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doc_第1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doc_第2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doc_第3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doc_第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青铜峡市光辉中心小学 高迎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起着重要作用,会受益一辈子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则应具备良好的预习、听、说、看、写等方面的习惯,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会“教”,而且要会“导”,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学生听课三心二意,爱做小动作;有的学生读书走马观花,做题不读题、不审题;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有的学生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抄错题目,点错小数点,有的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的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这些都是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具备认真的学习态度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根本。在平时教学及考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计算中的不少错误,不是由于他们不会做才错的,而是他们计算的习惯比较差一时粗心而出错。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要从根本入手,要重点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这可以大大减少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我觉得良好的计算习惯要从如下方面入手:1、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小学生由于不细心读题、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题中的数字或运算符号等等。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式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而问题的解决又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不认真审题,就会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并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首先应做到书写规范,一些学生为了图快经常将一些数字写错而导致计算错误,可通过练字等手段来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令人“看得懂”,这就要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其次在抄写算式时学生往往看一个数字抄一个,这样很容易抄错,老师可以教学生读一个数抄一个,抄好整个算式注意核对,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3、使学生养成按计算法则计算及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每一种计算的计算法则,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保证计算教学的质量。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总结出现成的计算得法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计算的法则。可以用经常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算法。如果我们能再帮助学生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的话,那么学生计算就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可是,实际上计算主动验算的学生很少,不少学生把验算看成是一种形式。如果题目或老师不要求写验算过程的话,他们就基本不验算。即使题目有验算的要求,他们验算时也不认真,只是写一遍过程。这样的验算根本起不了作用,只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让学生清楚知道验算的目的不是给老师看的,而是为了保证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养成这样的习惯对提高我们的成绩大有好处。4、使学生养成注意计算细节的良好习惯。经常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前面都做得很好,可是最后却忘记写横式的得数或把得数写错了。例如:在除法计算中,横式的得数中漏写了余数或把得数写成验算的得数等等。二、教给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有效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初步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及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而且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课前预习”在老师和学生的脑海里一直是语文课的专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总觉得数学没什么好预习的,或者根本不需要。即使有的教师要学生预习,也总是这样说:“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口头上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1、发挥数学课本的作用,培养正确读、看的习惯。 书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阅读。老师指导看书,也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可由学生先做尝试性练习,再与书本对照、印证,加深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组织交流所得,进一步消化理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挖掘生活素材,让预习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前就要学生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能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这一课时,我就在课前布置学生们和家长一起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在上课时就能很快地说出“同样的商品摆在一起”也能说出这样放的各种好处,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在课后让他们整理自己的书包、衣柜,让他们感觉分类的重要性。用学生身边的“情境”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生活带进数学,又把数学带进生活,而且培养了同学们喜欢数学的情感,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适当鼓励,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培养预习习惯,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求知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提高能力的渴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需要。如学完了“2的乘法口诀”后,教师适时引导,“同学们想知道3的乘法口诀吗?3的乘法口诀又是怎样得来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预习3的乘法口诀。老师看谁预习的最好。”简单的一句话,往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这时教师更要注意,切不可以“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这么简单的问题别问我”等带有贬义的言语回答学生,而应耐心地启发他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动机会越来越强,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4、教给预习方法,让预习更有效。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学新课之前,学生一般都要预习,特别要注意预习方法的指导。有些知识,预习时可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比如,“循环小数的认识”这个内容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了解知识,课堂上自己就能说出来;还有一些知识则需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例如在复习多边形面积前布置:预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复习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回家就可以自己的整理这些内容,形成知识网络。三、关注课堂细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1、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良好的纪律是一切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当前课改的浪潮之中,有的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行为自由,坐姿懒散,甚至可在课堂中任意走动。试想,这样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吗?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吗?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学生干什么事情都很随意的习惯:作业字迹潦草、计算马虎、格式随意、随意的删减增添,同时,这样的纪律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品行的发展,易养成不尊重别人,品行随意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令其改正。只有在学生具有了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才可以谈培养他们认真审题、认真倾听、认真计算、尊重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2、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而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听,如“谁听懂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谁愿意来解释一下?”让学生感受到听的重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要边听边想别人说的与自己的想法一样吗?有没有补充?他的想法与你的不同在哪里,重复一遍,再用自己的话说一遍。让学生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每天对学生进行十至十五道题口算练习,老师读题,学生写答案。听算是训练学生认真听的一种方法。有时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出关键句子,列出算式。学生只有注意听了,才能写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是对孩子听的习惯的一种培养。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同时,在不自觉中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对他的全面素养的提高也起了巨大的作用。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数学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种转化离不开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多思好问的习惯。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抓住关键,揭示规律;特别要注意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要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但要认真听取、分析别人的意见;而且要多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用数学语言讲出来,然后再想一想,把弄明白的道理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4、培养学生积极发言、准确表达的习惯。新的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教学过程就会像一潭死水令人窒息。一些老师上课后时常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实际上是除了自己“启”的艺术不高明外,也与平时没下功夫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有很大关系。那么,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表达。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在课堂发言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发言拖泥带水让人心焦,有的学生慢声细语让人听不到,有的学生反应迟钝出现冷场,等等。这不但没有精彩纷呈的对话出现,反而无端地浪费了很多时间。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口头表达的技巧。学生的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如开始只要求学生声音宏亮、吐字清晰即可,以后再逐步增加抑扬顿挫和感情色彩训练等。这样,学生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就会更多地体会到发言的成功带来的心理愉悦,以后的发言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四、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