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docx_第1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docx_第2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docx_第3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docx_第4页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作 者:$shop_shopuser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出版日期:2009年4月开 本:16开册 数:1册光盘数:0定价:39元优惠价:35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详细介绍:第1章注塑制品的成功开发和生产 11注塑塑料制品的开发 12设计过程 13数据收集和产品技术规格 14注塑塑料制品四大组成部分概述 141材料 142制品设计 143模具设计与制造 144加工 15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实现制品开发的集成 16塑料特性和优缺点概述 161塑料的优点 162塑料的缺点 第2章注塑用热塑性塑料 21聚合物结构 211热塑性塑料 212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 213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 214热固性塑料 22熔体流变学:注塑中聚合物的流动 221非牛顿流动 222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223层流 224喷泉流 225流道横截面上速度和剪切速率分布 226常用的黏度模型 227分子量分布对黏度的影响 23塑料的收缩 231体积收缩 232半结晶聚合物的体积收缩 233模腔尺寸 24力学性能 241定义 242模量 243塑料的黏弹性 244塑料模量的获得 245其他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测试方法 246对设计有用的其他性能 247材料数据误差的根源 25CAE分析人员材料准则 参考文献 第3章注塑过程 31过程概述 32注塑参数 33充模 34开始充模时的先决条件 35过程的物理现象 36压实和保压阶段 37冷却阶段 38塑化和熔体温度的控制 39顶出 310熔体压力的产生和分布 311作用在注塑机上的力的产生和分布 312实际注射参数和注塑过程分析的关系 第4章注塑塑料制品设计准则 41主壁设计 411保持均匀壁厚 412壁厚最小化 413壁的形状 414表面抛光 415加强肋、角撑板和凸台 416拐角、内圆角和倒圆半径 417锥度和脱模角 418倒陷和孔 419模芯 4110避免画框特征 4111整体活页 42制品设计实例 第5章模具设计 51模具装配 52根据熔体输送系统(流道)的模具分类 521冷流道模具 522热流道模具 53流道设计 531冷流道设计 532结构对称流道(冷与热流道)的流道平衡 54浇口设计 541浇口类型 542浇口位置 55长寿命和高刚度模具的结构设计 551模具材料的选择 552疲劳 553阴模侧壁挠曲 554模芯挠曲 555支承板挠曲 56模具冷却 561实际要考虑的问题 562热膨胀 563并联和串联的冷却孔道 564隔板和套管 57模具顶出装置 571顶出的基本问题 572顶出方法 573顶出要考虑的问题 574顶出设计 58排气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章充模及其对制品和材料的影响 61塑料熔体的流动 611模腔内的熔体流动 612注塑过程中压力的形成 613冻结层的隔热作用 614充模速率和充模压力的影响 62保压阶段 621塑料冷却时的热收缩 622用于抵消热收缩的补偿流动 623补缩阶段低流率产生的结果 624补缩阶段的压力分布 625浇口冻结 63浇口冻结后的冷却 64流动对收缩的影响 641剪切诱导取向 642瞬态流动诱导取向 643延伸流动诱导取向 644纤维增强塑料的收缩 645颗粒填充塑料的收缩 65翘曲和残余应力 651收缩对翘曲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652冷却对收缩和翘曲的影响 653残余应力 654注塑制品的退火 66加工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661力学性能 662熔接缝 67加工和模具设计引起的缺陷 671凹陷与孔隙 672喷射 673“流动”痕迹 674困气 675烧焦 参考文献 第7章设计和加工策略 71保持均匀的制品壁厚 72慎用注塑制品的通用设计准则 73建立模腔内简单、合适的流动模式 74整个模腔内的均衡充模 741模腔内的浇口位置 742多腔模具 75保证均匀的模具和熔体温度 76消除、合理设置或调节熔接缝 77避免熔体滞留 78控制熔体的摩擦热 79尽量减小冷流道的体积 710避免过高的剪切速率 711避免过大剪切应力和保持均匀的剪切应力 参考文献 第8章原型制品成型 81何时成型原型制品 