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材料ok_第1页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材料ok_第2页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材料ok_第3页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材料ok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材料鹤岗五中侯瑞晶2011-4-26对于我校的语文教师来说,集体备课更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因为我们的语文组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队伍。因为年轻,我们热情满怀;因为年轻,我们积极肯干;也正因为年轻,我们缺少经验,所以我们格外珍惜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展示个性、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现在就将我们组的一些细致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1、每学期一个中心点,每月一个切入点。为了切实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了能通过集体备课真正地解决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几个角度”的备课思路,也就是每学期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备课活动,每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而每个中心点都来自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如在上学期的教研组轮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每位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不够科学,或多或少都提出过无价值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学会设计问题,我们将本学期的活动中心确立为“优化问题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召开了一次以“课堂如何提问”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先学会合理设计问题,再学会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最后做到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每月一个切入点是为了能将这一方面进行充分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设计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我们十一月份的备课活动举例说明。十一月份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我们备的课文是九年级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主备人是刘敏老师。针对这篇课文,刘老师针对题目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怎样才能发现事物的其他答案?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吗?通过研讨我们认为刘老师前两个问题设计得很好,紧紧的抓住了题目和课文内容的联系,尤其是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很巧妙。当学生认真读课文第四个自然段会找到“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时教师再追问一句“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是什么呢?”很自然低引导学生发现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对于刘老师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有些绕远,莫不如直接问学生“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认真读书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又可以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题目都是论点,一举两得。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教材,也对如何抓住题目设计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引进“名师”。由于我校的语文教师过于年轻,缺少经验,所以我们迫切地希望能有有经验的名师参与到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中来,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在活动中引进了“名师”。我们当然没有能力把真正的名师请到学校来,我们引进的是“网络版”“杂志版”的名师。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语文课的导入似乎走了一段弯路,音乐、图片、视频、动画齐上阵,看似热闹非凡其实大部分都用得很牵强,费时费力不说还让学生很困惑。对比这一课的导语的,我们一致认为,导语应是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而不是比花样比热闹,今后的导语设计就应该像这位“杂志版的名师”一样,力求简洁有效。引进名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