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材料.doc

比亚迪轿车拉式离合器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78220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2-29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轿车 离合器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比亚迪轿车拉式离合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离合器看似结构简单,但是其结构的发展却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其设计理论也从传统的机械、力学领域,深入到热、电、材料、控制等众多领域。目前,离合器的发展也面临着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的问题。我国的车辆工业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对落后,虽然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但是对传统技术的消化掌握还有一段距离。课题立足于国内,以最常用的膜片弹簧离合器进行设计,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离合器的自主开发能力及产品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汽车离合器现有的各种类型进行研究,并对部分结构进行改进,使设计的离合器具有较高的性能质量和较低的成本。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设计内容:1.离合器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2.离合器的功用、分类与工作原理;3.离合器的设计理论;4.比亚迪轿车离合器设计;5.离合器性能结构分析。技术要求:发动机排量:1.0L最大功率(Kw(ps)/rpm)48/5700;最大扭矩(Nm/rpm)88/3500;最高车速(km/h)140;整车质量:1270kg;要求: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生产纲领:成批生产。SY-025-BY-2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CAD绘制离合器装配图、零件图折合0号图纸3张以上;设计说明书15000字以上。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12周(2.283.11)(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第35周(3.144.1)(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完成离合器的设计计算,主要性能参数验算,离合器性能结构分析,CAD绘制离合器图纸等部分设计内容,中期检查第68周(4.44.22)(4)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第912周(4.255.20)(5)评阅教师评阅、学生修改第13周(5.235.27)(6)毕业设计预答辩第14周(5.306.3)(7)毕业设计修改第1516周(6.66.17)(8)毕业设计答辩第17周(6.206.24)五、主要参考资料1.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汽车设计丛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阮中堂.联轴器、离合器设计与选用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陈立德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4.王宝玺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3).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5.陈秀宁,施高义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6.刘惟信主编.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7.李硕根,杨兴骏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8.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书籍9.比亚迪轿车离合器资料10.网络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11.近几年相关专业CNKI网络期刊等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院系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开题时间: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进度安排;6.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比亚迪轿车拉式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抛弃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的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它工业要快的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离合器的设计要求是在任何条件下行驶,既能可靠的传递的发动机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有能防止传动系过载,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动时没有抖动和冲击,分离时要迅速,彻底,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的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少同步器的磨损。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能力,以保证工作时的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与振动,并且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作用在从动盘的总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动态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国内外发展现状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听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式离合器主要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1。