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学案 编制:李晓明 编号:15 使用时间:2018.12.26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哲学史的第一要务,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这是明变;“还须要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这是求因;即“须要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便是评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 【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2、关注思想变迁背后相关历史背景,感受各阶层有识之士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结合各阶段的思想主张和实践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树立“论从史出”的史学观念,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使用说明】1、依据金版教程独立自主复习近代思想解放基础知识,完成板块一“明辨”。 2、课前认真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课上口头展示板块二“求因”,注意高效。 3、课前讨论形成初步认识,课上共同解决板块三“评判”拓展一、二,课后做拓展三。板块一:明辨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演变历程层次时间阶级派别代表思想主张19世纪四五十年代 地主阶级 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20世纪初 1915-1917年 1917-1919年 无产阶级 板块二、求因片段一:一部书的“孤寂”与“荣光” 材料一 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 “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 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对于明治维新,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300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巧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解说词问题1:材料一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该思想在中日两国境遇如何?思考当时中国多数士大夫对“西学的态度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十年“中国面临的“军事失败;分析“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的原因;造成统治集团发生怎样的态度变化?片段二:一个人的“独醒之累”材料三(观念之“先行”) 茫茫四海,含识之一人民,此心匕理,所以上契于天者,岂有异哉?而猥曰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也,吾所弗敢知矣!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 西人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致情尽礼,质有其文其构兵中国,犹展转据理争辩,持重而后发处今日之势,惟有倾诚以与各国相接,舍是无能自立者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 其强兵富国之术,尚学兴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 清季外交史料卷四 虽使尧舜生于今日,必急取泰西之法推而行之,不能一日缓也。 养知书屋文集卷二十八问题3:据材料三归纳郭嵩焘的观点,指出其结局。 材料四(结局之“悲凉”) 他的使西纪程,其中有称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语。他将书寄回中国后,呈总理衙门刊刻,一时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要求将其撤职查办。任期未满被迫回国。他的副手刘锡鸿也起而指责郭嵩焘有“三大罪,并又密劾郭嵩焘“十款,说“此为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 1879年5月,郭回家乡湖南,被善化等县的乡绅百姓辱骂,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在大街之上。直到他死后9年,当义和团运动高涨之际,还有京官上奏请开棺鞭戮郭嵩焘之尸以谢天下。 郭光东“汉奸郭嵩焘(南方周末 2003年3月20) 问题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此时的清政府对 “西学奉行什么态度,指出其实质,进一步说明了郭嵩焘的主张有何巨大影响? 片段三:两史事的“革新”之功材料五(迷梦终醒的维新:变亦变,不变亦变)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强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一 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 1895年成为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指出“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含义。 材料六(痛定思痛的共和:欲独立,不可不革命)尽管康有为为中国社会选择了变法维新之路,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选择康有为一接踵而至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朝的腐败兜底暴露,国内的反清情绪日增,革命的声势日涨,逐步取代改良而成为时代的中心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一是革了辫子的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6: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和历史功绩加以阐释。 片段四:思想界之“飓风”爆发材料七(两先生的高昂“呐喊”)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问题7:材料七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人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分别列举史实依据。 材料八新潮流的不可“抵抗”)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 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 一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 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问题8:材料八“新潮流指什么?结合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请说出相应的理由 板块三、评判拓展一:呈现史观、解读概念文明史观角度: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历程。近代化史观角度:中国近代这一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向近代化迈进的历程。全球史观角度:这一思想解放历程是中国在东西方文明碰撞后,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发展潮流,逐步融人世界的历程。材料九新航路开辟后,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带来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遗憾的是,由于双方都坚持各自的宗教理念和礼仪,不能通融,清朝雍正统治时期,这次平等的对话交流无疾而终。第二次的中西文明相遇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问题9:从整体史观(即全球史观)的角度思考中西两次文明的交流对比:背景双方地位内容结果第一次第二次拓展二:直击高考,体验考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人了生机;但这个 “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冲击一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拓展三:课后延伸,迁移运用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还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学生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站引才选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IKK-16-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HS-20093-Antibody-GSK5764227-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租赁合同委托范本6篇
- 2025吉林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Gln4-Neurotens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体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大数据行业前景展望
- 农民合作小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协议
- GB/T 5845.1-2008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1部分:总标志和分类标志
- GB/T 36195-201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 GB/T 12008.3-2009塑料聚醚多元醇第3部分:羟值的测定
- 风障、阳畦、温床及遮光设施的性能及应用课件
- 外科缝合技术课件
-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 《元素》优课一等奖课件
- 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第4课时 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和相关费用的规定
- 公路设计规范
- 部队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