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节的方法_第1页
心理调节的方法_第2页
心理调节的方法_第3页
心理调节的方法_第4页
心理调节的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调节的方法当哭则哭,当怒则怒,本是情绪的自然流露,是生理功能的正常体现,无损于健康。但“过当则伤和”,七情过极必成灾。历史上由于大悲、大喜、大惊、大恐、大怒不止而损身折寿的事例,屡见不鲜。然而,情绪可以调节,也能够自我控制。作为男子汉,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具有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而不任其放纵。当然,这并非一件容易之事。但只要意志坚强,经过艰苦的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调节与控制情绪的方法,具体有宣泄情绪法,静坐澄神法、以理遣情法、转移情绪法、以情胜情法、药物调神法等。一、宣泄情绪法宣泄情绪法,是为情绪紊乱,有压抑感,悲观厌世者而设之法。它是通过疏导宣散、发泄畅达的方式,从而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达到因势利导,摆脱苦恼,恢复心理平衡。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挥泪痛哭法:这是宣泄情绪的良好方法。据统计,男性哭的频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胃溃疡等病较女子为多。然而生活中确有一些男子,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把强忍眼泪看成是大丈夫的风度,把哭泣流泪当成不光彩的行为,这是十分错误的。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者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该哭不哭,强忍泪水则是引起溃疡病、高血压、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国。挥泪痛哭时对身体的最大益处,在于哭时宣泄出的泪水,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某些有毒物质。我们知道,眼泪的形成除泪腺参与外,还有几十种其它腺体参与。这样,眼泪的成分就相当复杂,除水分之外,还含有蛋白质、溶菌酶、脂肪、钾、钠、钙十凡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泪水为略带透明的乳白色液体,在约占1的矿物质中几乎一半是氯化钠。强烈的情绪刺激能使眼泪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美国生物学博士福雷研究认为,因动感情而流出来的眼泪中所含的蛋白质,比因受洋葱气味刺激而流出来的眼泪中含量高。而且眼泪中还含有一种能改变人体情绪的物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有通过哭,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另外,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寻常运动,这种运动也促使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人轻松。2.倾诉苦衷法:此法是通过言语或文字来倾吐和发泄情绪的方法。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优愁不解,或郁怒在心,这时,如果能找自己的知心朋友或亲人尽情倾吐苦衷,推心置腹,发泄情绪,那么,苦恼郁闷的情绪就会逐渐消失。也可以书信向不在身边的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苦衷,倾注思想,使自己甩掉情绪上的包袱,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如果能够写诗作赋,撰写文章,用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也不失为一种排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另外,急躁、强烈、粗扩、无拘无束地叫喊,也能将内心的郁积苦闷发泄出去。美国就有医生让患者单独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面壁自语,或者跟医生促膝而谈,倾诉衷肠,直到病人以为无话可说为止,也有的医生让许多情绪压抑者围坐在一起,让他们海阔天空地大谈特谈,或狂呼乱叫,或乱歌乱舞,经过这种宣泄疗法后,情绪则变得豁达开朗。3.“模拟”发泄法:此法是模拟一个引起不良情绪的“模拟品”,对其发泄情绪,消除内心郁怒情绪的方法,国外运用较多。在日本,有些工厂的门口竖有用橡胶塑造的“经理”半身像,怒气冲冲的工人可对其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发泄情绪,达到情绪稳定。4.六字诀法:这是一种以调息为主的气功术。其特点是呼气时,用“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口型分别调理心、肝、脾、肺、肾和三焦,又用意念和动作导引,以流通气血,从而达到调畅情绪的目的。其中嘘字调肝息怒气;呵字调心制狂喜;呼字调脾解忧思;咽字调肺治悲伤;吹字调肾以消怒;嘻字调理三焦,和畅七情。二、静坐澄神法情绪的激烈波动,兴奋和抑制的不平衡,往往使人失去理智,做出过分的举动,事后才感到后悔。一般来说,男性较女性好胜心强,常阳刚用事,缺乏自制力,情绪稳定性差,一旦脾气发作即让人招架不住。静坐澄神法,就是当情绪激动时,为改善情绪,采取避开情绪刺激的不良环境,选择一个静悄无声、光线较暗的房间,轻松而平静地端坐在椅子上,两目微闭,沉默不语,以澄心调神,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整法。我国古代道家养生主张“清静”,佛教主张静坐禅悟,其积极意义和可取之处就在于此。三、语言开导法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续集指出:“无情之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以难治之人,难治之病,须凭三寸之舌以治之。”说明了“三寸之舌”,即言语开导在调理情绪中的极其重要作用。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一句话说的不当,立即引起勃然大怒;一句微妙的语言,却可以破涕为笑。恰当而合乎情理的语言刺激,是改善不良情绪的灵丹妙药、是任何药物和手术都无法代替的。伊朗有位医学家认为:“医生有三种武器,语言、植物(药物)和刀。”把语言作为情志治病的重要治法。我国现存最早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早就告诫医生要学会言语开导的心理疗法。