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的故障统计等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成就举世瞩目,在国家汽车产业振兴政策的促动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2009年,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全年产量为1379.10万辆,同比增长48.3%,其中,乘用车产量为1038.38万辆,同比增长54.11%;商用车产量为340.72万辆,同比增长33.02%。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在如此规模基数的情况下,可见2009年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爆场面。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与整车产量关系密切,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国汽车离合器总成行业发展最好的一年,一改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增长缓慢的局面。汽车产业振兴政策带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从2008年9月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转化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离合器行业的发展,根据我们对主要汽车离合器企业的统计,我国汽车离合器行业主要企业去年销售收入总体增长幅度达到16.2%,一些企业如长安离合器、桂林福达、宁波宏协、荣成黄海、南京法雷奥等还投资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国内主机厂商不断增长的要求。由于自动档车型和手动挡车型采用不同的传动部件,所以它们之间比重发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两者产品市场结构的变化影响到我国传统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的前景。据统计的结果显示,我国乘用车上采用自动变速器的俄车型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反映了近年来自动档轿车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趋势,整车厂商也力推自动挡轿车。但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我国自动汽车产量比重在最近三年中比重却在不断下架,手动档汽车产量的比重却在持续上升。首先固然是与目前国家实施的汽车产业政策调整有关,但其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当前中国人均生活水平仍还处于比较低的情况下,汽车仍然是作为一种奢侈消费品和投资的工具,因此在5-10年内,我国汽车自动档仍难占据主流地位。国内关于自动变速器的技术路线之争,目前好像越来越明朗,双离合器变速器已经越来越得到整车厂家的青睐,称为发展的热点。当前,我国汽车离合器技术也正处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随着多种变速箱技术的发展和齐头并进,我国离合器技术也逐渐由单一的、传统的摩擦式离合器向多种传动技术并存的方向发展。我国离合器技术发展也由传统摩擦弹簧离合器向多种传动方式的发展。螺旋弹簧离合器基本上即将退出市场,膜片弹簧已成为我国目前离合器的主流技术,一些特殊需求如要求传递扭矩大的多片干式离合器、拉式离合器,在我国也实现了量产。与跨国企业相比较,我国汽车离合器的技术差距,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商用车尤其在载货车领域,跨国企业的离合器产品与国内产品存在差距,也即国内企业的产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乘用车领域,我国离合器产品与跨国企业的产品有很大的差距,跨国企业产品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中外汽车离合器技术的差距产生因素,主要有市场、技术发展趋势、工业基础、车主消费习惯、政策环境等因素。提高我国的汽车离合器技术的策略有:第一,企业要关注汽车的发展趋势和重视调查未来离合器的发展趋势。第二,加强科研所的联合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第三,注重引进国外技术。第四,解决市场应用的问题。我国汽车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就是我国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十离合器总成朝模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三是电子自动控制技术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离合器设计的目的意义(1)离合器设计的目的意义汽车离合器设计提出如下基本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2)接合时要平顺柔和,以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4)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6)应使传动系避免扭转共振,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减小噪声的能力。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9)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寿命长。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2.了解离合器的功用分类与工作原理功用: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如前所述,现代车用活塞式发动机不能带负荷启动,它必须先在空负荷下启动,然后再逐渐加载。发动机启动后,得以稳定运转的最低转速约为300500r/min,而汽车则只能由静止开始起步,一个运转着的发动机,要带一个静止的传动系,是不能突然刚性接合的。因为如果是突然的刚性连接,就必然造成不是汽车猛烈攒动,就是发动机熄火。所以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地柔和地接合在一起,使发动机加给传动系的扭矩逐渐变大,至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平稳起步了。分类:按操纵传动分:自动、手动。按离合器本体分:摩擦式、非摩擦式。摩擦式按从动作形式分:盘式、锥式、鼓式。摩擦片按多少分:单片、多片、双片。按工作环境分:干式、湿式。按产生工作压力分:机械力、电磁力。按弹簧布置位置分:中央弹簧、斜置弹簧、圆周布置弹簧。按弹簧形式分:螺旋弹簧、膜片弹簧。按分离力作用方向分:推式、拉式。工作原理: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发动机扭矩自曲轴传出,通过飞轮和压盘借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在通过从动轴传给变速器。