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胸痹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胸痹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胸痹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胸痹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痹的护理 2017年10月 1 胸痹定义 痹 通 闭 闭阻不通之意 病机实质即各种病因所致心脉闭阻 而表现 不通则痛 胸 病位在于心胸 通常是膻中周围 胸骨后 及非典型部位 左肩 背部 上肢内侧 直至左手小指端 咽喉部 下颌 胃脘部等 2 定义 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3 病因病机 病因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等因素病机有虚 实两端实为寒凝 血瘀 气滞 痰浊痹阻胸阳 阻滞心脉 不通则痛虚为气虚 阴虚 阳衰 肺 脾 肝 肾亏虚 心脉失养 不荣则痛 4 证候特征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多由情志 饮食 劳倦 气候而诱发 常伴心悸 气短等疼痛部位以膻中或左前胸部为主 亦可见肩背 前臂 咽喉 胃脘部等疼痛性质以发作性闷痛为主疼痛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数十分钟本病舌象脉象表现不一 5 胸痹疼痛五要素 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时间疼痛诱因疼痛缓解方式 6 膻中或心前区左肩 背 上肢颈 咽 下颌上腹胃脘 疼痛部位 疼痛性质 压榨样 憋闷 压迫 紧缩感濒死感 窒息感仅有胸闷不适或仅乏力不适烧灼感少有尖锐疼 7 通常为数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可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若大于30分钟通常考虑其他疾病 疼痛持续时间 8 体力劳动时情绪 兴奋 愤怒 焦急 紧张等寒冷饱餐吸烟 疼痛诱因 次症 常伴有心悸 气短 自汗 甚则喘息不得卧 9 施护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胸闷心痛发作的时间 性质 程度 部位 注意监测心率 心律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若痛剧 心慌 气短 手足冷 可能为真心痛之征 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抢救准备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脉象 面色 肢体温度变化 配合抢救 做好记录 本病常发于夜间发作 要加强巡视病房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10 施护要点 2 保持大便通畅 切勿努责 以免诱发心痛 病人便秘时应及时给予通便治疗和护理 如外用开塞露 或口服麻仁丸 或每日空腹饮用蜂蜜水 或肥皂水灌肠等方法协助排便 11 施护要点 3 患者心痛发作时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卧床休息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解开衣领 保持气道通畅 对严重心痛患者 需绝对卧床休息 一般患者要注意休息 适度活动 心痛发作不重者 则应鼓励其适当活动 以行气活血而化瘀 12 施护要点 4 饮食宜少食多餐 不应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宜多食用禽类 鱼类 核桃 花生 葵花子 水果等食品 忌食用肥甘厚味与辛辣之品 13 施护要点 5 心痛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活血化瘀药 如三七粉 速效救心丸等 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对于心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的病人 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 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注意滴速的调节 并嘱患者及家属切不可擅自调节滴速 以免造成低血压 有些患者用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 头部胀痛 头昏 心动过速 心悸等不适 应告诉患者是由于药物造成的 以解除其顾虑 首次用药时 应告知病人起身动作应缓慢或平卧片刻 但青光眼 低血压忌用 14 施护要点 6 安慰患者 解除其紧张不安情绪 当患者胸痛剧烈时应尽量安排护士陪伴患者 避免因抢救而忽略患者的感受 允许患者表达内心的感觉 接受患者的行为反应如呻吟 容易激怒等 并解释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 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医护人员应以一种紧张而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工作 不要表现出慌张和忙乱 以免患者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更不要在患者面前讨论其病情 15 施护要点 7 药物穴位外贴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外用而应内 可采用药丸穴位外贴法 药物选丹参 水蛭 血竭 当归各等分研位细粉 鲜地龙适量 捣烂与药混合制成丸状 贴于膻中 阿氏穴 外用胶布固定 每天更换一次 促使心脉通畅 可达到止痛目的 16 施护要点 8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应摄入低热量 低脂低胆固醇 低盐 高纤维素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戒烟酒 肥胖者控制体重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 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 告知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及发作时应采取的方法 指导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 自我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定期进行心电图 血糖 血脂的检查 