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资格才有气场细说资格感 气场 ,是天地万物所有的能量,可以传递信息,带来感觉,相互影响。人的气场,就是人体所有的能量场,通过一个人的思想、形象、言行举止向外散发的影响力。什么样的人看上去是显得气场强大呢?他应该有着强烈的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在人群中就一眼能看到他,由内至外散发着自信、淡然、从容,举手投足举重若轻,显得有底气也特别有能力,而这些元素一定是源于他内心具足的资格感。资格感 ,这三个字听起来很简单,细想又很生疏。 资格感这个词是李中莹老师第一个提出来的。他说:“资格感缺失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份资格感决定了我是什么样的人,资格感的根本来源是与父母的连接。”我做气场课程研发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如果要真的有气场,不仅要提升外在的能力,更要内在具有充足的资格感,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散发出强大的气场。 那么,什么样的表现算是缺乏资格感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未必能完全了解自己,或许在接下来的分享中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缺失资格感的表现。01比如有次在气场V学堂群里,有位学员夸我的课件做得好漂亮,她问我气场教练班要训练这些内容吗?我说:这些课程研发,具体到ppt的设计和制作都是气场教练班要培训的内容,而且最后要考试,考试不合格是不给发气场教练资格证的。这位学员听了就说:“哎呀,那我这样的估计是毕业不了了.”一件事还没去做,就给自己贴个标签:我做不到! “每一个缺乏资格感的人,内心深处总有一句我不行、我不配的定义。这几个字就像魔咒一样,深深藏在信念深处,甚至自己都不曾意识到。” 一旦做事的时候就会自动冒出来,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牢牢地控制着、束缚着你,让你感觉人生有很多牵绊、很多纠结、很多困扰,结果遇事总退缩,不敢想、不敢信、不敢做,就是这根隐形的绳子阻碍了我们的气场,束缚了我们的幸福人生。图片上冲你举着手指说“你不许”“你不能”的这个人,会让你想起谁?很多人会想起小时候父母限制自己时的样子。“你不许玩这个游戏!”“你就不能考次第一名吗?!”“你看人家的孩子分数多高,你能有点出息吗?”“咱家祖祖辈辈都是小老百姓,咱哪买得起啊?”. 成长过程中父母过激的评判话语,就像给孩子下的魔咒。父母当然都是真心爱孩子,动机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行为方式未必会起到好的效果,负面的话语说得太多,会给孩子内心形成创伤,父母的话都会被孩子忠实地接收,最终成为他人生的魔咒。 小时候会被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孩子的潜意识是会接收的,虽然长大后不记得了,但遇到事情会本能的退缩,潜意识里有“我不行”的声音。 有些成年人以吓唬孩子的方式去“逗”孩子,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感觉很好玩,其实这都容易给孩子内心形成创伤。比如有女孩子小时候长得黑,就总有家里大人逗她:“这么黑,以后能找到婆家吗?”,“你妈这么好看你这么黑,是从垃圾箱里捡的吧?” 这种“逗”孩子的方式,很可能给孩子内心形成创伤,给她注入一种信念:我很丑,我不配获得父母的爱,我不配获得别人的喜爱!这样的孩子就算长大后出落得很漂亮,她还是会自卑,因为内心里只相信自己是丑小鸭,别人再夸她也不会真的相信。当她看到心仪的男生,就可能会退缩,因为她内心有个魔咒:我没有资格获得别人的喜爱。 细思甚恐啊!02资格感的根源是与父母的连接,孩子会忠于父母,内心会认同父母的话,并形成自己的信念。所以现在为人父母的你们就要注意,有时你无意中给孩子贴的标签,有可能会形成一个魔咒,会让孩子缺乏资格感。 与父母的连接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孩子会用模仿复制父母命运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比如:有些孩子从小目睹父母婚姻的不幸,有一种可能是,孩子会认为婚姻就是这样痛苦的。孩子内心中是最爱父母的,模仿就是孩子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父母都不幸福,自己也没有资格获得幸福的婚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徘徊在婚姻之外不敢进入,有人就算获得了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内心也经常跳出来一些念头:“我有资格获得这么幸福的婚姻吗?”