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号二级减速器三维设计
33页 9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SolidWorks三维+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低速轴.dwg
外文翻译--起重机的三维数字化设计结构的基础上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中文版.doc
外文翻译--起重机的三维数字化设计结构的基础上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英文版.pdf
大齿轮.dwg
某型号二级减速器SolidWorks三维.rar
某型号二级减速器三维设计开题报告.doc
某型号二级减速器三维设计说明书.doc
某型号二级减速器装配图.dwg
高速轴.dwg
某型号二级减速器三维设计
摘要:在现在工业中,减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工业领域。在国家提出制造业2025以及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运用互联网对机械行业进行转型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互联网+”的概念也应用到重型工业当中。
对于本课题的毕业设计,有关起重机的减速器部分,在现代设计方法中,运用SolidWorks软件,AutoCAD、等绘图软件,进行减速器的三维建模,绘画和生成二维工程图。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速器在起重机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增大输出扭矩,降速,降低负载的惯量。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工作场合对减速器的要求也会因地制宜,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减速器进行不同方面的设计和选择。在本课题的毕业设计中,需要对二级减速器进行方案设计,电动机的选型,齿轮,轴承,箱体等主要结构部件的计算和选择。还包括减速器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的绘制。
关键字:减速器; 三维建模; 设计计算;传动系统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of a type of two stage reducer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industry, reducer a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product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machinery industry. In the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2025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backgrou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machinery industry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he concept of "Internet plus" was also applied to heavy industry.
For the subject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 crane of the reducer part, in modern design method, using SolidWorks software, AutoCAD and other drawing software, 3D modeling of the gear reducer, painting and generate 2D engineering. This design can be said to greatly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work,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ork.
Reduce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ane, such as increasing the output torque, reducing speed, reducing the inertia of the load.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orking occasions on the reducer will b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so we need to mak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of this topic, we need to design the two stage reducer, the selection of the motor,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the gear, bearing, box and so on. It also includes 3D modeling and 2D engineering drawing.
Keywords: Reducer; 3D modeling; Coupling;The transmission system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1 引言 1
2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
2.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2.2 电动机的选择 3
2.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 4
2.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3 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6
3.1 齿轮的设计 6
3.1.1 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6
3.1.2 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7
3.2 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9
3.2.1高速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9
3.2.2 低速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13
3.2.3 中间轴的设计 16
3.3 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18
3.4 箱体设计 19
3.5 减速器润滑及密封的选择 20
3.6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说明 21
4 减速器的三维建模 22
4.1 SolidWorks软件 22
4.2 减速器零件建模 22
4.2.1 减速器下箱体建模 22
4.2.2 减速器上箱体建模 23
4.2.3 减速器齿轮建模 23
4.2.4 减速器轴类建模 24
4.2.5 减速器三维装配 25
5 总结 27
参 考 文 献 28
致 谢 30
1 引言
减速器作为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将电动机的转数减速到所需要的转数范围,并得到较大转矩。在目前关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装置机构方面,减速机的使用很普遍。可以说在起重机,汽车,机电,各种机车,建筑大型器具以及机械行业用到各种加工器具、自动化设备都要用到减速器,我国减速机行业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产品服务领域涉及冶金、船舶、水利、电力、煤炭、建材、工程机械及石化等各个行业。说以他有很大的需求市场。
起重机的起升、运行和回转等机构中都要使用到减速器,他可以选泽各种类型(专用)减速器来组成传动部分,进行机器的运转,在起重机行业所用到的减速器种类型号繁多,比如ZQ(JZQ)型,ZQH型标准系列减速器。QJ型、QJR型、QJS型减速器,SEW型减速器等等,而起重机用减速器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设计规则来进行设计选型.起重机减速器的选用方法:1以输出转矩作为选型标准;2以输入功率作为减速器选型标准[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三维设计Solid Works的使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十分广泛,认真学好该软件,明白二级减速器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并且了解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通过课本知识举一反三,能够初步了解设计内容,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且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进行方案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并用Solid Works软件三维建模,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设计能力,并了解减速器的基本零件。
2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经过资料文献的查询、分析,然后选定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计算功率并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功率。
