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练习题_第1页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_第2页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_第3页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_第4页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3 第第 一一 部部 分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处理 一一 多选题 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多选题 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各观察值均加 或减 同一数值后 各观察值均加 或减 同一数值后 a 均数不变 标准差改变 均数不变 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 标准差不变 均数改变 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两者均改变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地描述何种资料的特征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地描述何种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 对称分布 对称分布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CV b 方差 方差 s2 c 极差 极差 R d 标准差 标准差 s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 以何种指标较好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 以何种指标较好 a 全距 全距 R b 标准差 标准差 s c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 CV d 四分位数间距 四分位数间距 Qu QL 正态分布曲线下 横轴上 从均数 正态分布曲线下 横轴上 从均数 到到 1 96 倍标准差的面积为 倍标准差的面积为 a 95 b 45 c 97 5 d 47 5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 90 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u 的范围是 的范围是 a 1 645 到到 1 645 b 到到 1 645 c 到到 1 282 d 1 282 到到 1 282 若正常成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 拟用 若正常成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 拟用 300 名正常成人血铅值确定名正常成人血铅值确定 99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 最好采用哪个公式计算 最好采用哪个公式计算 a X 2 56s b lg 1 X1gX 2 58 s lgx c P99 L i f99 300 0 99 fL d lg 1 X1gX 2 33 s lgx 何种指标小 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何种指标小 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CV b s c X d R 统计推断的内容 统计推断的内容 a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 是检验统计上的是检验统计上的 假设假设 c a b 均不是均不是 d a b 均是均是 两样本均数比较 经 两样本均数比较 经 t 检验 差别有显著性时 检验 差别有显著性时 P 越小 说明越小 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 必然有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 必然有 a SS组内 组内 SS组间组间 b MS组间 组间r0 05 n 2 时 可认为两变量时 可认为两变量 X 与与 Y 间 间 a 有一定关系 有一定关系 b 有正相关关系 有正相关关系 c 一定有直线关系 一定有直线关系 d 有直线关系 有直线关系 已知 已知 r 1 则一定有 则一定有 a b 1 b a 1 c SY x 0 d SY x SY 9 已知两样本 已知两样本 r1 r2 那么 那么 a b1 b2 b tb1 tb2 c tr1 tr2 d 两样本的决定系数相等 两样本的决定系数相等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 a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 b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d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与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a 只能用 只能用 r 的检验代替的检验代替 b 只能用 只能用 t 检验检验 c 只能用 只能用 F 检验检验 d 三者均可 三者均可 二二 思考题思考题 均数 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均数 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中位数与百分位数在意义 