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课题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作者李建德单位北石槽乡初级中学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的第二课时,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金刚石、石墨及碳60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第二单元学生通过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已经知道碳可以和氧气反应,本课题将要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进行更具体的学习,本单元的课题三还要学习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所以学好这一课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可燃性和还原性)。(2)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教学难点:理解还原反应。教学方法总结归纳法实验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师生互动】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是碳的单质,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各不相同呢?【回答】:因为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复习旧知,引出新课设问导入【导入】:既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稳定性【投影】:分享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例讨论:木头电线杆或者道轨枕木在使用以前,要稍稍烤焦的目的是什么,大门上的对联经历了风吹雨淋、酷暑严寒,字迹清晰可见,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还有那些应用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提问:金刚石是否也具有这个性质分析性质稳定的原因提问:书写重要的文件资料时要求必须有碳素笔书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思考回答】: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思考后回答】: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单质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入手,对学生没有难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引出碳的化学性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推理能力的提高强化结构决定性质体现学以致用单质碳的可燃性【师生互动】: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一定的条件下,碳能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吗?【投影】:1、碳的可燃性O2充足,碳完全燃烧:【投影】2014年12月22日晚7时,家住孟津县的潘女士和3位朋友一起到火锅店吃饭。吃完饭后,他们刚走出饭店,潘女士和两个朋友就感到不舒服,紧接着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渐渐失去意识。闻讯出来的饭店负责人立即拨打了120。 2014年12月4日,邯郸市临漳县一位60岁的老人独自在家,因使用煤炉采暖,被人发现时昏迷不醒,送至医院时,已浑身发紫,经过紧急治疗,目前老人已脱离危险。同样使用煤炉采暖,家住开发区北屯头村的两位老人,由于煤炉烟囱堵塞,在清晨6时左右,被家人发现时二人生命体征微弱,迅速送往医院后,由于中毒严重,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讲解】O2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不充足,碳不完全燃烧:【学生回答】:碳可以燃烧,生成CO2气体思考倾听回答:这是因为碳的不完全燃烧有毒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使碳完全燃烧。注重前后知识的复习与衔接增加生活知识,指出CO2无毒,又通过生活知识和质量守恒定律,推理引出碳不完全燃烧的新内容,促进对反应实质的认识,避免死记硬背,形成良好学习方法,提高对生活的感悟,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养成分析、总结、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单质碳的还原性【师生互动】: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现象,如何检验生成物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成物的可能,对生成CO的结果暂不做讨论做这个实验,我们应该用哪种实验装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演示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碳可以还原其它金属氧化物,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讨论)在烧得很旺的炉子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反而降低,而且还容易产生煤气?用煤炉烧水,水沸腾溅在煤上,火非但没熄灭,反而突然串出一串蓝色的火苗,这是为什么呢?【回答】:碳与氧结合变为CO2或者CO,CuO变为Cu。 碳与氧结合变为CO2或者CO,CuO变为Cu。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铁架台、铁夹、酒精喷灯、试管、导管。【观察实验、思考并回答】:反应中看到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说明CuO变成了Cu。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工业知识推理,引出碳的还原性的新内容,强化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提高对学习化学的感悟。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前后、纵横联系学习的方法形成。根据实验使用的药品,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物,然后根据现象写出生成物。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方法,实验观察能力。强化练习碳在高温条件下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原理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的习惯,促进良好学习方法形成,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建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化学关系。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小结(1)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实验是化学的灵魂。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推知生成物的元素组成(3)由于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煤、木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来做饭,取暖;利用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及月调度记录表
- 飞机设计适航保证手册模板
- 心律失常课件
- JT-T-1116-2017公路铁路并行路段设计技术规范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标)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足软组织感染的护理查房
- 电磁阀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