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 究究 中文题目 小二 宋体 加粗 学学 院院 经经 济济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业 经经 济济 学 投资经济方向 学 投资经济方向 姓姓 名名 梁梁 淑淑 珍珍 学学 号号 20080501132008050113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王王 兵兵 20122012 年年 5 5 月月 1 1 日日 宋体 小三 加粗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诚诚 信信 声声 明明 我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 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 论文中的 所有内容均真实 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中文题目 宋体 小二 加粗 摘摘 要要 运用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 对在资源 和环境约束下我国 26 个制造业行业 1999 2008 年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构 成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 SO2和 COD 的过度排 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 环境无效率水平最高的是原材料工业 环境 效率水平最高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低于 市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 说明了环境管理的无效率 纯技术进步 是中国制造业行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人均资本拥有量 行业规模 行业出口值 外商直接投资额 能源消耗总量以及企业的环境 管理能力对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特点 文字要精炼 是一篇具 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字体字体 格式 宋体 四号 单倍行距格式 宋体 四号 单倍行距 关键词关键词 节能减排 方向性距离函数 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 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 技术词条 一般列 3 5 个 注意要以 号间隔 字体格式 宋体 字体格式 宋体 四号四号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The Study of Efficienc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Energy Saving 英文题目 Times New Roman 小二 加粗 要注意 实词的首写字 母要大写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SBM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nd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TFP growth and their components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energy saving in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ver the period 1999 to 2008 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overuse of energy and the excess of SO2 and COD emission are the main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inefficiency Among the four kinds of industries the environmental inefficiency of the raw and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industry is the highest while the mechanical faciliti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 environmental inefficiency is the lowest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verage rate of the environmental TFP growth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rate of the market TFP growth which reflect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inefficient The LPTP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t last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nd the environmental TFP 英文摘要 Times New Roman 四号 1 5 倍行距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BM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英文关键词 Times New Roman 四号 1 5 倍行距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目目 录录 1 绪论绪论 1 1 1 文献综述 3 1 2 研究框架 5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7 2 1 环境技术模型 7 2 2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 8 2 3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9 3 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 12 3 1 数据处理与行业归类说明 12 3 2 数据特点描述 14 3 3 实证结果分析 16 3 3 1 环境效率及其分解 17 3 3 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21 4 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26 结论结论 31 致谢致谢 3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4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理工类要求编写到第 3 级标 题 即 文科 管理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 编写到 2 3 级标题 请单击插入 引用 索引和目录菜单项 在弹出的 索引和目录 窗口中选择 目录 页 当文章作了修改后 不需重新插入目录 只需在 目录上右击鼠标 选择 更新域 菜单即可 注意 请先使用样式输入各章节的标题 再插入目录 目录最好在正 文编辑好后再插入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 1 绪论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深化 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劳 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制造大国 中 国制造 就是我国的制造业高速增长的标志性体现 然而 在高投入 高 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下 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自然资源利用 效率低 环境质量下降 以及环境健康损失等问题的加剧 制造业作为我 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它的增长状况会直 