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私家秘籍.doc_第1页
高考冲刺私家秘籍.doc_第2页
高考冲刺私家秘籍.doc_第3页
高考冲刺私家秘籍.doc_第4页
高考冲刺私家秘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私家秘籍2013年的10月份快要完了,2014届高三学生,将陆续完成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前几天网上看到了衡水中学一个学生做的2.14米高的试卷,从灵魂深同情那个孩子。在我看来,考大学真的没必要做那么多题,除非你是天下头号笨蛋,要在大脑里建立一个连接,需要千万次的重复刺激。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我想帮助能看到我的文章的、准备参加2014高考的学生,在付出适当的努力后,让大学梦梦想成真。挥泪献出私家高考冲刺秘籍,表达我的爱国深情。一、 一个前提条件:你是船长,老师是水手。(如果您不具备且不想具备这个条件,不建议您继续读下去,因为生命首先是由时间构成的,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决胜高考,一点也不亚于面对国家重点项目的工程,因为要做好这件事,在具体实施中,也要进行立项、计划、策略、评估、改进等决策性的工作,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和面对任何一项重大任务一样,有个集体智慧的问题,但你要时刻清楚,你的高考远航之船上,你是船长,老师是水手。假如这艘船不幸触礁了,老师是不负责任的,而在你的航遇到礁石的时候,老师是你的首选除礁手。如果你从来没有履行过船长的职责,也不准备走上船长的岗位,你别耽误时间了,去把老师发给你的测试题完成吧。二、一个原则: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衡水中学用类洗脑的办法励志,靠2.41米高的试卷换取大学录取通知书,这种达到目的的方法是反科学的。你知道,衡水学生高考前的惊人之举是撕书。然后你会想象,这些人进了大学,有多少人还会像高中时代那样学习?你也知道陈景润撞电线杆的故事。陈景润撞电杆,可不是因为他专心,而是他沉浸在对数理逻辑的推导中,走进数学王国,遗忘了尘世的街道,明晃晃的电杆他视而不见。如果你能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你的任何微小的收获,都能让你信心百倍。这时候,你就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享受,说不定,你某一天也会忘情于知识的海洋,而超脱了世间的楼梯(别介哈,滚下去弄不好会破相呢),你考进大学,在大学的环境里,你的求知欲会更加旺盛,潜力会得到进一步开发,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陈景润。这里,我想强调如下问题:1.科学地安排时间。对大多数人而言,每天学习8小时,就够了。这是我的日学时。我在娘肚子里的时候,老娘挨饿;长身体的时候,我也开始挨饿,娘比我更挨饿。也许,我的身体素质不好,我的最大日学时就是8小时。也许,传说中的牛人能保证高质量的日学时大于八,如果你不是那种牛人的话,就别贪多求大了。晚上最迟10点入睡,就能保证第二天早晨4小时,甚至5小时的高效率学习。中午睡个午觉,哪怕躺在床上假寐半小时也可以,以保证下午以至晚上4、5个小时的高效学习。培养你的体育锻炼习惯吧,矫健的身子能让你魅力四射,有氧运动让你的大脑性能大增。有道是“磨镰不误打柴工”,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划得来的。如果你不想拿着书仅仅作秀给人看,就要追求效率,把你的每一个小时都过得沉甸甸的。科学安排时间的第二层意思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情绪。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情绪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情绪具有周期性,虽然因人而异,但过一段时间,谁都会发生情绪的波动。心烦意乱的时候就别学。去街上转转,家里看看,尽一切可能,从学习中彻底摆脱出来。大半天之后,你觉得心里的烦乱消失了,空空的若有所失,再回到学习中,发起猛烈冲击。科学安排时间的第三层意思是,学习六门课程的时间分配。主课考的分数是分数,副课考的分数也是分数。别和分数过不去。在一门课程上多得20分是艰难的,而一门课得5分就轻松多了。想想,5x6=30嗳。科学安排时间的第四层意思是,比如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刚记住的东西,在记住后最初的时间里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背诵后,一定要在一个小时以后进行第一次温习,12个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温习。这样,能够永久记忆的内容就能达到90%以上。一个人在一天内的学习状态是不一样的。你要了解你的学习特点,然后遵循你自身的自然规律,安排在什么时间学什么。我在早晨记单词效果好,晚自习时做数学题,注意力最容易集中起来。2.把你大脑的开动起来,别让它在哪里当观众。你不笨,真的;之所以别人能想出来的你想不出来,是因为别人想了,而你没想。能把鸡蛋立在桌子上的人,仅仅比别人多想了一点点,你不能说那就是他比别人聪明。你现在开始训练你的思考习惯还来得及,坚持训练,一个月以后,你就会变成一个有良好思考习惯的人,你会时时为你的思考成果骄傲。训练其实很简单。最初,你可以把眼睛看到的任何两个东西进行比较,比如看到汽车和自行车,你就比较这两样东西;你可以把日光灯和自己的手进行比较;可以把矿泉水和大米饭进行比较,总之,闲着也是闲着,用这样的问题让你的脑子转起来,你慢慢就会变得爱思考,遇到作业上不会做的题目,你想一想就能找到突破口,进而把它给解答了,而不会像以前那样,把自己不会的题目束之高阁,而把一眼能看出答案的,千遍万遍地做,还觉得自己很用功。