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旅游发展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 -以古城开封为例系 别工商管理系 课题方向旅游文化班级 0444081学 号044408183 学生姓名蔡莉莉 指导教师张红珍 开题日期2012年3月15日 旅游管理 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旅游接待地作为旅游业的重要载体,面临着旅游带来的诸多影响,现实中的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旅游影响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从居民的感知与态度的角度来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所造成的社会文化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开发策略,有助于促进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有效保护,正确处理拥有众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和传统村镇进行旅游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丰富国内关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研究案例,为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及建立和完善旅游地社区参与机制、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以期能为当地旅游业发展与建设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2 选题意义: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旅游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作为一项时尚活动,外在表现为人的空间流动,而其实质却体现着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途径,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和根。中国旅游业不要仅成为城市的推介平台、产业的推介平台或者仅成为一个阶层相关的事,而应该成为促进全民意识、全民行动的契机;促进对旅游休闲权利认可的起点;促进旅游类型多样化发展,兼顾高端和公益、大众和小众旅游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古城开发今后的发展提出实质性的对策,并为旅游影响在社会发展策略研究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难点:基本内容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关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比较国内外关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的异同。 2.理论内容。总结了与本文相关的重点概念和基础理论,并以此为依据立论,引入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主要影响机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九个重要表现。3. 开封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内容并 并介绍古城开封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4. 对策研究。通过上文案例研究中的相关内容,并针对开封古城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5. 结论与展望。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本论文研究中选定的开封古城的背景,并介绍古城开封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上文案例研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通过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得出旅游业发展对开封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难点:在郑汴一体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针对开封古城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即旅游业发展对开封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具体表现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预期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也称二手资料收集研究法,就是收集社会上己经发表的文献资料,将这些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纳,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观点。2.个案研究法。以开封古城为例来研究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3.整体分析法。在郑汴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开封的旅游发展策略。预期的研究成果通过文中案例研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通过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得出旅游业发展对开封社会文化影响的主要表现,并在郑汴一体化背景下提出开封旅游业发展策略,对开封古城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实质性对策和建议。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2.2.15-2012.3.15 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及调查的数据。 2012.3.15-2012.3.25 完成开题报告,准备论文内容。 2012.3.25-2012.4.21 初稿完成,交于指导老师指正。2012.4.21-2012.4.24 修改初稿,再交予老师指正。 2012.4.24-2012.5.15 提交毕业论文终稿,并送指导老师及评阅教师评阅, 通过评审者准备毕业答辩。2012.5.15-2012.5.18 制作答辩PPT,进行预答辩;2012.5.19-2012.5.20 论文审定稿装订,准备毕业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张文.旅游与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3】王妙,孙亚平.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4):36-37【4】宗晓莲,朱站.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4):14-21.【5】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4,(6):88-92【6】朱厚楷.旅游与社会文化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8:102-104【7】李祝舜,蒋艳.欠发达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89-93【8】高新伟. 开封文化旅游竞争力的 SWOT 分析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2(1): 66-71【9】程遂营. 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开封旅游业发展研究J. 人文地理. 2006, 21(2): 41-44【10】许刚,金前文。开封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J. 北方经贸. 2001(8): 50-52【11】余永霞. 开封旅游进一步开发对策浅析J. 商场现代化. 2006(8): 182-183【12】朱俊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6【13】戴业炼,陈宏愚.软实力研究评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n):193【14】唐代兴著.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8【15】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7【16】刘信圣.加快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黄河科技大学学报J,2006(6)【17】Chris Ryan. Recreational Tourism: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Routledge,1991【18】Perdue R,Long P& Allen L. Resident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586-599【19】8.NINASLUNKASHUNA,MARATMAMIRKHANOV,VALERILL IANISMOV. Tourism andEnvircmental Degradation in Sochi RussiaJ.Annals of TourismReseareh199623 (3):654-665【20】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1】刘信圣.加快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黄河科技大学学报J,2006(6)【22】张鸿雁.“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新论一一布尔迪厄“社会炼金术”的启示J工社会科学,2009,(3):69【23】林宪斋主编.河南城市改革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6【24】张锐,李庚香主编.河南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In【25】徐雪.构建开封旅游消费市场对策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37-40【26】刘凤梅.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应届硕士学位论文【27】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7【28】张锐,李庚香主编.河南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