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评估”前世今生_第1页
“净评估”前世今生_第2页
“净评估”前世今生_第3页
“净评估”前世今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净评估办公室的“前世今生”一套分析框架提起净评估,很多人一头雾水。事实上,净评估由来已久,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时任美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提出的一套综合分析框架。马歇尔将其描述为“对美国与对手在国家安全领域某方面进行的比较分析”。美国防部2009年发布的指令净评估主任认为:“净评估是对决定国家军事能力的军事、技术、政治、经济和其他因素的比较分析。其目的是向国防部高层官员指出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机遇。”也有学者认为,净评估是相对毛评估而言的纯评估,是除去假象和虚像、挤掉水分之后的评估。不难看出,净评估具有比较性、前瞻性和诊断性等特点。它要求对竞争双方的互动进行动态比较,注重分析长期趋势,同时强调诊断性分析而非政策指示。马歇尔指出:“净评估旨在提供对问题和机遇的诊断性分析,而不是行动建议。集中于诊断分析而非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点非常重要。”净评估通常分为地域性评估和功能性评估两类。地域性评估考察某一特定地区(如中东或东北亚)的军事平衡;功能性评估考察某一特定军事领域(如空中或海上)的军事平衡。根据考察对象不同,净评估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也不同。例如,在对美苏军事投入平衡进行评估时,很多分析手段借鉴了经济学方法。近年来为满足反恐战争需要,有学者提出用“红蓝矩阵”模型对恐怖组织进行净评估。一个小型智库净评估办公室成员由最初6人发展到约15人,大部分研究通过签署合同委托外部机构完成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组织“菲茨休蓝丝带防务专家组”,对国防部的管理、研究、采办等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议。专家组次年提交报告,指出缺少战略规划是国防部的重大薄弱环节,建议国防部增加净评估和战略规划职能。这可以说是对净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Net Assessment)的首次构想。197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指定一个研究小组分析美苏两国长期军事力量平衡。该小组的研究报告认为,为了更好地把握美苏之间的竞争态势,应设立长期从事净评估研究的机构。1971年11月,尼克松签署备忘录,命令成立净评估机构。净评估办公室最初成立时隶属国家安全委员会,1973年10月转隶国防部。其办公地点位于五角大楼A座,只有三间办公室,成员由最初6人发展到约15人。净评估办公室的工作分为四大部分:一是按照国防部命令或国防部高层指示进行的研究,二是净评估办公室自主研究项目,三是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各军种或联合作战司令部联合研究项目,四是净评估办公室资助外部智库或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的领域包括未来海战、核扩散、太空、保持美国的战略优势以及军事历史等方面。由于净评估办公室人员较少,大部分研究是通过签署合同委托外部机构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自净评估办公室成立到2015年,马歇尔担任主任长达42年,见证了净评估办公室发展的历史,目睹了十几任国防部长的更替。他因此被称为国防部的“尤达”(电影星球大战中的绝地武士)。一大核心议题冷战期间,净评估办公室的研究重点是美苏两国以及北约与华约之间的军力平衡净评估办公室诞生于美苏对峙的大背景下,成立初衷就是应对美国与苏联的竞争。冷战期间,净评估办公室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美苏之间以及北约与华约之间的军力平衡,其中双方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的实力对比是其关注的重中之重。从1973年至冷战结束,净评估办公室对美国与苏联军事实力的对比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判。例如,在军事投入方面,净评估办公室研究了双方在生产线、装备、武器、技术等方面的长期投入,并对双方军事实力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在武器装备方面,净评估办公室同国防研究与工程局下属的技术净评估办公室合作,对美苏武器效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如双方对飞行员和坦克兵的训练对比、双方高射炮性能的对比等。净评估办公室的研究成果在诸多方面影响了美国的对苏政策。据净评估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1977至1979年净评估办公室的几项重大研究报告,深刻影响了国防部高层对战略核平衡的认识。其研究成果由时任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汇报白宫,并被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第59号总统令”等重要政策文件采纳。也正是“第59号总统令”提出了“抵消战略”,使美国在面对核冲突时有了更多“有限打击”的选择。里根政府时期,马歇尔指出了通过经济拖垮苏联取得冷战胜利的可能性。这一建议被里根政府采纳,并转化为美国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的国家战略。苏联的最终解体,证明了该战略的效果。一种过时思维苏联解体后,净评估办公室秉持对抗性的“敌人”思维,不利于国家间关系的稳定发展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跃成为军事实力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在此背景下,净评估办公室先是将研究重心瞄准新军事变革,后又转向快速发展的中国。在推动新军事变革方面,1991年8月,马歇尔召集净评估办公室及外部专家,讨论如何对军事技术变革开展评估。1992年,马歇尔的弟子安德鲁克里皮涅维奇撰写的军事技术革命一项前期评估,奠定了新军事变革的思维框架。马歇尔称该评估“可能是净评估办公室完成的最出色的评估”。在马歇尔的推动之下,1993年9月,时任国防部长阿斯平批准了在国防部开展新军事变革研究的倡议。次年2月,佩里就任国防部长后,专门建立工作组,开始着力推进新军事变革。随着新军事变革步入正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马歇尔开始将净评估的研究重心转向中国。苏联解体后,由于美国失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传统意义上的净评估方法几乎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马歇尔一直致力于寻找一个长期的研究对象,以便体现净评估方法和净评估办公室的存在意义,于是盯上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空海一体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