计算和应用上有何区别与联系 中位数与百分位数在意义 计算和应用上有何区别与联系 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医学中参考值 正常值 的含义是什么 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医学中参考值 正常值 的含义是什么 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 标准差与标准误有何区别与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什么是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了解这两类错误有何实际意义 了解这两类错误有何实际意义 如何正确使用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假设检验中 如何正确使用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假设检验中 与与 p 的区别何在 的区别何在 变量变换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变量变换在资料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 直线回归分析时怎样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 三三 练习题练习题 10 名正常男子空腹测定血糖的结果为 名正常男子空腹测定血糖的结果为 93 102 110 102 98 109 92 97 100 103mg 试求血糖的均数和标准差 试求血糖的均数和标准差 某医学院从一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取 某医学院从一年级医学生中随机抽取 40 名学生作为样本 名学生作为样本 测定血中葡萄糖含量 测定血中葡萄糖含量 mg 100ml 3 13 结果如下 结果如下 5 1 4 7 3 6 3 8 2 2 4 7 4 1 3 6 4 0 4 4 4 4 4 2 4 1 4 4 5 0 3 7 3 6 2 9 3 7 4 7 4 0 3 9 4 8 3 3 3 3 3 6 4 6 3 4 4 5 3 3 6 0 3 4 4 0 3 8 4 1 3 8 4 4 4 9 4 9 4 3 计算均数 中位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误 计算均数 中位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误 估计总体均数的估计总体均数的 95 的可信区间 的可信区间 某地 某地 101 例例 30 49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 mg dL 测定结果如下 测定结果如下 169 0 188 6 241 2 205 5 173 6 178 8 139 4 184 0 130 0 237 0 152 5 137 2 163 2 166 3 176 0 168 8 208 0 243 1 201 0 278 8 214 0 199 9 222 6 184 9 197 8 200 6 197 0 181 4 155 7 225 7 157 9 129 2 157 5 182 1 204 8 199 1 196 7 226 3 185 0 206 2 163 8 166 9 188 5 214 3 117 5 175 7 129 3 188 0 160 9 174 6 168 9 166 3 176 7 220 7 252 8 183 6 172 6 131 2 150 9 104 2 177 5 157 9 230 0 207 8 150 0 177 7 172 6 140 6 167 6 199 9 117 9 159 2 251 4 181 1 164 0 153 4 246 4 175 7 189 2 181 7 151 7 183 1 171 6 191 7 184 0 225 7 177 9 211 5 237 1 196 6 219 7 201 0 135 2 171 1 122 7 245 6 199 2 160 8 170 0 125 1 155 4 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简述其分布特征 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简述其分布特征 计算计算 x 和和 M 说明该资料采用何指标为好 为什么 说明该资料采用何指标为好 为什么 计算标准差和四分位数间距 说明该资料采用何指标为好 为什么 计算标准差和四分位数间距 说明该资料采用何指标为好 为什么 计算该地区计算该地区 30 49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的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的 95 正常值范围 并说明其意义 正常值范围 并说明其意义 计算该地区计算该地区 30 49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总体均数的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总体均数的 95 可信区间 并说明其意义 可信区间 并说明其意义 现测得一现测得一 40 岁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为岁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为 270mg dL 若按 若按 95 正常值范围估计 其血清总胆固 正常值范围估计 其血清总胆固 醇值正常否 估计该地醇值正常否 估计该地 30 49 岁健康男子中 还有百分之几的血清总胆固醇值比他还高 岁健康男子中 还有百分之几的血清总胆固醇值比他还高 4 50 例链球菌咽峡炎患者的潜伏期如下 说明用均数 中位数和几何均数 例链球菌咽峡炎患者的潜伏期如下 