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24班小学规模,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1.2.设计依据 1.2.1甲方提供1:500测绘地形图、红线图。1.2.2余姚市规划局乡镇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1.2.3余姚市发改委针对陆埠第二小学建设项目的批文。1.2.4规划局方案设计评审意见。1.2.5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1.2.6国家有关设计法规、规范。1.3.设计规模总用地面积:21817建筑占地面积:3650总建筑面积:134321.4.设计范围1.4.1总平面设计(包括道路、场地、水、电等)1.4.2各单体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等)1.5.设计指导思想 1.5.1合理化的校园布局。1.5.2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1.5.3多样复合的空间特征。1.5.4观赏、使用并重的景观,绿化环境。1.5.5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性的原则。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2.1.设计依据(见总论)2.2.基地分析场地平面较规整,呈方形,整个场地较平整。东面、西面临路,建筑退东面用地红线不小于6米,退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12米,退西道路红线不小于6米,退北侧用地红线不小于9米。根据甲方的意见,地块主入口设在地块西侧,学校主入口预留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出入口集散广场,须妥善考虑满足交通安全及景观要求。2.3.总平面布置共24班小学,包含行政办公、教学、图书阅览、体育馆、食堂、教工宿舍等功能。场内布置250米的环行标准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以及各种软塑器械活动场。2.31.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分析小学用地,西面紧邻城市道路,南面为住宅小区,东面为中学校区,用地形状基本呈长方形,小学功能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和运动生活区,从动静分区的角度来讲,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则属于静区,我们将田径场、体育馆布置于用地东侧,而将教学行政区布置于地块的西侧。教学楼均采用南北朝向,从安全性考虑,将小学的主入口设置于用地的西侧规划道路上,行政办公区则紧邻学校主入口就近布置,方便对外服务。靠近综合楼北面,沿城市道路布置有小学次入口。小学食堂体育馆及教师宿舍则靠近运动区布置,与地块次入口连接。地块内整体功能分区明确有序,动静分明。2.3.2清晰而有效的流线设计功能分区已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流线设计,流线设计均方便便捷,互不冲突干扰,安全高效,一.行政区流线:行政办公区紧邻主入口,方便直接对外服务,二.教学区流线:学生人流经过校前礼仪广场,随即进入各自教学区所处位置。且各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通过中间连廊围合形成的中心共享空间将所有空间组合联系起来,方便联系。三.运动生活区流线:考虑到用地的紧张性,设计中我们将体育馆、食堂和职工宿舍整合为一体,就近布置于教学区与运动区的中间位置,可以通过次入口,方便食堂后勤外来车辆物资供应,减小外来车辆对整个教学区的教学干扰。并在建筑外围布置车行道路和消防车道路,实现人行、车行完全分流,基本保证校园内无任何行驶车辆。2.3.3富有情趣的人性化空间设计1)、轴线对景关系所有单体建筑均遵循学校主次入口朝向的主轴线依次展开分别布置,单体建筑布置有前有后,有主有次,将标志性景观钟楼布置于整个校园的核心位置,形成视线对景点和小学的至高点,将建筑走势从水平方向提升到无限的垂直方向。2)、庭院空间小学各个单体建筑依照主次入口两条轴线灵活布置,形成两个共享庭院景观环境空间,通过连廊围合形成整个教学区的核心共享区域,成为学生课间休息交流的游戏园地。彼此穿透互相观望,形成立体的院落体系,使庭院空间更加丰富生动。3)、交通连廊本案注重建筑细节处理,力求创造丰富的形体和空间关系,将交通连廊空间作为重点处理,设计连廊不仅作为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联系作用,而且利用连廊创造出更多的供小学生课间互相交流学习和游戏的交流平台和观景平台的人性化空间。2.4.竖向设计场地区域内地势平坦,场地现状标高比已建道路要低。室内地面高出室外地面30公分,校内道路纵坡控制1-2%,横坡控制在2.5%。场地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布置,地表雨水通过暗管系统排入南面小河。2.5.日照间距和采光通风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基本上南北朝向布置,南略偏西朝向,日照、采光、通风良好。教学楼之间间距满足日照间距、噪音干扰要求。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21817总建筑占地面积:3650建筑密度:16.7%总建筑面积:13432 其中:综合楼:3077 合班教室:243 食堂、体育馆:2961 行政楼:1413 教学楼:4675 其它:108 架空层:955容积率:0.57绿地率:35%机动车位:66个非机动车位:140个第三章 建筑设计3.1.设计依据(见总论)3.2.平面设计教学楼、综合楼、合班教室在使用上相互联系紧密,所以在设计上让三者通过连廊或走道连接在一起。教学楼、行政楼为四层,实验楼为五层,其中一层为架空层,这样使用联系方便,而且走廊、楼梯可相互利用。