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家庭教育比较ppt课件.ppt_第1页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ppt课件.ppt_第2页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ppt课件.ppt_第3页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ppt课件.ppt_第4页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 1 2 日本家庭教育的特点 日本的传统家庭教育重点在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上 系统功课的学习基本委托给了学校 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 对于孩子自发的游戏 如攀树爬墙 猎奇探险等 一般也比较宽容 他们有句谚语 心爱的孩子要让他出外闯荡 重视自立教育重视挫折教育 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重视礼仪教育重视创新教育重视品德教育 做人教育重视环保精神的培养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配合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 3 一 重视自立教育 1 在日本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 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 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 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 而是要他注意收听气象预报 节假日外出旅游 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包里 这样做的目的 是要让孩子知道 自己的事情 凡能做的 就要自己做 尽量不要给别人 包括父母 添麻烦 日本人不仅把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看作是一种行为规范 而且也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 2 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 自立的精神 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 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 烧饭 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 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3 日本的学校门口见不到 家长止步 的警示牌 上学放学时也见不到一个学生家长 只有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背着大书包在人行道上行走 许多日本学生的家距离学校很远 每天都要背着重重的书包 或骑自行车或坐电车 地铁 有的还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到学校 对日本家长不开车或骑车接送孩子上学的现象 神奈川县立横滨平沼高中的教师杉本静夫这样解释 接送孩子上学这种事情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 4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上学以后 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 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 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 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 洗碗 在商店售货 照顾老人 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4 二 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挫折教育 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 日本的小孩子走路时摔跤 家长不是主动扶他起来 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 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 家长就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 在日本 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坚强 冬天都让他们穿短裤 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 家长还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他们不怕孩子冻着 有时在冬天带着孩子一起在雪地上嬉戏玩耍 孩子只是穿着短裙或短裤 光着脚丫 日本家长认为这是积极锻炼孩子身体的一种手段 认为这样长此以往会增强孩子身体的抵抗力 在穿衣方面 日本儿童一年四季都是只穿一条短裤 这是日本人从小锻炼孩子体质和意志的一大特色 日本人主张孩子穿的衣服要少于大人 冬天出生的婴儿在室内是不穿棉衣的 两个月就随母亲上街 去商店 儿童外出既不带口罩 也没有大围巾或小被子包裹着 脸 手 脚都露在外面 小孩子在室内不穿鞋不穿袜子 有时脸会冻得通红 手脸冰凉 但家长却毫不动摇 日本的小学生冬天也规定统一穿校裙和刚过膝的校裤 日本人认为经过这样的锻炼 才能增强孩子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日本人以 武士道精神 教育下一代 在日本东京的一家幼儿园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用干毛巾摩擦身体 这家幼儿园的400多名小朋友每天都会以这种方式在寒冬里锻炼身体 以增强抗寒能力 这里的父母主张孩子从小锻炼耐寒力 以免以长大后成为 暖房花草 儿童一般都穿得比父母少 但他们患呼吸道疾病的并不多 5 三 重视礼仪教育 日本家庭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 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定 每次出门都要和父母说一声 我走了 每次回来都要说一声 我回来了 日本孩子的礼仪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那个习惯 6 四 重视创新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 重视教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父母都要尽量解答 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 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 看法 家长经常带孩子到科技馆去参观 鼓励孩子到社区图书馆看书 借阅图书 并参加各种创新性游戏 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日本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给孩子买来组装玩具 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组装各种各样的模型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7 五 重视品德教育 做人教育 1991年6月 日本总理办公厅曾专门进行了一次 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的民意测验调查 60 左右的父母都把思想品质教育放在很突出 的位置 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又分别有所侧重 对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 有73 的人认为应将懂礼貌 会道谢 讲节约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对7至12岁年龄段的孩子 有53 的人认为应着重教育其区分是非 遵守公共道德和遵守法规 对13至18岁正在日益成熟的初中 高中学生 重点要教育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 让他们知道自己将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自身的奋斗 日本父母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给以应有的重视 认为应该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 教育孩子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做事有计划 懂得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的道理等等 根据日本的调查统计 日本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依次为 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 虽平凡 但能构筑家庭 遵纪守法 有道德 经济上富有 为国家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有社会地位 同中国父母更多选择希望子女为国家 民族 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和选择希望子女有社会地位比较 日本父母对子女的希望更务实 他们祝福孩子工作虽平凡 但能构筑家庭 能遵纪守法 有道德修养 日本父母对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次为 养成基本生活习惯 正直果断教育 培养子女的丰富感情和个性 忍耐力 自制力的教育 能自觉行动 有自己主张的教育 能理智适应环境的教育 发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教育 同中国父母更多选择子女取得好成绩和获得高学历比较 日本父母更希望子女正直果断 感情丰富 个性鲜明 忍耐力和自制力强 日本家庭也将这些教育思想贯穿于日常生活教育中 8 六 重视环保精神的培养 日本是一个岛国 其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密切 所以日本人都很重视环境保护 自然地 他们也特别注意把这个观念传输给下一代 比如日本的家长常常有意识地在周末的时候 带领孩子到社区周围进行一些诸如拣拾垃圾等环保公益事业 来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 因此 