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雷暴云闪电 一 闪电二 雷三 负地闪放电过程 一 闪电 1 闪电的定义 闪电指积雨云中不同符号荷电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 或云中荷电中心与大地和地物之间的放电过程 或云中荷电中心与云外大气不同符号大气体电荷中心之间的放电过程 2 闪电分类 根据闪电形状 线状 枝状 片状 球状 蛛状等 闪电发生位置 云闪地闪 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 正地闪负地闪 高层大气放电 闪电发生位置 闪电分类 云内闪电 云际闪电 枝状闪电 片状闪电 线状闪电 株状闪电 蛛状闪电 按先导所转移电荷的极性和运动方向可分为四类 下行负地闪下行正地闪上行负闪电上行正闪电 地闪类型 球状闪电 闪电的一些统计资料 1 云地闪电约占总闪电的六分之一 2 负地闪电约占总云地闪电的90 以上 3 正地闪产生的电流明显大于负地闪 正地闪的平均持续时间比单次负闪击地闪持续时间要长 大部分正地闪通常只有单次回击 4 一次地闪过程的持续时间典型值为0 2s 5 一次负地闪过程输送到大地的地闪电荷平均值约为20C 二 雷 1 雷的定义 伴随闪电而产生的声辐射 闪电能量是在瞬间释放的 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闪电功率 从而构成一次爆炸过程 于是闪电产生冲击波 并在传播过程中迅速衰减为声波 形成所谓雷 雷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能量 称为可闻雷 可闻雷又可分为炸雷和闷雷 二是次声 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雷声 通常在几十赫兹以下 2 雷的描述 1 云地闪电通常产生最响的雷 2 在超过十英里左右的距离外偶尔才能闻雷 3 用看到闪电与听到第一次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估计闪击距离 4 大气湍流能减小雷的可闻度 5 紧接强烈雷鸣之后 常有倾盆大雨 6 雷声的强度似乎一地不同于另一地 7 当隆隆声持续时 雷的音调变深沉 三 负地闪放电过程 负地闪放电过程定义为将云内的负电荷输送到地面的放电过程 一次始于云中的负地闪放电过程通常将几十库仑的负极性云电荷带到地面 按照国际惯例 一次完整的闪电过程定义为一次 闪电 flash或lightningflash 其持续时间为几百毫秒到1秒钟不等 一次闪电包括一次或几次大电流脉冲过程 被称为 闪击 stroke 而其中最强的快变化部分叫 回击 returnstroke 闪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十毫秒 对地闪电在人眼中所呈现的闪烁 便是由几次闪击所造成的 一次完整的地闪发展过程示意图 预击穿过程P梯级先导L连接过程首次回击R连续电流过程C直窜 箭式 先导继后回击回击后 预击穿过程 电荷 云中大电场在地面感应出符号相反的电荷 动力原因 梯级先导过程 击穿 梯级先导的发展 梯级先导是一系列小电流脉冲 约50m长 随着它的向下传输电离一个空气柱 平均传播速度 3 105m SFractal 连接过程 连接 向下发展的梯级先导与从地面产生的向上的连接先导连接后 形成一个完整的电离通道 闪击距离 在雷电防护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量闪击距离指连接先导从被雷击物体上激发出来的瞬间被雷击物体和下行先导之间的距离 指先导向下运动的顶端与闪击目标间的距离 就是与目标物直接相连的距离 通常这一点已确定 hr 10 I0 65 hr击距 I1 5 4KAI2 10 1KAI3 15 8KA 闪击距离 首次回击 回击 在由梯级先导形成的电离通道中流过的大电流脉冲 并中和了更多的云中电荷 宽频谱 关于回击 回击上行的速度约为5 107m S 并随高度而衰减 一般认为首次回击的峰值电流平均值为20 40kA 200kA的发生几率为1 继后回击的峰值电流分布与首次回击类似 但大小差不多为首次回击的一半 回击通道的电流核心为1cm左右 通道温度在瞬间达到30000度 由此产生的高压使通道迅速扩张 并产生冲击波 最终变成雷声 每个地闪平均有4个回击 直窜先导 直窜先导 一个直窜先导快速地跟随着回击并重新电离传导通道 暂态电离通道 平均传播速度 2 106m S 继后回击 继后回击 直窜先导到达地面后第二个回击发生 RLCoscillation 连续电流过程 大部分的闪电包含至少一个短或长连续电流过程 其次约50 的闪电包含一次长连续电流过程 这类闪电向地面输送的电荷约为不包含长连续电流闪电的两倍 单次闪击正地闪之后的连续电流过程输送到地面的电荷所占的比例较负地闪中的连续电流要大的多 含有长连续电流分量的闪电对地面物体的危害为没有连续电流闪电的几倍 因而被称作 热闪电 它常引起森林火灾 金属构筑物的过热损伤或高架输电线的损坏等 地闪电场变化 B变化 预击穿I变化 云内放电L变化 先导R变化 回击C变化 连续电流J变化 回击后M变化 C过程中K变化 云内流光F变化 放电后期 思考题 1 闪电的定义 2 闪电的分类 2 1云闪指不与大地和地物接触的闪电 它包括 2 2下列关于正地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地闪在夏季雷暴中很常见B 正地闪过程转移的电荷量比负地闪要少的多C 大部分正地闪通常只有单次回击D 正地闪回击后 连续电流过程不明显 思考题 2 3下列关于正地闪和负地闪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地闪比负地闪发生的概率要低B 正地闪产生的电流明显大于负地闪C 正地闪比负地闪输送的电荷量少D 正地闪的平均持续时间比单次负闪击地闪持续时间要长2 4一次地闪过程的持续时间典型值为 A 1sB 0 5sC 0 2sD 2s3 什么是雷 是怎样产生的 4 一次地闪放电过程 可包括 预击穿过程 梯级先导 回击 直窜先导 继后回击 等子过程 思考题 5 关于回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回击电流是具有双峰形式的脉冲电流波形B 首次回击的峰值电流约为继后回击的3倍以上C 地闪电流中以回击电流最强 危害最大D 常见的负地闪回击中 峰值电流典型值为103A量级6 一次负地闪过程输送到大地的地闪电荷平均值约为 A 20CB 30CC 40CD 50C 思考题 7 下列关于正地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地闪在夏季雷暴中很常见B 正地闪过程转移的电荷量比负地闪要少的多 C 大部分正地闪通常只有单次回击D 正地闪回击后 连续电流过程不明显8 什么是闪击距离 闪击距离是闪电防护的重要参数之一 指连接先导从被雷击物体上激发出来的瞬间被雷击物体和下行先导之间的距离 9 雷的定义 10 雷可分为两类 思考题 11 梯形先导的平均发展速率一般为 量级A104m sB105m sC106m sD107m s12 关于地闪的回击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回击的亮度比先导强的多B 回击的传播速度平均为5 107m sC 回击通道的直径可达几十厘米D 回击的峰值电流可达104A量级 思考题 13 负地闪的连续放电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关于连续电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约50 的闪电包含一次长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绿茶洗手液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城镇污水管网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议书(仅供参考)
- 2025至2030年中国印刷包装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应用于多通道场景的12bit 200kSps SAR ADC的研究与设计
- 温州蜜柑果实化渣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苗木市场调研合同
-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素养提升计划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权法律效力确认及财产分割协议
- 矿区生态恢复与生态植被重建合同
-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合同
-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教案设计
- 集团公司专家库建设管理手册
- BIM、智慧工地建设管理方案及措施
- 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及特点
- 红色喜庆颁奖盛典PPT模板课件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毕业设计
- (完整版)围堰筑岛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 铝母线设计装配技术要求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分表
-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