2)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分析
为了能够表现出传动装置、工作机和原动机之间力的传动关系,所以拟定了此设计方案,能够直观的表现出以上的关系。将不一样结构类型的传动机分别按照不同的顺序或者方法结合起来,那么就可以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方案。达到工作条件的方案才是合格的,这样的方案下它的操作简洁、结构简单紧凑,既保证了能够高效地工作又能够降低成本方便修理和维护。
由于其毕竟还是一个主打三维建模的软件Solid Works软件可以直接由模型生成对应工程图,同时可以完成很多种特殊表达、进行标注、生成明细栏等等,它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可以实现模型和工程图的联系,修改工程图和模型其中之一就可以让另一个同步修改。不过,,生成的线性有很多对于标准三维图不是很规范,所以这次工程图的绘制选择了结合 Solid Works和 AutoCAD一起来进行。在Solid Works内生成二维视图,进行剖分,局部放大,局部剖分,生成明细栏内容,然后再在 AutoCAD 里面针对细节进行修改。
在Solid Works里面生成工程图是是直接插入模型生成对应视图,然后应用剖面图、局部视图、断面剖视图等进行修饰,得到几乎成型的工程图。由于应用技巧不够成熟,所以有的表达无法完成。
5 总结
作为一名即将走出校园,投身于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我知道检验自己的时候要来临了, 所以,我特别重视这次毕业设计。前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学习软件,为后期工作做准备,后来真正快开始设计建模工作虽然遇到很多麻烦,但是通过老师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也比较顺利解决了问题。现在接近尾声,我也从收获和不足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毕业设计过程。
从收获上来说是巨大的,一方面我了解了起重机械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在卷筒组这一块,从开始一无所知到后来认识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能顺利设计出来,我感觉只要我们努力去想办法,我们总能了解到我们还不熟的东西,并能从中发现其巧妙之处。另一方面,在设计中一些地方尺寸设计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尺寸不全、结构不清楚、等等,通过遇到的问题我慢慢学会统筹安排,学会了有规律地涉及步骤,不仅有条不紊,也提高了效率。还有在应用软件方面,一开始并不会Solid Works,后来通过学习,不断在设计中去了解新的技巧,虽然我还是 在工程图方面有很大问题,但是总的说来还是收获了很多。最后在图纸修改的时候,我不仅查阅了以前的专业课书籍,还有一些强度校核的工作都是在对以往的学习成果做一个检验,像互换性、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等都需要掌握好。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就是自己对软件掌握不熟,这对工作进程造成了很大影响,还是觉得自己学习能力欠缺,比如工程图纸那一块自己就不会在Solid Works里面进行修改,很多工作都是在 CAD 里面改的,十分麻烦。其次是自 己专业知识欠缺,后期的标注校核很多都遗忘了,还要自己去查阅回顾。最后是设计上没有加入自己的创新,基本上是走传统路线,没有新意,没有通过自己的了解进行结构优化。
总的说来这一次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练兵,在其中发现问题,也收获成果,让我们在不断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也让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 发现了自己欠缺的部分,也很开心可以通过老师的知道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一项任务,虽然不尽完美,但是这个过程让我受益良多。
参 考 文 献
[1] 吴宗泽,罗圣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江洪, Solid Works建模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崔凤奎.Solid Works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5]李德信,曹岩,任建亭,等.Solid WorksV18基础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8
[6]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1~5卷[M].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张展.减速器选用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8]陈道南,盛汉中.起重机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张乃士.减速器和变速器设计与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朱孝录.机械传动设计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1] 朱孝录.齿轮传动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2] 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6卷[M].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3] 吴宗泽 .机械设计实用手册:3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4] 李文斌. 机械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5] 张策.机械原理与设计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6] 张莹,吴宗泽 .机械设计教程[M]:2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7] Helen Fargier, Jacques Larnothe. Handling Soft constraints in hoist Scheduling
Problems[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
[18] Kim H k, Kim C, Bae W B. Development ofoptimization technique ofwarm shrink
fitting process fo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parts(3D FE analysi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 187: 458-462.
[19] Rick Perry ,Martin Rhiner,Kevin Heling, Understanding Traction Hoist Ropes in
Today's Elevator Installations: Continuing Discussion on Perceptions
of What Might Be Wrong with the Ropes, Elevator world, 2006.
[20] HANKUS J.New version of criterion of winding rope contraction [J]. Archives
of Mining Sciences,1996,42(4):531-542.
[21] ZARUDZKI J. The optimal choice of mining hoisting process parameters [J].
Archives of Mining Sciences,1995,41(1):134-144.
[22] 机械工程材料性能数据手册编委会. 机械工程材料性能数据手册[M].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94.
[23] 王启广.现代设计理论.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 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
[25] 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 《理论力学》. 东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致 谢
在此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吴淑芳老师的耐心指导。她总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要求我们,在大家设计的过程中不论遇到怎样的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给予简答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总能够引导我往着创新求新的思路上前行,并且积极带领我动手实践,全面学习Solid Works制图软件和word文档的使用。在这次设计过程中由于能力有限,加上时间较为紧边,我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尤其对Solid Works制图软件的不熟悉,但经过老师同学的耐心指导,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吴淑芳老师主动关心下,让我感受到了老师恪尽职守,认真对待的精神。
在本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帮助,正是因为他们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次设计的顺利完成。在此,谨向指导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