积极治疗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17 证型分类 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 18 1 心血瘀阻证 辨证依据主症 心胸疼痛 如刺如绞 痛有定处 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或痛引肩背兼症 伴有胸闷 日久不愈 可因暴怒 劳累而加重舌脉 舌质紫暗 有瘀斑 苔薄 脉弦涩治法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19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活血祛瘀 和营通脉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调畅气机 行气活血 当归 生地 补养阴血 降香 郁金 理气止痛 20 2 气滞心胸证 辨证依据主症 心胸满闷 隐痛阵发 痛有定处 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症 或兼有脘腹胀闷 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舌脉 苔薄或薄腻 脉弦细临床特征 痛 闷 胀 走治法 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 21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 柴胡 枳壳 疏肝理气 香附 陈皮理气解郁 川芎 赤芍 活血通脉 22 辩证施护 护理原则为化瘀通络此型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 故情志护理更为重要 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使患者心情舒畅 积极配合治疗 尤其对年老患者应注意态度和蔼 耐心解释 解除忧虑和恐惧心理 同时还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和谐 宁静舒畅的环境 以使患者情绪稳定 利于气血条达 23 3 痰浊闭阻证 辨证依据主症 胸闷重而心痛微 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兼症 痰多气短 肢体沉重 形体肥胖 伴有倦怠乏力 纳呆便溏 咯吐痰涎舌脉 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 苔浊腻或白滑 脉滑治法 通阳泄浊 豁痰宣痹 24 方药 栝蒌薤 gu l uxi 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常用药 瓜蒌 薤白 化痰通阳 行气止痛 半夏 胆南星 竹茹 清化痰热 人参 茯苓 甘草 健脾益气 石菖蒲 陈皮 枳实理气宽胸 25 辩证施护 1 症候表现胸闷痛如窒 痛至背肩 痰多气短 遇阴雨天气易发作或加重 肢倦体乏沉重 恶心 口粘 舌质淡 苔厚腻 脉滑 护理以通阳泄浊 豁痰开结为原则 2 咳嗽痰多者 应定时翻身拍背 有利于排痰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 可嘱其多饮水也可予以雾化吸入化痰 26 辩证施护 3 饮食宜清淡 低盐 易消化 富于营养之品 以素食为主 如各种水果蔬菜 富含纤维素食物 忌肥甘厚味之品 戒烟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胸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片 5 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 6 吸氧可缓解患者胸痛 27 4 寒凝心脉证 辨证依据主症 卒然心痛如绞 心痛彻背 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兼症 喘不得卧 伴形寒 甚则手足不温 冷汗自出 胸闷气短 心悸 面色苍白舌脉 苔薄白 脉沉紧或沉细治法 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28 方药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 桂枝 细辛 温散寒邪 通阳止痛 薤白 瓜蒌化痰通阳 行气止痛 当归 芍药 甘草 养血活血 枳实 厚朴 理气通脉 大枣 养脾和营 29 辩证施护 1 证候表现卒然心痛如绞 遇寒而作 形寒肢冷 甚则手足不温 胸闷心悸 多因气候骤冷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病情 舌质淡 苔白滑 脉沉紧或促 护理以辛温通阳 开痹散寒为原则 2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家里应备取暖设备 室温保持在22 24度之间 湿度为60 随气候变化调整衣被厚薄 30 辩证施护 3 饮食宜温热 忌生冷和寒凉食物 可饮少量糯米甜酒 以通阳散寒活络 4 中药汤剂宜温热服用 胸闷痛时可口服冠心苏合丸或予沉香 肉桂粉调服 5 针刺止痛时要用温针法或艾条灸 31 5 气阴两虚证 辨证依据主症 心胸隐痛 时作时休兼症 心悸气短 动则益甚 伴倦怠乏力 声息低微 面色白 易汗出舌脉 舌质淡红 舌体胖且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虚细缓或结代治法 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32 方药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药 人参 黄芪 炙甘草 大补元气 通经利脉 肉桂 温通心阳 麦冬 玉竹 滋养心阴 五味子 收敛心气 丹参 当归 养血活血 33 6 心肾阴虚证 辨证依据主症 心痛憋闷 心悸盗汗兼症 虚烦不寐 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 口干便秘舌脉 舌红少津 苔薄或剥 脉细数或促代治法 滋阴清火 养心和络 34 方药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常用药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滋水养阴 以降虚火 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益助心气 柏子仁 酸枣仁 五味子 远志 交通心肾 养心安神 丹参 当归身 芍药 阿胶 滋养心血而通心脉 35 7 心肾阳虚证 辨证依据主症 心悸而痛 胸闷气短 动则更甚兼症 自汗 面色恍白 神倦怯寒 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脉 舌质淡胖 边有齿痕 苔白或腻 脉沉细迟治法 温补阳气 振奋心阳 36 方药 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常用药 人参 大补元气 附子 温补真阳 肉桂 振奋心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