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2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3积累一些词语。重点、难点重点:(l)分段、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2)积累词汇。难点:速读的习惯和能力。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作者简介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是我国现代卓越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2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衰草连天shui 鬓毛衰 cu翘尾巴qio 连翘qio 观测gun 道观gun 播种zhng 耕种zhng差异ch 差遣 chi 差劲ch 参差c 落叶lo 丢三落四 l 落枕lo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萌、发同义。(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4)呈现:显出、露出。(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9)悬殊:相差很远。4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二、导入 导语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三、正课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 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完。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讨论并归纳;(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讨论并归纳;举了三个例子。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讨论并归纳:(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10提问: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四、小结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五、作业(1)课后练习二。练习二答案:1、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2、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2)课时优化作业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是由分到总,说明方法有摹状貌,段意是说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2、 如果将“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中的“渐渐”去掉,语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去掉后则不能说明连续而缓慢地变化的过程。3、 把“各种花次第开放”改为“各种花竞相开放”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次第”是一个接一个之意,而“竞相”是争先恐后之意,不能突出不同类的花按时令依次开放的特点。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下面请几个同学使用下列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苏醒萌发次第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二、正课1提问: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讨论并归纳:(l)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2)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2提问:文章第5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3提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讨论并归纳:(l)纬度的差异。(2)经度的差异。(3)高下的差异。(4)古今的差异。4提问: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讨论并归纳: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5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6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7提问:“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讨论并归纳: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育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8提问: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论并归纳;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9提问: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讨论并归纳: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10提问;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讨论并归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三、小结本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运用举例子说明,使人清楚明了,确信无疑。此外,本又用词形象、典雅。四、作业(1)课后练习一、三。练习一答案: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们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上。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别,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根据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练习三答案:1、农谚“清明前,开物候现象秧田”讲的是节气来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根据来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2、课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有过在初春爬山经历的同学,可能曾留意到山上的树木比平地上的树木发芽晚。(2)、请课外收集一些农谚。如“阿公阿婆,割麦插未”。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课时优化作业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如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1、对文段说明方法判断准备的一项是 ( B )A.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B、作诠释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C举例子 作诠释 列数字 分类别 D、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摹状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距离的度数。 B、北京的春天来得迟,持续时间短。C、南京的春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 D、南京的候鸟也比华北来得晚些。(3)、请写出:“二十四节气歌”的最后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席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螯,频频挥动,一旦发现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动大螯,直到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会完全竖直。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了,它利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食物(蜜源)的方向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蜜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教育专题培训
- 农村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技术方案
- 政策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郑州经贸学院高数考试题及答案
- 证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离婚双方共同债务分担与借款归还协议
- 整形美容医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收管理法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业街区物业管理合同签订与市容市貌提升协议
- 离婚协议书起草:债务清理与信用修复指导范本
- 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课件
- FLUENT 15 0流场分析实战指南
- 弱电维护保养合同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