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拉杆,分离叉、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将分离杠杆的内端推向右方,由于分离杠杆的中间是以离合器盖上的支柱为支点,而外端与压盘连接,所以能克服压紧弹簧的力量拉动压盘向左,这样,从动盘两面的压力消失,因而摩擦力消失,发动机的扭矩就不再传入变速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放开踏板,回位弹簧克服各拉杆接头和支承中的摩擦力,使踏板返回原位。此时压紧弹簧就推动压盘向右,仍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上,这样发动机的扭矩又传入变速器。3.离合器性能结构分析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用膜片弹簧代替了一般螺旋弹簧及分离杠杆机构而做成的离合器,因为它布置在中央,所以也可以算中央弹簧离合器,其结构在离合器中采用了膜片弹簧做压簧有很多优点。首先,膜片弹簧本身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杆的作用,使零件数目减少,重量减轻;其次,离合器结构大大简化并显著的缩短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再者,膜片弹簧具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设计合适,可使摩擦片磨损到极限,压紧力仍能维持很少改变,可减轻分离离合器时的踏板力,使操纵轻便。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尺寸和参数的选择与计算。2.离合器总成的选择与计算。3.对所设计的离合器进行检测并得到合理实验数据。4.打破传统离合器的不足之处。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研、收集资料及总体方案论证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车型进行离合器的参数选择离合器传动部分设计计算是否合理离合器操纵系统的设计四、进度安排(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12周(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第35周(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离合器的设计计算,主要性能参数验算,离合器性能结构分析,CAD绘制离合器图纸等部分涉及内容。中期检查第68周(4)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第912周(5)评阅教师评阅、学生修改第13周(6)毕业设计预答辩第14周(7)毕业设计修改第1516周(8)毕业设计答辩第17周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离合器图纸是否合理校核、修改、完善撰写设计说明书五、参考文献1徐石安,江发潮.汽车离合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臧杰,闫岩.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王望予.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王宝玺,贾庆祥.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马秋生.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凤勇.汽车机械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陈国金,尹凌鹏,殷小亮,龚友平.膜片弹簧离合器仿真优化设计机电工程J.200926(6)9李林,刘惟信.汽车离合器盖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北京汽车,1991,610高翔,朱茂桃,夏长高编.膜片弹簧疲劳强度可靠性计算方法膜片.1996:374411高翔.膜片弹簧应力测试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7,512林锋编.汽车离合器钢片的热处理.汽车工艺与材料,2001,513张卫波.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智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01)14Ahern,Kathy,Manathunga,Catherine.clutch-StartingStalledResearchStudents.InnovativeHigherEducation.2004,2215LiuWeixin,GePing,LiWei.OptimalDesignTorsionalDampersinAutomobileClutch.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ADofMachinery.1991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I摘要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踩下或松开离合器制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结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摩擦离合器主要依靠主从动部分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汽车离合器看似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浅薄,但是其结构的发展却经历了上百年,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才达到现今的地步。在现代汽车中,膜片弹簧离合器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比亚迪轿车的主要参数及制造工艺设计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以比迪轿车的技术参数为主要设计依据,并参阅近期国内外有关离合器设计方便的书籍和资料,在本次设计中主要设计摩擦片、膜片弹簧、从动盘总成、压盘等。