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doc_第1页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doc_第2页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doc_第3页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诗阅读训练班别: 姓名: 学号: 组别 家长签名: (五)浣溪沙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叔同,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风格与形式同南唐冯延已相近。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2)作品写作背景: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浣溪沙所抒发的即悼惜残春之感。2.读懂文面意思。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 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整体感知诗意(1)全诗思绪都围绕“_”字来抒写。(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请解释“徘徊”的意思。(2)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清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六)采桑子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2)写作背景: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2.读懂文面意思。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 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整体感知诗意(1)本词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2)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4.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请解释“逶迤”、“涟漪”的意思。(2分)(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七)相见欢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宋代词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2)作品写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2.读懂文面意思。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 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3.整体感知诗意(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2)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请解释“倚清秋”的意思。(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八)如梦令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2)写作背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2.读懂文面意思。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 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3.整体感知诗意(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