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比较阅读.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比较阅读.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比较阅读.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比较阅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选自-作者-字-,-朝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棹数小舟,曳铁钯(3 山门圮于河4湮于沙上5沿河求之,不亦颠乎?(6如是再啮(7)竟不可得 2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 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_(5)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6)众服为确论。_ (7)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答: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6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答:“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答案(示例):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刘羽冲偶得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经年:一年左右。2.伏:趴 3至:到4干:求见。5会:适逢,正赶上。6角:较量。5将:统率。6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7恒:总是。8或:有的人。9然:这个样子。10几:几乎,差点。11岂:难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 B会有土寇(聚会、会合)C人几为鱼(几乎) D沟洫甫成(刚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自练乡兵与之角 然则天下之事,B几为所擒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使试于一村,山门圮于河D如是日千百遍,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3) 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刘羽冲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良田。 拘泥于古法,不思变通的人愚钝,怎么竟愚钝到这样的地步啊?(3)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4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尾写到刘羽冲“由是抑郁不自得”,是源于文中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治水失败) 用一个成语概括刘羽冲治兵和治水最终均告失败的原因:纸上谈兵5古人云:“开卷有益”,而刘羽冲临死前却感叹曰:“古人岂欺我哉!”你认为古书真的欺骗了他吗?对此你有什么感受?(2分)(.并不是古书欺骗了他,而是他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以至于在实践中大败。所以不能读死书.我们对于所学知识一定要活学活用,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6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1)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7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对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辨证地看待,不应将它看得毫无用处,也不能为它束缚。正确的态度是:既要继承它,又要发展它。) 译文;刘雨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都被淹死了由于这样,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就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见他的魂魄游荡在墓前松柏下,摇着头独自漫步。侧耳细听,他述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隐没了。第二天探察他,又是这样。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阿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所以说: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又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 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注释】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使:假使。赵:赵国。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绝:截断。坑(kng):活埋。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6分)、以天下莫能当(认为) 、括母问奢其故 (原因,缘故) 、赵括既代廉颇 (已经) 、悉更约束(改变,更改)、赵括出锐卒自搏战(亲自) 、佯败走(逃跑)2、翻译下面句子。(4分)、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3、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2分)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4、读了这则短文,你认为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3分)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作战。启示: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附【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