82原型制品成型方法 82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 822棒材的机加工 823立体光刻成型 824液态树脂浇注 825热成型 826注塑 第9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介绍 91CAE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911背景 92成功应用注塑模拟存在的问题 93影响准确性的求解方法和假设 931常用简化及相关误差 932迭代解法 942维分析 941可行性研究(条状充模) 942流道分析 95中平面2维壳分析 96双域建模与分析 97建模产生的误差 98材料数据的缺陷 99过程关系产生的误差 910非技术方面 9101模拟的必要性 9102公司环境和策略 9103培训 9104程序运行 9105结果解释 9106沟通 第10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过程 101注塑分析需求概述 1011第1阶段:制品开发与制品设计人员 1012第2阶段:模具设计 1013第3阶段:生产人员 102注塑模拟过程概述 103实验设计与CAE相结合优化设计和加工参数 第11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热塑性塑料的表征 111用于模拟的性能表征 112灵敏度分析 1121加工条件 1122模拟结果 1123结果分析 1124小结 113实验室和生产 114确定熔体黏度的流变测试 1141ASTMD3835,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测量热塑性塑 料的流变性能 115热性能 1151热导率 1152比热容 1153密度与PVT的关系 1154转变温度 116结构性能 117力学性能 第12章注塑分析中的几何建模 1212维分析 122薄壳体有限元模型(2维) 1221网格密度确定准则 1222模型细节的考虑 1223充模和保压分析的网格密度 1224冷却分析所需的网格 1225收缩和翘曲分析 123薄壳体分析的3维模型转变成2维模型 1243维分析 第13章充模和保压分析 131理论和假设 1311流体动力学和层流 1312喷泉流 1313流动初步近似中平面对称假设 1314模壁与中心之间的温度梯度 1315比容(1/)与温度和压力相关 1316比热容(Cp)与温度相关 1317热导率(k)与转变相关 1318转变温度和不流动温度 1319熔体黏度与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相关 132分层离散方法 133过程优化 1331优化对象 1332制品品质 第14章模具冷却分析: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边界元法 141均匀冷却及其对翘曲的影响 142冷却过程的优化 143建模问题 第15章收缩和翘曲分析 151翘曲产生的原因 1511制品厚度方向的收缩率不均匀 1512制品面积收缩率的不均匀:2维收缩 1513取向效应产生的收缩率不均匀 152翘曲稳定性与预测 1521小翘曲分析 1522弯曲分析 1523大翘曲分析 153翘曲分析 1531沿制品厚度方向收缩不均匀的分析 1532面积收缩不均匀的分析 1533取向诱导收缩不均匀的分析 154残余应力 1541残余应力的形成 1542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 1543应力松弛 155精密制品的收缩率预测 1551各向同性收缩与各向异性收缩 1552体积收缩率与线性收缩率 156解释与应用 1561翘曲结果解释 1562翘曲分析确定原因 1563尽量减小翘曲一种方法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成功的注射成型:加工、设计和模拟第1章注塑制品的成功开发和生产 11注塑塑料制品的开发 12设计过程 13数据收集和产品技术规格 14注塑塑料制品四大组成部分概述 141材料 142制品设计 143模具设计与制造 144加工 15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实现制品开发的集成 16塑料特性和优缺点概述 161塑料的优点 162塑料的缺点 第2章注塑用热塑性塑料 21聚合物结构 211热塑性塑料 212无定形热塑性聚合物 213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 214热固性塑料 22熔体流变学:注塑中聚合物的流动 221非牛顿流动 222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223层流 224喷泉流 225流道横截面上速度和剪切速率分布 226常用的黏度模型 227分子量分布对黏度的影响 23塑料的收缩 231体积收缩 232半结晶聚合物的体积收缩 233模腔尺寸 24力学性能 241定义 242模量 243塑料的黏弹性 244塑料模量的获得 245其他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测试方法 246对设计有用的其他性能 247材料数据误差的根源 25CAE分析人员材料准则 参考文献 