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指导书写。2、正确、流利地读文,理清课文层次,理解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幻想与现实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在童话世界里,通过与同龄人小女孩交流,加深体验,并把感受写在旁批处。2、和同学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解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穷苦人受苦受难的根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生活的美好,珍惜幸福生活。【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产生的合理想象,感受不同时代的同龄人命运的悲惨引导学生区别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珍惜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教学手段】多媒体、安徒生资料及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并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学习方法。3、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初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苦。二教学手段安徒生童话全集及有关资料图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1、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一书)那么你们了解安徒生吗?说说对他的了解。2、提供丹麦时代背景,学生简介安徒生。3、安徒生所写的这些童话中,你们都读过哪些篇呢?4、学生介绍自己所读过的安徒生作品。过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安徒生最出色的童话作品之一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并齐读)。(二)交流、探讨学法1、今天老师要用这一篇课文检查一下你们学习语文的水平,那么老师问问你们初读课文都应该做些什么?2、通过与学生探讨得出:1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2借助工具书,学会预习;3读课文时画出生字新词,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理解它们,然后把有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正确;4学不懂的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5把自己读书的体会在旁批处写一写;小结:以上都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请同学们按照你们所说的开始初读课文。(三)初读课文,谈收获1、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并加以点拨生字的音、形、意。区别字形:僵疆;熄息;蜡腊;烛浊;1正音解词:“唉”在本课读“i”表示伤感和惋惜;而“i”音表示答应之意。2指名范读,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看,指导正确书写。2、交流阅读中的收获。1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课件:“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3课文写作顺序:(故事的发展顺序,先写了小女孩买火柴,再写小女孩擦火柴,最后写小女孩冻死在墙角的事。)3、交流阅读中存在的共同疑点。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过渡:我们都有着同样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1-9自然段,想一想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四)学习1-9自然段1、围绕“为什么在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来交流讨论。1 “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2 “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3 “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头发上,看上去是那么美丽,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4 “大拖鞋跑掉了,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又被男孩当足球踢走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寒冷的雪将她的小脚冻得又红又肿”。5“她用小手搓着又红又肿的脚,一会儿,小手也冻僵了。真冷啊,要是点燃一根小小的火柴,也可以暖暖身子呀”。指导学生读进去,结合出示的图片边读边想,从丹麦当时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小女孩家境,并联系实际来探讨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做相机点拨并质疑:你们在大年夜里是怎样度过的?来说一说。小结:是啊,我们的大年夜是那样的热闹、快活。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是和你们一样的孩子,大年夜里,她孤苦伶仃的在街头流浪。(出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播放音乐)老师解读,学生聆听。“在遥远而古老的丹麦,远处的楼房,灯火通明,富有的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家里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欢度着大年夜。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所感受到的只有饱受饥寒的痛苦和无家可归的孤独,听老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受?”1、引导同学们从当时社会人情,同龄人所处的那个年代,尤其是穷孩子的命运让人可怜。2、教师范读这一部分课文,要求同学们像老师一样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3、指导同学们练习朗读:小组合作分工朗读自然段,指名读文,指名评价朗读。口语中的“谁”在书面语中应读“shu”。4、指名范读并要求同学们仔细听。(五) 作业布置1、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