日本孩子都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当日本的小孩子平时在外边遇到废纸等垃圾时 他们一般都会把垃圾装进自己的提兜 带回家处理 他们即使在游玩时也随时记得保护环境 他们会拣起路人留下的垃圾 或招呼大家别乱扔垃圾 日本孩子知道要少开空调 宁愿用扇子驱暑 不是因日本人吝啬 而是他们几乎人人知道开空调会造成 热岛现象 会破坏大气臭氧层 给日本给地球带来危机 9 七 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配合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 其教育质量之高 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 日本的学校教育发达 要求严格 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制度较为严密健全 能与家庭教育较好地配合 为了鼓励妈妈在家看护孩子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日本的幼儿园非常少 收入高的家庭需要交很高的费用才能使孩子人园 同时日本几乎没有全托幼儿园 主要是半日制幼儿园 上全日制幼儿园也要开很多证明 要求家庭 特别是母亲尽到孩子教育的责任 日本幼儿园的教育也与家庭教育配合密切 幼儿园教授的课程很多 很全 不需要再上专门艺校 父母长辈也可以参加学 如游泳馆就是家庭制 全家人一块去 幼儿园要求父母轮班负责每个父母之间的联系 在马路上指挥孩子过路口等 幼儿园还要发动孩子的父母举办活动 如运动会 收集各种旧物品在操场上出售等等 总之 在孩子年幼时 即使孩子送人了幼儿园 父母都必须承担起教育责任 花很多时间与孩子交流 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就社会教育来看 日本专门立有 日本少年法 并建有少年院及家庭裁判所 日本少年法 于1948年7月15日公布 翌年1月1日起施行 共5章68条 主要体现对犯罪少年实行人格保护 规定 少年刑期执行完毕或免于执行 适用于人格法的规定 在将来得视为未受过刑法处分 报纸及其他印刷品 不得刊登被提起公诉少年犯的姓名 年龄 职业 住所 容貌等资料 也不得刊登其消息或照片 日本的家庭裁判所是日本国设立的基层专门法院 它负责 家事审判法 所规定的家庭案件的审判和调解 以及 少年法 所规定的少年保护案件的审判 其管辖范围是 审理和决定家庭案件 审理有关保护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问题 审理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的父母或有照管义务的成年人 及其他有关民事案件 日本少年院 是为收容和改造教育家庭裁判所解送的受监护处分行所设立的国立机构 为了使被收容者适应社会 少年院对其进行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与训练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密切配合 很好地促进日本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 10 八 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 日本社会关怀儿童成长成为社会风气 所有的人都认为儿童第一 教育第一 日本供家长和学龄前儿童订阅的月刊大约有50种 书店常出售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 日本的家庭教育普遍受到政府 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在日本还有 幼儿教育大学 等专门提高父母育儿水平的专业机构而中国在这方面则需要加强 中国的家长很少会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 而相关的书刊则更少 11 中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心切 但又不掌握教育子女的规律和方法 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 追求高学历 父母对孩子溺爱 孩子放学回家 不让做家务 一切只为学习 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 父母都会满足的 实行心灵施暴 对孩子非智力的因素的忽视物质刺激和金钱诱惑 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 体罚 辱骂等错误的教育方法广泛实行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缺乏道德教育和创造性教育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12 中国家庭教育的改进措施 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配合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从能力出发 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将孩子看成是成长的个体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观点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改变态度改变教育方法 反对训斥 体罚和一味灌输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 加强对孩子的关怀注重榜样的力量 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孩子实行挫折教育 不能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13 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当问及孩子 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 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 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 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 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未必一说就知道 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 孩子一定能领会到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 规矩是为谁定的 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 门限时间 关灯时间等 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撒谎等社会规范 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 录像 玩电子游戏的话 那他太寂寞了 14 具体事例 1 两场中日孩子之间的较量 1993年 孙云晓撰写的 夏令营里的较量 引起全中国教育界的震动 文章记录了当年8月 30名中国孩子与77名日本孩子在内蒙古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在整个探险活动中 与日本孩子相比 中国孩子暴露出许多弱点 娇气 退缩 缺乏环境意识和生存意识 12年后 2004年8月19日 长江日报 报道 中 日 韩三国青少年在8月份又组织了一场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 时值当地罕见高温 整个行程十分艰苦 平均每天步行30公里 全部是野外宿营 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行囊 随行人员看到他们瘦小的身体却背着不相称的包裹 想要去帮忙 但却立即遭到了拒绝 日本小孩觉得这是受到丁侮辱 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 同行的中国孩子叫苦不迭 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 全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 如果说孩子们在草原探险夏令营里作的是一次意志 毅力和身体素质的较量 那么 输的无疑又是中国孩子 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的较量 孩子的较量就是教育的较量 从相对单纯的角度来说 孩子的较量其实也就是家庭教育 父母的较量 1993年那次夏令营后 记者曾经问过一位北京的13岁学生 你们与日本孩子相比怎么样 孩子坦率地摇头说 我们不如他们勇敢 也不如他们能干 问 为什么呢 孩子说 遗传 我长这么大 连火柴都很少划 家炊都不会 更何况野炊 不是我们不想干 是我们不会干 长这么大谁让我们野外探险过 孩子认为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特别是家庭教育 因而 日本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特色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15 具体事例 2 对于生活教育 中日家庭的不同认识 在某次中日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 艰苦的训练使不少中国学生半途而废 而面对同样的困难 日本学生却全部坚持下来 中 陈晨 是北京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 陈晨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 日 山井泽二 是东京一所中学高一学生 山井父亲是一位公司职员 母亲是家庭主妇 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中 陈先生 我觉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里可以完成 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日 山井先生 日本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 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 在礼仪中进行生活教育 中 陈先生 因为是独生子女 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宠爱 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视礼貌教育 陈晨对我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 很少用 您 他都是 你 这样称呼 他觉得这样更显得亲切 还有 平时我们家吃饭也都是我们给他做好 盛好饭端上桌他只动筷子吃就行了 日 山井先生 日本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 比如在家里 他母亲做好了饭只有告诉他可以吃了 他才能上桌吃饭 而且在吃饭前 必须先说一声 那就不客气了 还要等长辈先动筷后才能自己吃 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