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小孙刚写完了一篇满意的文章,就迫不及待地送到文学社团社长面前说:“请您拜读!”B . 小许接到一个别人打错了的电话,不耐烦地说:“烦人!为什么不弄清楚号码后再打呀?”C . 学校通知清明节放假三天的消息后,小利给朋友发送了一条祝福微信:“清明节快乐。”D . 李丽在路上碰到一个女孩,对她说:“姐姐,我和奶奶走散了,你能帮我找找她吗?”2. (2分)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_的人。( ) A . 严肃正直、乐于奉献B . 随和善良、待人诚恳C . 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3. (2分)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 . 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 . 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 . 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4.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B .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中莎莉文老师最让人敬佩。C .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莫怀戚,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的人。D .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5.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B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C .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D . 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6.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B .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C .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 .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7. (2分)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B .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C .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D .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8. (5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浓郁的文化意yn、独特的文化mi力和深厚的民族情。(节选自汉字之美)(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nmi意_力(2)划线字“载”的正确读音是( ) A . ziB . zi(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结B . 节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9. (7分)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 (2)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 (4)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 (5)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6)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7)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高峰入云,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将军角弓不得控,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国破家亡和作者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 (1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两句表达了对普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10.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春望一诗紧扣“望”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1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12. (5分)七年级某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_(2)列举你最喜欢的图书,写在横线上_、_、_,不少于三本图书。 (3)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你的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100字)_(4)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读书要有好方法,好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下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_13. (5分)根据语意,完成任务。 光明中学初三(1)班的小明完成作业后在自修课上阅读课外书,书本被教数学的李老师没收,为此他很苦恼。请你帮助小明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为他争取自修课上阅读课外书的权利。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只写正文,不超过150字。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4. (10分)文学常识与名著。 (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写于大陆“文革”结束后不久,诗人借春雨之口,为中国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B . 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C . 隆中对节选自东汉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题目中的“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D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无巧不成书”,“巧遇”可以改变人物的命运,决定人生的走向。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概述他人生中的“巧遇”,并简要论述“巧遇”对人物命运的意义。 骆驼祥子 林冲 简爱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5. (20分)阅读一点一横长,回答下列小题。 一点一横长那年春天,因为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中读书。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每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我手里的毛笔随着爷爷的训导左行右回,一起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写错了,重来!”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但是,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渐渐凝重。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俩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以后还能有三撇四捺?后来,每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能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是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俩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小屋里一床一桌,长桌一端靠着窗台,两人各坐一边,真有点像在对弈,静悄悄的。窗外是一片稻田,农夫笑语声声,春光照进来,房间里都是绿的,透过门框就是一幅春日耕读图。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觉得舒服的笔迹,便无心事去深入练习了。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摹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性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端详一阵,一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要是在身边,我们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别人看到我们,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1) 第段中爷爷“说要磨磨我的棱角”,“我”的棱角被磨平了吗?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加以说明。 (2)第段中“左行右回,一起一落”指的是下列哪个笔画?( ) A . 点B . 横C . 撇D . 捺(3)爷爷对“我”写字有哪些具体要求? (4) 文中“气息”一词出现了三次,在第段中“气息”的意思是_,第段还指_,第段更有_的感情。 (5)说说你对标题“一点一横长”含义的理解。 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16.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吾日三省吾身_博学而笃志_温故而知新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B . 选文第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C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D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7. (1分)哈佛大学有句训言:“当你觉得为时已晚时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只要我们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新起点,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请以“好的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为结尾句,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8-1、8-2、8-3、三、 句子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