普通教室9.0m7.5m标准平面,外走廊2.7米宽,在教学楼中每层设置老师办公室,便于管理。实验室12m8.4m标准平面,另带4.0m7.2m准备室。教学楼、实验楼分别设卫生间,教学楼、实验综合楼、合班教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方便,又各自独立,非常利于使用。行政楼位于主入口南侧,与外界联系方便,共四层,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办公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基地东面为师生食堂和体育馆。3.3.立面设计为了体现其独特的一面,设计中注重加强建筑细部的处理,对建筑体型、各部分比例以及体型的收放都做了细致的推敲。让坚实的体块与流畅的线条韵律相互衬托,为校园增添了现代建筑的气息。建筑形式纯净,手法冼练,风格明亮,轻快完美,以建筑本身的形体韵律和色彩,来营造出清新、生动的建筑空间。整个建筑空间均是使用功能的需求,没有刻意的造作,但却创造出虚实相间,高低错落,趣味盎然,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空间形象,是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体现。外墙质地以外墙涂料为主。教学楼、综合楼、食堂、体育馆等在大的立面风格相统一协调下,细部各有异同,统一而丰富。3.4.建筑剖面设计3.4.1.普通教学楼、综合楼及行政楼层高设计为3.6米,合班教室层高设计为4.9米,食堂层高设计为4.2米,体育馆层高设计为8米。3.4.装修设计本工程拟选用国产装修产品,大部分采用一般装修。3.4.1室外装修大部分采用外墙面砖。局部采用外墙涂料,色彩详见效果图。3.4.2.室内装修房间 部位楼地面内墙面顶 棚门 窗踢 脚教室水泥砂浆白涂料白涂料铝合金窗水泥砂浆实验室水泥砂浆白涂料白涂料镶板门水泥砂浆办公室地砖白涂料白涂料镶板门地砖卫生间防滑地砖面砖墙裙白涂料镶板门地砖楼梯间水泥砂浆面砖墙裙白涂料镶板门地砖体育馆木地面木墙裙网架屋面镶板门地砖厨房防滑地砖面砖墙裙白涂料铝合金窗、镶板门地砖传达室地砖白涂料白涂料铝合金窗、镶板门地砖第四章 结构设计4.1工程概况4.1.1、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为新建学校,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办公)、阶梯教室、体育馆、运动场、食堂。4.12、学校最高点:23.5m。各楼沿口高度详见建筑。4.2、设计依据4.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4.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年版4.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2.5建筑桩基设计规范4.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2.7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2.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2.9地质资料4.2.10我院建筑,电气,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4.3.、设计标准4.3.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3.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4.3.3、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乙级4.3.4、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4.3.5、基本风压:0.45KN/m2 (重现期50年),地面粗糙度为B类4.3.6、基本雪压:0.45KN/m2 (重现期50年) 4.4.、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形式。4.5、结构计算4.5.1、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TAT、SATWE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4.6、地基基础基础方案暂定为多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具体情况待地质报告出来后确定。4.7、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选值。 4.8、材料4.8.1、砼:基础垫层100厚采用C15。4.8. 2、钢筋:采用HPB235、HRB335及HRB400钢。4.8.3、0.000以下用MU20水泥实心砖,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外墙、楼梯间、电梯间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7.5水泥砂浆;内墙采用MU1烧结多孔砖,M7.5混合砂浆。4.9、结构消防设计梁:保护层厚为25mm楼板:厚度100mm框架柱:断面300300m混凝土墙:240mm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5.1. 设计依据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5.2. 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GB50015-2003(2009年版) GB50140-2005 GB50013-2006 GB50014-2006 GB50016-20065.3.给水设计5.3.1.