在设计中分析拉式膜片弹簧较以往推式膜片弹簧的优点,并对摩擦片及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关键词:离合器;膜片弹簧;从动片总成;摩擦片;操纵机构IIABSTRACTTheclutchislocatedinbetweentheengineandtransmissionoftheflywheelshell.Usescrewswilltheclutchassemblyfixedintheplane,aftertheflywheelclutchoutputshaftisgearboxinputshaft.Inthecourseofdrivingcars,thepilotcanaccordingtostepdowntheorloosenclutchbrakepedal,Maketheengineandtransmissiontemporarilyseparationandgraduallycombiningtocutofftheengine,ordeliveredtothetransmissionpower.Input.Theclutchinmechanicaltransmissionisasastand-aloneassemblyandexist,itisthetransmissionsystemofconnecteddirectlywiththeengineoftheassembly.Atpresent,variouskindsofcarwidelyadoptedbythefrictionclutchreliesmainlyonthestationarypartofthefrictionsubordinatetotransferpowerandcanseparatedevice.Clutchseeminglysimplestructure,workingprinciple,butthestructureoftheshallowdevelopmenthasexperiencedhundredsofyears,thefusionofgenerationsofwisdomandeffortstoreachthepointoftoday.Inthemodernautomobile,diaphragmspringclutchusedmorewidely,combinedwithBYDcars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ofthemainparametersdesignrumsfelddiaphragmspringclutch.BYDcarsthantechnicalparametersforthemaindesignbasis,andrefertothedomesticandoverseasrelevantclutchdesignconvenientbooksandmaterial,inthedesignofthemaindesignoffriction,thediaphragmspring,platenassembly,pressureplate,etc.Inthedesignandanalysisofdiaphragmspringthanevertopushtypediaphragmspringofadvantage,andthefrictionoffilmsanddiaphragmspringoptimizationdesign.Keywords:clutch;Diaphragmspring;Platenassembly;frictionplate;operationIII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绪论11.1选题的目的11.2离合器国内外发展现状11.3离合器的概述21.3.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概述21.3.2离合器的功用41.3.3离合器的工作原理51.3.4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与推式比较51.4设计主要内容6第2章离合器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72.1离合器的结构方案设计72.1.1从动盘数的选择72.1.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72.1.3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82.2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82.3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92.3.1摩擦片外径D的确定92.3.2离合器后备参数的确定92.3.3单位压力P的确定102.4本章小结11第3章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123.1从动盘总成123.1.1从动片133.1.2从动盘毂143.1.3从动盘摩擦材料153.2压盘设计17IV3.2.1压盘的驱动方式173.2.2压盘的选材173.3离合器盖设计183.4扭转减振器193.4.1扭转减振器的概述193.4.2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的选择203.4.3减振弹簧安装位置203.4.4全部减振弹簧总的工作负荷20ZP3.4.5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负荷P203.4.6减振弹簧尺寸213.5从动轴的计算223.5.1选材223.5.2确定轴的直径223.6本章小结23第4章膜片弹簧的设计244.1膜片弹簧的概述244.2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244.2.1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计算244.2.2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264.2.3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274.2.4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294.3本章小结31第5章离合器操纵系统的设计325.1操纵机构325.1.1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325.1.2踏板力计算335.2离合器分离装置345.2.1分离杠杆、分离轴承345.2.2分离轴承寿命计算345.3本章小结35V结论36参考文献37致谢38附录A39附录B421附录A对于手动挡的车型而言,离合器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将动力与发动机之间进行切断与连接的工作。在城市道路或者复杂路段驾驶时,离合器成了我们最频繁使用的部件之一,而离合器运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驾驶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对于车辆保护的好坏。正确使用离合器,掌握离合器的原理以在特殊情况下利用离合器来解决问题,是每个驾驶手动挡车型的车友应该掌握的。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箱,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下传递给驱动轮适量的驱动力和扭矩,属于动力总成的范畴。在半联动的时候,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允许有转速差,也就是通过其转速差来实现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以及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最后一种,也就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此时,压盘与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此时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一般来说,离合器是在车辆起步和换挡的时候发挥作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和二轴之间存在转速差,必须将发动机的动力与一轴切开以后,同步器才能很好的将一轴的转速保持与二轴同步,挡位挂进以后,再通过离合器将一轴与发动机动力结合,使动力继续得以传输。