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忆江南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忆江南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忆江南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 忆江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人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忆江南 南宁市秀田小学恒大新城分校 李 毅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同时我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对于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老师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法: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如:示范读、品味读、想象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学法: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导入:同学们,在这春夏之交的美好时光,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外出去看看秀丽动人的江南水乡,大家想不想去呢? 2.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3.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1)简介诗人“白居易”。 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以后,他对江南依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台州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写词意图,对于学习这首词做好准备)4.介绍“词”与“词牌名”。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ng,是“曾经”的意思。谙,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3.齐读忆江南。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一)忆景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1)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景美)(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用“ ”把它画出来。(太阳、花、水、春天)(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写?(色彩)2、析佳句,引导想象(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2)“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3)“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课件出示:“日出江花红胜地红,春来江水绿如蓝。” 轻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写得怎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花为什么会绿如蓝呢?心诵词句。(提示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日出江花江水全景。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时的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叹,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天气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叹读,读出自己的体会)。(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4)“风景旧曾谙”理解“谙”与“曾”的含义。3、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4、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二)忆人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师反问:对比洛阳,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2、对比句子,说说更喜欢哪句?为什么?出示课件:能不忆江南? 应该忆江南。3、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 ,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思念之情)(三)浓浓的江南情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