说明用均数 中位数和几何均数 何者的代表性较好 何者的代表性较好 并作计算 并作计算 50 例链球菌咽挟炎患者的潜伏期例链球菌咽挟炎患者的潜伏期 潜伏期 小时 潜伏期 小时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病例数病例数 1 7 11 11 7 5 4 2 2 5 下表为 下表为 10 例脑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经蝶手术前后的血催乳素浓度 例脑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经蝶手术前后的血催乳素浓度 试分别求术前 术后的均数 试分别求术前 术后的均数 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应以何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数据的变异情况 能说手术前的数据变异大吗 为什么 应以何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数据的变异情况 能说手术前的数据变异大吗 为什么 4 13 手术前后患者血催乳素浓度 手术前后患者血催乳素浓度 ng ml 血催乳素浓度血催乳素浓度 例例 号号 术术 前前 术术 后后 1 276 41 2 880 110 3 1600 280 4 324 61 5 398 105 6 266 43 7 500 25 8 1760 300 9 500 215 10 220 92 6 鼠抗鼠 鼠抗鼠 IgG Sepharose AB 单克隆抗体纯化前 后抗体滴度例数如下 试分别求平均滴度 单克隆抗体纯化前 后抗体滴度例数如下 试分别求平均滴度 样品号样品号 1 2 3 4 5 6 7 8 9 纯化前纯化前 4000 8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纯化后纯化后 2000 2000 500 500 500 500 2000 500 500 7 兹调查得某市 兹调查得某市 1979 年年 996 名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布如下 本资料宜用何法确定其双侧名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布如下 本资料宜用何法确定其双侧 95 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 年龄 岁 年龄 岁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合计 人数人数 7 44 153 244 269 191 61 16 8 1 2 996 8 1974 年测得某市年测得某市 238 例正常人发汞值 例正常人发汞值 ug l 摘录如下 已由小到大编秩 摘录如下 已由小到大编秩 试求 试求 95 正常上 正常上 限值 限值 发汞值发汞值 2 6 2 6 2 6 2 6 2 7 2 7 2 7 2 8 2 8 3 0 3 3 4 0 4 0 4 1 4 3 4 3 秩次秩次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9 某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某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 Ever ley s syndrome 一般认为由于血中钠含量减少所致 今某医师一般认为由于血中钠含量减少所致 今某医师 观察了观察了 18 个年龄为个年龄为 20 44 岁的病人 得到血清钠的平均值为岁的病人 得到血清钠的平均值为 115mmol l 标准差为标准差为 12mmol l 一般认为正常人血钠平均值为一般认为正常人血钠平均值为 138mmol l 问此 问此 18 名患者血清钠均值是否真的低于正常均值 并求此名患者血清钠均值是否真的低于正常均值 并求此 种病人血钠含量平均值种病人血钠含量平均值 95 的可信区间 的可信区间 0 设有 设有 108 名成年男性 其脉博平均每分钟名成年男性 其脉博平均每分钟 73 7 次 标准差为次 标准差为 8 8 次 一般认为正常成人脉博次 一般认为正常成人脉博 5 13 平均每分钟平均每分钟 72 次 问此次 问此 108 人的脉博均值是否比一般正常人的均值高 人的脉博均值是否比一般正常人的均值高 1 10 名白细胞降低者用名白细胞降低者用 A 药物治疗前后白细胞数据如下 问药物治疗前后白细胞数据如下 问 A 药是否能升白细胞 如药是否能升白细胞 如 A 药广药广 泛应用于临床 估计平均升高白细胞多少 泛应用于临床 估计平均升高白细胞多少 病病 人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疗前治疗前 4300 3200 2700 2200 2400 1920 1400 2900 2000 1800 治疗后治疗后 7200 3100 4100 3400 6000 3000 4500 4100 3800 3200 2 欲比较甲乙两种治疗饮食对肠道憩室病人的疗效 欲比较甲乙两种治疗饮食对肠道憩室病人的疗效 以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观察指标 以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为观察指标 现抽取现抽取 24 个确诊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个确诊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甲乙两种饮食 其结果如下 问何者对肠蠕动的效果分别用甲乙两种饮食 其结果如下 问何者对肠蠕动的效果 好 好 甲饮食组甲饮食组 44 51 52 55 60 62 66 68 69 71 75 76 乙饮食组乙饮食组 52 64 68 74 79 83 84 88 95 97 101 116 3 使用胎盘浸液钩端螺旋体菌苗对 使用胎盘浸液钩端螺旋体菌苗对 328 名学生和农民进行接种 名学生和农民进行接种 