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脾脏的正常CT表现及常见疾病的CT表现 1 脾肿大 脾脏弥漫性疾病多表现为脾肿大 enlargedspleen 脾脏大小个体差异较大 解剖学测量脾脏的平均长10 5cm 宽6 5cm 厚2 5cm 最大径超过15cm者肯定增大 引起脾肿大的病因很多 主要有炎症性 淤血性 增殖性 寄生虫感染 胶原病和浸润性病变等 2 诊断要点 1 症状和体征 1 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2 脾肿大病因不同而致临床症状各异 3 深吸气时 脾脏触诊在肋缘下超过2 3cm 叩诊时 脾浊音区相应扩大 2 X线平片 脾脏X线测量长径超过15cm 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 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 胃泡右移 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3 消化道钡餐造影 可显示脾大对胃肠道的压迫 推移征象 结肠脾曲下移 相应的横结肠上缘出现压迫 4 MRI检查 单纯性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均匀 3 CT表现 1 CT平扫 显示弥漫性脾肿大的程度 形态 实质密度变化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压迫推移征象 1 长径超过10cm 短径超过6cm 上下方向长度超过15cm即为脾肿大 2 横断面图像上以5个肋单元作为标准 超过者为脾肿大 若肝下缘消失的层面上 脾下缘仍能见到则可认为脾向下增大 3 当脾脏密度高于肝脏密度时 提示有肝脏弥漫性病变 2 增强扫描 动脉期脾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密度逐渐均匀 4 5 6 7 8 副脾 副脾 accessoryspleen 又称额外脾 为先天性异位脾组织 与主脾结构相似 具有一定功能的脾组织 约占尸检10 30 多为单发 常位于脾门或沿脾血管分布 也可沿脾脏的悬韧带分布 约有20 的副脾发生在腹部或后腹膜的任何地方 9 诊断要点 1 症状与体征 通常无临床症状 较大者可于上腹部触及肿块 2 消化道钡餐造影 位于胃壁或胃周围者 可显示类似胃粘膜下肿瘤征象 3 MRI检查 形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 信号特征与主脾相同 增强扫描 副脾与主脾的强化一致 4 DSA检查 可见脾动脉的小分支进入副脾 与主脾染色一致 10 CT表现 1 CT平扫脾门部小结节 多数直径不超过2 5cm 边缘光滑 偶见位于脾门以外者 2 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强化一致 CT值相同 3 动态增强扫描 两者的增强与消退之动态变化也完全一致 4 鉴别诊断 需与腹部肿瘤鉴别 勿把副脾误认为淋巴结肿大或其他肿物 脾摘除后副脾可增大 副脾也可发生脾脏的病变 如淋巴瘤 11 12 13 14 15 多脾综合症 多脾综合征 polyspleniasyndrome 为先天性脾脏发育异常伴有多个内脏畸形和心血管畸形的综合征 本病较为罕见 16 诊断要点 1 多脾 多在2个以上 大小相近 位于双侧腹部或右腹部 脾总重量等于正常脾重量 2 心血管畸形 如肝段下腔静脉缺如 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异常连接并扩张 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 双上腔静脉 双主动脉弓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单心房及心脏位置异常等 3 两侧肺分叶异常 4 内脏异位 可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内脏转位 5 其他表现 如胆囊缺如 胆管闭锁等 17 CT表现 1 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脾脏 呈结节状或球状 其密度和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与正常脾脏相同 2 脾脏异位 可位于右侧腹部 3 复杂的心血管畸形及心脏位置异常等 4 肝左右叶反位或对称等大 胆囊缺如等畸形表现 18 19 脾外伤 脾外伤 traumaofthespleen 占腹部外伤的1 4 因受力机制不同 可为单纯性脾外伤 也可同时合并肝及其他器官和组织损伤 脾外伤的分型 脾挫伤 脾包膜下血肿 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脏破裂 脾破裂 20 诊断要点 1 明确的左上腹创伤史 2 脾脏外伤后 可出现左腹部痛 脾脏增大 压痛以及腹膜刺激征象 3 当伴有脾破裂时 血压下降 血红蛋白急速下降 并有休克等严重症状 4 X线平片 脾脏形态变化 破裂出血时轮廓不清或消失 反射性肠郁张 合并肋骨骨折 胸腹腔积液等征象 5 腹腔动脉造影 可见对比剂外溢 动脉闭塞 动静脉瘘 假性动脉瘤形成 无血管区和包膜下血肿及脾周围腹腔内血肿可导致脾脏受压 移位征象等 21 6 B型超声 脾实质内片状或团块状回声增强或强弱不均 