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能力提升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能力提升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能力提升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能力提升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能力提升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能力提升条件描述、分析与评价型综合题答卷投影规范审答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规范审题(1)由信息1可知,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地区。(2)由信息2可知,该地区的积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说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升高。(3)综合信息1、3可分析出当地地势起伏大,天气变化较多,并且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规范答题批阅1:第(1)题,能够正确分析出该区域内积温的变化及其原因,该题解答得比较完美。批阅2:第(2)题,能够分析该区域内地势起伏及天气特征,但忽视了昼夜温差及植被的垂直分异现象。批阅3:能够正确总结出光照、热量、水能资源状况,但没有分析、总结出矿产、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答案(1)逐渐降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升高(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植被呈现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布规律。(3)有利因素:光照充足、水能丰富、矿产种类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不利因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馨温提示条件评价一般要从两个角度即有利和不利进行,每一个评价角度也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自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二是社会经济条件。题组一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1(2009天津文综)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的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自然地理特征对a河下游地区洪水泛滥的影响题组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题组三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09福建文综)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34题。3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4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和能源等产业规律解读1从考核内容上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强调结合具体区域考查流域综合开发及治理、区域农业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从考查形式上看,以综合题为主,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辅以景观图、坐标图、统计图表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考向预测1区域选择以中国区域为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此外,对中外区域比较、重点国家和热点地区也应该予以必要关注。2试题设计以区域空间为背景,强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区域发展的认识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3在试题建构与情境设计上,多采用图表组合的形式呈现,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巧妙隐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综合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逻辑分析能力及空间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答案真题精选1(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2(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