接种前和接种二个月测定其接种前和接种二个月测定其 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如下 试分析抗体滴度之增加情况 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如下 试分析抗体滴度之增加情况 血清份数血清份数 滴度滴度 接种前接种前 接种后接种后 0 211 2 1 20 27 16 1 40 19 57 1 80 24 76 1 160 25 75 1 320 19 54 1 640 3 25 1 1280 23 合计合计 328 328 4 由 由 X 光片上测得两组病人的光片上测得两组病人的 R1 值 肺门横径右侧距 值 肺门横径右侧距 cm 算得结果如下 试检验两组病人 算得结果如下 试检验两组病人 R1 值差别是否有显著意义 值差别是否有显著意义 肺癌病人 肺癌病人 n1 10 X1 6 21cm S1 1 79cm 矽肺矽肺 O 期病人 期病人 n2 50 X2 4 34cm S2 0 56cm 1 5 某研究者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结扎 某研究者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结扎 10 只大鼠的颈部淋巴管 只大鼠的颈部淋巴管 摘除淋巴结 分别于手术前和术摘除淋巴结 分别于手术前和术 后后 7 14 21 28 天测量大鼠的股动脉血压 其收缩压资料见下表 问不同时期的收缩压有无差别 天测量大鼠的股动脉血压 其收缩压资料见下表 问不同时期的收缩压有无差别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大鼠动脉收缩压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大鼠动脉收缩压 6 13 大鼠编号大鼠编号 手术前手术前 术后术后 7 天天 术后术后 14 天天 术后术后 21 天天 术后术后 28 天天 1 14 6 14 69 17 96 16 28 15 01 2 16 49 16 45 20 09 18 03 16 28 3 19 01 19 23 21 96 20 76 19 21 4 16 68 16 80 21 03 17 68 16 49 5 16 71 16 85 20 98 19 72 16 83 6 17 10 17 17 21 53 18 75 17 21 7 16 62 16 55 21 21 18 85 16 75 8 16 77 16 89 21 35 20 15 16 84 9 16 43 16 68 22 08 21 09 16 68 10 16 71 16 82 20 91 19 00 16 81 1 6 临床上作病人躯干以上部位的手术时 观察手臂血压很不方便 临床上作病人躯干以上部位的手术时 观察手臂血压很不方便 欲探讨可否用腿部血压测得欲探讨可否用腿部血压测得 值来估计 现分别测定了值来估计 现分别测定了 14 例手术病人的手臂和腿部收缩压 例手术病人的手臂和腿部收缩压 mmHg 数据如下 数据如下 试分析 试分析 计算手臂和腿部收缩压的相关系数 判断二者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计算手臂和腿部收缩压的相关系数 判断二者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并说明直线相关系数的并说明直线相关系数的 意义 意义 由样本相关系数 由样本相关系数 r 推断总体相关系数 推断总体相关系数 的 的 95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 能否用腿部血压值 能否用腿部血压值 x 估计手臂血压值 估计手臂血压值 Y 如能的话 请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结合本例题 如能的话 请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结合本例题 说明直线回归系数的意义 说明直线回归系数的意义 由样本回归系数 由样本回归系数 b 推断总体回归系数 推断总体回归系数 的 的 95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 x 110 95 110 130 95 130 140 110 115 100 110 115 110 110 Y 90 95 90 110 95 105 120 95 95 70 85 95 85 110 第第 二二 部部 分分 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处理 一 多选题 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一 多选题 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下列分布中 哪个的均数等于方差 下列分布中 哪个的均数等于方差 a X2分布分布 b u 分布分布 c 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 d Poisson 分布分布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 分母为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 分母为 a 麻疹易感儿童 麻疹易感儿童 b 麻疹患儿人数 麻疹患儿人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高于女性 今欲比较甲 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 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高于女性 今欲比较甲 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 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 而乙乡男多于女 