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是速度与质量 因此它所带来的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 染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事实上 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工业 行业污染趋势的不可持续性 2003 年以来 党中央和政府相继提出了 科 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等绿色环保理念 并把建设资源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作为基本国策 在此背景下 很有必要对制造业行业在资源和环境约 束下的效率和生产率进行研究 以为促进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政策依据 1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目前 国内外关于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的相关文献非常多 Lee and Kim 1998 引文若为两个英文作者 中间用 and 连接 而不用中文 和 或 与 连接 利用非参数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韩国制造业的 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行了测度 发现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提高呈负 相关的关系 Driffield and Munday 2001 通过对英国制造业的研究发现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2 外资进入是促进其技术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Margono and Sharma 2006 使用随机前沿方法测量了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技术效率 发现企业规模及 所有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国内 自从 1988 年 Chen Kuan et al 1988 等开创了中国工业生产 率研究的先河 对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状况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 随着非 参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的普及 国内学者也开始运用该方法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 如何枫 等 2005 中文引文作者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则用第一作者姓名加 等 字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 1996 2003 年间我国制造业各行 业生产效率的水平及变迁情况 认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 是技术进步 朱钟棣和李小平 2005 若中文引文有两个作者 则用 和 字连接两个作者姓名 不用 与 或顿号连接 对 1987 2002 年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结果认为 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 率经历了缓慢增长 下降 快速增长三个阶段 李丹和胡小娟 2008 采 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分别对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内资企业 外资企 业 1999 2005 年期间的相对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以 Malmquist 指数衡量 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宫俊涛等 2008 研究了 1987 2005 年 中国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 发现在 1988 1990 年和 1994 1997 年两个时间段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负增长 1987 2002 年全要 素生产率总体上没有增长 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变化表现为负作用 王丽丽和赵勇 2010 运用 DEA 方法对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3 2003 2007 年我国 28 个制造业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估和横向比较 他 们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不高 并且各个行业技术效率水平差 别较大 高大伟和周德群 2010 运用 DEA 方法对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 能源效率进行测算 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水平整体偏低 陈静和 雷厉 2010 运用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 28 个行业的全要 素生产率指数 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 认为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 产率呈现不断的增长趋势的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 王燕和谢蕊蕊 2011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在环境约束 条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他们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 率逐年提高 其中技术变动的作用高于效率变动的作用 1 3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 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拓展 1 运用SBM方向性 距离函数对1999 2008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环境效 率进行评价 并对环境无效率的来源进行分解 2 运用Luenberger 生 产率指标测度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 2008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及其成分 3 对影响各制造业行业的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 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注意 正文内容中文中文字体一律采用宋体 四号 单倍行距 英文英文字 体一律采用 Times New Roman 四号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4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 1 环境技术模型环境技术模型 本文将对中国 26 个制造业行业的效率进行测度 每个制造业行业被 视为一个生产决策单元来构造每一个时期最优的生产前沿面 由于资源可 以像传统的投入一样纳入到生产边界的构造中 因而构造生产边界的难点 在于将环境因素考虑进来 为了将资源环境纳入到生产率分析框架中 首 先根据 Fare et al 2007 的做法 假设每个制造业行业都是用 N 种投入 得到 M 种 好 产出和 L 种 坏 1 NN xxxR 1 MM yyyR 产出 在每一个时期 第个制造业行 1 LL bbbR 1 tT 1kK 业的投入和产出值为 如此构造出一个既包含 好 产出 k tk tk t xyb 又包含 坏 产出的生产可能性集 即环境技术模型 2 2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基础上 