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第卷选择题 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等,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本题考查的是考纲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具体考查的是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翻译过程中mRNA碱基序列直接决定氨基酸排列顺序。本题属于基础题,只要学生基础扎实,做这样的题应该不成问题。所以高三复习中尤其是一轮复习时一定要夯实学生的基础。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本题考查的是考纲中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选项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教材。以下为教材内容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解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选项为课本中方框小字部分内容。由此可见只要是课本中提到的知识老师都应该给学生说到,不能只关注正文。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本题考查的是考纲中3-3(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中的水盐调节部分的内容。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由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调控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该题是一道非常基础的题,在高二的练习中就练过。因而只要是跟着老师走的学生,该题应该都能拿到分。对于老师来说,尽量盯住每一个学生,像这样基础的题争取保证每一个学生不丢分。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本题考查的是大纲3-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后天形成,因而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中的突触结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本题考查的是大纲3-1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综合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c段中间切除移到a顶端的生长素可以运输到下方,而d段中间切除移到b顶端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方,所以b不能向光弯曲。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本题考查的是大纲3-4种群和群落中的种群的特征以及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内容。要求考生不但能理解有关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还要能够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动态地理解明确图中所表示的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形式上看起来可能要复杂些,但是学生即使不分析图表只看答案也能够一眼看出错误选项。所以从这道题可以看出,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也很重要。有的选择题让选错误的,当有选项拿不定主意时,就把你认为一定错误的选出来就可以了。第卷非选择题 共14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9(11分)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再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mg 粒-1 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本题考查的是大纲1-3细胞的代谢中的(6)细胞呼吸。能力考查:阅读信息提取能力。考查学生阅读题干、分析题意的能力,如要让学生抓到题眼“黑暗”、“水分适宜”、“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去胚乳烘干称重”;分析识图能力。如学生读懂纵、横坐标的含义,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横坐标的时间段分段讨论的能力;实验数据处理能力。考查学生根据题意对实验数据分段做差处理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如第4小题对变化趋势原因的描述。30(10分)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本题考查的是大纲3-2中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神经调节部分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的知识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系统的分级调节和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调控,突触的结构。31(10分) 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32(8分)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培养基编号浓度/mg L-1m/%n/%6-BAIAA10.5076.73.120.177.46.130.266.75.340.560.05.0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和 。(2)质粒运载体用EcoR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新课标卷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D 29(11分)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3)22(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10分)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 细胞体31(10分) (1)1:1 隐 显只有两个隐性纯合子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2)1:1 毛色正常32(8分) (1)同一(2)群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车辆抵押权全面处理及转售专业合同
- 2025年全国教育展现场餐饮服务及茶歇配套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停车场设施租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创新产品试用及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型车展场地租赁及广告合作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环保设施设备安全评估与风险防控协议
- 抗日战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江苏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一般货物销售合同示范条款
- 客户寄递安全合同协议书范本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