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子》五章_第1页
2 《老子》五章_第2页
2 《老子》五章_第3页
2 《老子》五章_第4页
2 《老子》五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五章 湖南娄底外国语学校王也升 老子道家学术 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 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 他所撰的 道德经 是一个知识宝库 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 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姓李名耳字伯阳 谥曰聃 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 500年之间 史记 载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 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春秋时期思想家 哲学家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 老子西升化胡经 序说第一 以为圣人生有老容 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 周藏室之史 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 学问渊博 见周王室衰微 弃官西去 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 五千余言 而去 最终成了隐士 莫知所终 道德经 又名 老子 文约义丰 仅五千言 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道生万物 的宇宙生成说 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 自然演变的过程 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 而 道 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 认为 柔弱胜刚强 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 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 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 老子主张 无为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 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他对 侯王 的告诫 如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 的历史观是落后的 要求回到 小国寡民 的时代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自汉以后注释 老子 者不下千家 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 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 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1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道是 老子 中最高的哲学范畴 含义有 1 构成世界的实体 2 创造宇宙的动力 3 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 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 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 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 如果说得出 它就不是永恒的 道 名 如果说得出 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 无 来命名万物之始 用 有 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 中 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 从永恒的 有 中 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 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极远啊 极深啊 它是一切微妙的总和 老子设立 道 这一个最高范畴 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 1 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 2 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後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 就无所谓丑了 都知道怎么才算善 就无所谓恶了 所以 有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 难易是由互相对立而形成 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 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因此 圣人用 无为 去处事 用不言去教导 任凭万物自由生长变化 而不开创它 生养了万物 而不据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 而不自以为尽了力 功成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 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我还是不懂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 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 无为思想 生 为 功成 正是要人去工作 创建 去发挥能动性 去贡献力量 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 却不必据为己有 不有 不恃 弗居 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 人类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 因而老子极力鼓吹 功成而弗居 的精神 怎么看待 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 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 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 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 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 受其影响 国人生活萎靡不振 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 亦可救弊 亦可养人 19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抛弃了聪明智慧 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义 人民才能回到孝慈 抛弃了巧和利 盗贼才能消灭 以民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 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 保持单纯 坚守朴素 减少私心 降低欲望 抛弃学问 没有忧愁 具体论述治国主张 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大道 本无仁可言讲求仁义 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 仁 也属多事 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 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 不讲仁义 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 治国者无欲 则不积聚奇巧器物 不见可欲 则民心不乱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孟子 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 便失却真人 李贽 素 朴 是没有掺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 私 欲 使人迷失自我本性 这就需要人回到婴儿的天真状态 摆脱贪欲的控制 顺应自然 才能恬然自适 人人为私欲而争斗 则谁也难有安宁舒适之时 78 天下莫柔弱於水 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比水柔弱的东西 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胜过它的 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之所以能胜强 柔之所以能克刚 天下没有人不懂 就是 没有人肯去做 因此 圣人说 承担国家的屈辱 才算是国家的君主 承担国家的灾殃 才算是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好玄哟 并非要君主真的居下位 是要让百姓觉得君主谦卑 不觉得有有压力 如此可使国家安宁而永保君位 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正言相反 意即从反面来表述正面 从否定来表达肯定 如 大成若缺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辨若讷 待等语中 就是以 缺 屈 拙 讷 等 反 面的词来表达 大成 大直 大巧 大辨 等正面的意思 正言若反 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 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以柔克刚的意义及现实运用 1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 必高而以下为基 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 民贵君轻 2 韬光养晦 守雌 贵柔 知足 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 保全自己并转化劣势 3 后发制人 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胯下之辱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大勇若怯 能屈能伸 等 4 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 是一种中国式智慧 80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 人民少 有各种器具 也不使用 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 不向远方迁徒 虽有车船 没有地方乘坐它 虽有武器 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 使人民 吃得香甜 穿得漂亮 住得安适 过得习惯 邻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到 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本阐全面阐述 小国寡民 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总的措施是 弃用各种器具 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 不用船车使百姓出行困难 不用武器避免战争 不用文字把事情简单化 让百姓无忧无虑 老死不相往来 你同意吗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与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有关 回到远古并永远停滞 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总论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 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 而人类冲突的根源 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私欲 所以老子提出 无为 质朴 无欲 谦退 不无 种种观念 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 有了多少无谓的牺牲 老子说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 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此也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情怀 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 他倡导 为而不恃 弗居 不争 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 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 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 无功而争功 有功而居功的行为 老子的 静虚 观念犹给人启迪 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 唯有这种心灵 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 才能导引出浓厚了创造能量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