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25分)1. (8分)(2017丽水)古诗文名句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蛾眉山月歌)(2)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4)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两章)(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_,_”这一诗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 。(6)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然后我们惊叹不已。2. (12分)名著阅读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髹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这一场自辰时布阵,混杀到日落西山。那独角鬼王与七十二洞妖怪,尽被众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将与那群猴,深藏在水帘洞底,这大圣一条棒,抵住了四大天神与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杀彀多时。大圣见天色将晚,即拔毫毛一把,丢在口中,嚼碎了喷将出去,叫声:“变!”就变了千百个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战败了五个天王。大圣得胜,收了毫毛,急转身回洞,早又见铁板桥头,四个健将,领众叩迎那大圣,哽哽咽咽大哭三声,又唏唏哈哈大笑三声。大圣道:“汝等见了我,又哭又笑,何也?”四健将道:“今早帅众将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该哭。这见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大圣道:“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狢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他虽被我使个分身法杀退,他还要安营在我山脚下。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天明看我使个大神通,拿这些天将,与众报仇。”四将与众猴将椰酒吃了几碗,安心睡觉不提。(1)选文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又在_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2)回忆原著,托塔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悟空的原因有哪些? (3)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髹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在此种形势危急的情形下孙大圣是怎样处理的?表现了大圣怎样的性格特点? 3. (5分)写作。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4. (2分)下列哪个不是作家鲁迅笔下的人物?( ) A . 孔乙己B . 华老栓C . 小福子D . 阿Q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5.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m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pio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唯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A、依靠 B、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A、担心 B、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1)看拼音写汉字。mpio夜_游(2)从文中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处_;处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有时,它们会看一眼船上的主人,将头从翅膀里拔出。修改句: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古诗文阅读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之,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释】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厓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ji):同“救”。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为书招张世杰(招:招降,劝降)B . 弘范笑而置之(置:处理,处置)C . 天祥临刑殊从容(殊:特别,很是)D . 南乡拜而死。(乡:同“向”,对着)(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以伤先帝之明。B . 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 . 将不失为宰相也。 吴广为都尉。D . 南乡拜而死。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3)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B . 做人臣子有很多种罪名可以死,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C . 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何况为了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D . 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三心二意呢?(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弘范坚持让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弘范读了这首诗后受到触动。B . 厓山被元军攻破后,弘范用高官厚禄来诱降文天祥,文天祥用不能“二其心”断然拒绝了他劝诱。C . 弘范之所以“客礼”对待文天祥并“笑而置之”“义之”“供张甚盛”,是因为他想用这种方法来感动文天祥,让其投降,足见弘范的礼贤下士、宽容大度。D . 文段记叙了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利诱不为所动,最后英勇就义的几件小事,赞扬了他富贵不淫、忠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8. (15分)阅读下散文,完成下列小题。有一个故事,叫乌镇几千年的中国,风尘仆仆地走来,在杭嘉湖平原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美美地歌了一宿,留下段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镇。乌镇美,美在水。