在离合器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缓冲装置,它由两个类似于飞轮的圆盘对在一起,在圆盘上打有矩形凹槽,在凹槽内布置弹簧,在遇到激烈的冲击时,两个圆盘之间的弹簧相互发生弹性作用,缓冲外界刺激。有效的保护了发动机和离合器。在离合器的各个配件中,压盘弹簧的强度,摩擦片的摩擦系数,离合器直径,摩擦片位置以及离合器数目就是决定离合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弹簧的刚度越大,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越高,离合器的直径越大,离合器性能也就越好。起步时需要有一定的半联动时间,以保证起步的平顺。坐新手开的车都有这样的2体会,要么起步时熄火,要么是一颤一颤出去的,这些都是半联动技巧没有掌握好的表现。汽车在起步的时候,变速箱的二轴是静止的,当我们挂一挡以前,需要踩下离合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与动力分开,通过同步器挂上一挡以后,一轴也同样变为静止。动力从飞轮出来是有一定转速的,此时与一轴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这也就是为何起步时对于半联动的要求要比换挡时高得多的主要原因,离合器的前后部件一个静止一个运动。这样的转速差必须由半联动来消化,也就是动力开始的时候部分传递给一轴,使车辆能以较平稳的姿态起步,一旦车辆行驶起来,转速差就会变得很小,此时将离合器完全抬起,就不会有冲击了。坡道起步需要较高的半联动技巧。半联动可以消化发动机转速与车轮之间的转速差,也就是说可以有在动力已经传递到车轮上,但车轮并不运转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坡道。一般对于驾驶技术不熟练的驾驶员而言,在坡道起步时会拉起手刹,然后让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松下手刹,车辆保持静止,防溜车殃及后车。而车辆向后滑行的重力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来抗衡的,而离合器则负责消除这里存在的转速差。车辆处于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就能很轻松的起步了,继续踩下油门踏板让转速进一步提升获得足够的扭力,车辆就顺利坡起了。此时对于半联动的技巧要求较高,如果半联动力度太弱,就可能在松开手刹时车辆向后滑动,容易造成新手的惊慌失措,如果半联动力度过强则容易是车辆加速过猛而撞到前车。所以对于新手而言,此时可以让发动机转速略高,并采用较大的半联动力度,使车辆有个向前走的趋势时,再松开手刹。新手驾驶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离合器使用上的错误操作。作为新手,由于驾驶技术的不熟练,很难将油离很好的配合,导致在使用离合器的时候出现一些有损离合器的操作方法,而这些情况同样是出现在半联动的时候。避免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才能有效的保护离合器。有些新手刚上路时由于紧张,油离配合不好,害怕自己在起步时熄火灭车,于是就轰大油门而离合器却压得很低,半天也不全部抬起实现全联动,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与一轴的转速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而车辆则是慢慢起步的,这些巨大的转速差全部由离合器的半联动消化,这是非常毁离合器的做法。为了避免频繁的坡道起步,用脚半踩离合,这样能用半联动来控制车的行驶速度,也就是俗称闷着离合器走。整个过程离合器都是发生滑动摩擦的,这种长时间的滑动摩擦也会损害离合器。开车上路总喜欢把左脚放到离合器踏板上,从而导致不自觉的压下了离合器踏板,车3辆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所有这些操作都会加速离合器片的磨损,对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造成损失。离合器是汽车上一个频繁摩擦的部件,它会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而产生磨损,就会产生离合器打滑现象。对于有经验的驾驶员是可以提早发现的,比如判断离合器是否打滑我们可以在原地着车时挂入一挡,这时不要松手刹,然后慢慢抬离合器直至完全抬起,如果在离合器抬起时,发动机熄火这就证明你的离合器不打滑,反正如果离合器都完全抬起了而车还不熄火就证明你的离合器有问题了。还有就是在起步时明显感觉到离合器位置突然变高了,也是离合器打滑的前兆,再有就是我们在急加速时只是感觉发动机转速在不断升高,而车速却没有升高等等这些情况都是离合器打滑的征兆。当出现离合器磨损或打滑时我们要及时检查、更换,否则这会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能有效的传递给输出轴上,而是将动力损失在离合器片与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上,并将相互之间的摩擦转变为热能消耗掉,这样会导致动力传输下降,同时还会费油增加用车的成本。4附录BSticktothecar,clutchisanimportantcomponentoftheautopowersystem,itbearswillpowerandtheenginecutandconnectionbetweenthework.Inurbanroadsectionsorcomplex,ourmostfrequentlyusedclutchbecameoneofthecomponents,andclutch,usedirectlyreflectsthedrivingoflevel,butalsoreflectsthegoodprotectionforvehicles.Usedcorrectly,principleofclutchclutchinspecialcircumstancesusingclutchtosolveproblems,eachblockisdrivingthecarmanualshouldmasterenthusiasm.So-calledclutch,justasitsnameimpliesisusingfromandclosetodelivertheamountofpower.Byfrictionclutch,shrapnal,pressureplateanddynamicoutputshaft,decorateintheengineandtransmissionbetween,usedtobetheflywheelstorageenginetorquetogearbox,ensurevehiclesindifferentdrivingconditionsapplytodrivewheels,belongtothedrivingforceandtorquepowertraincategory.Inhalfthetimeoftheclutch,linkagepowerinputandoutputpowerisallowed,namelythroughrotationalspeedtorealizetheamountofpowertransmission.Theclutchisdividedintothreeworkingcondition,notontheclutchtypeonthepartoftheclutch,underhalfstepdown,andthetypeofclutchtype.Whenthevehicleinnormaloperation,thepressureplateistightlypackedonthefrictionoffriction,pressureplateandthefrictionbetweenthebiggestslice,inputshaftandtheoutputshaftremainsrelativelystaticfrictionbetweenbothspeedandinthesame.Whenthevehicle,thedriverstartedontheclutchpedal,clutchplatenmovementbypullingback,alsoisthepressureplateandfrictionslices,pressureplateandtheseparationoftheflywheelnocontactwillnotexistrelativelyfriction.Finally,alsoisatypeofclutch.Atthistime,thepressureplateandthefrictioninsmalltype.Clutchdiscfrictionsliceswithflywheelisslidingfrictionbetweenstate.Theflywheelspeedthantheoutputshaftspeed,thepowertransmissionfromtheflywheelparttothegearbox.Thisengineanddrivingwheelisequivalenttoasoftconnectionbetweenstate.Generallyspeaking,theclutchisstartedandshiftinvehicles,atthetimeoftransmissionshaftandasecondshaftrotationdifferenceexistsbetweenthepoweroftheengine,mustbewithashaftcut,canbeverygoodsynchronizerwillkeepashaftspeedandsynchronous,blockintolater,againwithashaftthroughclutchofenginepower,power5continuetotransmit.Intheclutch,andanindispensablebufferingdevice,itconsistsoftwosimilartotheflywheeldiscdiscplayingtogether,inrectangulargrooveisdecoratedintheslotsinthespring,theimpactoffierceencounterbetweenthetwodisks,spring,mutualhappenelasticcushionexternalstimuli.Effectiveprotectionofengineandclutch.Inallpartsoftheclutchplaten,intensityofspring,thefrictioncoefficient,clutchfriction,diameterandclutchpositionnumberisthekeyfactordecisionclutchperformance,thestiffnessofhydropneumaticspring,thefrictioncoefficientishigher,thediameteroftheclutch,clutchperformanceisbetter.Whenbeginningtohavetime,toensurethelinkageofhalfstartedsmoothly.Sitnovicecarhavesuchexperience,orremove,orstartedaquiveryishan,thesearenotgoodskillsandlinkage.Thecaratthestartofthesecondshaft,gearbox,whenwearestillhangablock,needontheclutch,atransmissionaxisandpower,throughthesynchronizerhangablock,ashaftalsobecomemotionless.Powerisoutfromtheflywheel,theremustbearotatingshaftwithgreatspeed,whichiswhystartedtohalfofrequirementsthantheshiftmuchwhenthemainreason,clutchbeforeastationarycomponents,amovement.Sothespeedofthepoorbyhalflinkagetodigestmust,isatthebeginningofthepowertransmissionshaft,andgiveapartofthevehicletoasmoothstartposture,oncethevehicle,speeddifferencewillbecomesmall,atthistimewillclutch,therewontbefullyuptheimpact.Starttohigherrampsandlinkageskills.Halfthespeedandtheenginecanbedigestedlinkagebetweenthewheelspeeddifference,i.e.,thepowercanbepassedtothewheel,butnotrunningwheel,whichoftenoccurredintheramp.Generalfordrivingtechnologynotskilleddriver,startuptherampwhenhandbrake,thenlettheclutchislinkage,panasonic,vehiclehandbrakestationarycarafterdisasterprevention,slip.Thegravityoftheslidebackwardsandvehiclebytheengineisthepowertoprovideagainst,andclutchisresponsibleforeliminatingthespeeddifferenceexistshere.Vehiclesinthiskindofcircumstance,thedrivercaneasilystart,continuetotrampleacceleratorpedaltoobtainenoughtofurtherimprovespeedoftorsion,vehiclegoesuptheslope.Nowtheskillsrequiredforhalfalinkage,ifhalflinkagetooweak,mighteffortsintheopenhandbrakewhenslidebackwards,easytocausethevehiclespanic,ifhalfofajointefforts,easyisacceleratingandhitlimberfast-drawing.Soforbeginners,canletthe6enginespeedslightlytall,andthegreaterhalflinkage,makevehicleshaveawalkwhenthetrend,andloosenthehandbrake.Whenwillthenovicedrivingsomemistakesontheuseoftheclutch.Asanovice,duetodrivingtechnology,itwillbedifficulttounskilledoilfromgoodcoordination,resultinginusewhentheclutchofsomebeneaththeclutch,andtheseoperatingmethodsar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比亚迪轿车拉式离合器设计(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78220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