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而乙乡男多于女 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 分性别进行比较 分性别进行比较 b 两个率比较的 两个率比较的 X2检验检验 c 不具可比性 不能比较 不具可比性 不能比较 d 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从甲 乙两文中 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 其 从甲 乙两文中 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 其 X2检验 甲文检验 甲文 X2 X20 01 1 乙文乙文 X2 X20 05 1 认为 认为 a 两文结果有矛盾 两文结果有矛盾 b 两文结果基本一致 两文结果基本一致 c 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d 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较大 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别较大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 X2 X20 01 3 可认为 可认为 7 13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两个大样本率进行比较 可选择的检验方法 两个大样本率进行比较 可选择的检验方法 a u 检验检验 b X2检验检验 c 两者均可两者均可 d 两者均不可两者均不可 二 思考题二 思考题 1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它们在意义与计算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 请联系实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它们在意义与计算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 请联系实 例加以说明 例加以说明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率的标准化法 其意义及基本思想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率的标准化法 其意义及基本思想是什么 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 Poission 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关系如何 统计分析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这种关系 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关系如何 统计分析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这种关系 假设检验中二项分布与假设检验中二项分布与 Poission 分布间有何异同 分布间有何异同 两个率比较的两个率比较的 u 检验与检验与 x2检验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 检验的应用条件有何异同 单纯随机抽样研究中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 可否应用单纯随机抽样研究中 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 可否应用 x2检验 为什么 检验 为什么 列联表分析中列联表分析中 x2检验可解决哪些问题 检验可解决哪些问题 行行 列表列表 x2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检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卡方检验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对资料的设计类型和应用条件有何不同要求 卡方检验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对资料的设计类型和应用条件有何不同要求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下表是一次儿童贫血的调查资料 问可以计算哪些相对数指标 下表是一次儿童贫血的调查资料 问可以计算哪些相对数指标 并做简要分析 并做简要分析 因因 素素 分分 组组 调调 查查 人人 数数 贫贫 血血 人人 数数 月龄月龄 3 月 月 777 449 12 月 月 894 409 36 月 月 733 185 出生体重出生体重 4000g 229 97 出生后出生后 4 个月间个月间 母乳母乳 1901 813 主要喂养方式主要喂养方式 混合混合 441 194 人工人工 53 26 2 甲乙两县男性肝癌死亡率 甲乙两县男性肝癌死亡率 1 10 万万 资料如下 资料如下 年龄组年龄组 甲甲 县县 乙乙 县县 岁岁 人口数人口数 人口构成人口构成 死亡数死亡数 死亡率死亡率 人口数人口数 人口构成人口构成 死亡数死亡数 死亡率死亡率 千千 1 10 万万 千千 1 10 万万 0 323 6 0 6555 24 7 4 364 5 0 6949 22 6 0 30 56 8 0 1150 75 132 0 64 3 0 1226 75 116 6 40 42 4 0 0859 103 242 9 40 1 0 0765 104 259 4 50 30 5 0 0618 87 285 2 28 8 0 0549 84 291 7 8 13 60 21 3 0 0431 69 323 9 16 2 0 0309 54 333 3 70 19 1 0 0387 33 172 8 10 6 0 0202 22 207 5 合计合计 