“我会这么好命吗?”“他最近这么忙?会不会像当年我爸一样外面有小三?我会不会像我妈妈一样忽然失去这一切呢?” 当一个人内心不断患得患失、疑神疑鬼、抱怨,忍不住去试探潜意识里的资格感缺失作祟,就会采取一些行为去破坏本来好好的婚姻,无意识地去创造条件来印证自己的认知:“你看,我说我就是没资格拥有幸福吧!” 还有人会去复制和模仿父母的生活状态。比如,从小生活贫苦的孩子,根植的信念就是: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穷人。就算长大后经过努力生活条件好了,但内心深处仍会觉得“我父母那么辛苦,我怎么可以活得这么轻松呢?”,所以这样的人不舍得花钱不敢去享受,但凡轻松奢侈一些都会有强烈的罪恶感,因为他内心里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比父母活得更好。我小时候曾给邻居家送新娘。新娘婆家是个普通的人家,一个小院几所房子,新房是刚修建好的,却特别低矮,进门之后要下台阶,屋内地面下沉了几十公分。明明是新房,为什么要建这么低呢?原来,婆家的习俗认为:儿子的房子不能比父母高。父母的老房子本来就不高,新房就只能往地下去挖,这样才能保证新房房顶不超过父母的老房。 如果孩子永远要比父母低,那么孙辈是不是该住地下室去了?如果一代比一代活得差,人类是不是早该灭亡了? 老天赋予我们每个人活得更好的权力和能力,家族系统的动力永远应该是向前、不断发展壮大的。只有一代比一代生活得更好,生命系统才能发展、壮大、向前。真正的孝顺并非只是言行上的顺从、物质上的奉养,更应该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让父母为自己感到安心和骄傲。03李中莹老师课堂上讲到:“辛苦赚来的钱都是不该赚的。”很多人乍一听都无法接受:“钱不都是辛苦赚的吗?”为什么一定是辛苦的呢?真的不可以感觉是轻松幸福地获得财富吗?其实,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的那根绳子,把自己陷入困苦的状态中无法自拔,也不愿意拔出来。 我有一位朋友,她和先生两人经营着年产值上亿的企业,她的先生平时特别节省,也不愿雇用经理人,因为不放心,同时也觉得浪费,要求自己和老婆都必须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只有拼命勤奋工作才可以安心。先生小时候家里很穷,白手起家做到今天,不放手不放心也体现了资格感的缺失:“我没有资格轻松愉悦获得财富!”在他的认知中,钱都是辛苦赚来的,唯有维持辛苦的状态才能让他感觉安全。不要认为这些现象只是发生在以前的社会,只是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自己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很多时候也会存在资格感的缺失。我有一次在李中莹老师的课堂上,他说第二天早晨要给我们带来非常好吃的法国面包,同学们欢喜鼓掌,我半开玩笑说,“太好了!我今晚就不吃饭了,坐等明早李老师的面包!”李老师说:“你这么缺乏资格感吗?难道你不配吃到好面包吗?还要一直饿着等?”我听完愣住了,以前从没觉得这样的话是内在的匮乏,甚至我经常会跟朋友开玩笑:“你要请我吃饭?我今天就不吃了,等到你请我时多吃点!”经李老师这么一点醒,我忽然发现了从未觉察到的自己。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小时候没有那么充足的零食,偶尔有朋友到家来带的糖果,会被精打细算的妈妈收起来放在高处,让我们慢慢吃。那时候要想吃到好吃的东西,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眼巴巴地等待和苦苦哀求才能得到,所以慢慢信念中就形成了一种:“好吃的都是不易得的,都需要饿肚子等!”结果就算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就算自己对各种零食其实已经懒得看一眼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把这句话当调侃说出来,现在看来才觉察到这正是资格感缺失的体现。 无独有偶,我曾在心理学课堂上听到过一位女同学的分享。她现在有自己的企业,生活很富足,可她一直有个自己都不好意思的习惯:好东西必须要关起门来,躲到角落里快速吃掉。她自己都不太明白为何会这样。她学习到资格感这一课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小时候经历文革末期,她父亲是地主的儿子,经常被村里开会批斗。在这种情况下,家里偶尔有了好吃的东西,从不敢让别人知道,都是父亲分给妻儿老小,一家人关起门来各自找个角落躲起来赶紧吃完,这样才觉得安全,并且躲在角落里吃到不易得的食物才觉得是绝对美味。