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光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宁波光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宁波光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宁波光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宁波光华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光华学校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满分: 120分 时间: 120分钟一、书写(4分) 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的准确,工整、美观。本题根据全卷书写情况评定:好的得4分,中等得3分,差的得2分至1分。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文意与拼音在括号中填写常用字。(2分)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xi ( )和新月,向他照yo ( ),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q ( ),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cu ( )逼着他向前走 2下列语句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来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 B我知道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C张明同学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D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大志的人奋发向上 3古代诗文填空。(6分) (1) ,西北望,射天狼。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3)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声场秋点兵。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5)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是_。 (6)请从古诗中摘出你喜欢的哲理名句(写出连续两句)。 ,。 4按照例句的形式改写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 例句:山间炊烟袅袅,如烟如缕。 原句:江上飘着一片片白帆,像一幅画,又像一首诗。 改句: 。 5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书中塑造了108位性格迥异、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请你说说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英雄,简要分析这位英雄的性格特点,并简介一则有关他的故事。 英雄: 性格特点: 故事: 6根据下列有关对金钱的议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事实论据,30字。(2分) 金钱不能买到一切,在涉及到感情、自尊、平等和自由的某些紧要关头,不 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大有人在。例如:_ _ 7认真观察下面三幅统计表,然后答题。(3分) 气温() 热带 温带 寒带 (1)热带与温带、寒带相比气温变化的不同点是:_。(1分) (2)温带、寒带气温变化的共同点是:_ _(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别让委屈再版(13分) 陈之藩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国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作完后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国文老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儿乎都忘了,惟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劝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圆,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列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亏同事提醒,否则,那种委屈又会再版。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文章的标题及内容有改动) 注:国文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用来表示凭空捏造。 8本文写了三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句话简要概括其内容。(2分) 答: 9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类似的事”作为材料;三个材料的“类似”点是: 。(2分) 10第二件事中,“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这里,“再版”一词的意思是: (2分) 11第三件事中,当了教授的“我”对学生作业(论文)的处理是很慎重的,这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2分) 答: 12在如何看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国外那位同事的认识是很高的。他是从什么高度来谈论的。(2分) 答: 13你受到过与“我”做学生时类似的委屈吗?如果受到过,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后来的认识;如果没有,请给老师们提一两点有关的建议。(3分) 答: _ (二) 我能行(17分) 一个人的成功,一定要有“我能行”的成功意识和自信心。 科学家对创造型人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怕失败,不迷信别人,不迷信权威,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曾进行过一项历时几十年的研究,他们对具有较高智力的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智力、成绩相似的学生,几十年后的成就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异,而是人格特征方面的不同。 “我能行”,并不是一种狂妄。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都能行。人们的智力相差是不大的。据心理学家测试,智力超常者和智力低下者都占很少的一部分,约占95%的人是中等智力。因此,大多数人的确有理由说“我能行”。 “我能行”,还因为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力。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一棵平常的西红柿只能结20来个果实,但是日本筑波博览会上的一棵西红柿却结了13000个果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这样的潜在的西红柿。尽管我们平常都只结出了20来个果实,但是,从潜在的能力上,我们每个人是能结出13000个甚至更多的“西红柿”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能行”。 但是, 。让他们学习一种新知识,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他们总是说:“我不行,我不行。”在这种心态下,就不可能主动地学习,就不会勇敢地往自己的肩上增添压力。遇到一点困难和失败就会心灰意冷,这种失败意识阻碍着自己的努力,减少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不行”是一种有害的意识。 我们历来称颂谦谦君子,认为说“我能行”的人是狂妄之徒,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的,这种偏见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社会氛围。 只有坚信“我能行”才能走向成功。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5.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论证方法,证明了 。(3分) 16.第段用 作论据,这样论证的作用是: 。(3分) 17.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18.根据上下文意,把第段横线处空缺的一句话补出来: 。(2分) 19.第段画线的“我不行,我不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分) 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心态?(1分) 这种心态对他们有什么害处?(2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夙夜忧叹 至于斟酌损益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2.“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请摘录选文中的句子来形容他此进的处境。(2分) 23.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8分)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迎见,载入俱归。 注释 凡:总共,一共. 陈:陈县. 宫门令:守卫宫门的长官. 遮:拦住. 24.下列句子中的“之”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 之陈 C. 宫门令欲缚之 D. 陈王闻之 2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陈胜称王六个月,把陈县定为王都。 B.陈涉的老朋友到陈县想见陈涉。 C.守宫门的长官想把敲打宫门的那个人绑起来,不肯向陈涉通禀。 D.陈王出巡,宫门令拦住去路呼叫陈涉。 26. 从这个故事中可见陈涉是怎样一个人? (4分) 五、作文(50分) 27.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对“新”怀有特殊的感情,对“新”特别感兴趣。围绕着“新”造出许多词语,如“新人、新生、新秀、新鲜、新意、新颖、创新、标新立异”的确,“新”富有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举措,是一种对未来的追求和期盼。“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4分)略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2. (2分) 晚xi ( 霞 ) 照yo ( 耀 ) 休q ( 憩 ) cu ( 催 )逼 2 ( D )(2分) 3 (6分) (1) 会挽雕弓如满月 (2) 斜晖脉脉水悠悠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4) 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5) 亲贤臣,远小人 (6)略 4 (2分) 江上白帆片片,如诗如画 。 5 (3分) 略 6 略 7 (3分)(1)热带气温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变化大 (2)7月温度最高 年气温变化大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8 . 第一件;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问题的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说是抄的。第三件:我当教授时怀疑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二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3分。大意如此即可。任选一件作答,若答了两件或三件,则只评排在最前的一件。 9. 老师怀疑学生的创新能力(或答:老师怀疑学生的作业。可答:怀疑学生)(3分。大意如此即可) 10. 某种现象再次发生(或答:某种现象重得出现) 11. 翻来覆去地看学生的论文,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处理办法。(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对即可) 12. 从罗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从文明与野蛮的分际的高度。或答:从法律的高度。)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