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宗一中20XX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容预览:师 宗 一 中 七 年 级 上 学 期 第 二 次 月 考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自己保留,答题卡交监考教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蜕变 玷污 诅咒 倔强B 堕 落 贪婪 禀告 奢侈C 应 和 水藻 澹澹 栖息D 枯涸 迸溅 酝酿 梦寐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酝酿 茏罩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B 镶嵌 湛蓝 以往情深 清澈见底C 响晴 空灵 返老孩童 宽敞明亮D 缘份 恩泽 波光粼粼 春燕啄泥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C、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D、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5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6、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信念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生于波兰,曾两次获诺贝尔奖。B、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共20篇,作者是孔子。C、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选自当代少年。D、观沧海的作者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7、根据提示填每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观沧海中体现作者有气吞山河、一统天下之势的诗句是: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天净沙 秋思中抒发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志在千里。 ,浅草才能没马蹄。子曰:岁寒, 。二、语文综合运用8、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农民如 。教师如 。9、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骑乐无穷改正: 金非锡比改正:三、阅读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写的是西湖 季的景色。抓住颜色词语简要分析后两句所写的景象。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后已 勿施于人1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1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15、选文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触觉方面:_。 嗅觉方面:_。听觉方面:_。 视觉方面:_。16、“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黄晕”是写色彩的,与选段中 和 两字呼应。17、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仔细揣摸下列语句,并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4题。一颗豆粒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chng jng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18、给下面加粗的字、词注音:辗转 被褥 chng jng19、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答:20、第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答:21、第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答:22、第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答:23、第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答:24、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答:四、作文25.题目:那一次,我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