水源:本项目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作为水源,在市政道路的给水管上分别引出DN150的给水管供学校内各建筑物的生活、消防使用。在拟建区内形成环状管网。5.3.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学校生活用水综合指标按50L/学生天计算,小学学生数量为1080人, 最高日用水量为54 m/d;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5.3.3.给水系统市政给水水压暂定为0.3Mpa,市政给水的水量及水压均满足直供的要求,学校内各建筑物的生活给水均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给水管材室内支管采用PP-R管,Pn=1.0MPa,电热熔连接;室内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Pn=1.6Mpa,法兰连接;室外给水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采用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头连接。5.4. 排水设计排水系统本工程排水采用分流制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生活污水、废水及雨水分系统排出室外,室外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生活废水分别排入市政道路上的污水检查井内;雨水汇集后排入市政道路上的雨水检查井内。排水管材室内雨水管采用PVC-U塑料雨水管;污水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室外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加筋管。5.5. 消防设计5.5.1. 消防水源 本项目在市政道路的市政给水管上分别引出DN150的给水管供小区内各建筑物的消防使用,室外消防给水在拟建区内形成DN150的环状管网。 5.5.2. 室外消火栓设计 在室外DN150环网上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在满足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且室外消火栓按不大于120m的间距布置的条件下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用水由室外消火栓供给,室外消防为低压制。发生火灾时,由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抽水进行扑救。5.5.3. 室内消防消火栓设计5.5.3. 1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市政管网供给;在屋顶上设10 m3消防水箱一个,消防水箱标高保证系统最不利消火栓的静水压力大于0.07Mpa。按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竖向布置成环状。火灾初期10分钟的灭火用水由屋顶消防水箱供水;后期灭火由消防大队解决。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不小于7m。室内消火栓箱内配DN65、L=25m麻质衬胶水带1条,SN65消火栓1个,65mm19mm直流水枪1支,启泵按钮和指示灯各1个。室外设1套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使用。管材:消火栓消防管采用热浸式双面镀锌钢管,DN80卡箍连接。埋地镀锌管两布三油防腐,管道镀锌层有损坏处,刷防锈漆两道,并刷调和油两道。 第六章 电气设计6.1、设计依据6.1.1、有关规范标准(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7)建筑单位提供其它有关资料6.2、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设计、照明设计、动力配电设计、防雷接地设计、消防电气设计、弱电设计。6.3、供电设计6.3.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本工程地上各单体建筑均属于三级负荷。供电电源拟由当地供电局提供一路10KV高压电源,引入本工程变电所内,再由配电房低压电缆引至校区内各用电负荷。6.3.2、负荷计算 (见表)本阶段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名称建筑面积(m2)用电指标(VA/)计算负荷(VA)教学楼467550234综合楼307750154合班教室25650128行政楼14137099食堂、体育馆296170207合 计822拟选用2台500KVA干式变压器供电。6.3.3、计量:采用高供低计方式,在低压出线端设置电表计量。6.4、配电设计6.4.1、变配电系统校园内拟设置变电所一座,内置高、低压配电柜及变压器。各单体建筑物的电源分别引自该变电所。6.4.2、低压配电系统校园内配电以放射式为主,单体建筑物内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6.5、照明设计6.5.1、照度标准以国家民用建筑照度标准为基础,并根据各单体建筑的不同功能选定照度标准及与之相适应的电源和灯具。6.5.2、教室、图书室、办公用房等选用高效荧光灯,COS补偿到0.90以上;门厅及走道等采用节能型荧光灯;食堂采用防潮型灯具。6.5.3、设置黑板照明,黑板照明灯具选用斜照式黑板专用投光灯。6.5.4、校园道路及园区照明选用道路照明及庭院灯。6.6、线路敷设6.6.1、学校内所有建筑物电源进线均采用阻燃电缆供电。电缆采用直埋方式。6.6.2、校园路灯电缆沿路边绿化带直埋敷设。6.6.3、各单体建筑物内均采用BV塑料铜芯线穿KBG管沿墙或楼板敷设。6.6.4、电气插座选用安全防护型插座。6.7、防雷、接地系统 6.7.1、本工程各单体建筑物均按三级防雷建筑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6.7.2、沿屋顶四周女儿墙装设避雷带以及短型避雷针相结合的避雷装置。 