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路铺中学集体备课稿纸2017年 上学期 八 年级 语文 科目研讨时间3月17日 第5周星期5 上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执笔人雷 咏 梅执教者班级 班总第 节课 题27岳阳楼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初步感知岳阳楼的壮观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精彩句段。(教学重点)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记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2字音字形谪守(zh)淫雨(yn)岸芷(zh)汀兰(tng) 樯倾(qing) 楫摧(j)冥冥(mng) 波澜(ln) 偕忘(xi)皓月(ho) 浩浩汤汤(shng)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师可适当指导。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合作探究(一)积累词汇小组内同学合作,整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的特殊用法。 (二)疏通文义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四、作业设计背诵并疏通课文。教学后记:中路铺中学集体备课稿纸2017年 上学期 八 年级 语文 科目研讨时间3月17日 第 5周星期5 上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执笔人雷 咏 梅执教者班级 班总第 节课 题27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博大胸怀与政治抱负。(教学重点)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3通过对作者忧乐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师:范仲淹少年时家贫但极为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他一生爱国的光辉写照。本节课,我们就来探求一下这位“古仁人”的高尚情怀。二、自主预习1用原文填空。(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文中引起下文写景抒情的句子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描写洞庭湖面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描写阳光明媚时洞庭湖鸟儿飞来飞去,鱼儿游来游去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6)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合作探究(一)表达方式1记叙:开篇为何要写滕子京被谪,政绩却很卓著?说明滕子京是一个好官。为后文议论做铺垫。表达对好友政绩的赞赏,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该奋发有为,而不能消沉下去。2描写:(1)第2段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的景象的?分别突出它怎样的特点?(2)课文第3、4段用大量文字描写了登楼所见之景,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2)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3抒情:(1)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2)联系全文谈谈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有何不同?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3)“微斯人,吾谁与归?”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 (1)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第二种: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2)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3)表达了自己要像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4议论:作者通过议论点明了自己怎样的忧乐观?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忧乐观的?忧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解: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和先忧后乐的思想,也表明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三、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 叙事重修岳阳楼描写暗明抒情悲喜议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博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抱负五、作业设计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教学后记:中路铺中学集体备课稿纸2017年 上学期 八 年级 语文 科目研讨时间3月17日 第 5周星期 5 上课时间 月 日第 周星期执笔人雷 咏 梅执教者班级 班总第 节课 题27岳阳楼记第三课时一、给加点字注音谪守( ) 霪雨( ) 霏霏( ) 怒号( )岸芷( ) 汀兰( ) 樯倾( ) 楫摧( )波澜( ) 偕忘( ) 皓月( ) 浩浩汤汤(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三一词多义 属予作文以记之( ) 而或长烟一空( )以 或 不以物喜( ) 或异二者之为( ) 余观巴陵胜状夫 北通巫峡( ) 观 通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政通人和 三、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习题1、第2段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