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总.doc_第1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总.doc_第2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总.doc_第3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总.doc_第4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名词解释1. 植物产品:未经加工的植物产品(包括谷物)或它们加工后的产品,产品本身或在加工它们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的风险。2. 动物产品: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等。3. 检疫物(限定物):指要求进行检疫措施的任何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包裹、容器、运输工具、土壤、贮藏地和任何能够隐藏和传播有害生物的微生物、物体和材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国际运输的地方。4.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5. 检疫审批: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法定程序。6. 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即检疫物在到达前或到达时,货主或代理人必须及时向检疫机关进行检疫申报,以利于办理提货手续.7. 检疫出证:指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理结果,签发相关单位证书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的程序。8检疫处理:对国内或国际贸易调运的经检验不合格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由检验检疫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性处理措施的过程。9. 风险分析:指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10. SPS协定:指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的协定,是WTO针对动植物安全与检疫问题而专门制定和实施的一个国际准则。11. 现场检疫: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12. 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动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13动物疫病: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4. 检疫性一类动物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牛瘟、蓝舌病等。15. 人畜共患病: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系的人和脊椎动物的疾病。16. 同步检疫:将离体的内脏、头、蹄等吊上挂钩或装入托盘,在转移时与胴体在两条平行轨道上同步运行,始终保持同时对照的集中检验。17. 有条件食用:凡患有一般传染病、轻症寄生虫病和病理损伤的胴体和脏器,根据病理损伤的性质和程度,经过无害化处理,其传染性、毒性等危害消失或寄生虫全部死亡的,则可有条件食用。18. 异常乳:指奶牛在泌乳过程中,由于奶牛本身的生理、病理原因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的乳。19. 有害生物:指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20. 蛋黄指数: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之比。新鲜蛋指数为0.400.44,小于0、25时,蛋打开倒出时即成散蛋黄。21. 哈夫单位:根据蛋白的高度与蛋重之间的回归关系来计算出一个蛋的蛋白高度。100最好,30最差。一般情况下,特级蛋哈夫单位必须在72以上。22. 过氧化值:指100g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从氢碘酸中吸出碘的质量(g)。过氧化值是反映油脂氧化酸败程度的。23. 风险评估:指对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传入、扩散的可能性及其造成危害的评估。24. 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25. 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26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CMO,是采用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从各种生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转移到原来不具有这种基因的生物体内,使之有效表达并遗传,由此获得的基因改良生物。27. 产地检疫:通常是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申请检疫的单位或个人所生产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农产品(含森林植物的种子、苗木个林产品)等,在原产地生产期间所进行的检疫检查、检测以及必要时的监督除害处理,并根据检查、检测和除害处理结果出具相关证明的全过程。28. 熏蒸处理: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熏蒸剂在船舱、仓库、帐幕、集装箱等能密闭的场所毒杀有害生物。29. 动植物检验检疫:指借助于立法和法规对来自疫区的可疑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应检物品,实行强制性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保证人体健康的活动。填空题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四个基本特征: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2. 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1)自然环境优越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2)发达国家型:美国、加拿大3)经济共同体型:欧盟(如法国、意大利、英国等)4)发展中国家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部分美洲、非洲国家5)工商业城市型: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3. 目前,有关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对外动植物检疫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承担。4.WTO:世界贸易组织 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WHO:世界卫生组织 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ISPM:植物检疫措施国际标准 CAC:食品法典委员会 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检疫范围: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包装材料及装载容器、运输工具、其他检疫物。6.检疫项目: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运输工具检疫、国际邮包检疫、旅客检疫。7.禁止进口物品名单:1)动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2)来自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 3)动物尸体; 4)土壤。 8.检疫操作规程:报检、现场检验(临床检疫)、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9.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物10.进境动物检疫程序:1)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 2)境外产地检疫; 3)报检; 4)进境现场检疫;5)隔离检疫; 6)实验室检查;7)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 8)检疫处理; 9)资料的收集和保存11. 动物检疫可分为:国境检疫、国内检疫。国境检疫: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而实施的疫病检查。国内检疫:国内各地区包括各省(区)、地、市、县、乡、镇所实施的疫病检查,动物防疫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活动。12.病料的保存:1)细菌检验材料保存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者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2)病毒检验材料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或鸡蛋生理盐水中。3) 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保存于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13. 目前病毒分离常用的方法:动物接种培养、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14. 常用的动物实验技术:动物保定法、动物接种法、动物的临床观察、动物采血法、动物尸体剖检法15. 一类动物疫病:如口蹄疫、猪瘟、牛瘟、蓝舌病等。二类动物疫病:如狂犬病、炭疽、弓形虫病等。三类动物疫病:如肝吸虫病、丝虫病等。16. 宰前检疫的方法:静态、动态、饮食状态观察和看、听、摸、检四大技术要领。 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感官检验为主,实验室的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理化学检验为辅。感官检验的方法包括:视检、触检、嗅检、剖检。 宰后检疫的三个基本环节:头部检验、内脏检验、胴体检验;对于猪还必须增加皮肤检验和旋毛虫检验两个环节。动物检疫结果:合格、不合格。17、.种子等繁殖材料过境要进行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的5个步骤: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栽培合格的材料、生长期检验与处理、出证放行。. 18、现场检验检疫技术内容:1)直接检验 2)过筛检验 3)软X光透视检验 4)检疫犬检查实验室检验检疫技术1)相对密度检验 2)染色检验法:革兰氏染色和鞭毛染色法3)直接镜检 4)洗涤检验法 5)分离培养检验 6)血清学检验法 7)生理生化测定 8)噬菌体检验法9)保湿萌芽检验 10)诱捕器诱集检验 11)鉴别寄主检测12)植物病原线虫的各种分离方法19. 