运用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每一个 生产决策单元的无效率水平 即决策单元离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 距离 越大 决策单元的效率越低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值是一个衡量无效率水平的指标 按照 Cooper et al 2007 的思路 它可以分解为 投入无效率 式 2 1 1 1 2 x N n x x n n s IE Ng 好产出无效率 式 2 2 1 1 2 y M m y y m s IE MLg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5 坏产出无效率 式 2 3 1 1 2 b L l b b l l s IE MLg 2 3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标生产率指标 自从 et al 1994 对 Caves et al 1982 提出的 Malmquist 生产率Fare 指数进行发展以后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便被广泛地应用到多种研究领 域 并且由 Chung et al 发展为可以测度存在 坏 产出时 即全要素生产 率的 Malmquist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数 ML 指数 无论是 M 指数还是 ML 指数 都需要在成本最小化或者受益最大化的假设下对测度角度进行选择 即基于投入的测度方法还是基于产出的测度方法 Chambers et al 1996 发 展了一种新的生产率测度方法 即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标 Boussemart et al 2003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标和 M 生产率指数进 行比较 认为基于差分的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标在未来的研究中更重要 它不需要对测度角度进行选择 可以同时考虑投入的减少和产出的增加 与利润最大化的假设相对应 并且也可以考虑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 情况 根据 Chambers et al 1996 定义一个跨期的 Luenberger 生产率指标为 1111 11111 1 2 ttttttttt txybxyb tttttttt xybxyb LTFPSx y b gggSxybggg Sx y b gggSxybggg 式 2 4 注意 建议插入的公式采用公式编辑器 mathtype 进行编辑 公式尺寸 统一采用 14 磅 公式单独插入时 开头要空两格 公式记得要编号 可 使用插入 引用 题注 自动添加编号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6 3 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数据处理与实证结果分析 3 1 数据处理与行业归类说明数据处理与行业归类说明 按照上述理论方法 需要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1999 2008年的 好 产出 坏 产出和投入数据 由于2002年前后国家划分行业标准有所改 变以及数据可得性的限制 本文选取了除文体体育用品制造业 废弃资源 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外的26个制造业行业作为 研究对象 在下文中 为了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系统 的分析 将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 年颁布的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国统 字 2003 14 号 把所研究的26 个制造业行业的归为农产品原料加工 业 非农产品原料加工业 原材料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四大类进行研究 其中 农产品原料加工业包括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纺 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 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9个行业 非农产品原 料加工业包括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 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及文 化办公用机械等8个行业 原材料工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等4个行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包括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 5个行业 各行业投入产出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环境年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7 鉴 以及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对于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缺失的数据 本 文采取了线性插值法弥补 1 好 产出 选用制造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表示 好 产出 并 以各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当年价的工业总产值折算成以 1999 年 价表示的不变价 2 坏 产出 由于我国 十一五规划纲要 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 低 10 作为节能减排目标之一 而主要污染物指的就是 SO2和 COD 另外 由于选择能源消耗量作为资源投入 因此 在本文的研究中 把 SO2以及 COD 的排放量作为 坏 产出的指标 3 资源投入 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一般不考虑资源 但考虑到在 环境因素的约束下 有必要把能源等资源投入纳入到生产率的测度中 主 要是因为它一般被假设作为 坏 产出的主要来源 在本文中 选取各行 业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资源投入指标 4 劳动投入 劳动投入严格来说不仅应该要考虑劳动时间 也要考虑 劳动的效率 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 本文采用各行业历年全部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劳动投入量指标 5 资本投入 本文参照李小平 朱钟棣 2005 的做法 通过构建行 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对固定资产值进行处理 并把其作为资本投入的 衡量指标 由于统计年鉴上得到的固定资产值只是账面价值 需要对其以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折算 按照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统计司 1987 的规定 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分为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设备价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8 格指数和其他费用价格指数 为了简化计算 将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分为建 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和设备价格指数 并采用如下的公式计算 式 ijjss p tw tp tw tp t 3 1 其中 分别为 t 年行业 i 投资品价格指数 建筑安 ijs p tp tp t 装价格指数和设备价格指数 关于建筑安装价格指数 采用国家统计局固 定资产投资统计司所推荐的计算方法 即利用建筑业各年当年价的总产值 与由建筑业当年价总产值指数推算出来的可比价总产值相比 得到一个建 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系列 