493 7 1 0000 391 79 2 524 5 1 0000 361 68 8 试经直接法标准化后比较两县男性肝癌死亡威协 试经直接法标准化后比较两县男性肝癌死亡威协 以甲县人口为标准人口 以甲县人口为标准人口 以乙县人口为标准人口 以乙县人口为标准人口 以甲乙两县人口之和为标准人口 以甲乙两县人口之和为标准人口 比比 较以上结果 并讨论 较以上结果 并讨论 3 为了解某乡钩虫感染情况 随机抽查男性 为了解某乡钩虫感染情况 随机抽查男性 200 人 感染人 感染 40 人 女性人 女性 150 人 感染人 感染 20 人 问 人 问 该乡男性感染率是否高于女性 该乡男性感染率是否高于女性 若对该乡居民作驱钩虫治疗 若对该乡居民作驱钩虫治疗 至少需要按多少人准备药物 全乡人口至少需要按多少人准备药物 全乡人口 14362 人 其中男性人 其中男性 7253 人 女性人 女性 7109 人 人 4 某医院利用心肌显像技术 检查 某医院利用心肌显像技术 检查 36 例心肌梗死及例心肌梗死及 17 例正常对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列于例正常对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列于 下表 试比较两组检出阳性率有无差别 下表 试比较两组检出阳性率有无差别 53 例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结果例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结果 分分 组组 例数例数 阳性例数阳性例数 阴性例数阴性例数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36 32 4 正常对照正常对照 17 4 13 合合 计计 53 36 17 5 某医师对不同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某医师对不同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问两疗法效果有无差别 问两疗法效果有无差别 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方法治疗 75 例流行性腮腺炎结果例流行性腮腺炎结果 疗疗 法法 有效人数有效人数 合合 计计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 36 40 超短波治疗超短波治疗 19 35 合合 计计 55 75 6 某医院胆道手术 某医院胆道手术 43 例 男性患者例 男性患者 29 例例 其中患恶性梗阻者其中患恶性梗阻者 6 例 例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 14 例 患恶性梗阻例 患恶性梗阻 者者 2 例 问不同性别恶性梗阻率间有无差别 例 问不同性别恶性梗阻率间有无差别 7 某实验室对 某实验室对 31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 Ph 染色体检查 结果见表 问不同性别染色体检查 结果见表 问不同性别 Ph 染色染色 体阳性率有无差别 体阳性率有无差别 不同性别不同性别 Ph 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检查 9 13 性性 别别 阳性人数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阴性人数 合合 计计 男男 20 1 21 女女 10 0 10 8 某种化学物质经诱发肿瘤试验 试验组 某种化学物质经诱发肿瘤试验 试验组 15 只白鼠中只白鼠中 4 只发生癌变 对照组只发生癌变 对照组 10 只无一发生癌变 只无一发生癌变 问两组发癌率有无差别 问两组发癌率有无差别 9 某医师采用不同检查方法对脑囊虫病阳性率进行比较 得资料如下 试问各法检查阳性率间有 某医师采用不同检查方法对脑囊虫病阳性率进行比较 得资料如下 试问各法检查阳性率间有 无差别 无差别 不同检查方法脑囊虫病阳性率比较不同检查方法脑囊虫病阳性率比较 方方 法法 检查数检查数 阳性例数阳性例数 阳性率阳性率 血抗体血抗体 63 53 84 13 CSF 抗体抗体 61 33 54 09 CT 85 73 85 88 磁共振磁共振 25 25 100 00 0 某地对 某地对 6094 人各进行人各进行 MN 血型与血型与 ABO 血型的检验 结果如下 问两种血型之间有无关联 血型的检验 结果如下 问两种血型之间有无关联 所得结论说明什么问题 所得结论说明什么问题 6094 人人 MN 血型与血型与 ABO 血型检验结果血型检验结果 MN 血型血型 ABO 血型血型 合合 计计 M N MN O 431 490 902 1832 A 388 410 800 1598 B 495 587 950 2032 AB 137 179 325 641 合合 计计 1451 1666 2977 6094 1 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120 名 甲法检出率为名 甲法检出率为 60 乙法检出率为 乙法检出率为 50 甲 甲 乙两法一致的检出率为乙两法一致的检出率为 35 问两种方法检出率有无差别 问两种方法检出率有无差别 2 根据以往经验 用常规疗法治疗某病 其有效率为 根据以往经验 用常规疗法治疗某病 其有效率为 65 今用新疗法治疗该病患者今用新疗法治疗该病患者 12 人 人 结果结果 11 人有效 问新疗法疗效是否较常规疗法为优 人有效 问新疗法疗效是否较常规疗法为优 3 某病的自然康复率为 某病的自然康复率为 30 求 求 10 个患者中康复个患者中康复 1 人及以下 人及以下 8 人及以上的概率 人及以上的概率 10 13 4 用某种新药治疗某种寄生虫病 受试者 用某种新药治疗某种寄生虫病 受试者 50 人 服药后人 服药后 1 人发生严重反应 这种反应在此病人发生严重反应 这种反应在此病 患者中也曾有发生 但过去普查结果严重反应率为患者中也曾有发生 但过去普查结果严重反应率为 2 万 问此新药是否提高了这种反应的发生率 万 问此新药是否提高了这种反应的发生率 1 5 