除害处理的方法:1)物理方法:高温、低温、微波、高频、辐照处理;2)化学方法:药剂熏蒸处理、喷药处理、药液浸渍处理、药剂拌种处理。常用熏蒸剂:溴甲烷、磷化氢、硫酰氟、环氧乙烷、氯化苦 。20.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主要包括3大类别: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检疫性杂草。 21、 检疫性植物病原物分为 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线虫、检疫性植物病原病菌。22、 发证时间指检疫结果出来的时间。 23、 炭疽 二类动物疫病,病原菌:炭疽杆菌。最常见临床表现:败血症。简答题1. 什么是动植物检疫?请简述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 答:动植物检疫指借助于立法和法规对来自疫区的可疑动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应检物品,实行强制性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保证人体健康的活动。主要目的:1)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及扩散; 2)保护农、林、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 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2. 什么是检疫审批?请简述动植物检疫审批的目的。 答:检疫审批: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法定程序。动植物检疫审批的目的:为了保护中国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安全,降低外来有害生物随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传入中国的风险。3. 检疫处理应按哪些原则办理? 答:1)检疫处理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2)检疫处理措施应当是必须采取的,应设法使检疫处理所造成的损失减低到最小。 3)检疫处理方法必须完全有效,能彻底消灭限定的有害生物,完全杜绝限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展。 4)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应当安全可靠。 5)凡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农药管理、商品检验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措施,应征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并符合各项管理办法、规定和标准的要求。 6)检疫处理应该快速,尽量减少对正常贸易的影响。 7)检疫处理必须在检验检疫机关的监管下实施。4. 实施动物检疫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哪些? 答:1)禁止进口措施; 2)检疫审批(动物的审批分为:一般审批、特许审批) 3)实施检查和检验; 4)隔离检疫; 5)检疫处理; 6)检疫监督; 7)疫情监测与预警(注意各负责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兽医技术机构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应进行监测;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根据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接到预警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5.什么是动物疫病?检疫性动物疫病的危害有哪些?动物疫病传染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动物疫病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检疫性动物疫病的危害:1)动物本身的健康问题;2)影响畜牧业生产;3)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源食品);4)阻碍国际贸易(动物及其产品)动物疫病传染的三个条件:传染源。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传播方式和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6.什么叫出境动物?在什么情况下出境动物需进行隔离检疫?答:出境动物指我国向境外国家或地区输出供食用、种用、养殖、观赏、演艺、科学实验等用途的家畜、禽鸟类、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野生动物和实验动物等。对于出境动物,需隔离检疫的情况主要有:1) 进口国要求隔离检疫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进口国的要求对出境动物进行隔离检疫;2) 根据贸易合同的规定需对出境动物进行隔离检疫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检疫;3) 对出境动物进行检疫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的,应对其同群假定健康动物实施隔离检疫;4) 我国政府对出境动物有隔离检疫规定的,按照规定要求进行隔离检疫。7.简述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答: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作为肉品被细菌污染程度,即清洁状态的指标,反映肉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肉品的菌落总数越大,表面被细菌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其卫生质量越差。2)预测肉品的耐存放程度,估计贮存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细菌的繁殖动态。菌落总数越大,表明该食品越不耐存放;食品在贮存过程中菌落总数增大,则表明污染食品的细菌已开始繁殖生长,应尽早利用,否则食品将有腐败变质的可能。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以大肠菌群作为肉品被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2)以大肠菌群作为肉品被肠道致病菌污染几率大小的指标。大肠菌群数的高低,不仅表明肉品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可以反映肉品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8.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的报检范围是什么? 答:1)输入、输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2)装载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 3)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 4)过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9.什么叫产地检疫,其优点是什么? 答: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间或省内进行调动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优点:1)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2)简化现场检验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3)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10.描述水产品存在的危害。 答:水产品中存在的危害分为三类:生物性的危害、化学性的危害、物理性的危害。1) 生物性危害:致病菌危害:如肉毒梭菌、弧菌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金黄色葡萄菌等引起的危害。病毒危害:如甲型肝炎病毒、诺弱病毒等引起的危害。寄生虫危害:如线虫、绦虫、吸虫等引起的危害。2) 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危害:如肉毒梭菌毒素,肠毒素等引起的危害;添加的化学物质危害:使用未被批准的添加剂或者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均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环境污染物危害:如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残留。3) 物理性危害:包括任何在食品中发现的不正常的潜在的有害外来物,消费者误食后可能造成伤害或者其他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常见的危害是金属。其来源有几个方面:一是捕捞过程中遗留的;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产品中的;三是有意行为等。11.简述动物被宰后肉的化学变化。 答:动物被宰后,肌肉组织在体内各种酶或污染的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僵直成熟自溶腐败这一系列的化学变化。1) 肉的僵直:屠宰后的畜禽肉,随着肌糖原的酵解和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肌纤维发生强直性收缩,使肌肉失去弹性,变得僵硬。2) 肉的成熟:肌肉继僵直之后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切面富有水分,易于煮烂,肉汤澄清透明,肉质鲜嫩可口,具有愉快的气味和滋味。3) 肉的自溶:新鲜肉在酸性条件下受组织蛋白酶的作用而分解。其特征为:肌肉松弛,缺乏弹性,暗淡无光泽,呈褐红色,灰红色或灰绿色,带有酸味。4) 肉的腐败:新鲜肉在致腐微生物作用下,引起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的分解,形成有毒和不良气味等。12.举例叙述用于植物检疫的现代检疫技术。答:1)核酸杂交技术 2)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标记技术 3)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PCR技术、反转录PCR检测技术、巢式PCR、多重PCR、实时荧光PCR4)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5)基因芯片检测技术13.牛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