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1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2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3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4页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工业毒物的危害和防护措施科目: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 学院:轻工化工学院 班级:13级化工(3)班 学号:3113001918 姓名:陈超 老师:叶飞日期:2015/12/8摘要:当某些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仅小的剂量就会与器官或组织发生一定的作用变化,打乱或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使一些器官和组织发生暂时性或者持久性病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样的物质被称为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者产生的毒物被称为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被称为职业中毒。工业毒物的危害性很大,影响到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所以对它的防范措施甚为重要。关键词:工业毒物、职业中毒、危害性、防范措施1、 引言:工业毒物一般以工业产品或者废弃物等形式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少量毒物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体的组织或器官,破坏人体器官或组织,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工业毒物常以物理形态存在。随着不同的生产过程,在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中,工业毒物则以气体、雾和粉尘等多种形态存在,并可能污染工厂周围环境,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现在化工厂的毒物对工作人员以及居民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那么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呢?这就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2、 工业毒物的分类工业毒物可按多种方法予以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如金属、醇、酮等;2、按用途分类,如农药、有机溶剂等;3、按毒害作用分类,也可按其作用的性质和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加以区分,作用的性质可分为:刺激性、窒息性、麻醉性、致癌性、致畸胎性、致敏性等等。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可分为:肾脏毒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全身毒性等。有的工业毒物主要有一种作用,有的则有很多种作用。采用常用的毒物分类方法,即主要按毒害作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方法分为:1、刺激性气体;2、窒息性气体;3、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4、有机化合物;5、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3、 工业毒物的毒性评价毒性是毒物的剂量与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使毒物经口或皮肤及呼吸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再根据实验动物的死亡数与剂量或浓度对应值来作为评价指标。常用的几种评价指标如下:(1) 、LD100或LC100:表示绝对致死浓度或剂量,即能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最低浓度。(2)、LD50或LC50:表示半数死亡剂量或浓度,即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MLD或MLC:表示最小的致死剂量或浓度,即引起实验动物中少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LD0或LC0:表示最大的耐受剂量或浓度,即全部染毒,但是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各种评价指标中,常用半数致死量来衡量各种毒物的急性毒性的大小。所以毒物的急性毒性分6级:无毒、微毒、低毒、中等毒、高毒和剧毒。4、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侵入人体有三个途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生产过程中,毒物主要的途径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而消化道侵入的较少。当意外事故发生时,毒物有可能直接进入口腔。1、 经呼吸道侵入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主要的途径。只要是以气体、烟、粉尘等形式存在的毒物,都可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毒物一旦进入肺脏,会快速度的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被运送到全身。呼吸道吸收量的大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环境温度、呼吸深度等。2、 经皮肤侵入毒物通过完整的皮肤经毛囊空间到达皮肤腺及腺体细胞而被吸收,一小部分则通过汗腺进入人体。这条途径也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散布全身,危险性也较大。3、 经消化道侵入工业生产环境中,单纯由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较少见。脂溶性化合物和某些盐类,特别是氰化物,可以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在胃液中溶解度高的毒物可以在胃内吸收。口服毒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在小肠。经胃肠吸收后的毒物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一旦侵入人体,它危害性较大。5、 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身体的各组织或器官。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两种情况。急性中毒表现为突发性。慢性中毒表现为潜伏性。由于毒物不同,作用于人体的不同系统,对各系统的危害也不同。(1)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窒息状态、呼吸道炎症、肺水肿。(2)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急性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炎、神经衰弱症候群。(3) 、对血液系统的危害:白细胞数变化、血红蛋白变性、溶血性贫血。(4) 、对泌尿系统的危害:有很多毒物可引起肾脏损害,尤其是升汞、四氯化碳、乙二醇等。(5) 、对循环系统的危害:磷、四氯化碳、有机汞等中毒可引起急性心肌损害。(6) 、对消化系统的危害:急性肠胃炎、中毒性肝炎。6、 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的密闭化、自动化是处理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来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但是有的毒物是不可以替代的。因此,生产过程中控制毒物的卫生工程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 、通风排毒系统:通风是为了不让毒物的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重要措施。分为局部和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效率高,全面通风是比较广泛,动力消耗大。 (2) 、隔离和自动化控制:隔离操作是由于无法将毒物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时采取的措施。自动化控制是用仪表或微机控制,使工作人员远离设备。 (3) 、净化回收排出的气体:即对毒物进行净化处理、回收利用。按照输送介质的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气体净化的方法也不一样。气体净化的基本方法有:洗涤吸收法、催化氧化法等。 (4) 、个体防护措施:为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公司或企业都要有规章制度,而且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执行。这样不仅是为了保护操作者自身安全,而且也是为了其他人。结语:随着化工业的发展,工业中毒受到了许多投身于化学的科学家与企业、员工的高度重视。他们的生命对于这个行业、他们自己以及家人,乃至社会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如何才能两全呢?首先,我们自己要有防范意识,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公司企业也要做好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准备。其次,在中毒发生之前医学治疗方面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后,公司或企业应建立安全体系,购买安全性能高的设备。在此我诚心希望以后工业中毒的事故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发生,不要再让投身于化工业的人们担惊受怕了。参考文献:1 黄岳元,保宇.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杨乐华.特殊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5):342-343.3 殳家豪.工业毒物之危害及其防治法.1951.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