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_第1页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_第2页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_第3页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_第4页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授课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学校: 许疃镇陈阁姓名: 赵小鹏草船借箭教学背景: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草船借箭教材分析: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19 草 船 借 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的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人物形象。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教学重点: 1、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由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四位人物分别是:(边看板书边读)周瑜、鲁肃、诸葛亮、曹操。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去感受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二、学习故事的“起因”1、文章开篇就告诉我们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什么?(指名说)(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2、既然周瑜妒忌诸葛亮,那他又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1)请学生汇报。(2)周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指名说)预设:看来周瑜是想借“公事”设下陷阱,想害诸葛亮。课件出示:周瑜的话。3、过渡:此时,诸葛亮知道周瑜的用意吗?从哪可以看出来?(指名读,诸葛亮的话。)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任务,并立下军令状?预设:两方面: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 另一方面: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已胸有成竹。4、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5、这一段什么描写最多?(指名汇报)板书:语言描写小结:这就是语言描写的作用,给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使人物鲜活。三、学习借箭前的准备:过渡:我们都知道立下军令状,就意味着必须要完成任务如果完不成就会受到惩罚。周瑜为了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还特意嘱咐军师鲁肃什么?(指名读周瑜的话)1、听了周瑜的话,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妒忌心强、险恶用心小结:是啊!通过人物的语言就可以感觉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2、分角色再读读这一段。3、鲁肃奉命去探听消息,没想到诸葛亮也嘱咐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快速读读第4段,看看谁先找到?(指名回答)(1)为什么不能让都督知道?(用“因为所以”来概括)预设: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2)诸葛亮请鲁肃帮什么忙?(课件出示)指名读:(比较句子)这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小结: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具体要求,你又可以感受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指名回答)板书:计划周密、准备充分4、学习第5自然段:过渡: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件事告诉周瑜,结果如何?鲁肃是周瑜的军师?怎么不告诉周瑜呢?(指名说)板书:诚实守信、顾全大局指名再来读读第5自然段鲁肃的表现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知人善用。5、学习第6自然段(1)过渡:诸葛亮曾担保三天保管由十万支箭,可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第三天四更时候(2)他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出发?(江上大雾漫天)出示:因为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学生根据句式,进行练习)小结:显然,大雾弥漫这一天气正是借箭成功比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也是诸葛亮选择在第三天四更出发的原因,诸葛亮在什么时候决定出发时间的?(三天前立军令状的时候)这都要归功于他了解天气的变化!(板书:知天象)6、学习7、8、9自然段:(1)默读7、8、9自然段,思考:诸葛亮是怎样布船的?(指名汇报)(2)(出示:长江流向课件)(3)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过渡:可这样布船,船队离曹军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地说(引读)可诸葛亮却笑着说(生读) 这一个吃惊、一个笑分别可以感受到什么? 体会诸葛亮的“笑”为什么笑呢?你又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料事如神)事实是什么?(指名读)过渡:这样少的士兵,船上有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是他为什么不派兵?可以看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小心谨慎)如果是别人也许还会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绝对不会因为曹操是一个(板书:生性多疑)的人。再读曹操的话。(4)诸葛亮下令把船头调转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指名汇报)(5)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用一个词来概括:顺风顺水(课件: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而流,这二十多条船,正是趁着风势、顺着水流,像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曹操要追也来不及了。齐读9自然段。)(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不是。为什么)板书:晓地理过渡: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借箭的过程,老师专门找到一段视频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借箭的经过。(出示视频,展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小结:看完视频你一定有话要说,你对诸葛亮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再说说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四、总结: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就结束了,诸葛亮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请同学们来小结一下,诸葛亮胜算的原因是什么?(指名汇报)2、在人物刻画上作者通过语言、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将人物刻画地栩栩如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之善用。五、拓展: 老师收集到一首后人赞美诸葛亮的诗,我们一起来读读。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六、作业设计:1、复述故事草船借箭。 2、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板书设计: (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周瑜: 妒忌心强 用心险恶鲁肃: 诚实守信 顾全大局 语言描写草船借箭 计划周密 知人善用 神态描写 诸葛亮 :知天象 晓地理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曹操: 小心谨慎 生性多疑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在授课时,我创设了平等互动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们“拎”出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并通过朗读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