以制造业各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表示设备 价格指数 分别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费用占固定资产总值 js w tw t 的比例 然后对各行业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进行如下折算 式 0 0 1 t ttti t Kkkp t A 3 2 其中 为 1999 年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t kA为 t 年固定资产净值增 0t K 加量 以相邻两年固定资产净值原值的差表示 3 2 数据特点描述数据特点描述 如表 3 1 从投入的情况来看 四类行业的各类投入增长速度较快 其中资本投入增长最快 平均增长率达到 13 72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 21 世纪中国加入 WTO 以来 外商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迅速增长以及中国民 间各类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能源消耗的增长水平也不低 平 均增长率达到 9 85 其中以原材料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增长最为迅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9 速 从产出增长情况看来 四大类行业的 好 产出平均增长高达 21 78 其中产出增长最快的是机械设备制造业 其它三大行业的产出的 平均增长率都大于或者接近 20 产出增长水平较高 这与近年来中国制 造业迅猛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事实相符 然而 需要注意的 是 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 伴随着的是高速的能源消耗增长率和污 染物排放增长率 表 3 1 1999 2008 年制造业各变量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行业 LKEYSO2COD 农产品原料加工业 6 5212 927 13200 432 88 非农产品原料加工业 5 0612 948 9820 73 4916 59 原材料工业 3 0512 9211 8619 487 3 0 51 机械设备制造业 8 1816 111 4326 931 6612 28 制造业简单平均 5 713 729 8521 783 227 81 注 L 表示劳动投入 K 表示资本投入 E 表示能源消耗量 Y 表示工业总产值 由于对计算结 果进行了四舍五入 导致能源使用量份额加总超过 100 注意 表格和公式都需要统一编号 表格标题采用 宋体 四号 居中 表格内字体大小与正文字体一致 宋体 四号 表格的注释为宋体 五 号 图 3 1 是各行业能源使用量份额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份额 观察图可 看出 产出增长最慢的原材料工业 其能源消耗量最大 比重达到 62 以 上 这主要由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原材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0 料工业行业本身对能源投入的需求较大的性质所决定 由于能源的大量使 用 原材料工业的 SO2排放量在四大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大 高达 49 37 虽然农产品原料加工业的能源使用量不到全部行业的 10 但其 COD 的排 放量份额却高达 68 46 主要是由于造纸及纸制品业的 COD 排放量过多 所造成的 仅仅这一行业 COD 排放量份额就达到 46 4 9 94 16 65 68 46 21 35 31 38 9 32 62 17 49 37 19 66 6 55 2 62 56 100 01100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ESO2COD 农产品原料加工业非农产品原料加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制造业简单平均 图 3 1 1999 2008 年制造业行业能源使用量以及污染排放量份额 图表也需要统一编号 标题采用四号字体 居中 不要出现跨页表 图 3 3 实证结果分析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评估26个制造业行业的绩效 本文运用上述介绍的方法以 及得到的样本数据 计算了仅仅考虑投入和 好 产出的市场效率和市场 全要素生产率1 以及考虑了资源和环境因素约束的四大类制造业行业的环 1按照 Managi Kaneko 2006 把仅仅考虑市场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称为市场效率和市场全要素生 产率 本文的效率和生产率计算是运用 Excel Solver Prem Platform V5 5 软件包 脚注用 编号 每页单 独编号 不要全文编号 脚注编号是正文格式 不是上标格式 要注意脚注与参考文献的却别 脚注是对文中内容 的说明 脚注文本用宋体小五号字体 单倍行距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1 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并把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以寻找效率和生产 率变化的源泉 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在既定的时间点 上测得的 属于静态分析 后者是考虑了不同时期间效率和技术的相对变 化的动态分析 在下文中 将会具体分析四大类行业两种类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 率指数及其成分逐年变化的结果 1 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 其成分 把能源的使用和作为 坏 产出的 SO2排放量纳入考核范围内 2 市场效率和市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 仅仅考虑劳动 资本投入 及 好 产出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2 4 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上一部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约束下1999 2008年的 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绩效 在本节将进一步分析我国制造业环境 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根据Fu 2005 李小平 2008 以 及李春顶 2009 等 影响行业绩效的因素大致包括出口贸易 行业的盈 利情况 行业规模以及利用外商投资等 因本文在测度制造业行业生产率 与效率时把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框架内 故在分析影响因素时也应把资源 与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实际 综合前人的研究经验以及 自己的思考 本文选取了制造业各行业人均资本拥有量K 行业年度工业 增加值S 反映行业规模的变量 行业出口值与工业增加值的比率EX 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当年行业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COD去除率 用工业COD 去除量比上去除量与排放量之和表示 SO2去除率 用工业SO2去除量比上 去除量与排放量之和表示 行业能源消耗量E等作为检验各行业环境效率 和环境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考虑到效率和生产率的值较小 为了更好地分 析以上因素的影响 将对以上除COD去除率和SO2去除率外的变量取自然 对数值 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 在分析影响因素时 本文选取的样本是我国23 个制造业行业 在上文的基础上剔除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化学纤维制 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3个行业 1999 2008年的面板数据 环境效率和环境生产率由以上DEA计算获得 K和S数据均来自 中国统计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3 