望天门山有望字,诗句中却没有一个望字,然而仔细品味,我们会发现每一句诗句中都隐含着“望”字,并且这个望字流露出了作者的“山水真情”,下面我们逐句分析一下。(一)分析第一句出示第一句,指读第一句。(课件出示)理解“中断”和“开” 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山和西梁山)。这句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断”和“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带着感受读师:第一句作者望出了什么?(望到了天门山。天门山断开了) 师: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被楚江冲开的)师:楚江是什么意思?(长江)师: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称为吴江。4、搜集歌颂长江的名句。(课件出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师: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气势?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气势来读一下第一句?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奔腾的长江水把天门山冲断了) 师:长江水这么厉害,有这么大的本领,你从这厉害的水中看出了什么气势?(波澜壮阔阔的气势) 师:谁能读一读这句,要读出长江水波澜壮阔的气势。 归纳:诗的第一句读后自然会映入这样的画面:浩荡的长江水,飞奔而下,把本来一个整体的天门山冲击成东西两座山。作者借山来描述水的气势,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望见长江水那波澜壮阔的气势,作者如何能诞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的诗句呢。 (二)出示第二句,指读第二句。(课件出示)理解“回”字想象“回”字所描述的意境。从这两幅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激荡回旋。我们可以想象,原来长江江面宽阔,流到这儿受天门山阻挡撞在岩石上,就会激起回旋。通过“回”字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江水翻滚拍打岩石的声音。)这一句主要写什么?(水)借水有衬托了什么样的山? 师:第二句作者望出了什么?(望到碧水流到天门山,有转变了方向。) 师:为什么会转变方向,水流的不是很有气势吗?(大山也不是等闲之辈,也非常厉害,面对湍急的水纹丝不动,表现出自己的雄姿伟岸。) 师: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碧绿的长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突然转了弯,向北流去。) 归纳:碧绿的长江水向东流到天门山后,突然转了个弯,向北飞奔而去,这里又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姿险峻,不是吗?高峻坚固的山峰岂能容忍江水的肆意横流,所以奔涌到天门山只能“至此回”了。不难看出这一句通过水势,写作者望出了天门山的雄姿伟岸。其实在古诗中每一词每一句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瞧,第一句是写山好像是断了,让我们感受水的气势汹涌。这一句是明明写水回,我们感受到的是山的奇险。短短两行却蕴涵丰富,令人遐思无限。这便是古诗的精妙所在。 师:谁能读一读这句,要读出天门山的雄伟。过渡句:望尽两岸青山排闼,忘却夹江水势汹涌,此时此刻,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谁能有感情的读读最后两句诗。(三)分析三、四句。(课件出示)出示诗句,指读。(课件出示)理解“出”“来” 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 师:为什么高兴?(因为诗人陶醉在美丽的山水之中了) 师:你知道李白是站在哪里望天门山的吗?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汇报:生:小船上。通过“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我们知道的。“相对出”应该是两岸的青山变得越来越清晰,是因为诗人坐着小船,越来越靠近天门山。 师:“出”是什么意思?(突出,也就是天门山由原来的看不见,变得越来越清晰。)师:这个“出”字用得出神入化,把原本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那李白的小船从哪里来呢?(日边) 师: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又出现了什么画面。(两岸的青山一会出现,一会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太阳的方向悠然驶来。)师:李白坐着小船从太阳那边驶过来,又感觉青山在欢迎自己,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谁来读读这两句,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老师听出来了,你的心情很快乐,你读得真高兴,听你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两岸青山迎面而来,一只小船从太阳那边飘过来的画面。(课件出示小船在江中行驶的画面)那么现在假设你坐在船上穿过天门山,沿着楚江顺流而下,你看到沿江的风景,你会说? 归纳:满眼的山水风光开阔了作者的胸襟,感染了作者的心情,由此妙笔生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绿水衬托着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遥望之中的传神一笔,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波澜壮阔的长江水,雄奇秀丽的险峻山峰,乘风破浪的孤帆”这一动态画面,也写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我们看罢自然会心升共鸣,欣然陶醉在作者那青山绿水的心情之中。 师:谁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后两句,读出青山绿水的心情。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当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扑进眼帘。你能不能用你的朗读把这首诗的意境表现出来?有感情朗读全诗。 (四)悟诗情过渡句:青山、绿水、孤帆、红日,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短短的几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件出示诗人情感)有感情朗读全诗。师: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让我们跟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次感受这青山绿水带给我们的享受。 生配乐朗读。(课件出示图片以及高山流水音乐) 师:这首望天门山早已成为千古佳句,让我们闭上眼睛,脑海中想象那美丽的画面,试着背诵一下,让它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指名背诵、齐背。 学完后,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讲得很好,让我们来读读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出示:后人对诗的评价) 这首诗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不已。 这首诗就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显得画面协调,境界极为开阔。 三、 总结反馈:1.大诗人李白对天门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还写过另外一首诗天门山和一篇文章天门山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天门山。(课件出示)天门山 天门山李白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飘渺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2、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漫游李白的山水世界。(课件出示)1)当他站在庐山脚下,看到瀑布仿佛从天而降,他不禁吟出(全班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2)泛舟清溪,便有了(女生读)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李白)3)面对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那又是(男生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4)入蜀中,便有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5)出三峡,便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引读:来到安徽省当涂天门山,便有了(生读全诗 )师:李白的诗还有许许多多,都等着你们去读呢!3、 初感诗风师:通过读这些李白的诗句,你对他这个人或者他的作品,有什么感受?生:汇报(豪迈、浪漫、夸张、山水之情)师:(评价)你真出色,如果李白是饱览群山的话,你就是饱览群书。通过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