进一步的思维训练是探求因果。萨特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这样,都有自己的原因,你自己的学习状态,你知道有原因;小鸟能飞,有自己的原因;就连教学楼的朝向,也有自己的原因。反过来,一定的原因就会导致一定的后果。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是因,“得瓜”是果;“种豆”是因,“得豆”是果,然后你就会明白,老师和家长为什么要教育你诚实、勇敢、顽强、坚韧等等,因为一旦说谎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变得没有责任感,骗来骗去,最后骗得连自己都信了。有作弊习气的人,就有这样的体验,最初他还记得自己的成绩是抄来的,慢慢地他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抄来的成绩就是自己的。还可以进行联想的训练。你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一切函数都有变量和自变量,不同的函数形式,不过是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互动原则。我们的穿衣和气温的变化,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他的知识水平、品德修养,等等,这些生活现象之中,难道就没有包含变量和自变量?你可以把代数、几何、函数等等都联系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当你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历史、地里等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不难发现,原来这些学科,尽管视角不同,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我们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学习,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中,什么是什么,它们都是怎么存在的,以什么方式存在。重要的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自觉的训练,当你有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学习上的事,就不会难着你、不会让你觉得枯燥无味、不会觉得有多大负担了。记着,做不爱做的事,才是负担;做自己爱做的事,那叫享受,然后,你就能享受学习了。3.按照科学规律学习科学。我们学习的是科学;每一种科学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不管每一门科学自身的规律,想通过解决个别问题而掌握一门科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几乎所有中学,都逼着学生,想通过大量做题,企图把高考可能出现的所有题型都做到,来取得较好的高考分数。衡水中学就是典型代表。当然,高考这么多年了,试题的类型几乎出遍了,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奏效。但是,想想,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付出的代价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见过撕书的景象吗?那景象,让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忧虑。)付出的代价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把青春年华浪费在几乎无价值可言的简单重复中,在个人的意义上,他们的黄金时代苦不堪言(看看衡水中学呼口号发毒誓的男孩子扭曲的表情就知道),在国家的意义上,宝贵的人力资源,没有再正事上发挥作用,却用在几乎没有意义的自残式的题海中。(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们把黄金用来做蹲便器了)。如果把数学题目,从它所在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想通过大量做题,在做完大量题目后,领悟知识点所反映的科学原理,这是反科学的做法。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不知道,因为789=700+80+9,456=400+50+6,所以,在789456中,5和7相乘,其实是700和50相乘这样的原理,而想通过做题,训练出正确得到这道题目的答案的能力,那得做多少题呢。事实上,许多初中生,他能正确计算789456,但并不知道在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那么做的,那么,他就无法保证自己在计算中出错了。从理论上讲,无论你做的习题能堆2.41米还是241米,你都不能保证,就某个知识点,可能出现在试卷上的所有问题。但是,如果按照科学自身的规律去认识、学习、掌握知识,就能以一御十,触类旁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你都能解答得了。要解释过秦论中的“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中“因”字的意思,如果你能联想到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陈陈相因”、“因循守旧”、“因祸得福”、“前因后果”、“因陋就简”等词语,就能明白它在这里是 “沿袭”、“继承”的意思。