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完成下题。“天宫一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答案】A【解析】【详解】因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人造天体,绕地球运行,为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地月系。天体系统根据级别由高到低排列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所以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故选A项正确。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 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A. 行星和卫星B. 恒星和卫星C. 行星和行星D. 恒星和行星3. 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A. 金星B. 土星C. 地球D. 太阳【答案】2. A 3. C【解析】【2题详解】考查天体的特征。“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3题详解】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来自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消息说,预计太阳活动将进入新的活动周期,未来五年太阳活动将会变得日益频繁,空间天气灾害将逐年增加。受其影响,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长距离管网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B.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C. 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D. 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5. 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是因为A. 太阳活动引发极光B. 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C. 太阳风形成风力较大D. 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答案】4. C 5. B【解析】【4题详解】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爆发次数增大,A 错误;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磁暴,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C正确;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太阳风,D错误。故答案选C项。【5题详解】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全局性的威胁是因 为太阳活动引发磁暴,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中断,B对。 太阳活动引发极光 ,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 ,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不是威胁国防、卫星、导航等系统安全的原因,A、C、D错。故答案选B项。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古典音乐界一年一度重要的文化盛世。201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2019年1月1日格林尼治时间10:15-12:40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期举行。CCTV音乐频道同步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音乐会结束时,北京时间为A. 2019年1月1日4:40B. 2019年1月1日18:15C. 2019年1月1日20:40D. 2019年1月2日2:157. 音乐会开始时,日期处于2019年1月1日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A. 1/36B. 1/33C. 1/2D. 11/12【答案】6. C 7. D【解析】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6题详解】音乐会结束时为2019年1月1日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12:40,北京时间(东八区)早8个小时,故为2019年1月1日20:40,故选C。7题详解】音乐会开始时为2019年1月1日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10:15,零点所在时区晚10小时,为西十区,故西十区到东十二区为1月1日,音乐会开始时,日期处于2019年1月1日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11/12。故选D。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冠军争夺战于当地时间7月15日18时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东三区)正式开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太阳直射点A. 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B. 位于南半球,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C. 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动D. 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9. 家住潍坊的球迷小明准时收看冠军争夺战的时间应该是A. 7月15日10:00B. 7月15日23:00C. 7月16日2:00D. 7月15日13:0010.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潍坊的昼夜状况是A. 昼长夜短,且昼先变长后变短B. 昼长夜短,且昼一直变长C. 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D. 昼短夜长,且昼一直变短【答案】8. D 9. B 10. A【解析】【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月14日至6月22日直射点向北移动,6月22日至7月15日直射点向南移动,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先是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9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冠军争夺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东三区)于当地时间7月15日18时正式开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5个时区,相差5个小时,且北京位于东侧,时间较早,故家住潍坊的球迷小明准时收看冠军争夺战的时间应该是7月15日23:00,B项正确。10题详解】据材料可知,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根据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在此期间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大于黑夜;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白昼变长,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白昼变短,故白昼先变长后变短,A项正确。【点睛】太阳直射点越靠近某半球回归线,则该半球昼长越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 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C. 海拔高,气候寒冷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12.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藏南谷地的地热B. 柴达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C. 风能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答案】11. A 12. 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1题详解】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是因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导致的,与气候寒冷无关。故选A。【12题详解】天然气属于生物化学能,由太阳能转化而来,排除A;太阳辐射能是驱动地球表面水循环和大气环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排除C、D;地热能属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故选B。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下列各题。13.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A. 赤道地区B. 北纬20地区C. 北纬40地区D. 北纬60地区14.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云量B. 大气厚度C. 太阳高度D. 通过的大气路径【答案】13. A 14. D【解析】【13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可能总辐射量是指没有受到大气中的云量的影响的总辐射量,所以只要比较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的差值,就可以知道云量最多的地区是赤道。【14题详解】因可能总辐射量没有受到大气中的云量的影响,所以它的变化基本上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太阳高度。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5. 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主要因为甲地A. 地势较高B. 纬度较低C. 植被较多D. 云量较多1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 维持地表温度C. 孕育丰富的地热资源D. 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答案】15. D 16. C【解析】【15题详解】甲地位于太行山以东,地势的第三阶梯,乙地位于第二阶梯,故甲地地势较低,A项错误;甲、乙两地纬度接近,故与纬度高低无关,B项错误;甲乙都位于季风区,植被差异较小,故C项错误;甲地临近海洋,乙地深居内陆,甲地降水多于乙地,云量较多,光照较弱,故D项正确。【16题详解】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地壳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A.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故A正确;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故B正确;C.地热资源来自于地球内部,故C错误;D.为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故D正确;故选C符合题意。【点睛】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7. 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是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灶18. 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A. 海南岛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东北平原【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积累下来以后,长期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ABC项错误;太阳灶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所以D正确。