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可。京杭大运河流近乌镇,分出一支从镇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驻脚便成了湖,七拐八弯就织成了水网。乌镇宛在水中央。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西棚大街随水而形,汉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碧水清荡,似有鱼儿在游,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独自坐在平顶的摇橹船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绿波拍打你的心波,轻轻荡。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刻刀精心地雕、细细地磨,在流水时光里淡淡地沁养。桥是乌镇的书签,乌镇是桥的故乡。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乌镇没有两座一样的桥。乌镇的桥始建于南宋,今天已有70多座。单孔桥、三孔桥、石拱桥,造型不一,各成风景。或庄严持重,结结实实,披一身斑驳的绿苔;或纵身跃然,寥寥几笔,如国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老农民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通安桥,万兴桥,如意桥,迁善桥,咸宁桥,平安桥,延嗣桥寓示乌镇人价值观的桥名,读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满满。倚桥顾盼,凭栏张望,一秒钟的邂逅,一百年的守候。中国的爱情多与桥有关,断桥、鹊桥、廊桥桥乡乌镇该是有故事的地方。桃红李白青石条,斜风细雨青石桥,乌镇是青色的雨巷里行走的江南女子,着一袭蓝印花布旗袍,撑一柄青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个袅袅娜娜留在空空蒙蒙的画里。软软的风,牵起江南的衣角,分分钟在等。画外音,是人间四月天在轻轻地吟。古朴是乌镇的底色,灵动是乌镇的天性。遍地茶馆酒肆,满街客栈商铺,可以接南北客,谈东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么妥贴。从从容容,低低缓缓,乌镇的日子散淡而恬静。乌镇是天界馈赠一幅水墨画,飘落在江南的一隅,让你流连忘返,只想卷起带走。历史是最好的美容师,时间是最好的泥瓦匠,窘迫的步履焦躁的心,紧巴巴的念想皱巴巴的情,来乌镇一憩,这里能修复一切。(选自人民目报有删改)(1)作者为什么说“乌镇”是一个故事的名字呢?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一批乌镇游客来山西旅游,你最想带领他们参观哪一处景点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这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不少于80字)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1991年初春,丽江玉峰寺,山茶如火,燃了我眼前的天。那一年的我,单纯清澈,依在树下照羞涩的笑容。天空高而蓝,在身后,在头顶。山茶艳得肆无忌惮,同样着红衣的我被它衬得失色。一步步退后,离开被它的奔放和热烈窒息住的空间。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一间四合院里上班。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闲时,我种扁竹兰,或在树边晒太阳。如今,办公室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书,除了书和书架,办公室还有几张桌子,几把藤椅。藤椅年代久远,有的地方,一圈圈裹住竹手把的藤已散开来。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把他们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研究所里的知识分子们就到了丽江,住玉峰寺。在丽江能干什么呢?也只是为三餐而忙碌。推了小车去买菜,买回来做饭,人人吃饱,已算恩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就想了法:到丽江时,带去了做实验用的猪。打报告,说那些非常精贵的猪受不了丽江气候,要求派几个人把猪送回昆明。报告被批准。第一批回昆明的,是些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几周过去,第二批送猪的人也回来了最后,研究所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回来,以猪的名义。我的办公室就在园子边上,又自成一体,是个小小的四合院。办公室里的藤椅,当年是到过丽江的,只是它们被捆着运下去,在丽江并没有解开来,回来时,就免了再捆一次。在听前辈讲述研究所的历史时,我总有些虚无的感觉。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1991年,我站在玉峰寺,面对那株山茶,被它的热度震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些日复一日的讲述中没有它的踪影。但每有人来到四合院,会说:桂花真香。或:腊梅又开了。还有一位,在玉兰花开时节,喜欢捡落下来的花瓣泡水喝。这些花的颜色如此淡雅,他们却能够留意到。2001年8月,会泽大海草山。花开成海,美如绣锦。我母亲惊叹不已:这么漂亮!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三十多年前,我父母曾在这里蹲点,为绵羊改良。但他们的叙述里,只有大海的烧洋芋和燕麦炒面,而没有那广袤的草山和连绵的花海。我问母亲:那时候,没有这些花?母亲说:有,草比这还深。我有些明白了。艰难和困顿,使生活与花朵隔了一线。在研究所,我特地问那位前辈:在玉峰寺,你看到那株山茶了吗?她想了半晌,一无所获。告诉我:可能那时它没有开花。这是不可能的,她在玉峰寺住了一年多,那株茶树花期三月,每天著花万朵。而且不仅这棵茶树,还有株十里香,每到花期,就算香不了十里,也是一庭芬芳。但她不知道。母亲在看到大海草山的花时,神情间异常欣慰。那位前辈,当她再度到丽江,也许能看到它那日以继夜永不消逝的美。然而她们年华已逝,这美丽,足足迟来了三十年,四十年。2006年春,我再次到丽江,知道茶树值花期,特意赶了去看。十余年了,它一如我初见的模样,烈如火焰。生存的美好,它展现在那数百年都不肯示弱的花朵上,而且越开越旺。于我而言,生存的美好,则是站在蓝天下,仰头去看它时,心里无言的惊叹。有了曾经,所以有了未来。我不用再经历父辈的那些岁月,虽然此时站在茶树下的我,早已不复往昔的清澈。但我感恩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身边,就感觉到了它的美,并且,这份美丽一直绵延在我岁月的河流中,从不消淡,这是生活赐予我的全部仁慈,也是我幸福的所有根源。我为自己汹涌的幸福,再次感到幸福。(1)第4段中说“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作者想起了跟“丽江”有关的的哪些方面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3)文章多处写到“藤椅”,其作用是什么?(4)文题“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谈谈您的理解和感悟。10. (11分)(2014武汉)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中国首部中国网民阅读大数据,以大量数据解读网民阅读习惯,剖析网民阅读趋势。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