因为语言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发展的是少数,而继承下来的是多数,所以,联系现代汉语词语,学习文言实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们学习的知识有多少呢?以小学数学为例,如果你弄懂了数位表(这个好像没有引起绝大多数小学老师的重视),弄懂了乘法口诀(知道为什么38=24),计算类的试题,出什么题目,能难倒人呢?难倒高中毕业生中,出现计算错误的人还少吗?有个说法叫“四两拨千斤”,如果你按照科学规律学习科学,在解答题目的时候,你就有了四两拨千斤的能耐了。4.按照知识的结构学习、理解、归纳、掌握知识。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科学结构。语文由字、词等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成句、联成篇,表达思想感情、知识见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共同积累、传承,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部分。狭义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而广义的语文能力还应该包括思想素养、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高考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三个方面,用21个题目考察考生的语文能力,每一个题目,实际上对应着一个知识点,备考完全可以依照这样的试卷结构来进行。应该指出的是,围绕21个知识点学习语文,仅仅是为了备考;如果要从字词开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思想素养、以至完成一种个人修养,则要通过广泛涉猎、深入思考、自我更新来实现,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是语文应试的宠儿,又是语文教育的牢笼,一个学语文的人,如果沿着语文知识树的枝杈学语文,很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应予以警惕。相对而言,树立课程的知识结构就简单明了了。高中数学包括代数、几何两大部分;代数主要研究的是函数,函数包括解析函数和三角函数,在研究函数的时候,一般要研究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极值等。几何主要学习了空间几何。呈现知识的顺序是空间的点、线、面和立方体等等,树立课程的知识框架其实就反应在课本的目录中,你翻开目录,就一目了然。人民网上有一则挂了几年的广告:“XX年高考考点提前曝光”,点开看的时候,原来是贩卖复习资料的。当你有了知识结构的概念,“高考考点”你也能找出来。比如高一数学首先要学习“集合”,因为讨论函数离不开集合,所以,这部分内容就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肯定是高考的考点。如果你知道这是个考点,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你尽可能把它弄懂。过教材的时候,你合上书,按照一册书的知识结构冥想。那里想不下去了,翻开书看看,看懂了再合上书,继续往下想。这样做的时候,你是以全部精力对付个别问题,学起来就会非常轻松而富有成效。高考,要做万无一失的准备。怎样学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呢?是做2.41米高的课外题吗?不是,是按照知识结构,搞清知识的每一个环节。知识点是有限的,而课外题是永远做不完的。5.用树形图把教材知识结构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在学习中,树形图是个很好的工具,它能帮你把问题清晰化、网络化、结构化。应该为每门课都准备这样一个专门用来树立、归纳的本子,把每门课的知识结构在你的本子上抄录下来,以做到了然于心。然后就是查缺补漏的事了。按照课程的结构,那个地方你没有掌握,就集中精力把那个地方的为题解决掉。当你在知识结构的没一个节点上都清清楚楚的时候,你的备考就基本万无一失了。6.自觉利用这一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为学习哪一门课程服务。列宁说,“社会实践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你用这一门的知识解决哪一门课的问题的时候,你就是在应用这一门课的知识了。哲学原理帮助你分析问题,你的作文中如果能用哲学知识分析问题,你的文章就能写得深刻;用哲学原理去理解数学原理,你对数学问题的理解的高度就提升了;用语文工具去学习其他课程,学习的效果就好。要准确理解一个概念,用句子成分分析的办法,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许多学生的学习困难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而对概念理解不准确的原因就是对表述概念的句子的理解不透彻。用阅读理解中划分层次的办法阅读数理教材,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就显而易见。而数理逻辑的缜密,能帮你的行文思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7.要做点题目,但绝不能为做题而做题。为什么要做题?做题的过程是运用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帮助你深刻地理解知识,牢固地记忆知识。做题的量,因人而异。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张三做三道题就够了,李四需要做六道题。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