当包膜下血肿时 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 脾包膜中断 脾周围积液和腹腔游离积液征象 22 1 脾挫伤 CT可无异常表现 2 脾包膜下血肿 在脾外周见半月状密度异常区 1 CT平扫 血肿密度与受伤时间有关 新鲜血肿或等同于脾密度 或稍高于脾密度 随时间推移 血肿密度也逐渐降低 2 增强扫描 血肿不增强 脾实质增强形成密度差异 清晰显示血肿形态和边缘 当血肿较大时 脾可受压 变形 23 24 3 脾实质内出血而无脾破裂 1 CT平扫 显示脾内不规则高密度区 2 增强扫描 血肿呈相对低密度区 与增强的脾脏实质形成对比 25 26 脾包膜下血肿 27 4 脾破裂 1 局部破裂 脾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带状影和 或稍高密度区 增强扫描更为清楚 早期血肿境界可不清晰 随着时间延长血肿呈境界清晰的椭圆形低密度区 2 完全破裂 脾周 脾曲 腹腔内均可见不规则的血肿存在 此时脾脏轮廓不规则 体积增大 实质内可见有撕裂裂隙贯穿脾脏 呈不规则状低密度带 28 29 30 31 32 脾梗死 脾梗死 infarctofspleen 是脾内的动脉分支梗塞 形成脾脏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脾梗死后 其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 因瘢痕收缩 脾边缘出现局限性凹陷 较大梗死病灶中央产生液化形成囊腔 1 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左上腹疼痛 发热等 2 X线平片 可见左侧膈顶抬高和胸腔积液 3 MRI检查 对脾梗死较敏感 T1WI表现为低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 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33 4 B型超声 脾实质内楔形低回声区 尖端指向脾门 34 CT表现 1 急性期 1 CT平扫 见脾实质内三角形低密度灶 基底位于脾的外缘 尖端常指向脾门 边界清楚或模糊 2 增强扫描 病灶无强化 边界较平扫时更加清楚 2 慢性期 1 CT平扫 梗死区密度逐渐增高 脾脏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而致边缘局部内陷 2 增强扫描 瘢痕组织呈轻微强化的低密度区 35 36 37 38 脾脓肿 脾脓肿 spleenabscess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性病变 发病率在0 14 0 7 之间 死亡率较高 脾脓肿是败血症脓栓的结果 致病原因分为 全身感染或脾周感染 脾外伤后继发感染或脾囊肿继发感染 免疫机制低下的患者 如HIV阳性 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后继发脾脓肿等 39 诊断要点 1 症状 1 发热 发热前常有寒战 多为弛张热 2 腹痛 脾区持续性钝痛 胀痛 3 其他 腹胀 恶心 呕吐 乏力和消瘦 2 体征 脾大 脾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10 109 L 中性 0 7 4 X线检查 腹部立位平片左横膈升高 盘状肺不张和胸膜炎等 若在脾内出现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 5 B型超声 脾内局限性低回声区 边界不规则 40 6 MRI检查 早期可有脾脏肿大 信号轻微异常 当有脓肿壁形成时 T1WI呈低于周围组织的信号区 T2WI呈明显的高信号 且信号均匀 增强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中央区无强化 41 CT表现 1 CT平扫 1 脾脓肿早期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 密度稍低且均匀 2 发生液化坏死后 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 CT值大多在20HU左右 边界不清 3 少数脓肿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 2 增强扫描 见脓肿壁明显强化 中心坏死区无强化 当脓肿为多发而又较小时 则常表现为增强后脾内斑点状或粟粒状低密度灶 42 43 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 splenichemangioma 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尸检发现率为0 3 14 好发年龄为20 60岁 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 儿童多为毛细血管瘤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 肿瘤生长缓慢 病史长达数年以上 44 诊断要点 1 瘤体较小者 一般无临床症状 多为体检时偶尔发现 瘤体较大者可有腹胀表现 2 B型超声 超声表现多样 可为花斑状低 等 高回声 3 MRI检查 