第3章注塑过程 31过程概述 32注塑参数 33充模 34开始充模时的先决条件 35过程的物理现象 36压实和保压阶段 37冷却阶段 38塑化和熔体温度的控制 39顶出 310熔体压力的产生和分布 311作用在注塑机上的力的产生和分布 312实际注射参数和注塑过程分析的关系 第4章注塑塑料制品设计准则 41主壁设计 411保持均匀壁厚 412壁厚最小化 413壁的形状 414表面抛光 415加强肋、角撑板和凸台 416拐角、内圆角和倒圆半径 417锥度和脱模角 418倒陷和孔 419模芯 4110避免画框特征 4111整体活页 42制品设计实例 第5章模具设计 51模具装配 52根据熔体输送系统(流道)的模具分类 521冷流道模具 522热流道模具 53流道设计 531冷流道设计 532结构对称流道(冷与热流道)的流道平衡 54浇口设计 541浇口类型 542浇口位置 55长寿命和高刚度模具的结构设计 551模具材料的选择 552疲劳 553阴模侧壁挠曲 554模芯挠曲 555支承板挠曲 56模具冷却 561实际要考虑的问题 562热膨胀 563并联和串联的冷却孔道 564隔板和套管 57模具顶出装置 571顶出的基本问题 572顶出方法 573顶出要考虑的问题 574顶出设计 58排气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章充模及其对制品和材料的影响 61塑料熔体的流动 611模腔内的熔体流动 612注塑过程中压力的形成 613冻结层的隔热作用 614充模速率和充模压力的影响 62保压阶段 621塑料冷却时的热收缩 622用于抵消热收缩的补偿流动 623补缩阶段低流率产生的结果 624补缩阶段的压力分布 625浇口冻结 63浇口冻结后的冷却 64流动对收缩的影响 641剪切诱导取向 642瞬态流动诱导取向 643延伸流动诱导取向 644纤维增强塑料的收缩 645颗粒填充塑料的收缩 65翘曲和残余应力 651收缩对翘曲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652冷却对收缩和翘曲的影响 653残余应力 654注塑制品的退火 66加工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661力学性能 662熔接缝 67加工和模具设计引起的缺陷 671凹陷与孔隙 672喷射 673“流动”痕迹 674困气 675烧焦 参考文献 第7章设计和加工策略 71保持均匀的制品壁厚 72慎用注塑制品的通用设计准则 73建立模腔内简单、合适的流动模式 74整个模腔内的均衡充模 741模腔内的浇口位置 742多腔模具 75保证均匀的模具和熔体温度 76消除、合理设置或调节熔接缝 77避免熔体滞留 78控制熔体的摩擦热 79尽量减小冷流道的体积 710避免过高的剪切速率 711避免过大剪切应力和保持均匀的剪切应力 参考文献 第8章原型制品成型 81何时成型原型制品 82原型制品成型方法 82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 822棒材的机加工 823立体光刻成型 824液态树脂浇注 825热成型 826注塑 第9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介绍 91CAE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911背景 92成功应用注塑模拟存在的问题 93影响准确性的求解方法和假设 931常用简化及相关误差 932迭代解法 942维分析 941可行性研究(条状充模) 942流道分析 95中平面2维壳分析 96双域建模与分析 97建模产生的误差 98材料数据的缺陷 99过程关系产生的误差 910非技术方面 9101模拟的必要性 9102公司环境和策略 9103培训 9104程序运行 9105结果解释 9106沟通 第10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过程 101注塑分析需求概述 1011第1阶段:制品开发与制品设计人员 1012第2阶段:模具设计 1013第3阶段:生产人员 102注塑模拟过程概述 103实验设计与CAE相结合优化设计和加工参数 第11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热塑性塑料的表征 111用于模拟的性能表征 112灵敏度分析 1121加工条件 1122模拟结果 1123结果分析 1124小结 113实验室和生产 114确定熔体黏度的流变测试 1141ASTMD3835,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测量热塑性塑 料的流变性能 115热性能 1151热导率 1152比热容 1153密度与PVT的关系 1154转变温度 116结构性能 117力学性能 第12章注塑分析中的几何建模 1212维分析 122薄壳体有限元模型(2维) 1221网格密度确定准则 1222模型细节的考虑 1223充模和保压分析的网格密度 1224冷却分析所需的网格 1225收缩和翘曲分析 123薄壳体分析的3维模型转变成2维模型 1243维分析 第13章充模和保压分析 131理论和假设 1311流体动力学和层流 1312喷泉流 1313流动初步近似中平面对称假设 1314模壁与中心之间的温度梯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