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对水作细菌培养 每份水样均为 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对水作细菌培养 每份水样均为 1ml 各培养 各培养 8 次 得菌落数如下 甲培次 得菌落数如下 甲培 养基分别为养基分别为 7 5 6 7 4 3 5 6 乙培养基分别为 乙培养基分别为 9 8 8 10 7 7 7 9 试比较两种培养 试比较两种培养 基的效果有无差别 基的效果有无差别 1 6 同一水样 每次抽取 同一水样 每次抽取 1ml 置培养皿中 共作置培养皿中 共作 10 个平板培养 共得菌落个平板培养 共得菌落 146 个 估计该水样菌个 估计该水样菌 落数的落数的 95 的可信区间 的可信区间 第第 三三 部部 分分 非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 一 思考题一 思考题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何在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区别何在 各有何优缺点各有何优缺点 对同一资料 对同一资料 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又出自同一研究目的 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得结果不一致时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所得结果不一致时 宜以何为准宜以何为准 非参数检验适用哪些情况 非参数检验适用哪些情况 为什么秩和检验的编秩在不同对比组出现相同数据要给予 为什么秩和检验的编秩在不同对比组出现相同数据要给予 平均秩次平均秩次 而同一组的相同数据而同一组的相同数据 不必计算不必计算 平均秩次平均秩次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当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当 n1 15 或或 n2 28 时 采用时 采用 u 检验 这时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检验 这时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 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 二 计算题二 计算题 同一批受试对象在接种某药物标准制剂和改良制剂后检测其皮肤红润区的大小 同一批受试对象在接种某药物标准制剂和改良制剂后检测其皮肤红润区的大小 cm 2如下 如下 试比较两种制剂的反应有无差别 试比较两种制剂的反应有无差别 接种切片药标准制剂与改良制剂后的红润接种切片药标准制剂与改良制剂后的红润 编编 号号 标准制剂标准制剂 改良制剂改良制剂 1 2 3 5 8 2 0 0 3 1 1 0 4 0 0 5 0 0 6 4 5 1 1 7 1 1 0 8 2 4 2 3 9 2 3 2 3 10 0 0 11 2 3 3 5 12 1 1 0 13 3 5 2 4 14 3 4 1 1 11 13 15 5 7 2 3 16 4 5 1 1 17 3 5 2 3 2 用某药治疗不同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结果如下 用某药治疗不同病情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结果如下 试比较该药对两种病情的疗效 试比较该药对两种病情的疗效 某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不同病情的疗效某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不同病情的疗效 疗效疗效 单纯性单纯性 单纯性合并肺气肿单纯性合并肺气肿 控制控制 65 42 显效显效 18 6 有效有效 30 23 无效无效 13 11 合计合计 126 82 3 用 用 Vk3 眼药水对近视眼患者作治疗 同时用生理盐水作安慰剂 两组疗效如下表 试问眼药水对近视眼患者作治疗 同时用生理盐水作安慰剂 两组疗效如下表 试问 Vk3 眼药水是否较生理盐水有效 眼药水是否较生理盐水有效 两种药对近视眼的疗效两种药对近视眼的疗效 转归转归 Vk3 治疗组治疗组 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 退步退步 8 20 不变不变 93 60 进步进步 11 10 恢复恢复 4 1 合计合计 116 91 4 五种病人阴道涂片按巴氏细胞学分级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五种病人阴道涂片按巴氏细胞学分级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问此五种病人的细胞学分级有无程问此五种病人的细胞学分级有无程 度上的差别 度上的差别 五种病人阴道涂片的细胞学分级五种病人阴道涂片的细胞学分级 巴氏巴氏 慢性炎症慢性炎症 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原位癌 浸润癌浸润癌 分级分级 伴有化生伴有化生 轻度轻度 重度重度 21 19 4 4 41 3 6 11 31 2 3 15 42 21 77 12 13 合计合计 25 25 50 50 150 5 每隔两个月抽样检查三个作坊生产的黄豆芽维生素 每隔两个月抽样检查三个作坊生产的黄豆芽维生素 C 的含量 的含量 mg 100g 结果如下 问三个作 结果如下 问三个作 坊的黄豆芽中维生素坊的黄豆芽中维生素 C 含量有无不同 含量有无不同 三个作坊的黄豆芽中维生素三个作坊的黄豆芽中维生素 C 含量 含量 mg 100g 采样日期采样日期 甲作坊甲作坊 乙作坊乙作坊 丙作坊丙作坊 2 月月 11 4 5 8 3 5 4 月月 6 4 8 6 7 5 6 月月 11 2 7 0 9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