对血管瘤的显示较CT敏感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信号 重T2WI可显示 灯泡征 为特征性表现 4 X线平片 可见脾区内斑点状 星芒状钙化 45 CT表现 1 CT平扫 1 脾内见圆形 类圆形低密度病灶 边界较清楚 2 较大血管瘤时 脾脏体积可增大 瘤体中央可有瘢痕形成 表现为更低密度 当内部有新鲜出血时 可见高密度区 3 病灶大小不等 多为单发 也可多发 可见有斑点状 星芒状钙化灶 46 2 增强扫描 1 肿瘤边缘多呈斑片状强化 静脉期和平衡期强化扩大并逐渐向中心充填 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 与肝血管瘤呈类似改变 2 当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或瘢痕存在时 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 47 48 脾淋巴瘤 脾淋巴瘤 lymphomaofthespleen 是脾脏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可分为原发性脾淋巴瘤及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两种 后者多见 病理学上分为霍奇金病 HD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两大类 这两种淋巴瘤均可累及脾脏 CT检查难以区分组织结构 49 诊断要点 1 脾脏增大 不规则发热 贫血 胃肠道症状等 2 全身淋巴瘤 腹股沟 腋下或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4 B型超声 1 弥漫性脾肿大 脾实质呈弥漫均匀中等或低水平回声 2 局限性病变 可分为囊肿型 低回声型 回声增强型和钙化型 5 MRI检查 T1WI呈等信号或等低混合信号 T2WI信号略高于脾 50 CT表现 1 原发性脾淋巴瘤 1 CT平扫 脾肿大 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性低密度灶 边界不清 2 增强扫描 低密度病灶呈不规则轻微强化 边界清晰 2 全身性淋巴瘤脾浸润 1 脾肿大 弥漫性脾浸润 呈小结节状低密度灶 密度不均匀 结节大小在1cm以下 2 增强扫描脾实质低密度轻度强化结节 肝脏多同时受累 51 52 脾淋巴管瘤 脾淋巴管瘤 spleniclymphangioma 是一种少见良性淋巴管畸形 多为中青年患者 病理学分为三种类型 毛细血管性淋巴管瘤 海绵性淋巴管瘤 囊性淋巴管瘤 以囊性淋巴管瘤多见 病变累及多个脏器时称淋巴管瘤病 53 诊断要点 1 左上腹轻微胀痛 也可无任何症状 常因脾脏增大而进行检查发现 2 腹部平片 可见脾脏阴影增大 其内无钙化 3 MRI检查 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其内可见有分隔 4 B型超声 脾增大 瘤体边界清晰 呈多房性或蜂窝状结构 囊壁菲薄 内无回声 后壁回声显著增强 54 CT表现 1 CT平扫 脾脏增大 脾实质内见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病灶 边界清晰 病灶内见粗大分隔 2 增强扫描 病灶边缘及分隔有轻度强化 中央无明显强化 囊壁显示清晰 3 鉴别诊断 脾淋巴管瘤的CT表现类似囊肿 其CT值比囊肿要高 且有粗间隔 增强扫描见边缘和间隔强化 并见囊壁显示 而脾囊肿密度均匀 增强无囊壁显示 55 56 57 58 脾转移瘤 脾转移瘤 metastatictumorofthespleen 占全身转移瘤的2 4 多见于中老年 主要由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如肺癌 乳腺癌等 经血行转移至脾 周围脏器恶性肿瘤 如胃癌 胰腺癌等 直接侵入脾 淋巴管转移较少见 人体免疫机制与脾脏关系密切 发现脾转移的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饮品品牌授权与品牌推广合作合同
- 健身俱乐部私教课程全年销售与服务合同
- 繁华街区广告位租赁及品牌合作宣传协议
- 旅游度假区租赁合同(休闲娱乐)
- 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业务保险理赔操作规范合同
- 网络流行炸鸡品牌区域代理权许可协议
- 音乐版权代理及音乐版权交易合同
- 脑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合作协议(CRO)及神经保护效果研究
- 婚姻忠诚协议中“忠诚”界定与婚姻关系修复协议
- 境外收入税收筹划与税务合规顾问协议
- GB/T 37356-2019色漆和清漆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
- GB/T 262-2010石油产品和烃类溶剂苯胺点和混合苯胺点测定法
- GB/T 22720.1-2017旋转电机电压型变频器供电的旋转电机无局部放电(Ⅰ型)电气绝缘结构的鉴别和质量控制试验
- 机柜间主体施工方案
- 福格行为模型
- 银级考试题目p43测试题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 0-6岁儿童随访表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