6.7.3、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子中的主筋。 6.7.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作为大楼的总等电位联结,带淋浴的卫生间均设局部等电位联结。6.7.5、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计算机工作接地等合一,利用建筑物基础内主筋相互连接作为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6.8、弱电设计 6.8.1、有线电话系统本工程在学校内设置一台程控电话交接机,行政办公用房、教师休息室等处设置直拨电话。电信传输干线采用多孔混凝土管道单元或PVC半硬电信管埋地在本区内道路下敷设。6.8.2、闭路电视系统 本工程在行政楼、综合楼等处留有闭路电视插孔。闭路电视信号引自有线电视台,系统前端,线路放大器及分配器设在楼内,采用同轴电缆埋地至各户内。6.8.3、广播系统校园内设置广播音响系统。在每一个单体建筑的公共部分及教室内设置扬声器,道路两旁及户外活动场所的扬声器可结合道路、庭院灯具一起设置,组成校园有线广播网,以便于播放通知及校园音乐等。6.8.4、计算机网络本工程拟建成一所现代化小学,拟集中设置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和结构化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SNS),连接各种信息终端,然后集中控制管理。总体设计目标是根据实际需要,讲究经济实效为原则,建立一个标准、开放型和集成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一个现代化、高效、直观的教学环境。通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来实现,用于传送数据、图像及通过代理服务器形式上网。主干布线主要用光缆。中心机房拟设置在综合楼内,中心机房以放射式向校园内建筑单体敷设光缆。第七章 消防设计7.1.前言 7.1.1工程性质本工程为陆埠镇第二小学项目,为新建学校,主要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合班教室、体育馆、运动场、食堂。7.1.2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13432学校最高点:23.5m7.1.3本工程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7.2.总图布置7.2.1地块位于钟山北路东首、绿景花园北侧,地块东面为陆埠镇中学校区,整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1817平方米。7.2.2在总图布置时将场地分成动静两个区域,西面为教学楼、综合楼相对安静区域,东面为运动场、厨房、体育馆相对噪杂区域。7.2.3在场地西面设主要出入口,在西北角设一次要出入口,两出入口之间以环形道路相通,贯穿整个场地。交通顺畅,满足消防通道要求。7.2.4场地内每幢建筑单体之间距离大于6米,满足防火间距要求。7.3.安全疏散综合楼共有两部楼梯,梯段总宽度为3.3米,满足安全疏散要求。教学楼与行政楼共设4个楼梯,梯段总宽度为6.7米,满足安全疏散要求。阶梯教室有二个出入口,食堂有三个出入口,风雨操场有三个出入口,均符合疏散要求。7.4.根据规范,室外设有消火栓,消火栓干管成环状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7.5.教学楼、综合楼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的布置确保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以确保消防安全。7.6.电气消防建筑下列部位设置应急照明:变配电房、合班教室、餐厅、门厅、疏散走道、内走廊等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要求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60min第八章 环保、防疫设计8.1.工程概况(见总论)8.2.设计依据8.2.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8.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8.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8.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2.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8.3.环境保护标准8.3.1空气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2二级标准之内。8.3.2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8.3.3噪音控制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类标准内。8.4.总平面布置(见总平面设计)8.5.污染源8.5.1学校在白天上课时,会产生一定量的噪声,以中、低频为主。8.5.2水污染物的产生来自于生活废水、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cr,BODs,石油类。8.6.环保措施8.6.1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室外设沼气净化池,污水经室外化沼气净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废水合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