时间久了,这就成了她的本能反应,所以就算她现在已经身价不菲、衣食优裕,她依然会有这种资格感匮乏的表现。我们的父辈、祖辈经历过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了生存为了安全,习惯安分守己,习惯保持节俭,这的确没错。我们也反对无谓的奢侈浪费,可是如果节俭过度,甚至剩饭变质都不舍得扔掉,宁愿让自己活得辛苦都不愿多花一分钱,那这就是资格感的缺失了。04我和一位女友逛街,她看到美丽的真丝睡衣两眼发直、反复用手抚摸,那个价位也不是太贵,作为她已经坐拥几家店铺的经济条件,买一件实在不能说奢侈,谁知她到最后长叹一声:“唉,太贵了,我回家都在厨房里,穿老公的旧衬衫就行了!”她的经济条件并不差,平时做其他的投资也很舍得花钱,可是对于一件真丝睡衣却缺乏一份资格感,因为在她信念深处:女人就该是穿件变形的破汗衫才是对的吧!一个女人如果你都不舍得给自己喜欢的,不愿意爱惜自己,谁会爱你、舍得对你呢?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照镜子的感觉?总有一颗子弹打中你啊? 我在做培训之后,总会听到有人说,“我真的想学,可是学费太贵了,再说了,学习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每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我都觉得很痛心,什么叫学费贵啊?你自己不值得花钱吗?什么叫学了有什么实际意义啊?“我喜欢,我想学”就是最大的实际意义!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快乐成功喜悦,又往往认为这些应该附着在看得到的物质上。所以对于无形的投资,就会认为没有“实际意义”,对于自己内心的丰盛一直羞于提起,会觉得如果把钱花在自己的学习上,是一种无意义的浪费,自己都有一种过于奢侈浪费的犯罪感。 学费真的很贵吗?真的花不起吗?不是的,是你认为这钱不配花在自己身上。曾有位同学问李中莹老师:“我想改变,想学习,可学费好贵!”李中莹老师说:“当人生不值钱的时候,上课真的好贵。”“我没有资格”深藏于信念,像无形的茧,让人陷于辛苦纠结却无法解困。不敢、不配、不能、也不愿自拔,甚至觉得陷在辛苦的状态才心安,不敢选择轻松的,而是选择艰难的,最后还会印证自己内心的声音,“你看我果然是不行不配的”。 很多人面对痛苦,纠结是改还是不改。有痛苦不愿改变,就是你内在有根绳子在束缚,就是资格感缺失的体现。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的资格感缺失的状态呢? 改变,是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在认知的层面上要相信!相信有可能,相信一定会更好,凡是必有至少3个解决方法,越灵活约有能力,选择越多。 我要相信有可能,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困难不困难,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懂和不愿。不知道怎么做就去用学习来解决,不愿意做就去改变自己的心态。05以下四句话是增强资格感的练习,将你要改变的内容加在后面,比如我有能力成为导师!我有资格成为导师!我爸爸允许我成为导师!我妈妈允许我成为导师!这四句话要求必须全身一动不动、眼睛都不眨一下、语气非常顺畅地一口气说N遍。如果有任何小动作、停顿都说明你潜意识里有障碍。这个练习非常简单也非常直观,有好多人是说不出来的,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4教学设计-4.3.4 创建“密码验证”窗体-
- 第四节 现代通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12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等腰三角形》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平面向量与复数(试卷+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小班师德师风题目及答案
- 《2025企业员工聘用劳务合同》
- 迈瑞注射泵的操作流程
- 数据共享保密协议书
- 空调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 手术室安全知识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运动解剖学课件完整版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套期保值会计》课件
- Unit 1 This is me reading 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