灵枢师传篇说:“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以,以同情的态度,设身处地,针对不同的情绪原因,言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理透彻,言语中肯,使其心悦诚服,得到同情宽慰,往往不用药物,便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四、转移情绪法转移情绪法就是通过改变心态环境,改变注意力,达到移情易性,从不良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的方法。素问移精变气论认为:“古人治病,惟其移精变气”而已,移精,即转移病人的精神、思念和注意力;变气,是指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以改变和调整气帆,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转移情绪可有以下几种方法:1.升华情感法:所谓升华情感法,是将有些愤怒、悲痛等刺激,升华转变为工作、学习的动力,即消除了不良情绪。又为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乏其例。据说,德国诗人歌德年轻时曾经遭受过失恋的痛苦,多次准备自杀。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抑制了轻率的行动。他将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震惊一时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至于孔子厄运而著春秋、屈原被逐乃赋离骚、司马迁遭宫刑而著史记,都是把愤怒的情绪升华为著书立说的动力,从而也使自己从挫折造成的痛苦情绪中解脱出来。2.运动移情法:体育运动是转变情绪的良好方法。美国心肺及血液学会的穆克博士说过,运动能加强人的自尊与独立感,消除沮丧的情绪。英国的一位科研工作者卡拉谢尔萨发现,一个人长时间地跑步锻炼后。体内的去甲肾上腺索倍增,这种激素能排除消极,颓废情绪和悲观心理,从而使人欢畅、乐观、精神充沛。因此,当自己的情绪苫闷优郎,或焦躁烦恼,甚或与人争吵时,最好的办法是去参加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乒乓球、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这样使自己全部身心沉浸于运动中去。享受运动的乐趣,淡忘痛苦的事情,可以有效地改善情绪。棋类运动可以使人心入静,聚精会神,调节情绪,涵养性情。唐代有个进士名叫李钠,生性刚暴,常常暴跳如雷,怒发冲冠。为了改变这种习性,每当李讷发怒时,家里人便呈上棋具;这样,李呐便欣然改容,怒气全消。天长日久,李讷的性格于对弈中得到改善,变成了“谦谦君子。”3.文娱活动移情怯:清代医学家吴师机在理论骄文中指出:“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实践证明,诸如抚琴、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文化娱乐活动,能寄托情怀,舒畅气机,改善情绪,使人乐而却忧。就书法而言,它是一种很好的室内调神健身活动。练习书法时,要“意在笔前”,“凝神静虑”,然后下笔,这能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从而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因此,台湾某精神病医院将”书法”作为病人自我治疗的“处方笺”,让精神病人随心所欲地写字,医生则以书法明显进步和写得好作为病愈出院的依据之一,许多病人也靠书法而治愈。绘画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艺术活动。通过绘画,使病人自然而大胆地将压抑在心头的感情发泄出来,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国外已把绘画作为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当你情绪不佳时,不妨随心所欲地写写画画,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五、以情胜情法程氏简易方论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需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昧者不悟,徒持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乖危矣。”所谓以情胜情法,就是根据五情相克的规律和七情互相制约的关系,而形成的以一种情绪活动制约另一种不良情绪的独特方法。采取医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惹之以哭,或行之以恐,以情制情,从而使七情之病不药而寥。常用方法有:1.以悲胜怒法:此法是在怒气发作时,告之以苦楚悲伤之消息以达到制怒目的的一种方法。怒气发作,往往气机逆上,所谓“怒则气上”。而悲则气消,悲哀则会使气消而不上逆,故可息怒。2.以喜胜悲法:即在悲痛伤感时,以喜悦之事开导鼓舞,或观看滑稽、幽默之喜剧,使其振奋精神,转悲为乐。3.以怒胜思法:内经云,“思则气结”。思虑不解,则气机不畅,本法即采取激其发怒,以疏达气机,气机畅达,心境畅快,而达到不复过度思虑的目的。4.以恐胜喜法:喜为乐观的象征。但喜则神情浮越,行为亢奋。本法即根据“恐则气下”之理,采取告之以令其悲惧之事,而压抑制约过喜亢奋的方法。5.以思胜恐法:本法是劝导病人深思熟虑;认清事物的本质,排解导致悲剧的原因,从而自无恐惧之感。总之,以情胜情法,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死搬硬套某一模式。六、音乐和情法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实,音乐的音响能直接影响到大脑边缘系统即“情绪脑”,并可随着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不同,而表现为镇静、兴奋等不同的情绪反应。我国古代早就认识到音乐与人之脏腑神情密切相关。灵枢邪客篇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五音与五脏的配属关系是:肝角;心微;脾宫;肺商:肾羽。不同的音调作用不同的脏腑,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变化。比如:“闻肝(木)音则惕然而惊”。(类经附翼律原)因此,历史上秦时医缓,晋代的康稽,金代的张子和,明代的张景岳等,许多名医都是用音乐调节神情、养生防病的高手。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好药者,与之笙笛。”将乐器比之为“好药”,足见其对音乐调节神情的重视程度。音乐调节情绪,具体可有以下几种方法。1.安神法:凡情绪亢奋,紧张焦躁时,可选用缓慢轻悠的旋律与柔绵婉转、曲调低吟、清幽和谐的乐曲,以宁心安神。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军港之夜、平沙落燕、二泉映月等。2.开郁法:凡情绪郁闷不乐,思想沉重时,可选用节奏轻松明快、优美动人的乐曲,以开胸解郁。可选用花好月圆、欢乐舞曲、江南好、春风得意、喜洋洋、春天来了、啊,莫愁、悲痛圆舞曲等。3.致悲法:凡神情愤怒、狂躁不已者,可选用节律低沉、凄切悲伤之曲调,以金克木,以“悲”胜怒,是为音乐致悲法,可选用葬花、天涯歌女、四季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