年鉴 用1999年为基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行业出口值EX 来自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各年度 工业COD SO2去除量与排放量数据均 来自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各年度 出口和利用外资数值为美元值 我们 用年度平均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进行折算 由于出口数据中分行业方法与 制造业行业不相对应 为解决此问题 本文对有关行业进行了合并与替代 合并替代情况见表4 1 表 4 1 出口贸易数据的行业替代情况 IE LTFP 计算行业分 类 出口对应行业 IE LTFP 计算行业分类 出口对应行业 食品制造业食品医药制造业医药品 饮料制造业饮料橡胶制品业橡胶制品 烟草加工业烟草及其制品塑料制品业 非初级形状塑 料 纺织业纺纱 织物 制成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 品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 制造业 服装及衣着附件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 有色金属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 品业 皮革 皮革制品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 制品业 软木及木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业通用工业机械 家具制造业家具及其零件专用设备制造业 特种工业专用 机械 造纸及纸制品业纸及纸板 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陆路车辆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石油 石油产品及有关原 料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力机械 器 具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信及声音的 录制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 业 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 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 专业 科学及 控制用仪器 为了检验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本文运用Tobit模型进行分 析 1对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因为对于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4 静态面板数据 主要有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以及OLS回归两种估计方 法 根据本文数据特点以及huasman检验结果 我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1 1由于环境无效率值越小表示效率水平越高 所以回归出来的结果不符合传统的习惯 为了使得回归结果符合传统 习惯 我们利用公式E 1 1 IE 将环境无效率值转换为环境效率值 由于转转之后的值在0与1之间 所以选择 Tobit回归模型 1为了考虑生产率在各年间的动态变化 以及克服生产率指标在0 附近变化不显著造成的计量不显著问题 我们在 分析时是运用累积生产率指标 并且根据Managi Ranjan 2008 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对数转换 由于一 些值为负值 不可能进行简单的对数转换 首先将所有的值转换为 1 LTFP 再对其求对数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5 结论结论 由于在不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约束下对工业行业的经济绩效的评价 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 可能会造成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估 为了弥补 这一缺陷 本文选取了 SO2 COD 的排放量作为 坏 产出 运用 SBM 方向 性距离函数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约束下的中国 26 个制造业分行业 1999 2008 年的环境效率及其无效率的来源 并运用 Luenberger 生产率指 标测度了中国 26 个制造业行业 1999 2008 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 成分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时间较短 研究的对象只是选取了 26 个分行业 并没有涵盖 34 个制造业行业 而且本文只考虑了 COD 以及 SO2 两种坏产出 没有考虑其他污染排放物 在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上具有一 定的主观性 这些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测度的 准确性以及结论的说服力 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效率和生产率研究 16 致谢致谢 本论文在我的导师王兵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教导下完成 在此向 他致以衷心的谢意 他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 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深厚 的经济学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 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将激励我 不断的进取 走好以后的道路 其次 论文的研究依托于广东省大学生创 新性实验项目 1055911043 的开展 在此特别感谢学校以及学院对该项 目的支持 此外 还要感谢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教过我的张维佳老师 舒建 玲老师 王春超老师 林志平老师 刘景章老师 李媛媛老师 郑建华老 师 杨亚平老师 朱鸿伟老师等 谢谢他们给我传授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为我日后开展深造研究奠定了基础 最后 我的同门师兄朱宁同学在写作 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建议 我的舍友罗琲儿 戴童童 齐原鹤同学在精神上给我莫大的支持 在此一并感谢 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2课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六分册-华东师大版上海2007
- 西安科大版·2017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统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第一单元 主题案例二 学习家庭园艺技巧-高中劳动与综合实践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曲靖市中小学生科技素养科学课程 第10课.《螺旋桨飞机》教学设计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城市绿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22.2.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说课稿+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2.1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 国内安全保卫学课件
- 高校干部面试试题及答案
- 急救药品知识课件
- 设备搬迁调试协议合同书
- 中证信息技术笔试题库
- 监护学徒协议书范本
- 农村宅基地审批培训课件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