【18题详解】根据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及晴天多的原因,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最适合使用太阳灶做饭,故C项正确。2018年8月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并逐渐缩短距离与太阳亲密接触。完成下列各题。19. 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A. 日冕 色球 光球B. 日珥 色球 光球C. 光球 日珥 色球D. 光球 色球 日冕20. 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借助某天体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该天体最有可能是A. 木星B. 火星C. 地球D. 金星【答案】19. D 20. D【解析】【19题详解】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选D。【20题详解】帕克太阳探测器是第一个飞入太阳日冕飞行器,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该探测器仅位于太阳表面上方3个太阳半径处,该位置在金星引力范围内,因此,探测器将可能借助某金星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选D。【点睛】太阳大气层从内往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按如日远近,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B. 太阳活动频繁时,我国漠河中午时可以看到流星雨和极光C.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D.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标志22. 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 )A. 引发潮汐现象B. 诱发台风和海啸C. 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D. 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答案】21. B 22. D【解析】【21题详解】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位于外侧色球层,黑子和耀斑具有相关性,黑子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所对应的之外的色球区域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黑子和耀斑往往是相伴发生的,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耀斑是在太阳的色球中发生的一种局部辐射突然增加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最强的标志;而太阳活动频繁时,极光现象增多,但是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是流星体闯入大气层形成的,故B项正确。22题详解】太阳风暴是太阳散发的高能带电离子流,不会引发潮汐现象和诱发台风和海啸,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但只会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对有线通信没有影响;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会和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发生碰撞,产生极光,选D正确。【点睛】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2016年4月,丹麦奥胡斯大学利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 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说法正确的是A. 出现在太阳色球层B. 每11年必爆发一次C. 温度比其他区域低D. 肉眼可以直接观测24. “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C. 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D. 会产生极光现象【答案】23. A 24. C【解析】【23题详解】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是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温度比其他区域高,不可使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而不是每11年都必须爆发。故选A。【24题详解】从材料中“大气层沸腾”可以判断“超级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地球大气异常升温;“磁暴”、影响无线电通讯和极光都不至于让生命灭绝。故选C。日全食即地球上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2016年3月9日,印度尼西亚出现18年来最壮观的日全食,吸引了全世界众多天文爱好者。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据此回答下题。25. 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A. 光球,黑子B. 日冕,耀斑C. 色球,耀斑D. 色球,太阳风26.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B.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C. 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D. 流星现象异常增多【答案】25. C 26. B【解析】【25题详解】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日全食时,月球遮挡了光球层,用肉眼可见太阳外围的玫瑰色的大气,即色球层,色球层上对应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用肉眼难以观察,必须用日冕仪才能看到。故C项正确。【26题详解】我国南方交通运输主要是陆运、河运等,太阳活动对我国南方交通运输影响不大,A项错误;耀斑剧烈活动时,即是耀斑爆发,会产生强烈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磁场时,产生磁暴,指南针会突然失灵,B项正确;当它们闯入大气电离层时,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对有线通讯影响不大,C项错误;流星是小型天体闯入大气层产生摩擦发光形成的,与天体系统的运动有关,太阳活动对其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所以B项正确。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7. 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8. 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A. 北京郊区B. 青藏高原C. 赤道附近D. 极圈附近29.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A. 太阳辐射强度B. 耀斑活动周期C. 大气层的厚度D. 八大行星位置【答案】27. C 28. D 29. B【解析】地月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极光只出现在两极高纬地区的极夜时期,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引发的。【27题详解】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银河系,C对。地月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A、B错。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并列,没有包含关系,D错。【28题详解】极光只出现在两极高纬地区的极夜时期,该照片中有极光现象,拍摄地点在极圈附近,D对。北京郊区、青藏高原 、赤道附近看不到极光现象,A、B、C错。【29题详解】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引发的,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耀斑活动周期,B对。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层的厚度、八大行星位置与极光现象出现无关,A、C、D错。二、填空题30.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下表)、太阳系模式图(下图)。活动一读上表和上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_活动二参考上表和上图,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2)读上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活动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_(选择填空)。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C.地热能 D.重力势能(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_(双选)。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答案】(1)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 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错误2.原文:公转方向不同 改正:公转方向相同 错误3.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错误4.原文: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改正: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2)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3)A(4)A、C【解析】【分析】题目通过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和太阳系组成图,考查太阳系组成及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1)根据太阳系组成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描述中出现多处知识性错误: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同一轨道平面上,按各自不同的轨道半径)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不同”(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排在第四位的是火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5亿千米)。(2)结合太阳系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和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分析,照片中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平均递增,行星体积比例差异较小。所以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调整各行星的轨道半径,按实际比例确定轨道;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比例调整制作模型的大小。(3)地球存在生命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生命形成和进化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的太阳能量。故A项正确。(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外部原因是八大行星运行具有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